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傳瑤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常州市前黃高級中學(xué)]
高考作文歷來是社會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但社會上的關(guān)注大都從新聞的角度脫不了炒作之嫌,媒體上出現(xiàn)的無外乎某個偏才怪才的作文得了高分還是低分,甚至有些不甘寂寞的人惡搞所謂的零分作文來混淆視聽,而偏離了本應(yīng)嚴肅對待的有利于高中作文教學(xué)和廣大中學(xué)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教學(xué)得失方面的探討。
筆者2011年再次參加了江蘇高考的作文閱卷工作,閱卷中可以說是幾多歡喜幾多愁,既為優(yōu)秀作文拍案叫好,更為低分作文痛首惋惜。不少考生作文失分并非考生寫作水平不高,表達能力差造成的。實際上如果有人能提前提醒考生高考作文的一些注意點,在寫作中切實針對考題作文?;蛘咴谝恍┓矫鎸ψ魑淖餍└膭?,分數(shù)便會有一定提高,可惜他們沒有能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出現(xiàn)很多無謂的失分。對于社會上關(guān)心高考作文的熱心人,對于廣大中學(xué)教師,尤其是將要參加高考的中學(xué)生來說,這些才應(yīng)該是關(guān)注的重點。
2011年江蘇的作文題目為“拒絕平庸”,總結(jié)分析在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考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影響考生作文分數(shù)的現(xiàn)象,對備戰(zhàn)高考的考生,是不乏啟迪意義的。如果考生能在高考中避免這些問題,對自己的作文獲得一個更好的分數(shù)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F(xiàn)把本人閱卷中的見聞感受形諸筆墨,以期對師生有所裨益。
2011年江蘇高考中導(dǎo)致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
考場作文必須要符合題意,對于這一點,考生當然是心知肚明,但很多考生對題目的含義存在認識上的錯誤,或者并沒有認真研究作文題目的含義,并且對如何才能準確表現(xiàn)題意缺乏深刻的思考,只是簡單地生搬硬套,最后似是而非,讓人哭笑不得。如:生長在農(nóng)村,學(xué)習(xí)成績一般就是平庸,認真學(xué)習(xí)提高成績,爭取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就是拒絕平庸;沒有特長,不會樂器是平庸,利用空余時間學(xué)習(xí)音樂就是拒絕平庸;對日本地震幸災(zāi)樂禍是平庸,哀悼遇難者就是拒絕平庸;公交車上讓座是拒絕平庸,戰(zhàn)勝病魔是拒絕平庸等等。這些對題意的曲解和膚淺的看法顯然與題目的本意相去甚遠,直接影響了考生作文的得分。
準確審題永遠是考場作文的第一要求,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便是要能準確理解“拒絕平庸”的含義,尤其是對平庸這種沒有人生追求,渾渾噩噩,碌碌無為的生活狀態(tài)的理解,更要能準確地區(qū)分平庸與平凡、庸俗的含義,并能有條理清楚地表達。如有考生寫到,“拒絕平庸,是對自我的堅守,是對自我人格、自我尊嚴的捍衛(wèi)。拒絕平庸,才會讓生命綻放出更加華麗的花朵,絢麗但不張揚。”就準確地揭示出“拒絕平庸”對自我人生的重要意義,并與甘于平凡、墮入庸俗“劃清界線”,觀點鮮明。
在我們的應(yīng)考中,無論是我們老師,還是考生,都必須強化審題意識,注重審題訓(xùn)練,從題目本身和提示語入手,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提高考生的審題能力,準確把握題目的含義,才是作文成功的基礎(chǔ)。
在一些議論文中,考生試圖使得自己的論述更全面,往往在文章中從不同方面來展開論述,如工人需拒絕平庸,農(nóng)民需拒絕平庸,知識分子需拒絕平庸;或者學(xué)習(xí)需拒絕平庸,工作需拒絕平庸,為人需拒絕平庸等。這樣論述看起來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似乎論述的很全面了,而這樣的面面俱到實際上面面都不能深入地寫清楚,不能論述透徹,從而給閱卷老師貪多嚼不爛的感覺,也不能體現(xiàn)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文章往往得分都不太理想。
針對這種原因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一點,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不是政府工作報告,不需要我們面面俱到。在你想寫的幾個方面中,選擇一點來寫,其它的都丟棄。在這一點上明確自己的觀點,從不同角度挖掘深層次的表現(xiàn)和原因,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往往容易得到閱卷老師的認可。
如可以寫中國文壇拒絕平庸。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文壇也越來越娛樂化,文化閱讀已變成文化“悅”讀,傳統(tǒng)經(jīng)典變得庸俗,所以中國文壇需拒絕平庸。如何才能做到呢?作家需要自持,更需要擔(dān)當責(zé)任。中國文壇最需要具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闖將,而不是把大家娛樂死的庸才。
這樣筆墨集中,圍繞具體問題觀點明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水平,體現(xiàn)自己作文的亮點。高考作文能做到這些,就已經(jīng)成功了。
有些考生的文章在選材上常常讓閱卷老師無語。如記敘類文章寫考生和老師都熟悉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這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在一些考生筆下,他們的老師或家長都很有先見之明,在很早之前就跟他們講過要他們不要做一個平庸的人,應(yīng)該學(xué)會拒絕平庸。比諸葛亮還要料事如神。真不知道如果高考作文題不是“拒絕平庸”,而是別的什么,他們的老師或家長又會跟他們講什么道理。
議論文的論據(jù)更讓人感覺哭笑不得,總是抬出一些四肢不全身殘志堅的人來說事。有閱卷老師開玩笑說,我們還是平庸點吧,看看學(xué)生寫的這些拒絕平庸的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呀,殘廢了雙腿的史鐵生、失去了雙臂的劉偉、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雙耳失聰?shù)呢悺ざ喾?,再加上遭受宮刑的司馬遷,和他們相比,健康的我們多幸福呀,平庸點有什么要緊,還是平庸好啊。這樣的材料和以前出現(xiàn)過的“車禍年”、“離婚年”一樣,會在心理上引起老師的負面感受,其文章的得分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材料的運用不僅反映出考生的知識面是否廣闊,同時也是對考生對已掌握的材料能否靈活運用的考查。這不僅要求考生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注重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更要多思考,從多角度思考自己積累的素材,只有將自己熟知的材料想清想透,在寫作的時候才能靈活運用。其實課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庫,很多同學(xué)都沒有能很好地利用。如梭羅在瓦爾登湖畔思考自然的偉大,拒絕世俗的對自然的利用;魯迅寫文章喚醒鐵屋中熟睡的人們,拒絕昏昏沉沉地平庸死去。還有的考生寫到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重境界,從人生哲理角度來闡述觀點;有的考生寫公安派的獨抒性靈,從文學(xué)的角度寫拒絕平庸等,這類文章直接反映寫作者閱讀廣泛且有自己的思考,材料獨特,學(xué)以致用,很容易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和好感。
考生作文的套用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開頭套用一段不知從什么地方背來的文字,貌似很有文采,實際上不知他究竟想要說什么。如這樣的開頭:
從來不知道思念是什么滋味,只知道它讓我朝思暮想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心痛是什么滋味,只知道它讓我撕心裂肺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快樂是這么滋味,只知道強加在臉上的淚水讓我欣慰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痛苦是什么滋味,只知道這一路走來我變得身心疲憊。
完全讓人看不懂的一段話,顯然對意思的表達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第二種情況是議論文中的分論點并不是緊扣文題設(shè)定的,而是用一些在很多題目中都能用的分論點,完全沒有題意在里面。如這樣的分論點:
拒絕平庸需要汗水的浸灌,拒絕平庸需要智慧的滋潤,拒絕平庸需要目標的專一以及拒絕平庸要學(xué)會堅守,拒絕平庸要擁有個性,拒絕平庸要樹立特色。
這樣的分論點顯然我們把“拒絕平庸”換成其他的內(nèi)容一樣是成立的,這樣的“正確的廢話”顯然不能體現(xiàn)考生對考題的認識和理解。
無論是文章開頭,還是文章的分論點,都必須要充分體現(xiàn)考生對作文題目意思的理解,包含作文題目的含義。要使得這個內(nèi)容只適合這個題目,不適合其他,要真正做到貼船下篙,緊扣題意。
如這樣的開頭:
難道花萬元整個高鼻梁、尖下巴就可以拒絕平庸?
難道奔波于選秀舞臺,不問跑調(diào)與否地左唱右跳可以拒絕平庸?
難道奇裝異服、脂濃粉艷地穿梭于人群就可以拒絕平庸?
不,絕非如此!如果拒絕平庸只在外表上下功夫,只會讓你更加平庸,拒絕平庸需要令人欽佩的行為,需要令人景仰的品格。
這樣的開頭就緊扣題意,是非分明,鞭辟入里,啟人深思。
我們在作文時,“成文在胸”并非好事,它容易將我們引導(dǎo)到偏離題意的軌道上去。因此我們要摒棄頭腦中已有的現(xiàn)成內(nèi)容,根據(jù)題目的需要重新構(gòu)思組織,要做到所有內(nèi)容都是針對“這一個”題目,都是緊貼題意寫出來的,這樣才能符合題目要求。
魯迅有言:“文章得失不由天?!蔽恼潞脡臎Q定于寫作者是否努力,并非“天成”,妙手偶得。如考生備考時能注意考場作文的得失,能夠“取長戒短”,對提高寫作水平是會有所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