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娟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外語系 云南 麗江 674100)
商標,即生產(chǎn)商為了使自己的產(chǎn)品與市場上其他同類產(chǎn)品區(qū)分開來而所冠的名稱。商標對于產(chǎn)品銷售相當重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宏觀環(huán)境下,國際貿(mào)易飛速發(fā)展。因此,商標翻譯也成了影響出口產(chǎn)品銷量的重要因素。好的商標能夠讓消費者耳目一新,記憶深刻,從而有效地促進商品的市場銷量。商標不但具有經(jīng)濟價值,法律價值,信譽價值,還應具有藝術美感價值。[1]在進行商標翻譯時,譯者在將產(chǎn)品出口國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當?shù)仫L俗習慣等納入考慮范圍的同時,還應具有商標的美感意識。
許淵沖先生曾針對詩歌翻譯提出“三美”的標準,即:第一,意美。譯詩要與原詩保持同樣的意義,以意動人;第二,音美,譯詩要與原詩保持同樣悅耳的旋律;第三,形美。譯詩要與原詩保持同樣的形式(長短,對仗等)。[2][3]筆者認為,許先生提出的“三美”標準,在商標翻譯中也同樣適用。在商標翻譯的過程中,即使有時無法做到在意、音、形上與原商標完全一致,基本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條標準卻是應該遵守的。
應用到商標翻譯中,“意”應包含多層含義:文字表面的意思,聯(lián)想意義,以及文化涵義。
從文字表面意思來講,商標采用的字詞一般都較為典雅,能為消費者留下積極正面的印象,帶來美的享受。較為庸俗,格調(diào)低下的字詞應避免采用??Х绕放啤癗estle”在中國被翻譯為“雀巢”而非“鳥窩”,原因就在于前者給人的感覺較為典雅,富有詩意,而后者則讓人覺得過于通俗、口語化。計算機處理器品牌“Pentuim”本義是“第五”的意思,因是Intel公司生產(chǎn)的第五代微處理器,故得此名。在翻譯時,它被音譯為“奔騰”而不是意譯為“老五”,正是因為“老五”聽起來像市井之徒的諢號,而“奔騰”的字面意思讓人覺得振奮激昂,蓬勃向上。
除了字面意義外,商標的聯(lián)想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商標翻譯中,我們應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審視譯本是否能夠帶來積極的聯(lián)想意義。通常,商標譯本所含的正面聯(lián)想意義可以借助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第一,暗示商品的功能或特點。例如,“Nideka”——能達佳 (考勤機),Energizer——勁量 (電池),Pif-paf——必撲 (殺蟲劑),Ikea——宜家 (家居商場),Timex——天美時(手表),全順——Transit(由“transport”轉(zhuǎn)化??ㄜ?,索芙特——SOFTTO(由”soften”轉(zhuǎn)化而來,意為可以使肌膚更柔軟。 護膚品)。第二,使用比喻。在商標中使用比喻修辭,常常可以用來栩栩如生地傳達產(chǎn)品特征。汽車品牌翻譯常常采用這一策略:Xsara——雪鐵龍,Land-Rover——陸虎,Jaguar——捷豹,BMW——寶馬。這些譯本利用或勇猛或灑脫的動物形象,向消費者傳達了產(chǎn)品的卓越性能,消費者很容易聯(lián)想到汽車飛速馳騁的景象。此外,女性護膚品和化妝品品牌翻譯也會借用比喻。例如,Maybelline——美寶蓮,Guerlain——嬌蘭,Hazeline——夏士蓮,這三個譯本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花的意象,使消費者能夠聯(lián)想到“美人如花”,更容易激起女性的購買熱情。
此外,譯者還應注意,要使商標譯本在文化涵義上具有美感。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英語國家為例,經(jīng)濟、地理、宗教、社會、習俗等等都與中國相去甚遠。在進行商標翻譯前,譯者必須非常謹慎,最好是在對目標國家的文化背景徹底了解后再進行推廣譯本,以免造成文化沖突從而影響產(chǎn)品銷量。電視機品牌“彩虹”的英文譯本很好地遵守了這一點。它被譯作“Irico”。這個譯名由希臘神話中彩虹女神的名字“Iris”轉(zhuǎn)化而來。希臘羅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用希臘女神的名字來做商標名,從文化上貼近了西方消費者,不得不說是棋高一著。當然,由于缺乏對目標國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有些商標的譯本則破壞了文化涵義之美感,極有可能令目標國家的消費者反感,影響商品銷量。中國羊絨被品牌“雙羊”曾被譯為“Goats”,殊不知在英語俚語中,“goat”有“色鬼”之意。無論羊絨被質(zhì)量多好,消費者是斷不肯與色鬼為伴的了。地板品牌“躍進”被譯為“Great Leap Forward”,在英文中有“摔一跤”的意思。男性襯衣品牌“紫羅蘭”則被譯為“Pansy”,在英文中有“女性化的同性戀男人”之意。這些產(chǎn)品的出口銷量可想而知了。
對于商標翻譯而言,音韻美一般指的是發(fā)音簡潔,音律悅耳等。
首先,為了便于消費者記憶,商標用詞應簡練醒目,字數(shù)(或字母數(shù))盡量少一些,音節(jié)也應盡量短一些。據(jù)調(diào)查,大多數(shù)英文商標的字母數(shù)都不超過十個,通常三到八個字母組成的商標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1]大多數(shù)中文商標都采用二到三個漢字。以下列舉的中國商標,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遵循了這一點:
百麗(Belle,女鞋) (中:兩個漢字;英:四個字母,兩個音節(jié))
華碩(Asus,計算機) (中:兩個漢字;英:四個字母,兩個音節(jié))
波導(Bird,移動電話) (中:兩個漢字;英:四個字母,一個音節(jié))
夏新(Amoi,移動電話) (中:兩個漢字;英:四個字母,兩個音節(jié))
樂華(Rova,電視機) (中:兩個漢字;英:四個字母,兩個音節(jié))
其次,商標應選擇發(fā)音較為悅耳的字詞。在英文商標中,發(fā)音飽滿響亮的開口音音素較為多見,如/a/,/Λ/,/e/,and/?/等等。國外學者曾基于1430個商標發(fā)音做過一項調(diào)查,該調(diào)查顯示,在這些商標中,A和E被用到的次數(shù)遠遠高過其他字母,原因就是因為這兩個字母的發(fā)音較為飽滿,更為悅耳。[1]下面是一些漢譯英的商標案例,譯文都采用了開口音音素:宏碁 (Acer,計算機),夏新 (Amoi,移動電話),澳柯瑪 (Aucma,冰箱),愛國者 (Aigo,MP3),艾美特(Airmate,電風扇),永久(Forever,自行車)。同樣,中文商標也不例外。具有開口音節(jié)的漢字也常見于中文商標中。很多國外商品要進入中國市場,都要給自己的商標起一個發(fā)音響亮的中文商標名,例如:Parker(派克,鋼筆)Nokia(諾基亞,移動電話),Audi(奧迪,汽車),Kodak(柯達,相機)。當然,并非所有的商標都適用于采用開口音。當商標要傳達溫婉,柔美,優(yōu)雅的情緒時,就要選用一些發(fā)音柔和悅耳,不太響亮的詞。這種情況多適用于以女性為主要消費者的產(chǎn)品,如化妝品,女性健康護理產(chǎn)品等。例如,whisper(護舒寶,衛(wèi)生棉),Estee Lander(雅絲蘭黛,化妝品),Tampax(丹碧絲,化妝品)。
此外,可以借助一些修辭手法來實現(xiàn)商標的韻律優(yōu)美,比如押頭韻,押尾韻,重復等。頭韻和尾韻的使用可以使商標讀起來更順口,聽起來更悅耳。Hitachi(日立,電器),Corom(昆侖,手表),Land-Rover(陸虎,汽車),Heineken(喜力,飲料)的中文商標都采用了押尾韻,而Roland(樂蘭,電器),Kitkat(奇巧,糖果)的中文商標及星期六(ST-SAT,女鞋)的英文商標則采用了押頭韻的修辭。重復音節(jié)則可以使商標聽起來更親切。一般來說,音節(jié)重復一下幾種形式:(1)AA式。如:Yo-Yo(悠悠,玩具);(2)ABA式。如:Volvo(沃爾沃,汽車),Cola Cao(高樂高,飲品);(3)ABAC式。如:BHP Billiton(必拓必和,鋼鐵公司),Coca-Cola(可口可樂,飲料),等。
商標除了要有典雅恰當?shù)囊饬x、悅耳動聽的音律以外,還要盡可能得具有形象美,就是說,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令人視覺上感到舒服。在商標翻譯中,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達到鮮明的視覺效果:(1)對稱。對稱的形式讓人看起來覺得簡潔而整齊,便于記憶。國產(chǎn)護膚品品牌“美加凈”的英文版本“Maxam”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單詞的字母以字母“x”作為中心軸來對稱排列,視覺上很有趣味性。而洗衣粉品牌OMO(奧妙)本身的英文商標也是對稱組合的字母,看起來讓人聯(lián)想到一只貓頭鷹的形象,也讓人印象深刻。(2)大寫英文字母。通常英文商標只采用首字母大寫的方式,但是在漢英商標翻譯中,在為了造成直觀的視覺沖擊,譯者可以采用將其中的幾個字母甚至所有字母都大寫的形式。例如:國產(chǎn)手機品牌“南方高科”的英文版本SOUTEC,MP3品牌“優(yōu)百特”的英文版本UNIbit在采用這一策略后,的確非常醒目。(3)使用破折號。破折號能從視覺上帶來平衡與對稱的美感。例如:女鞋“星期六”的英文版本“ST-SAT”,國產(chǎn)知名糖果品牌金絲猴的英文版本“Golden-Monkey”。使用破折號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破折號兩側(cè)的字母數(shù)或字數(shù)要大致相等,否則平衡感就被破壞了。
商標翻譯的方法豐富多樣,譯者應根據(jù)不同產(chǎn)品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促進產(chǎn)品銷量。無論采用何種方法,美感意識卻是必不可少的。許淵沖先生的“三美”譯論為商標譯者在美感方面設立了一桿標尺。商標譯文的意美、音美及形美,不僅能為受眾及消費者帶來美的享受,更能為產(chǎn)品本身及產(chǎn)商樹立良好形象,從而促進產(chǎn)品銷量,增強經(jīng)濟效益。
[1]陳榴.商標:經(jīng)營者與消費者的橋梁[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
[2]許淵沖.文學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呂叔湘,許淵沖.中詩英譯比錄:增訂本[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8.
[4]賀川生.商標英語[M].湖南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