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鳴
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與設計
——耶魯開放課程的啟示
□鐘曉鳴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著名學府將一些基礎性課程的視頻和教學材料制作成在線課堂或在線課程公布在網絡上,其中MIT和Harvard在前幾年就已經開始這一工作。Open Yale Course是耶魯大學在2006年開始的一項網絡課程項目,至2010年已經包括有25門課程的教學大綱、閱讀資料、教學音視頻、試題及相關資料。今年開始,國內一些視頻分享網站(如Verycd.com)和民間自發(fā)組織的字幕組①(如YYeTs)將這些開放課程的視頻進行了翻譯并配上中英文對照字幕,在廣大高校教師和學生中引發(fā)了熱烈的反應。在介紹開放耶魯課程項目和開放課程網站(http://open.yale.edu)的基礎上,分析它與項目本身定位相符合的設計思路,以及它在方便用戶獲取資源,自學課程等方面的特色,期望為國內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和制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開放課程;教學資源;借鑒
耶魯開放課程 (Open Yale Course)是由Yale Yale University于2006年 6月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會提出申請并于10月獲得資助,在課堂實錄的基礎上制作開放課程。2007年12月12日,耶魯大學的開放課程通過網絡,免費向公眾提供精選的基礎課程及相關教學材料。截止到2010年10月,總共有17個系提供了25門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具體課程見附表)。
按照項目設計和建設的出發(fā)點,雖然教育是建立在老師、學生與員工的直接互動上,但同時,,頂尖的大學能夠通過網絡科技,對擴大教育資源做出貢獻。這個計劃的宗旨在于增加耶魯?shù)恼J知度,并加強它和國際間的關系,這個目標是和大學的整體目標相一致的。在該項目中共享的課程,很好地傳遞了耶魯大學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廣博的基礎課程、高屋建瓴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問題、探究求解的能力。
耶魯大學的開放課程網站(http://open.yale.edu)使用開源系統(tǒng)EduCommons搭建。EduCommons是在Plone之上搭建的專門為大學建立開放課程網站而設計的開放課程資源管理系統(tǒng)。由于開放課程網站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展示和提供教學資源的下載,因此整個網站的資源管理和利用功能非常簡潔實用。首頁為動態(tài)頁面,每過一段時間會換一種顯示,輪流展示目前所提供課程的大課教學場景和課程簡介。
耶魯大學開放課程首頁有兩個框架:一是項目目標說明;一為一門示范課程簡介。網站頂部的菜單為本站開放資源的利用權限許可和常見問題解答,以及征集反饋建議的調查,課程網站主頁可訪問網站http://open.yale.edu。
進入開放課程網站主頁,在左側的欄目為課程來源系列表,目前共設置有來自17個系的25門課程,涵蓋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經濟、歷史、化學、生物等學科。在進入一門具體課程后,課程網站非常簡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課程及教師介紹(about course)。
2.課程教學大綱 (Syllabus):包括課程描述(Description)、課程教材、參考資料(Texts)、學習該課程的要求 (Requirements)、課程考核的方法(Grading)。
3.學期教學安排表(Class Sessions):課程每一講的列表。點擊后即可以訪問每一講的頁面,包括這一講的主要內容,需要閱讀的資料(Reading assignment)以及文字版的課堂筆記(transcript)、課堂音頻和整個講座的視頻下載。
4.下載(Downloads):課程所有課堂教學的音頻和視頻下載。
5.調查(Survey):獲取用戶對該課程的評價。
作為一個開放性課程網站,它的目標是希望沒有進入大學的用戶,能夠利用它來獲取知識,獲得與在校學生一樣學習這些課程的機會,同時分享這些學校精英教授在教學與科研上的成果?;谶@樣的目標,耶魯開放課程項目和網站在設計和制作上,與國內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相比較,有許多獨特之處。
(一)開放課程網站以提供多樣的資源、便捷地訪問,使用戶可以利用看、聽、讀、寫等多種手段,在線完成課程學習。耶魯開放課程的目標就是立足于讓世界各地的學生平等分享課程資源,并自學該課程。網站通過簡潔設計,提供全程音視頻資源以及多種多媒體格式,并通過在主流網站上分享,力求讓用戶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各種資源,通過讀、聽、看多種手段的結合,完成課程學習。
表:開放課程(Open Yale Course)列表(部分)
根據(jù)這樣的目標,網站突出課程資源管理目標,通過簡潔的框架結構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全程課堂教學的文字、音、視頻文件,同時提供多種格式(包括FLASH、QUICKTIME)媒體文件下載。同時該項目還把這些課程的視頻文件都提供在主流的視頻網站(如Youtube,Itunes U)上,方便全球的各種類型用戶方便地下載和使用。
在這當中,提供教師課堂教學實況錄音的文字整理稿,是它最為獨特之處,這是其他開放課程項目所不具備的,這些文字稿大大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可利用性,對學習者來說可以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幫助。
1.能夠無障礙地為聽力較差的閱讀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特別是對一些聾啞學生,往往更依靠閱讀來進行學習,因此為每一課程提供完整的錄音整理文字稿、錄音文件(MP3)以及供不同網絡條件(帶寬)下用戶下載不同大小的視頻文件,大大提高了課程的可用性,處處體現(xiàn)了該課程網站設計中的人性化思想。
2.通過教師課堂講解的文字稿,訪問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師教師的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特別是一些討論和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從文字稿中不僅可以讀到教師的講解,也可以讀到學生在課堂中提問,以及師生對一些問題的探討與討論,從中可以體會出老師是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恰恰是這種動態(tài)的教學,而非事先設計的臨場發(fā)揮,才更能體現(xiàn)優(yōu)秀教師的水平。這一點也對那些講授大學課程的老師來說,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為他們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提供有益的幫助和啟示。
3.將錄音文字稿和課程講解的音視頻文件結合起來,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快速檢索定位。一般來說,瀏覽文字會比較方便快捷,訪問者如果從文字稿中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直接在視頻文件中找到相應位置進行觀看,以文字稿為指引,很快地找到要看的內容。
4.課程錄音的文字稿,可以幫助非英語國家的師生進行學習。一般來說非英語國家的師生英語閱讀水平超過英語聽力水平,提供了文字稿有助于非英語國家?guī)熒褂眠@些課程資源,甚至可以用于雙語教學課程,體現(xiàn)了該課程網站項目對全球開放的目標以及國際化的思想。
(二)課程網站的組織設計處處體現(xiàn)資源利用的方便性。耶魯大學開放課程網站中的每門課程都包括課程及教師介紹(about course)、課程教學大綱(Syllabus)、課程學期教學安排表(Class Sessions),欄目雖然不多,內容也很簡潔,但卻是精心準備,處處體現(xiàn)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匠心和理念。
1.課程主頁上放置的是老師講課時的特寫鏡頭,與網站首頁中放置的遠景照片不同,這些特寫照片一般都攝于教師在講課過程當中。這雖然是一個美工方面的素材,但是卻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課程主講老師在講課時的風采,細致地設計很好地切合了教學資源建設中對于圖片使用很重要的一條原則是:圖片必須與教學相關。
2.課程介紹文字言簡意賅,引人入勝。雖然只有短短的300字,但卻都是按照課程的特點,有的是以問題導入,有的是以課程某一內容導入,有的結合時事導入,無一例外都突出了課程最核心的內容和特色,甚至可以吸引一些非專業(yè)人士的興趣。
3.每門課程都提供詳細的學期教學安排表以及課程所有課堂教學視頻、閱讀和作業(yè)材料。一門課程的教學安排,各章節(jié)內容的講授順序、教學內容的輕重比例,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方面。和許多課程網站提供教學大綱和教材目錄不同,耶魯開放課程是按照講授課時來展示教學內容,即以錄制的每一次課程的內容來作為教學安排表的目錄。這個項目是建立在課堂實錄工作之上的,從課程交流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教學資源組織方式也很符合用戶(其他師生)的使用習慣。此外,耶魯開放課程的每門課程的每一課時都有一個概述,簡要介紹了這位老師這堂課的上課過程和講授要點。最后還有本課時的閱讀材料和教學實況素材(視頻文件),及講義的PDF文件。
4.課程視頻的拍攝和制作,利用兩個固定的機位進行拍攝。既可以保證圖像的穩(wěn)定,又能在教師進行板書、投影課件時以及師生進行課堂交流時,保證完整地記錄課堂的實況。
5.課程網站均提供了調查功能。對于一個開放性的資源項目來說,即需要訪問者反饋信息來改改進項目,也需要通過反饋信息評估項目價值。
近幾年來,國家非常重視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特別是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質量工程當中,從國家到省一級都相繼把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建設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也取得了大批的成果。在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名校向全球開放他們的優(yōu)秀教學成果和課堂教學資源的背景下,對比一下很多精品課程的點擊率和國內外視頻網站上開放課程的訪問下載量這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巨大落差,耶魯大學在線課程項目能夠為我們進一步做好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和利用,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一)將精品課程的評審網站和供師生學習的資源網站分別獨立設計?,F(xiàn)在大量的精品課程網站都是階段性地為申報和評審來設計的,無論在框架、內容和網站組織上,都是按照評審指標體系和方便評委進行打分進行設計,而不是考慮訪問者和學習者的使用習慣。有關課程的建設背景、建設過程、取得的成果、教師的科研水平都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料,但在真正對訪問者有意義的講義、課堂視頻以及相關的錄音講稿方面,只提供部分內容,或僅僅提供演示和介紹。
(二)課程資源應該按照用戶自學課程的要求來進行設計。在所有資源當中,提供完整的老師課堂教學視頻和相應的錄音講稿、參考資料以及作業(yè)習題,是最為關鍵的。利用這些資源,感興趣的訪問者完全可以借助教師指定的教材和參考書完成自學和作業(yè)測試。
(三)課程網站的設計,要按照教學規(guī)律,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進行資源和調用和下載。從課程介紹、課程教學安排表到每一課的音、視頻文件,需要提供直接方便的鏈接,而不是讓用戶在復雜的各種框進入,退出和返回。
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一個專業(yè)、學科和學校的標志,最能夠體現(xiàn)學校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對于在網絡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來說,他們能夠接觸到全球優(yōu)秀的網絡課堂資源,他們習慣于在視頻共享網站和社交網站和同學、朋友交流對于這些資源的信息和使用心得。高校在做好各級精品課程的申報和建設工作中,應該集合學校最優(yōu)質的教師和最有實力的課程,通過拍攝和制作幾門代表學校課堂教學最高水平的網絡開放課程,吸引全國甚至全球的師生來訪問和學習,對于提升學校的品牌和知名度,將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字幕組是指將外國視頻配上本國字幕的愛好者團體。是一種誕生于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事物,屬于一種民間自發(fā)的個人團體組織
[1]馮博琴.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8(10).
[2]曹亮.論當前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若干關鍵問題[J].科技信息,2008(12).
[3]王愛華,汪瓊.精品課程與國外開放課程共享利用的對比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6).
鐘曉鳴(1973-),男,浙江富陽人,浙江財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會計信息化。
G710 文獻識別碼:A
1001-7518(2012)08-0041-02
責任編輯 時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