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
(湖南工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大學宿舍被認為是營造學生分享共同經(jīng)驗和發(fā)展歸屬感的重要學習環(huán)境,同時,在宿舍中規(guī)劃協(xié)助新生適應性的生活學習方案,通過人際關系互動和課業(yè)學習來增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是美國90年代以來,新生定向輔導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國內,宿舍的育人功能部分得到了重視,但是因為思想認識不夠,缺乏體制保障;硬件設施薄弱,缺乏物質支撐;人文教育弱化,缺乏人文熏陶,宿舍裝飾、語言庸俗化;網(wǎng)絡文化盛行,負面影響漸顯等原因,宿舍文化建設在新生適應中面臨新的挑戰(zhàn)[1]。如何找到合適的方法以連接新生與學校確實是個重要而富有挑戰(zhàn)的議題。
國內外已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學習和生活都會發(fā)生改變,因此,本研究假定,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開始于新生入學時,并伴隨大學生活的開展而發(fā)展變化。另外由于湖南工學院建筑工程系在學科分布上文科多于理科,并且在學生性別比例上女生多于男生,所以本研究選取的學生個案女生多于男生。為了使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概括了湖南工學院多數(shù)學生的一般特點:全日制在校本??粕?按照年級、專業(yè)、班級相對集中住宿,且宿舍內至少有一名外省或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生來至A、B、C三個宿舍區(qū)。為了探討宿舍文化建設方案與高校新生適應關系的研究目的,以湖南工學院建筑工程系2009級全體本??粕鸀檠芯繉ο?,進行實證分析。新生宿舍住宿人數(shù),男生約670人,女生約580人。所有本地新生住宿均以電腦抽簽決定床位分配,外省、少數(shù)民族學生,則依學籍資料優(yōu)先分配。
第一學期的基線普查:2009級本??菩律睦砥諟y。在2009年10月份采取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測試的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集中安排在各校區(qū)的機房里完成了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CSAS)和心理健康測查表 (PHI)測試,主要測量員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實測時嚴格按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化原則進行操作。本??粕灿?250人參加了測試,通過兩兩比較,選取沒有顯著性差異的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照班。對實驗班實施宿舍文化建設方案,對照班不予進行。
第二學期的對照研究:輔導干預后用同樣量表進行測試和評定,之后用SPSS10.0對前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
本量表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qū),四個直轄市對54000名大學生進行抽樣測查并制訂量表的常模。新的測評標準強調“本土化”,適合于我國文化與歷史背景,該量表嘗試從適應的角度來評估個體心理健康所達到的水平[2]。
由宋維真教授在總結MMPI中國版十幾年使用經(jīng)驗的基礎上編制而成,測試抽調出MMPIZ中最為敏感的7項因子進行評定,僅含有168個題目,較好地解決了MMPI題目過多的問題,經(jīng)檢驗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分析集中于心理衛(wèi)生健康和病態(tài)人格方面的因子。
自制人口學資料調查表: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專業(yè)、民族、家庭成員、父母婚姻狀況、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職業(yè)、家庭經(jīng)濟狀況、家庭住址等項目[3]。
寢室文化建設是現(xiàn)代教育思想體系的一部分,它應認真務實地貫穿于全部校園生活中,靠硬性規(guī)定、突擊性檢查是難以奏效的。寢室文化氛圍的營造及建設要有一個綜合的指標和管理辦法,既要注重考評“硬件”,如衛(wèi)生、紀律等,又要考評“軟件”,如寢室文化的品位、學生的思想精神風貌等,只有將寢室文化作為一個系統(tǒng)進行建設,才能把教育、管理同寢室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寓管于教,寓教于樂。
積極鼓勵學生美化寢室這個“家”。居室環(huán)境,是寢室文明的反映,也是群體性格的外在顯現(xiàn)。指導學生對寢室進行總體設計,把寢室布置得整齊、潔凈、舒適、美觀,同時使人感受到一種知識和文化氛圍。當然,可以適當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突出他們的個性和特點。比如在學期起始階段組織宿舍美化大賽,并強調實驗班必須人人參與。開展“文化墻”活動,給每個學生統(tǒng)一布置床圍,在床圍上留下思維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或據(jù)典自勉座右銘,或設計制作小工藝,或張貼名人字畫像,盡情表現(xiàn)心中的美。筆者還邀請美學專家來開講座或作報告,為寢室小環(huán)境和大環(huán)境的設計與建設提供一些專家意見[4]。
加強活動指導,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宿舍文化建設。2010年4月,在連續(xù)舉辦六屆“我愛我家”宿舍美化大賽的基礎上,筆者嘗試舉辦了建筑工程系首屆寢室文化藝術節(jié),藝術節(jié)分六個子活動,安全教育之“模擬法庭”、“寢室趣聞大賽”、“節(jié)水環(huán)保T恤”設計大賽、學生會會徽和各專業(yè)徽設計大賽、“快樂共成長,齊心追夢想”寢室活動、“我來當一天保潔員”知辛知勞活動。
嘗試推行宿舍生活學習方案。筆者采取的方案就是輔導員住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同交流;宿舍設自修室,專業(yè)教師定期到自修室指導學生學習;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這樣帶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增進學生合作及多元價值的學習,也讓參與的學生更能感受課業(yè)和人際的支持氣氛[5]。
為了符合學生的需求與增進住宿生活的滿意度,目前新生宿舍除了高年級的新生助理設計舉辦的新生系列活動外,還包括寢室自定生活公約方案、讀書會等興趣團體方案,以及宿舍服務學習方案,為大一住宿新生提供參與和投入的學習機會,新生依其意愿,可以自由選擇參加活動和方案。
原始數(shù)據(jù)按統(tǒng)計學原則結合本專業(yè)進行編碼,應用EPidata3.O建立數(shù)據(jù)庫,運用SPSS核對校對。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布特點和研究目的,制定分析策略,運用了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包完成有關統(tǒng)計過程。
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測試,統(tǒng)計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實驗班、對照班前測比較
表1結果顯示:(1)表中的平均值是由標準T分數(shù)平均而得來的,T值分數(shù)段可劃分為適應差、適應較差、適應較好、適應好四個水平。表1中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各分量表的T值平均值在46.17~51.35之間,這個分值段基本處于其適應的較差水平(34≤T≤50)??梢姶髮W新生剛入校開始大學生活,其適應能力較差,對學生通過情緒教育提高其適應能力是非常必要的。(2)實驗班和對照班在人際關系、學習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擇業(yè)適應、情緒適應、自我適應、滿意度等方面都沒有差異,因此可以認為實驗班、對照班在這幾個適應方面的水平基本相當。
表2 實驗班前測、后測比較
表2結果顯示:實驗班在進行了宿舍文化建設的干預措施后,該班學生在大學適應方面的人際關系(-2.642)、情緒適應(-2.646)、自我適應(-2.266)、滿意度(-2.742)四個因子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學習適應、校園生活、擇業(yè)適應三個項目上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宿舍文化建設對提高大學新生的適應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鈕秀山,陰浩.新形勢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6,(12).
[2]董建紅.情緒教育對大學新生適應能力影響的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李惠.家庭動力與大學新生適應的關系[D].上海: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宋東亮.宿舍文化的功能及其構建[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4).
[5]王子鳴.學長制——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管理新模式[J].綏化學院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