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華
筆者有幸參加了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閱卷工作,這段經(jīng)歷使我對作文教學有了更深的感觸。究竟怎樣的作文才能打動閱卷老師獲得高分?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對高中作文教學又具有怎樣的指導性呢?下面就以今年高考作文為例,探討高中作文教學的幾個“著力點”。
今年高考作文評分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審題??梢哉f切題與否決定了一篇作文的檔次分類,也直接決定了其分數(shù)的高低?!皯n與愛”是一個關系型的命題作文,所謂切題,就是要看是否揭示了兩者的關系,關系揭示得是否合情合理。只要內容上能涉及“憂與愛”之關系,哪怕在情理上略顯牽強;或在關系中側重于某一方、另一方也有所關聯(lián)的,均視為基本切題。從這個角度看,今年作文的審題難度比往年有所降低,用專家的話來講,這應該是今后作文命題的一個走向:降低審題難度,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作文本身而非糾結于題目,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忽略審題。
今年作文審題上的另一個注意點就是:“憂與愛”之間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并列或選擇,不應該僅僅限于“因愛生憂,憂因愛烈”之類的理解,而應該看到其更復雜更多重更深刻的關系,比如說“憂患中的愛”就是一種可以成立的關系,只要分析得合情合理,照樣可以拿高分。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在審題時不要局限于一面,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挖掘。
審題,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審題直接決定作文的成敗,審題差之毫厘,下筆則失之千里。從江蘇的高考情況來看,依然每年都有20%~30%的考生會在審題上出問題,從而造成高考的失誤。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審題意識,因為,審題問題解決了,作文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立意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思想見解和認識水平的。一篇好的作文,立意首先要正確,但要想拿高分的話,還必須做到深刻和獨到。要能有思想的小火花,有自己的獨到感悟,要讓閱卷老師覺得眼睛一亮。有一句話說的好:“只要閱卷老師的眼睛亮了,那么你的作文也就靚了?!崩缤瑯邮菍懹H情,有個學生在寫了母親對自己遠行的憂與愛后,緊接著寫到:“而我,又何嘗不是為母親擔憂呢?”這既是巧妙地過渡,又暗含了母子間憂、愛同行的豐富感情,于平易中自然表現(xiàn)出獨到的“憂與愛”,成了文章的一大亮點,最終被評為一類卷。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好操作的結構思路上,對于思想內容,總覺得難以下手。而高考閱卷卻告訴我們,構思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作文檔次的,卻是它的思想性。有內容、有思想、有個性、有見地的作文,哪怕有點小瑕疵也是可以的;相反,空洞無物的作文,哪怕結構完整、辭藻華麗,也是會被壓低分數(shù)的。
其實,思維的訓練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我們平時的練習中了,例如隨筆、周記等,特別是印發(fā)的大量的作文素材,但如果僅僅滿足于學生的看,那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們不妨精挑細選一些出來,讓學生來寫寫、來說說,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某一事物某一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還能讓這些認識和理解真正地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今后作文訓練中可以嘗試的一個新方向。
由于命題的關系,今年作文中寫歷史人物的少了,寫親情的多了。
今年寫“親情類”的作文得分比較低,其實并非如此,有一篇滿分作文就是截取了高考當天的生活情景、來表達母親對自己的“憂與愛”的;就整體而言,“親情類”作文拿高分的也不在少數(shù)。
從閱卷情況來看,選材有兩大要素:一是切合,二要有生活。今年作文中,很多考生寫到了“最美媽媽”、“最美教師”、“最美司機”,就屬于選材不當,因為他們的行為從根本上說是出于一種職業(yè)本能或職業(yè)操守,寫成“愛”不是很恰當,且“憂”也很牽強,這類選材的作文得分基本在五類以下。
選材要有生活,就是要求考生能盡可能地聯(lián)系自己,不要老拿手電筒照人,不要總是請古代名人代言;反對陳舊話題,作文材料盡可能要鮮活,要有時代和生活氣息,不要給人老掉牙的感覺;反對宿構,強調創(chuàng)作,要有強烈的現(xiàn)場感、真實感。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而不是機械地背素材,生般硬套地用素材。
高考作文在文體上的要求大多是“除詩歌外”或“文體不限”,這一要求讓大家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漸漸淡化了文體規(guī)范意識,最終只能是議論文不像純粹的議論文,記敘文又不是規(guī)范的記敘文,作文成了“四不像”。
從今年的高考作文閱卷來看,文體意識的欠缺主要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記敘文不講構思,東拉西扯,信馬由韁,甚至是抄襲、套作;議論文取材空洞,材料堆砌,沒有自己的見解和剖析。“敘”是簡單的低級轉述,不能動人;“議”是隨便地泛泛而談,不能明理;甚至一半敘述,一半議論。凡是這種作文,一律視為五類卷;語言素養(yǎng)較差的,降為為六類卷。
以上這些提醒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仍然要將議論文和記敘文作為寫作訓練的重點。議論文方面,要引導學生熟悉規(guī)范的議論文的寫作模式,積累有時代感的材料;要敢于面對現(xiàn)實恰到好處地說理,要有自己的思辨分析過程。記敘文方面,則要鼓勵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寫出真情實感;要能與多彩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挖掘生活中的動人點。
關注世界,關注自我,是寫作練習的兩個大方向。就近幾年的作文閱卷情況看,記敘文拿高分好像更容易些,訓練中我們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所側重。
“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還包括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tài)度等。一篇作文,只有做到立意深刻、積淀豐厚、情感真摯、景語烘情、謀篇新巧,才能給閱卷老師帶來強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心靈沖擊,才能得高分。比如有一篇議論文以略帶憂傷的《小王子》的童話故事為由頭,自然引出了“最深最柔軟的愛,總是與憂息息相關”的中心論點,繼而緊扣憂與愛的關系,展開論述,由文學及自身,由童話到現(xiàn)實,通過豐富的論據(jù),有力地證明了“因為愛之深所以憂之遠”,而“沒有憂的愛容易淺薄”的道理。論證深入而透徹,語言精準而流暢,思維嚴密而辯證。且從文章中也可感受到作者閱讀積累豐厚、文筆老練成熟、書寫清晰優(yōu)美,體現(xiàn)出較為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閱卷老師的一致認同,最后拿到了68分的高分。
“語文素養(yǎng)”是今年作文閱卷重點強調的一個方面,包括書寫是否正確、整潔,詞匯是否豐富、恰當,句子是否通順、生動,邏輯是否清晰、有條理,語言是否有文采、有分寸感……語文素養(yǎng)高語言有亮點的,可以上浮一個檔次;語言低劣書寫潦草錯別字病句較多者,一律下浮一個檔次,嚴重者可直接進入六類卷。
因此,我們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一定要從語文的基本功抓起,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同時在語文教學中要多些踏實精細的內容,回歸到情與理的本真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