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遠
湖北省紅安縣人民醫(yī)院,湖北紅安 438400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到終末期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比較常見[1]。本次研究中選取72例腎性貧血患者病例,對應(yīng)用左卡尼汀、促紅細胞生成素、蔗糖注射液三藥聯(lián)合對其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將分析結(jié)果報道如下。
本次抽樣患者為2009年7月—2012年7月該院就診的72例腎性貧血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42~74歲,平均56.9歲;體重44~68 kg,平均52.6 kg;治療組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1~76歲,平均57.2歲;體重42~69 kg,平均53.1 kg。研究對象自然資料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每次劑量為100 U/kg,每周3次;治療組: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每次劑量為100 U/kg,每周3次,靜脈滴注蔗糖鐵注射液,100 mL/次,1次/d,靜脈滴注左卡尼汀,每次1.0 g,每周2次。對兩組患者腎性貧血治療效果、相關(guān)指標(biāo)改善幅度進行對比。
基本治愈:Hb水平的上升復(fù)發(fā)超過30 g/L或HCT水平的上升幅度超過0.1,或Hb水平達到100 g/L或HCT水平達到0.3,貧血癥狀表現(xiàn)得到明顯改善;顯效:Hb水平的上升幅度超過15 g/L或HCT的上升幅度超過0.05,癥狀表現(xiàn)有所改善;有效:Hb或HCT水平有所上升,但Hb升高幅度沒有達到15 g/L,且HCT升高幅度沒有達到0.05;無效:Hb或HCT水平?jīng)]有任何改變[2]。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腎性貧血的改善效果為:基本治愈6例,顯效7例,有效15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77.8%;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腎性貧血的改善效果為:基本治愈11例,顯效14例,有效9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94.5%。兩組患者腎性貧血癥狀治療效果比較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1。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Hb水平分別為(62.7±7.2)g/L和(84.2±7.4)g/L,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Hct水平分別為(20.7±3.7)%和(26.4±3.1)%,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RBC水平分別為(2.3±0.3)×1012/L和(2.8±0.2)×1012/L,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Hb水平分別為(63.1±6.8)g/L和(97.3±6.4)g/L,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Hct水平分別為(21.1±2.9)%和(30.8±2.5)%,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RBC水平分別為(2.2±0.4)×1012/L和(3.3±0.3)×1012/L,組內(nèi)比較差異顯著(P< 0.05)。兩組上述三項指標(biāo)治療前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0.05)。
左卡尼汀主要具有轉(zhuǎn)運脂肪酸進入線粒體使其順利進行β氧化并對其進行有效調(diào)解的作用。蔗糖鐵注射液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該藥物進入人體后不會釋放鐵離子,多核核心的鐵與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的鐵蛋白的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與轉(zhuǎn)鐵蛋白結(jié)合到達患者的骨髓,使機體內(nèi)的鐵儲存量得以維持,使紅細胞生成速度加快,使腎性貧血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另外促紅細胞生成素還可使體內(nèi)瘦素水平降低,進而改善食欲,從而使?fàn)I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
[1] 袁群生,鄭法雷.蔗糖鐵注射液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9,20(1):51-55.
[2] 楊文領(lǐng),孫陽.蔗糖鐵注射液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北京醫(yī)學(xué),2010,29(7):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