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孔子對“敬德保民”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從“小人難保”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2012-08-15 00:45:53張文科賈海清
      濰坊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保民禮治小人

      張文科,賈海清

      (1.孔子研究院,山東 濟寧 273100;2.青島團校,山東 青島 266071)

      孔子在《論語·陽貨》篇中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1](P2526)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誤解,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和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更成為孔子“輕視婦女”的例證。因為把女子與“小人”并列,自然有輕視婦女的嫌疑。其實“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反映的是“敬德保民”之思想。

      一、“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

      “敬德保民”是周代政治倫理思想的核心。周滅商,是以屬國滅上國。周初的統(tǒng)治者奪取政權之后,對商滅亡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的總結。周人認為,夏、商的統(tǒng)治者迷信天命,崇尚鬼神,忽視道德,不重人事,是其滅亡的主要原因。夏桀、商紂“謂己有天命”,所以據天命而妄為,但不知天命的根本在“德”,“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也就是說誰有德,天就輔佐誰。而上天惠愛百姓,“惟天惠民”,民心也是隨惠而定,誰給予百姓好處,百姓心就向著誰,“民心無常,惟惠是懷”。看天命在哪里的最好辦法,就是觀察百姓的生活狀況,傾聽百姓的呼聲。因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上天觀察一國之德,是從百姓那里看到的,保民就是敬德,有德才會得到上天的保佑?!熬吹卤C瘛笔且环N理性的思考,一方面在道義上證明了滅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為防止重蹈殷商覆轍總結了經驗教訓。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來中國思想從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轉變,開了“以民為本”、“民為邦本”思想的先河。

      1、保民的實質。保民,實際上是保有對民的統(tǒng)治,施惠是保民的手段。周人認為,民是上天交予王來統(tǒng)治的,“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盵2](P180)君師是輔佐“天”來治民的。在天和君師面前,民始終居于從屬地位。因此,“敬德保民”的政治倫理,雖然不是民本思想,然已含有民本思想的萌芽,即民是治國之本,民心向背是政治統(tǒng)治好與壞、得天命與否的標志;帝王君師稟承天命的主要內容是治民,只有通過治民,才能取悅于上天,保持上天對自己的垂親。

      2、保民的措施。為了保民,周初的統(tǒng)治者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一是分地給農民。根據《孟子·梁惠王》,在周還未滅商時,周文王行仁政,先從劃分田地開始。農民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稅。八家各分得私田百畝。大小官都有分地,子孫繼承,作為公祿。二是不收商稅。商賈往來,關市不收稅,水澤里捕魚不禁止。三是犯法不連坐。一人犯罪,妻子不連坐,民眾因之感激文王之德?!对娊洝ご笱拧れ`臺》:“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3](P524-525)文王要筑高臺,庶民象兒子替父親做事那樣踴躍,高臺很快筑成。四是亡奴歸主?!蹲髠鳌ふ压吣辍吩疲骸坝型龌拈啞!本褪钦f,誰的奴隸歸誰所有,不許藏匿。五是善待“頑民”。頑民原來是殷商的大小奴隸主,商滅后當了俘虜,喪失了過去的特權。他們頑固地反抗周統(tǒng)治。周公把頑民遷到洛陽,為他們筑城造屋,同時誥誡他們安心謀生,安居樂業(yè),逐漸軟化降服了這些頑民。

      周文王接受商朝滅亡的教訓,實行“惠民”、“裕民”的政策。《康誥篇》上說:“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彼癸嬀拼颢C,征收租稅有節(jié)制,讓農家有蓄積,使之產生勞動的興趣?!渡袝o逸》云:“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周公訓戒成王說,文王勤儉,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到田地上勞作,知道農夫的辛苦。文王親自種田,與“不知稼穡之艱難”的商王,成顯明的對照。因之周代“敬德保民”的思想保護和發(fā)展了生產力,緩和了社會矛盾,使民安居樂業(yè),保持了政權長期穩(wěn)定,對后世產生廣泛影響,對現今社會仍具有借鑒意義。

      二、從“小人難保”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1、“小人難保”的含義

      《尚書·康誥》云:“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豫,乃其乂民?!盵2](P203)周代初期,周公平定管叔、蔡叔與武庚叛亂之后,將康叔分封到衛(wèi),《康誥》就是對康叔的囑告。這里,“小人”指平民、小民。“?!保恰翱?,安”之義。周公認為天命可畏,因為天命在民情中顯現,然小民的生活艱辛,故要使小民的生活得到安定和富裕,統(tǒng)治者必須要盡心盡誠,關注和改善民眾的生活,不能滿足于自己的茍安逸樂。小民生活得到保障“?!保袂樯线_天聽,上天高興了政權就穩(wěn)固了,這才是治理“小人”之道。

      “小人難?!钡谝淮翁岢隽恕捌矫癜傩詹灰装拆B(yǎng)”的思想,認為統(tǒng)治者對老百姓應抱有同情之心,關心百姓疾苦,使其安居樂業(yè);對上天應抱有畏懼之心,以對上天高度負責的精神治理好小人。這里的“小人”是與“君子”相對。君子,指士、大夫、諸侯和王族,小人指平民百姓?!稌o逸》云:“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薄墩撜Z》中所出現的“君子”、“小人”指的是當時社會的兩大階級?!熬印笔墙y(tǒng)治者,“小人”是被統(tǒng)治者。“小人”在這里是作為一個社會階層而存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人格卑劣的人。

      2、何謂“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從“小人難?!钡健拔ㄅ优c小人為難養(yǎng)也”思想的提出,時代已從西周的強盛漸進到東周的衰敗。此時的周代王室衰微,諸侯稱霸,戰(zhàn)爭頻仍,民不聊生,“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盵4](P761)“小人”難保,而在“小人”當中的婦女、兒童尤其“難?!保士鬃犹岢觥拔ㄅ优c小人為難養(yǎng)也”的思想。這里的“女子”為婦女、兒童(未成年人)之意,“養(yǎng)”為保、教之意。也就是說,孔子對“小人”這一群體做了進一步的劃分,“小人”中的婦女、兒童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是“難?!敝械摹半y?!?,所以,應該更加重視“保養(yǎng)”他們。

      3、如何“養(yǎng)”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在指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之后,緊接著孔子提出了如何養(yǎng)的方法。即在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之后,要對他們進行教育??鬃犹岢隽恕坝薪虩o類”的教育觀,創(chuàng)辦私學招收平民子弟進行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指出,既不能太親近也不能太嚴厲,太親近了容易使他們驕慢,太嚴厲了又容易使他們潛生怨恨和苦悶情緒。特別注重對他們進行人性的培養(yǎng)和人格的塑造,使他們能夠通過受教育而自強自立,從而具備“仁”和行仁的能力,不僅可以自保自養(yǎng),而且還可以敬德向道,逐步實現“大道之行”的“大同”理想。這便是孔子的平民教育思想。

      三、孔子對“敬德保民”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1、對周人“禮治”文明的贊同和肯定

      孔子生活在一個“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的時代,他夜夢周公,晝操《文王》,仰天長嘆:“周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這“吾從周”的慨嘆,正是他繼承文武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吶喊??鬃诱J為,周人的“禮治”文明是對夏、殷二代文明的繼承,他以周人“禮治”文明繼承者的姿態(tài),明確表示遵守周人的“禮治”文明。

      周人的“禮治”文明是當時社會政治文明的概括和總結,孔子對周人“禮治”文明的遵守與肯定,也就包含了對社會秩序、倫理規(guī)范的肯定和認可。

      《論語·子路》云:“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厥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盵1](P2506)這里孔子強調“正名”,實際上強調了社會秩序、倫理規(guī)范對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只有遵循一定的社會秩序、倫理規(guī)范才能使國家政治生活正常地運轉,從而使社會得以穩(wěn)定。從孔子對“周禮”的態(tài)度上,充分體現了其對“禮治”文明的肯定。

      2、對周人“禮治”文明的批判和改造

      盡管孔子對擺脫“神治”思想束縛的周人“禮治”文明給予了充分肯定,但是這種肯定中又包含著否定,是一種批判和改造。這種批判改造首先表現在把周人的“禮治”思想從“神治”思想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是對“神治”思想的否定。

      周人的“禮治”思想籠罩在“神治”思想的束縛之中,具有濃重的宗教神秘主義特征。與周人“盡人事”的宗教神秘主義“禮治”思想不同,孔子的“禮治”思想脫離了宗教神秘主義“神治”思想束縛。《論語·述而》云:“子不語怪、力、亂、神?!薄墩撜Z·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孔子對周人“禮治”文明的改造和批判就集中體現在對“禮治”神秘主義的“神治”思想的批判和改造,把“禮治”還原為現實社會的政治秩序、倫理規(guī)范。

      3、由“禮治”到“仁治”

      《說文解字》云:“仁,從人從二,仁者愛人?!笨计浔疽?,仁字的甲骨文為從人從上,右邊不是二而是個上字。意為“上等人要愛下等人,君子要愛小人,統(tǒng)治者要愛被統(tǒng)治者?!?/p>

      孔子倡“仁”,賦予了“仁者愛人”之意,對君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愛所有的人,還要做到使君子與君子、小人與小人以及君子與小人之間的相互愛??鬃拥摹叭省辈粌H僅是建立在宗族關系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樣的血緣親情層面,還將“愛親”推向“愛人”、“泛愛眾”的層面,從而把家庭倫理上升為社會倫理,這就把“仁”推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一個接近于“德”而指向“道”的層次。

      孔子的“仁治”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周人“禮治”思想中政治文明的積極因素,從根本上沖破了“神治”思想的束縛,剝離了周人“禮治”思想中所充斥的神秘主義的“神治”成分,建立起“以仁釋禮”的政治思想體系,實現了從“禮治”到“人治”(仁治)的轉化,其包含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強調老百姓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民本”思想的理論形態(tài),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政治文明特色。

      四、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所想到的

      文王、武王、周公的“敬天保民”思想,出于對上天的敬畏和鞏固政權的需要,因而“保民”,“裕民”和“惠民”;孔子“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是從“仁”和“仁政”的角度對社會“失德”的補救,是通過對“小人”的保養(yǎng)教育,尤其是對“女“和”子”的保養(yǎng)教育來補救失去的“德”,挽回社會的“道”,重現堯舜禹時期“協(xié)和萬邦”、國泰民安的景象,這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巨大進步,開創(chuàng)了重建社會大道的新途徑。然“天下失道已久”,孔子無力回天?!芭焙汀白印眳s是社會的未來,保護“女”“子”就是保護社會的未來。

      當今世界,我們所面臨的社會更加復雜。經濟全球化,文明大沖突,環(huán)境大污染,文化大融合,個性大張揚,所有這些矛盾使當今世界的“女子與小人”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難養(yǎng)”,象伊拉克、利比亞在飛機轟炸下的“女子與小人”,象美國在世貿大廈倒塌下的“女子與小人”,象日本福島在遭受核輻射侵害下的“女子與小人”,他們處在那樣的境況下是何其難養(yǎng)??!

      然而,道生萬物,萬物皆有其道,萬變皆不離其道。人類社會失道而德,失德而仁,失仁而義,失義而禮,物極必反,反而必歸,終歸于道。歸道之途,先修禮法,再行仁義,心存大愛,扶正保德,厚德載物,道其遠哉?

      [1]邢昺.論語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阮元??薄妒涀⑹琛繁荆?980.

      [2]孔穎達.尚書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阮元??薄妒涀⑹琛繁荆?980.

      [3]孔穎達.毛詩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阮元??薄妒涀⑹琛繁荆?980.

      [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猜你喜歡
      保民禮治小人
      第33期參考答案
      重法治,融禮治,構建和諧社會
      攝影作品
      新疆藝術(2021年5期)2021-11-21 07:22:52
      Nonlocal advantage of quantum coherence and entanglement of two spins under intrinsic decoherence*
      平兒是“全人”還是“尤奸”“小人”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0
      指印小人來了
      掘進隊長范保民
      勞動保護(2016年11期)2016-12-23 13:30:34
      鄉(xiāng)村治理方式的現代化轉型:由禮治“嵌入”法治
      木勺小人
      中西傳統(tǒng)法律文化差異性探尋
      人民論壇(2016年8期)2016-04-11 12:15:20
      贵德县| 镇远县| 北辰区| 万源市| 繁峙县| 垣曲县| 巴南区| 常熟市| 成武县| 右玉县| 丹巴县| 胶州市| 蓬溪县| 米林县| 莱西市| 郴州市| 城步| 伊春市| 汤阴县| 金昌市| 托克托县| 修武县| 平江县| 墨脱县| 玛沁县| 宜宾市| 深圳市| 惠水县| 葵青区| 彰化市| 喀喇| 马边| 洛浦县| 鄂州市| 陆川县| 乐至县| 宜阳县| 夏津县| 宿州市| 曲沃县|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