文/王樹振
自成立之日起便是共和制國家的美國,在19世紀(jì)中期確實出現(xiàn)過一位鮮為人知的“皇帝”,而且這位皇帝的身份也得到了美國政府某種形式上的認(rèn)可。這位人稱“諾頓一世”的美國皇帝曾下令解散美國國會,還曾提議建立“國聯(lián)”。他生前大起大落、飽受嘲弄,死后卻備受禮遇、極盡哀榮。那么,這位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美國皇帝”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諾頓一世原名約書亞·亞伯拉罕·諾頓(Joshua Abraham Norton),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國,幼年隨父母移居南非,后于1849年移民美國,定居舊金山。在自封“美國皇帝”之前,諾頓曾是一名成功商人。帶著父親留下的4萬美元,他起初在舊金山從事房地產(chǎn)、金礦和大米等投機生意,而且頗為成功,在當(dāng)?shù)貍涫茏鹁矗慌笥褌儜蚍Q為“皇帝”——也許這就是他后來自封皇帝的緣由吧。
隨后,為獨占舊金山的大米市場,喜好冒險的諾頓籌措大量資金買下市面上的所有大米,試圖囤貨居奇哄抬米價。然而,就在他躊躇滿志準(zhǔn)備大賺一筆時,幾艘滿載大米的貨船從秘魯接踵而至,市場飽和,米價因此直線下跌。投機失敗的諾頓一夜之間傾家蕩產(chǎn),并因此債臺高筑、官司纏身。1858年,身無分文的他不知所蹤。1859年9月初,目光渙散、神情呆滯的諾頓,身著一件破舊的歐式海軍元帥服,再次出現(xiàn)在舊金山的大街上。9月17日,衣衫破爛的他走進《舊金山布告》報社的辦公室,向編輯遞交了一份署名“美國皇帝諾頓一世”的詔書:
“應(yīng)美利堅合眾國大多數(shù)的公民的請求,朕——約書亞·諾頓……宣布自己為美利堅合眾國皇帝?!?/p>
令人吃驚的是,報社的編輯并沒有把這張荒唐的字條扔進廢紙簍,而是在第二天以《一名皇帝在我們中間》為題在頭版予以刊載,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對獨立后的美國而言,皇帝既是過去皇權(quán)時代的象征,又是一個令人好奇和興奮的新鮮名詞。盡管美國不需要皇帝,但幽默大度的美國人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并無實權(quán)的皇帝——在諾頓登基當(dāng)天就有人在街上對其鞠躬行禮?!懊绹实邸敝Z頓一世,從此便開始了其長達(dá)21年的“統(tǒng)治”(后來諾頓一世又頒布詔書,聲稱墨西哥不適合自治,要對墨西哥“攝政”,于是他又成了墨西哥的“攝政王”)。
稱帝以后,勤政愛民的諾頓一世喜歡在每天午后,身著一件精心制作的藍(lán)色軍服,戴著孔雀羽毛和綴有玫瑰花飾的海貍帽子,牽著兩只混種狗,拄著文明杖,巡視其統(tǒng)治地區(qū)(盡管他聲稱自己是美國皇帝和墨西哥攝政王,但其實際的統(tǒng)治范圍僅限于舊金山一帶),督促公共設(shè)施建設(shè)、警察出勤及電車運行情況,并在各種慶典上作為嘉賓發(fā)表演說。盡管身無分文,但他可以在舊金山最好的餐館免費就餐,而這些餐館也以能掛上“美利堅合眾國皇帝諾頓一世指定餐館”的銅匾為榮。舊金山的劇院和音樂廳也都會為他預(yù)留特別座位,每次“圣駕”一到,觀眾都會自覺地肅立致敬。他一直由舊金山市民供養(yǎng),衣食住用行全部免費,其租住的公寓樓的租金和制服的熨燙費用都有人專門支付。在自行車剛開始流行時,市議會還專門撥款為他購買了一輛作為“御騎”。此外,他還發(fā)行紙幣并向臣民征稅,舊金山地區(qū)的商店老板每星期要納稅2角5分至5角,銀行每星期3元。盡管市民們都覺得很滑稽,可很多人還是“照章納稅”。諾頓一世發(fā)行的紙幣,面值從50美分到10美元不等,在舊金山地區(qū)被當(dāng)作法定貨幣,與金銀鑄幣并行流通使用,深得商家和銀行信賴。
身為“美國皇帝”和墨西哥的“攝政王”,諾頓一世曾在報紙上頒布過許多詔書,針砭時弊,言辭犀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命令美國軍隊解散國會。1859年10月12日,諾頓一世以腐敗盛行而國會已無法保護公民生命財產(chǎn)為由,宣布正式“解散”國會:“普選權(quán),在朕的國家被濫用了。貪污和腐敗阻止了公眾聲音的公正表達(dá),暴民、黨派和一些政治派別對法律的公然挑釁不斷出現(xiàn)。公民為政府納稅,卻無法獲得對個人生命和財產(chǎn)的正當(dāng)保護……茲令所有議員于明年2月1日在舊金山音樂廳集會,共商國是,制定切實有效的方案,以補救罪惡造成的傷害。”諾頓一世的命令當(dāng)然無法調(diào)動軍隊,因而國會依舊照常運作。1860年1月,諾頓一世不得不命令軍隊“清洗”國會:“鑒于華盛頓市有一群人自稱國會議員,明顯違反了10月12日頒布的解散國會的皇家法令……朕現(xiàn)命令軍隊最高司令官,陸軍少將史考特在接到旨令后,立刻以適當(dāng)?shù)谋η逑磭鴷髲B?!钡婈犜俅慰怪?,該詔令遂成一紙空文。龍顏大怒的諾頓一世于是在1860年7月宣布廢除美利堅合眾國,而此時美國也的確處于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南北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前,為挽救時局,諾頓一世曾命令北方聯(lián)邦的亞伯拉罕·林肯總統(tǒng)和南方聯(lián)邦的杰斐遜·戴維斯總統(tǒng)到舊金山,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爭端,但二人均不予理會,于是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在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圖謀失敗后,諾頓一世依然屢敗屢戰(zhàn)?!盀榫徍皖I(lǐng)地上的黨派沖突”,他于1869年8月12日命令解散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但也無果而終。
此外,諾頓一世還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他曾多次致函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還曾與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舉行過正式會晤。據(jù)說當(dāng)時的夏威夷國王對諾頓一世的智慧極為欽佩,表示不再與美國政府打交道,而只愿接待諾頓一世的使者。他的身份后來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某種認(rèn)可:1870年的全美人口普查紀(jì)錄就曾注明諾頓一世居住在舊金山市商業(yè)街624號,其職業(yè)為“皇帝”。
1867年,一名新入職的警察以流浪罪拘捕了諾頓一世,后來又宣稱要將其送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一時間輿論大嘩,報紙社論猛烈抨擊警方,舊金山市民群情激憤,眼看就要起義勤王,迫于輿情壓力,警察局長只得下令釋放諾頓一世并向其鄭重道歉,而諾頓一世也寬宏大量地“特赦”了那位犯下謀逆大罪的警察。此后,舊金山的警察在街上遇到諾頓一世時都會向其敬禮,一年一度的警察檢閱儀式也由諾頓一世帶隊。
諾頓一世還是一位目光遠(yuǎn)大、雄才大略的皇帝。1869年,他下令臣民資助一位發(fā)明家研究“空中機器”,而直到三十多年后,萊特兄弟才成功發(fā)明人類第一架飛機。他還向其他國家的元首提議組建“國聯(lián)”,以便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人坐在一起商討問題,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直到1919年,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才將其旨意付諸實施——在威爾遜的提議下,根據(jù)《凡爾賽條約》,國聯(lián)最終得以成立。他還曾明令禁止宗教派別之間的紛爭,這一點至今依然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為方便市民出行,諾頓一世曾于1869年和1872年兩次下令修建一座橫跨舊金山海灣的大橋,而他的詔令卻未被政府當(dāng)局立即執(zhí)行,諾頓一世龍顏大怒:“鑒于朕已下令舊金山和奧克蘭的臣民籌資,建造一座從奧克蘭到山羊島的吊橋……如果堅持忽略朕的旨意,朕將命令軍隊拘捕‘城市之父委員會’的委員?!比欢撛t令在六十年后最終得以執(zhí)行了。1933年,舊金山市政府決定在諾頓一世規(guī)劃的地址上建造一座懸索橋——這就是著名的金門大橋。這座歷時四年才建成的大橋如今已成為舊金山的地標(biāo)性建筑。為紀(jì)念諾頓一世,金門大橋的一根橋梁上掛著一塊牌子,上書:“旅行者,請停步并感謝美國皇帝和墨西哥攝政王諾頓一世(1859~1880在位),他有先見之明,構(gòu)想并下令在舊金山海灣建橋。”
諾頓一世統(tǒng)治后期,舊金山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他的謠言,譬如有人說他是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私生子,移居美國是為了躲避政治迫害;還有人聲稱諾頓一世計劃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結(jié)婚……除謠言外,也有人將偽造的詔書送至報社刊印,這讓諾頓一世不得不于1872年詔告天下:“沒有朕親筆署名的詔書與法案均屬非法。”
1880年1月8日晚上,諾頓一世在前往科學(xué)院演講的途中不幸中風(fēng)暈倒。隨后,警察駕車將其送至市立醫(yī)院,但他在到達(dá)醫(yī)院之前便駕崩了。第二天,舊金山的各大主流報紙紛紛以“陛下駕崩了”為標(biāo)題刊載了他的訃告,語調(diào)悲傷哀婉:“承蒙上帝的祝福,諾頓一世——美利堅合眾國皇帝和墨西哥攝政王,魂歸天國?!睆恼賳T、社會名流到普通市民,來自各個階層的人們參加了他的葬禮,更有多達(dá)三萬人自發(fā)站列在街道兩旁默哀致敬,送葬的隊伍更是長達(dá)三英里。人們?yōu)橹Z頓一世置辦了名貴的玫瑰木棺材,將其葬在舊金山市的共濟會墓地。葬禮后的第二天,舊金山的天空因日全食而昏天暗地,似乎昭示人們:一個美好王朝終結(jié)了。
1934年6月30日,舊金山市政府將其遺體移至伍德倫墓園(Woodlawn Cemetery)安葬,并立碑紀(jì)念。1980年1月7日,舊金山市舉行典禮,隆重紀(jì)念諾頓一世逝世100周年——盡管他生前曾大起大落,登基后深受嘲弄,但諾頓一世對民眾的熱愛和對公共事業(yè)的熱忱最終贏得了世人的普遍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