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江蘇 江陰 214443)
物理圖像可以直觀形象地揭示物理規(guī)律及物理量間的相互依賴關(guān)系,高考能力要求在應(yīng)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一項中,就有“能根據(jù)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和所給條件,恰當運用幾何圖形、函數(shù)圖像等形式和方法進行分析、表達.能夠通過分析所給圖像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內(nèi)容,用于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要求.因此,圖像問題便成為高考物理的一個熱點.
縱觀近三年江蘇高考對物理圖像問題的考查,主要涉及圖像的選擇、分析、計算和運用等方面.
高考中有一類用圖像表示選擇題選項的考題,我們可稱之為“選圖題”.這類考題要求考生對有關(guān)的物理圖像有清晰的認識,能根據(jù)題意,從現(xiàn)成的圖像中作出正確的選擇.把握圖像特點,分析相關(guān)物理量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或物理過程的變化規(guī)律,是解答此類考題的關(guān)鍵.近三年江蘇試卷中不乏此類考題.
例如2009年江蘇高考卷第4題:在無風的情況下,跳傘運動員從水平飛行的飛機上跳傘,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如圖1所示,描繪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豎直分量大小vy與時間t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圖1
本題涉及跳傘運動員下落過程中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v-t圖像,考查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第二定律、v-t圖像等知識點,需正確分析跳傘運動員的受力情況,知道v-t圖像中圖線斜率的物理意義.跳傘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并非為恒力,與速度有關(guān),且速度越大所受阻力越大.豎直方向運動員受重力和空氣阻力,速度逐漸增大,阻力增大,合力減小,加速度減?。凰椒较蛑皇茏枇?,速度減小,阻力減小,加速度減小.結(jié)合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不難確定正確的圖像是B.
又如2010年江蘇高考卷第4題:如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電感L的電阻不計,電阻R的阻值大于燈泡D 的阻值.在t=0時刻閉合開關(guān)S,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在t=t1時刻斷開S.圖3表示A、B兩點間電壓UAB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圖2
圖3
本題涉及自感電路中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考查自感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電流變化過程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閉合開關(guān)S后,由于電感L的自感作用,總電流逐漸增大至某一穩(wěn)定值,電源內(nèi)電壓逐漸增大至某一穩(wěn)定值,導致UAB逐漸減小至某一穩(wěn)定值.斷開S后,同樣由于電感L的自感作用,電感L、電阻R與燈泡D形成回路.由于電感L所在支路的電阻大于燈泡D的電阻,故此時流經(jīng)燈泡的電流比原先小,且方向相反,最終變?yōu)榱?由此,可選出正確的圖像是B.
2010年江蘇高考卷第12A(1)題:為了將空氣裝入氣瓶內(nèi),現(xiàn)將一定質(zhì)量的空氣等溫壓縮,空氣可視為理想氣體.圖4所示圖像能正確表示該過程中空氣的壓強p和體積V 關(guān)系的是________.
圖4
2010年江蘇高考卷第12C(1)題:研究光電效應(yīng)電路如圖5所示,用頻率相同、強度不同的光分別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鈉極板(陰極K),鈉極板發(fā)射出的光電子被陽極A吸收,在電路中形成光電流.圖6所示光電流I與A、K之間的電壓UAK的關(guān)系圖像中,正確的是___.
圖5
圖6
本題涉及光電效應(yīng)實驗中的I-UAK圖像,需根據(jù)光電效應(yīng)的實驗規(guī)律選擇圖像.由光電效應(yīng)實驗可知,對于一定顏色(頻率)的光,無論光的強弱如何,遏止電壓都是一樣的;入射光越強,單位時間內(nèi)發(fā)射的光電子數(shù)越多,飽和電流越大.可見,正確的圖像是C.
再如2011年江蘇高考卷第5題:如圖7所示,水平面內(nèi)有一平行金屬導軌,導軌光滑且電阻不計,勻強磁場與導軌平面垂直,阻值為R的導體棒與導軌靜止放置,且與導軌接觸良好.t=0時,將開關(guān)S由1擲到2.q、i、v和a分別表示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棒中的電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如圖8所示圖像中正確的是
圖7
圖8
本題涉及電容器放電和滑軌運動過程中,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棒中的電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考慮到電容器放電時,導體棒受安培力作用而不斷加速,其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動勢會阻礙電容器的放電.當導體棒中的感應(yīng)電動勢與電容器板間電壓相等時,電容器停止放電,導體棒不再受安培力的作用.此后q保持不變,i為0,v保持不變,a為0.可見,在整個過程中,q由最大值逐漸減小至一穩(wěn)定值(不為0),i由最大值逐漸減小為0,v由0逐漸增大至一穩(wěn)定值,a由最大值逐漸減小為0,正確圖像是D.
圖9
2011年江蘇高考卷第12C(1)題:如圖9所示,描繪兩種溫度下黑體輻射強度與波長關(guān)系的圖中,符合黑體輻射實驗規(guī)律的是本題涉及黑體輻射強度與波長的關(guān)系圖像.根據(jù)黑體輻射的規(guī)律,隨著溫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種波長的輻射強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輻射強度的極大值向波長較短的方向移動.由此,即可選出正確的圖像是A.
有一類考題要求根據(jù)題給圖像,對其所描述的物理過程或相關(guān)物理量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定性分析.解答此類考題,在弄清圖像物理意義的同時,還需要聯(lián)系有關(guān)的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作出分析判斷.近三年江蘇試卷中對此類考題也時有涉及.
例如2009年江蘇高考卷第8題: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分布如圖10所示,x軸上兩點B、C點電場強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別是EBx、ECx.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B)EB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
(C)電荷在O點受到的電場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圖10
(D)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本題給出了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分布的圖像,要求對相關(guān)問題作出分析判斷.該電場為非勻強電場,可采用微元法,把極小區(qū)域內(nèi)的電場看作勻強電場,用勻強電場的處理方法進行分析.在B點和C點附近分別取很小的一段d,由圖像可知,B點段對應(yīng)的電勢差UB大于C點段對應(yīng)的電勢差UC,看作勻強電場有可見EBx>ECx.同理可知O點場強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小,電荷在該點受到的電場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小.沿電場方向電勢降低,在O點左側(cè),EBx的方向沿x軸負方向,在O點右側(cè),EC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負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與場強相反,故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所受電場力先沿x軸正方向,后沿x軸負方向.從而,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正確選項是A、D.
又如2010年江蘇高考卷第5題:空間有一沿x軸對稱分布的電場,其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像如圖1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點的電勢最低.
(B)x2點的電勢最高.
(C)x1和-x1兩點的電勢相等.
(D)x1和x3兩點的電勢相等.
本題給出了沿x軸對稱分布的非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像,要求分析比較相關(guān)點的電勢高低.由題給E-x圖像可知,x正半軸場強為正,電場線方向向右;x負半軸場強為負,電場線方向向左.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見O點的電勢最高,x1和x3兩點的電勢不等,結(jié)合電場分布的對稱性可知-x1和x1兩點的電勢相等.正確選項是C.
圖11
另一類考題,其題設(shè)物理量的數(shù)值大小或變化情況是用圖像形式表示的,要求考生根據(jù)圖像給出的已知條件進行分析求解.此類物理圖像的定量計算題比定性分析題要求更高.解答此類考題,要善于挖掘圖像中的隱含條件,根據(jù)圖像所描述的物理過程,運用相應(yīng)的物理規(guī)律計算求解.此類問題,在近三年江蘇高考中也有考查.
例如2009年江蘇高考卷第12B(2)題:在t=0時刻,質(zhì)點A開始做簡諧運動,其振動圖像如圖12所示.質(zhì)點A振動的周期是______s;t=8s時,質(zhì)點A的運動沿y軸的______方向(填“正”或“負”);質(zhì)點B在波動的傳播方向上與A相距16m,已知波的傳播速度為2m/s,在t=9s時,質(zhì)點B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cm.
圖12
本題涉及質(zhì)點的振動圖像,需由圖像讀出振動周期,分析振動情況,并與波動傳播相聯(lián)系.由質(zhì)點A的振動圖像可知,其振動周期是4s.t=8s時,質(zhì)點A完成了兩次全振動,其運動方向與t=4s時的運動方向相同,沿y軸的正方向.由可得,質(zhì)點B的振動滯后A的時間為Δt可見,在t=9s時,質(zhì)點B的位移相當于質(zhì)點A在t=1s時位移,應(yīng)是偏離平衡位置10cm.
又如2010年江蘇高考卷第15題:試題將制備納米薄膜裝置的工作電極簡化為真空中的兩平行極板(圖13甲),給出了兩平行板間所加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13乙).在此基礎(chǔ)上,對電子在變化電場中的運動過程提出了一系列設(shè)問.
圖13
由題給圖像可知,兩平行板間所加的是正負不等幅的交變電壓.考生需根據(jù)初始條件,把握圖像特征,仔細分析電子的受力情況,確定其運動狀態(tài)——電子從極板B開始不斷向上加速、減速運動,再向下加速、減速運動……,而總的運動趨勢是先靠近極板A,再遠離極板A,方能逐一順利求解.
圖14
再如2011年江蘇高考卷第13題:試題涉及副線圈中有引出接頭的理想變壓器(圖14甲),考查了交變電流與變壓器原理.其中第(1)問,要求由原線圈正弦式交變電壓的u-t圖像(圖14乙),寫出電壓瞬時值的表達式.
此問需先從圖像得出交變電壓的最大值和角頻率.由題給u-t圖像可知,交變電壓的最大值Um=400V,周期T=0.01s,故角頻率rad/s=200πrad/s.由U=Umsinωt可得,電壓瞬時值的表達式為U=400sin200πt V.
2011年江蘇卷第15題:試題討論了一種非常規(guī)的回旋加速器理想模型(圖15甲),考查帶電粒子在電場與磁場中的運動.題中給出兩平行極板間電壓Uab的變化圖像(圖15乙),粒子的回旋周期恰與極板上所加鋸齒形交變電壓的周期相等,要求討論粒子質(zhì)量增加、Uab的頻率加倍后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問題.
圖15
這種加速器不同于教材中介紹的回旋加速器.由于平行極板的板長很短,粒子在一個回旋周期內(nèi)只被加速一次,而不是兩次,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本題需根據(jù)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表達式,由粒子質(zhì)量的變化確定周期的變化,進一步由極板電壓的圖像確定兩次的加速電壓,方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有些考題不一定要求用圖像法求解,采用其他方法同樣能夠解決.但是,根據(jù)題意把抽象的物理過程用圖像表示出來,運用圖像直觀、簡明的特點,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則可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有些考題用其他方法難以求解,而用圖像法分析,則能迎刃而解,出奇制勝.在近三年江蘇試卷中,也可找到此類考題.
例如2009年江蘇卷第9題:如圖16所示,兩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zhì)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nèi).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最大.
(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
(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
(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圖16
圖17
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使用圖像處理則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物塊A受到向右的水平恒力F和向左的彈簧彈力f的作用,而物塊B則受到向右的彈簧彈力f的作用.在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彈簧彈力f從零開始不斷增大.當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加速度相等時在整個過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減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達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兩物塊運動的v-t圖像如圖17所示,t1時刻,兩物塊加速度相等,圖線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時刻兩物塊的速度相等,A的速度達到最大值,此時兩實線之間圍成的面積有最大值即兩物體的相對位移最大,彈簧被拉到最長,彈性勢能最大.水平拉力對系統(tǒng)一直做正功,系統(tǒng)機械能一直增加,故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機械能并非最大.正確選項是B、C、D.
又如2010年江蘇卷第8題:如圖18所示,平直木板AB傾斜放置,板上的P點距A端較近,小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由A到B逐漸減小.先讓物塊從A由靜止開始滑到B,然后,將A著地,抬高B,使木板的傾角與前一過程相同,再讓物塊從B由靜止開始滑到A.上述兩過程相比較,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有
(A)物塊經(jīng)過P點的動能,前一過程較小.
(B)物塊從頂端滑到P點的過程中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前一過程較少.
(C)物塊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過程較大.
(D)物塊從頂端滑到底端的時間,前一過程較長.
圖18
本題也可采用圖像法進行分析.作出兩過程中物塊下滑的v-t圖像.由題意可知,前一個過程物塊加速度逐漸增大,故圖線斜率逐漸增大.后一過程物塊加速度逐漸減小.故圖線斜率逐漸減小.由于兩過程中木板傾角相同,根據(jù)能量守恒,物塊滑到底端的速度相等.兩過程中物塊的路程相等,圖線與橫軸包圍的面積相等,所作圖像如圖19所示.由圖像可知,前一過程時間較長.兩過程中物塊經(jīng)過P點的加速度應(yīng)相同,即在兩圖線上與P點對應(yīng)處的斜率應(yīng)相等.可見,前一過程物塊經(jīng)過P點的速度較小,動能較小.物塊從頂端滑到P點的過程中,前一過程動摩擦因數(shù)較大,但位移較小,而第二個過程動摩擦因數(shù),但位移較大,故難以比較因摩擦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正確選項是A、D.
此外,近三年江蘇高考對物理實驗的考查也往往涉及圖像問題.例如,2009年江蘇卷第11題考查“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物體受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要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a-F的關(guān)系圖像,并說明圖線不通過原點的原因.2010年江蘇卷第11題考查探究受到空氣阻力時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也要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的v-t圖像,并根據(jù)圖像闡述小車所受空氣阻力隨速度的增加而變大的理由.2011年江蘇卷第11題考查測量電阻阻值的實驗,則要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U-R關(guān)系圖像,利用圖像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并對圖像作進一步的討論.
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