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紅 鐘海波 滕新媛
(山東省青州市夏莊小學)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孫天紅 鐘海波 滕新媛
(山東省青州市夏莊小學)
寫作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手段,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習作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階段習作教學應著力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易于動筆寫真事,樂于動筆表真情,而他們在習作中的快樂源泉應來自于興趣,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的作文交上來之后,有的老師往往擱置幾天才有空看,這樣就錯失了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想法的最好時機。我的做法是學生的作文隨交隨看,及時聽取學生的想法,理清學生的思路,有時當面對話,還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現(xiàn)的錯誤。如有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我的媽媽今年五十二歲了……”我看到后趕緊問他:“你這么小,媽媽怎么會這么老呢?”他很認真地對我說:“是真的,我還有個姐姐,二十三歲了,已經(jīng)上班了?!蔽液軕c幸,和他當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紙紅字的評語寫上,把對的批成錯的,豈不既丟面子,又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所以,老師不能老是自以為是,板著面孔批學生的作文,要注意和學生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在自由中寫作。
在我們的觀念中,作文是課內的事,應在課堂上完成,但是這樣,讓學生憑著想象來寫作,多數(shù)學生往往感到很困難,就是先前早布置這次寫作內容,讓學生早做觀察或早做準備,照做的也是少數(shù)學生,很多學生還是感到無從下手,就是搜腸刮肚地寫上幾句,也是沒滋沒味,牽強附會。當然對學生的要求過高,過于注重作文的文學化也不行,那樣會切斷作文與生活的自然聯(lián)系,變得不自然、不親切。一旦作文成為一種高不可及的東西,就會成為學習的負擔。因此,擺脫作文的文學化傾向,讓作文更貼近生活,才不至于異化作文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就經(jīng)常把學生當成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完了之后,再讓他們寫作,效果不錯。例如新學期開始,我和學生們來了一次“護蛋行動”,讓學生們每人拿一枚雞蛋到學校,要求把它保護好。結果每天教室里都會有生蛋破了的事情發(fā)生。幾天后,我對學生們說“通過這次護蛋行動,很多同學體會到了對一枚小小的雞蛋,只有奉獻愛心好好呵護,才能把它保護好。請以一次護蛋行動為題,寫一篇作文”。結果我發(fā)現(xiàn)這次作文很成功,雖然沒有很優(yōu)美的修辭,有的盡是平實的語言,卻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收獲的同時,還和學生拉近了距離,成為了朋友。
在學生的習作中,優(yōu)美的句子用彩筆畫出,旁批中粘上親自設計打印的“笑臉”、“你真棒”、“大拇指”等貼畫,評價時既用文字表達,又用小賀卡加以鼓勵,如果連續(xù)兩篇都很優(yōu)秀,就發(fā)一張自制的精美獎狀。這樣形象直觀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他們認為自己的辛苦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有了自信心,習作興趣也上來了。所以興趣永遠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在寫作道路上剛剛起步,需要老師小心呵護和鼓勵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感受著老師的溫暖鼓勵,在習作道路上快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