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媛
(南京市玄武區(qū)香禾幼兒園)
家園合作已成為學前教育發(fā)展的一大趨勢,受到學前教育理論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和關注。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大教育資源,它對幼兒良好品德行為及習慣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奔彝ナ怯變簣@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通過教育實踐,作為教師,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是其它教育環(huán)境所不可比擬的。家庭教育資源正顯示著新的活力。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順利地開展各項活動呢?
微笑是一朵美麗的情感之花,是友善與好感的直接表露,是一種有意識的親近。在路上相遇時,在教室對視時,在談話時都不妨主動地對每一位家長燦爛一笑,對方自然會接收和領悟到你發(fā)射出的友好、熱情的電波。時間一長,就會讓家長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有了這種親切感和信任感的家長同樣也會還你一個友善的微笑。兩者間的溝通交流也會變得親切起來。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溝通。人與人有了溝通,消除了隔膜,增進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教師同家長溝通,使家長感受到你對其孩子的關心,了解了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及教師的教學動態(tài),以便自身在家給予相應的輔導和教育,鞏固和提高了在園的教育成果。同樣,在溝通中,教師也了解到幼兒在家各方面的表現(xiàn)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從而達到家園同步。
家庭中的資源包括:家庭文化氛圍及其成員的職業(yè)、經(jīng)濟條件、自身教育水平、觀念等;家庭成員和幼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家長對幼兒的具體指導等。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顯示著新活力和潛在豐富的教育資源。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積極利用,是幼兒園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積極貢獻者,也是為幼兒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讓家長充分挖掘自身潛在的教育資源,發(fā)揮家庭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必須從思想上加以引導。教師首先通過各種渠道讓家長認識到,自己本身對幼兒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如家長到幼兒園時,對教師、班級的其他家長、幼兒等主動問好、主動關心幫助;引導家長創(chuàng)設溫暖、寬松、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激發(fā)家長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家園活動氛圍對幼兒都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家園溝通方式多種多樣,如家長會、家訪、個別交流、家園聯(lián)系本等,通過交流了解家長的育兒方法,改變一些家長的教育思想,使家長和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小雅小朋友經(jīng)常以厭食、哭鬧等行為來拒絕上幼兒園,針對如此問題,我們兩位老師沒有向家長告狀,而是通過家訪,表揚孩子的閃光點,給這個孩子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家長很是感動,自覺主動地配合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家長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是非常珍貴和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引導家長多方支持幼兒的主題活動,奉獻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種資源。家長可運用各自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拓寬教師的視野。幼兒園的教師工作瑣碎而繁忙,除了參加一些專業(yè)的培訓外,很少有機會能得到專業(yè)以外知識面的擴展,在工作中也難免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班上的家長卻來自于各條戰(zhàn)線,通過向家長學習可以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如在現(xiàn)代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計算機已成為普遍的辦公用具,但是教師們對它的使用多局限在打字、上網(wǎng)、發(fā)郵件上,對于計算機的其他功能卻很陌生,遇到問題束手無策。我感受很深的是:在一次制作FLASH動畫時,我就遇到類似問題,還好,熱心的雷雷爸爸請來了一位電腦老師幫助我,為我上了一課才解決了難題。我們還發(fā)揮家長職業(yè)資源優(yōu)勢,為活動的開展服務,如我班的雯雯小朋友的爸爸在總統(tǒng)府工作,根據(jù)他的工作特點,幫助我們請來了導游盧阿姨,她帶領全班小朋友參觀了總統(tǒng)府,還帶來了各種地方名勝古跡的圖片,通過講民間故事、介紹各種建筑物的特征、由來等讓幼兒對南京的旅游景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又如,在主題活動《我愛人民解放軍》中,亮亮小朋友的解放軍爸爸主動幫助我們聯(lián)系部隊,請部隊來幼兒園表演列隊訓練,帶孩子們參觀部隊官兵的食堂和宿舍,組織官兵和孩子們共同聯(lián)歡,通過和解放軍的交流,許多孩子從小樹立了參軍報國的理想,使主題活動得到了升華。
我們班級的特色活動,就是在這些家長的熱心參與下開展的,在開展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的參與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探究活動的積極性。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會向教師、家長提出來,我們(包括家長)及時的介入,利用各種資源給予孩子全力的支持與幫助,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觀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又縮短了教師與家長、幼兒之間的距離。
教師根據(jù)每個孩子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結合課程改革重點有選擇地進行反饋;家長、教師相互之間在信息交流的基礎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師與家長共同反思:“活動開展到現(xiàn)在有什么地方很好?什么地方覺得不夠?你還有什么想法?”有了家長的建議,我們的活動才能開展得越來越好。
幼兒園在開發(fā)、整合、利用社區(qū)資源的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家長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利用家長資源,達到家園共育,既可以促進幼兒的成長,又可以增進老師、家長雙方面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家庭和幼兒園同步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