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嫦娥,龔海洋,彭南海,陳月英,虞文魁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 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蘇 南京210002)
腹部創(chuàng)傷的危重患者行胃腸道手術尤其是上消化道手術后,為進行胃腸減壓、引流及加強營養(yǎng),多需行胃造口[1],同時也會放置鼻胃管。胃造口管與鼻胃管在胃內的方向相反,能夠徹底引流胃內容物,促進患者康復[2]。但胃造口也存在一定的風險[3],其中造口旁瘺是少見的并發(fā)癥?,F(xiàn)將我科1例嚴重腹部創(chuàng)傷合并多處骨折行胃插管造口致造口旁瘺患者腸內營養(yǎng)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患者,袁某,女,27歲,于2010年12月18日車禍致胰挫裂傷,左側肋骨骨折,雙下肢股骨骨折,左小腿離斷,骨盆骨折,于12月19日行胰斷裂修補術,胃插管造口、空腸插管造口術,腹腔放置6根雙套管沖洗引流,右下肢行股骨外固定牽引術,左下肢行膝上截肢術。術后生命體征:體溫39℃,心率127次/min,血壓70/40mmHg(1mmHg=0.133kPa);血氣分析:二氧化碳分壓4.66kPa,氧分壓11.57kPa,血漿乳酸6.2mmol/L,剩余堿10.5mmol/L;APACHEⅡ評分14分。持續(xù)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壓力目標型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氧濃度70%,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持續(xù)滴注,血壓維持在90/60 mmHg左右,注射鹽酸萬古霉素、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輸血、補液及連續(xù)腎替代(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療清除炎癥介質,生命體征逐漸平穩(wěn),APACHEⅡ評分9分。于2011年1月2日開始經空腸造口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1月5日患者胃造口周圍紅腫,主訴脹痛,停腸內營養(yǎng)液后無緩解,CT檢查提示胃造口處有氣體及液體存在,診斷為胃造口旁瘺。立即給予造口旁放置雙套管持續(xù)用生理鹽水沖洗,沖洗液為深黃色,同時繼續(xù)行腸內、腸外營養(yǎng)支持治療,抗生素控制感染,患者一般狀況逐漸改善。3周后體重增加8kg,胃造口局部紅腫逐漸消退,雙套管沖洗液顏色逐漸轉為無色清亮液體,復查CT結果示瘺口愈合良好。于2月10日出院,逐漸恢復經口飲食,拔除胃空腸造口管。
2.1 胃腸功能恢復狀況的評估
2.1.1 腸道水腫狀況的評估 由于炎癥介質等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該患者全身均有水腫癥狀,尤其平躺時身體的最低部位經??梢杂|到凹陷性水腫。該患者有結腸造口,可以看到腸管水腫,通過抗感染、CRRT脫水治療,腸道水腫狀況逐漸減輕。
2.1.2 腸蠕動及功能恢復狀況的評估 患者因腸道水腫而導致腸麻痹,腸鳴音1~2次/min,胃插管造口處可見大量氣體引流出,而結腸造口袋內無氣體及液體排出,患者主訴腹脹。經積極治療后,患者腸鳴音恢復至4~6次/min,結腸造口袋內可見氣體及液體排出,300~500ml/d。
2.1.3 胃腸功能耐受評估 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后,開始經空腸營養(yǎng)管滴入5%葡萄糖氯化鈉,采用恒溫加熱器加熱至37℃,滴入速度從10ml/h開始,不斷詢問患者有無腹脹、腹痛情況,若耐受良好,滴入速度加快至20ml/h,24h內耐受500ml 5%葡萄糖氯化鈉。次日給予腸內營養(yǎng)粉(維沃)62.5g+滅菌注射用水500ml,循序漸進,觀察耐受情況,直至達到患者需要的營養(yǎng)量。
2.2 能量測定與水分評估 每周稱患者體質量,并比較體質量的變化。該患者術后體質量由40kg增加至50kg,空腸造口入腸內營養(yǎng)混懸液的量逐漸由500ml/d增加至1 500ml/d,腸外營養(yǎng)的比重由70%逐漸下降至50%。截至患者出院,完全停止腸外營養(yǎng),行全胃腸道內營養(yǎng)。由營養(yǎng)支持專科護士對患者進行能量代謝測定與機體組成測定,每日抽血進行生化指標檢查,動態(tài)觀察總蛋白、白蛋白、電解質、微量元素等指標變化,護士及時向醫(yī)生反饋患者情況,并由醫(yī)生通知營養(yǎng)配液室調整腸內營養(yǎng)液的配方。
2.3 腸內營養(yǎng)的實施 患者胃造口局部的脹痛,使其誤認為是腸內營養(yǎng)的輸入導致,要求停止行腸內營養(yǎng)。護士對患者進行腹部體檢,腸鳴音5次/min,結腸造口液為黃色黏稠狀,24h量為400ml左右。排除腹瀉情況,CT顯示患者造口局部有炎癥浸潤。而且輸入腸內營養(yǎng)時遵循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適當功能鍛煉的原則,且遵醫(yī)囑應用促胃腸蠕動藥物,結合醫(yī)生體檢情況排除了輸入腸內營養(yǎng)不耐受所致。護士耐心向患者解釋:一般腸內營養(yǎng)不耐受導致的腹痛、腹脹,除與患者的胃腸功能尚未恢復之外,還與腸內營養(yǎng)液的輸入有關,比如營養(yǎng)液的溫度、輸入量、輸注速度等。而且腸內營養(yǎng)不耐受導致的不適會引起結腸造口液顏色、性狀和量的變化,比如造口液量增多、顏色白色、有食物未徹底消化的氨臭味等,而患者未曾出現(xiàn)上述癥狀。結合醫(yī)生的檢查結果,患者局部組織的脹痛并非因腸內營養(yǎng)不耐受導致的腹痛,而是由于胃液外漏腐蝕周圍組織所致。護士遵醫(yī)囑給患者采用50%的硫酸鎂溶液外敷,鎮(zhèn)痛藥物減輕疼痛,緩解患者的不適感,最終使腸內營養(yǎng)能夠按計劃完成。
2.4 功能鍛煉 在有效鎮(zhèn)痛和充分引流的基礎上,給患者制定合理的功能鍛煉計劃。我科采用2kg的小啞鈴進行上肢功能的鍛煉,2次/d,每次抬舉10次;待患者適應后,逐漸增加抬舉次數(shù)至20次,循序漸進[4],以患者耐受為宜。由于該患者行左下肢膝上截肢術,無法進行抬臀訓練。針對患者的情況,我科購買適用于患者的拉力器,一端掛于健肢腳上,一端放于患者對側手中,通過腳與手的拉力鍛煉下肢功能,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危重患者由于其合成代謝減少,分解代謝增加使機體組織的愈合與包埋能力降低,導致吻合口愈合緩慢及造口旁瘺的發(fā)生。我們在護理中體會到,早期行腸內與腸外營養(yǎng)支持、加強患者功能鍛煉、及時傾聽患者的主訴是胃造口旁瘺患者實施腸內營養(yǎng)的關鍵。
[1]伏杭江,黃方,劉永華,等.二異丙酚靜脈麻醉在高齡患者行經皮內鏡下胃造口術的探討[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1,24(6):615-617.
[2]張琦,丁飚.胰十二指腸聯(lián)合切除術后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臨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5):450-452.
[3]彭淑牗,劉穎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J].膽胰外科雜志,2001,13(2):57-58.
[4]林珊,林天安.4例精神病患者跳樓導致骨折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