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明
(重慶大學體育學院,重慶400038)
重慶市高校羽毛球公體課學生掌握高遠球技術的情況。
1.2.1 問卷調查法 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89份,有效問卷189份,有效率為94.5%。
1.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公體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高校羽毛球公體課學生對高遠球技術的掌握情況。
1.2.3 數據統(tǒng)計法 運用體育統(tǒng)計學知識對調查問卷所得的原始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4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對涉及羽毛球扣球技術的有關內容加以收集、整理、分析。
以較高的弧線將來球擊到對方場區(qū)底線附近叫擊高遠球。擊高遠球是一切上手擊球動作的基礎。高遠球的特點是球的弧線高、滯空時間長,它的作用是逼迫對方遠離中心位置退到底線去接球,一方面可減弱對方進攻的威力,為我方進攻尋找機會,另一方面在己方被動情況下,有較多的時間來調整站位,擺脫被動局面。
通過表1可以看出,有61.9%的學生經常進行羽毛球運動,有22.8%的同學不經常進行羽毛球運動,有15.3%的同學在課下一次也沒有打過,不經常打的和課下一次也不打的學生對于課堂上教師教的內容不能很好的進行復習,也就不能更好的掌握羽毛球技術。
表1 對學生課下開展羽毛球運動情況的問卷調查統(tǒng)計
表2 對高遠球擊球不成功問卷調查統(tǒng)計
從表2可以看出,在羽毛球運動中運用高遠球技術時擊球不成功的幾種現(xiàn)象里,擊球時球飛不到后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機率最高,為50.3%;擊球時打不準球的機率是39.2%;擊球出界現(xiàn)象機率最低。擊球時打不準球是球性在制約著,不經常接觸羽毛球,對于其球的飛行和下落速度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時候是最佳擊球時機;擊球時將球控制在后場需要技術在支持以外還需要力量的配合,由于學生在擊球時不能正確運用身體力量,導致力量不足,球飛不到后場的問題比較突出,這樣的高遠球只會給對方制造殺球機會,讓自己處于被動狀態(tài);擊球出界一般是出現(xiàn)在出邊線,出底線的情況很少。
在對影響高遠球技術掌握的因素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見表3),在“教師教學方法”、“技術動作正確性”、“教師自身水平”、“興趣”、“力量素質”、“身體協(xié)調性”、“場地器材”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的情況下,公體學生受“技術動作的正確性”、“興趣”、“力量素質”這三種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本文擇其進一步調查,統(tǒng)計結果見表4。
表3 對影響掌握高遠球技術的幾種因素的統(tǒng)計
表4 對影響掌握高遠球技術的三種主要因素問卷調查統(tǒng)計
從表4中發(fā)現(xiàn),有74.6%的學生掌握的高遠球技術不正確。有45.5%的學生對高遠球技術不感興趣。通過測量學生的握力、引體向上、俯臥撐得出,在調查的這189名學生中,有84.1%的學生力量素質較差。
羽毛球高遠球技術是最基礎的一項技術。只有正確地掌握技術動作,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身體的有效力量,將球擊到對方的后場,完成一個高質量的高遠球回球。同時對力量素質的要求較高,對于初學者來說會比較難。羽毛球場地長是13.4m,在這個距離內將一個只有5g左右的球從這一端達到另一端需要的力量雖然不小,但一個大學生的力量完全可以達到這個標準。
在高遠球技術學習過程中,影響高遠球技術掌握的因素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是最主要的。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技術動作掌握的正確性,力量素質和興趣是影響羽毛球公體課學生掌握高遠球技術的主要因素。
(1)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經過專業(yè)訓練的學生較少,基礎較弱,造成了高遠球技術掌握的難度加大。
(2)高遠球擊球技術不成功的主要表現(xiàn)是:擊球時打不準球、擊球出界、擊球時球飛不到后場這三種情況。
(3)影響羽毛球公體課學生掌握高遠球技術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中的興趣因素、力量素質、技術動作掌握的正確性。
(1)重視高遠球技術動作的練習。在學習高遠球技術之初要充分認識到徒手揮拍的重要性,最好先不要急于觸球。先將自己的高遠球揮拍動作反復練習,動作達到自動化階段時再擊球。
(2)合理運用腰部力量。高遠球技術首先要側身,在轉身的同時用腰部將腳蹬地的力量傳到手臂上,依次傳到拍頭擊球。這個時候要求身體充側身,轉動幅度要大,才能使腰部這個軸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
(3)多球練習法。多球練習使單位時間練習的強度和密度加大,高遠球的擊球次數增多,有利于加強高遠球動作技術的穩(wěn)定性,使動作定型。同時連續(xù)不斷地擊高遠球還能提高練習者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腳步的快速移動能力。
(4)場地器材的改進。場地器材這些客觀因素也是制約高校羽毛球公體課學生掌握高遠球技術的因素,標準的場地是塑膠場地,這樣的場地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對腳步移動時的沖擊力進行緩沖,很好的保護同學們的腳腕和膝部。球拍要求拍桿和拍線的彈性都要好,可以很好發(fā)揮學生本身的力量,使高遠球技術的回球質量更高。
[1]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陳亮.程序教學法在運動技能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2):29~30.
[3]侯加昌.羽毛球快、狠、準、活與穩(wěn)的關系[J].羽網雜志,1991(3):11~12.
[4]常青.遼寧城郊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7(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