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甘肅省玉門市第一中學)
物理簡單題也需慎重思考
◆孫玲玲
(甘肅省玉門市第一中學)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例1.如圖,小物體A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跟著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關于物體A受力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重力,支持力,沿切線方向的摩擦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圓心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解析:通常學生對重力和支持力的分析在這道題中并沒有什么難度,此題的難點在于摩擦力和向心力的分析上。大多數(shù)學生考慮不周就會犯一個習慣性錯誤,A物體跟著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所以它所受到的摩擦力與其運動方向相反,即沿A所做圓周運動的速度方向相反。即A選項正確(錯誤解法)。
此種分析方法錯在沒有嚴格把握摩擦力概念中的“相對”二字,就本題體而言“A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說明A和圓盤之間的摩擦力屬于“靜摩擦力”,那么正確確定摩擦力的方向關鍵就是找出A相對于圓盤的運動趨勢,假設沒有摩擦力,A就會飛出圓盤,故A相對于圓盤的運動趨勢是沿半徑向外,所以A所受摩擦力是指向圓心的。即C選項正確。(正確解法)。
例2.工廠里用水平放置的傳送工具,工件隨傳送帶一起做勻速運動是( )
A.因為工件在運動,所以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B.因為工件在運動,所以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C.因為工件與傳送帶之間存在相對運動趨勢,所以工件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D.因為工件與傳送帶之間既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故工件不受摩擦力。
解析:
解法一:由于工件與傳送帶一起運動,而傳送帶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力度作用,所以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B選項正確(錯誤解法)。
解法二:工件與傳送帶一起做勻速運動,所以工件所受合外力為零工件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水平方向的合力必須為零,所以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D選項正確(正確解法)。
此題目錯解的原因在于對摩擦力的有無條件模糊或把具體條件沒有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一看是一個簡單題,受力情況比較簡單。在解題是就會以自己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為依據(jù)。認為工件與傳送帶一起運動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所以摩擦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從幾個極為簡單的例題我們可以看出:
(1)學生對物理理論的理解不到位,只認其字,不解其意。
(2)生活實際與物理理論聯(lián)系不到一起。要么只考慮純理論,也就是把物理變成了數(shù)學,要么在解決物理題時利用自己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得出結論。
比方說,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認為是動摩擦力,因為人和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學生只是注重了表面現(xiàn)象而沒有深入地進行分析研究。人的腳和地面之間產(chǎn)生了摩擦力,我們分析的時候應考慮的是兩個接觸面之間有沒有相對運動。很顯然,腳與地面之間并沒有相對運動只有相對運動趨勢,它們之間是靜摩擦力。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都應該注意物理來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必須是非常嚴密的,要嚴格遵守科學依據(jù),任何一個結論的得出都要有嚴格的理論作為支撐。任何一個題目,不管有多簡單都要在解題時有理有據(jù),同時要考慮到實際題設定條件和生活實際必須要符合。這樣才能由簡單到復雜,由概念到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