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長沙市芙蓉區(qū)醫(yī)院(朝陽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南長沙 410001
胃腸減壓的護理體會
王 斌
長沙市芙蓉區(qū)醫(yī)院(朝陽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南長沙 410001
目的 以胰腺炎為基礎病例,研究胃腸減壓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體會。方法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治療胰腺炎42例,進行回顧性研究,其中7例為不愿接受胃腸減壓治療為OG組,其余35例接受胃腸減壓治療為TG組。分別檢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常規(guī)、血糖、肝腎功能、C反應蛋白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結(jié)果 TG組35例患者中,無效3例,后轉(zhuǎn)外院手術(shù)治療。OG組7例患者中無效2例,后轉(zhuǎn)外院手術(shù)治療,其中1例合并重癥并發(fā)癥,1例死亡。TG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OG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胃腸減壓在治療過程中,有明顯改善預后作用,應當鼓勵患者使用。
胃腸減壓;胰腺炎;護理
胰腺炎是消化道常見急性病之一,由于進食后促進胰腺中消化酶分泌而后者可分解自身組織并引起炎癥反應對人體各個系統(tǒng)及器官都有傷害,故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禁食和胃腸減壓的方法治療,但臨床上時常有不愿意接受胃腸減壓的患者,本文對胃腸減壓護理對胰腺炎的預后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治療胰腺炎42例,進行回顧性研究,其中7例為不愿接受胃腸減壓治療為OG組,其余35例接受胃腸減壓治療為TG組。兩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18歲,平均年齡32.3歲。該組患者中誘因中膽道疾病19例,過量飲酒11例,十二指腸反流5例,創(chuàng)傷因素3例,其他原因4例。該組患者符合以下條件:①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劇烈疼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②患者血清學或尿液檢查伴或不伴淀粉酶升高;③超聲、CT均提示胰腺急性炎癥變化。
TG組患者進行胃腸減壓操作,安插胃管。囑患者半臥位,頭部略向左傾,使胃管和鼻腔在一直線上,方便胃管進入,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端,左手持紗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鑷子夾住胃管前端,自一側(cè)鼻孔緩慢插入,至咽喉部時囑其做吞咽動作,使胃管順利經(jīng)食管進入胃中,如病人惡心應稍停片刻,囑其張口呼吸,待惡心好轉(zhuǎn)繼續(xù)插入,插入深度約50~55cm時,用注射器抽吸,見胃液說明胃腸減壓操作成功,妥善固定胃管。OG組患者拒絕做胃腸減壓,故只采用禁食治療。兩組患者均進行以下治療。①對于疼痛嚴重患者,給以哌替啶鎮(zhèn)痛解痙。②補充血容量:積極靜脈輸液,確?;颊咚娊赓|(zhì)平衡。③抗感染治療:防止腸道細菌移位,采用頭厭氧菌抗菌藥奧硝唑以及喹諾酮類等廣譜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④抑制胃酸分泌:使用法莫替丁20mg/次,每日2次。TG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奧曲肽,具體用量為0.1mg皮下注射,每天3次,持續(xù)治療7d。
根據(jù)《急性胰腺炎診治》草案辦法。顯效:患者7d內(nèi)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C反應蛋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10d內(nèi)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C反應蛋白恢復正常;無效:經(jīng)嚴格治療無效而轉(zhuǎn)外醫(yī)院手術(shù)治療或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死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應用SPSS 17.0(產(chǎn)品與服務的統(tǒng)計學解決方案)軟件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及處理。以(±s)來表示數(shù)據(jù),以t檢驗應用于計量資料,以χ2檢驗應用于計數(shù)資料,采用q檢驗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將P<0.05做為其差異標準。
①TG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復情況明顯好于O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2。②TG組 35例患者中,無效3例,后轉(zhuǎn)外科手術(shù)治療。OG組7例患者中無效2例,后轉(zhuǎn)外科手術(shù)治療,其中1例合并重癥并發(fā)癥,1例死亡。TG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OG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情況(±s)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血糖(mmol/L)血淀粉酶(IU/L)尿淀粉酶(IU/L)C反應蛋白(pg/uL)TG組OG組35 7 6.1±1.5 6.8±1.8 96±43 254±35 965±328 1124±403 3.67±0.51 6.75±0.4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s)
組別 例數(shù)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TG組CG組35 7 12 4 61 32 85.71 71.42
了解患者病史。向要求檢查的患者及家屬詳細宣講檢查的具體流程、配合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囑咐患者禁食,交代患者簽署“操作同意協(xié)議書”,并將同意書上明細條款詳細解讀與患者,告知風險。遂可進行檢查。
接受此治療的患者大多有惡心、嘔吐等現(xiàn)象[1],十分懼怕插管操作。此時護理人員應給以適當鼓勵和安慰。告知風險和簽署同意書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害怕或抵觸情緒。護理人員應告訴其任何檢查都存在風險和身體的不適,但出現(xiàn)風險的概率很少,且隨著患者配合度的提高可以降低痛苦和風險發(fā)生率,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和檢查。同時護理人員應明確告知胃管插管操作與否可影響疾病進展和預后,進行該項操作可以明顯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2]。患者此時可能出現(xiàn)猶豫,護理人員可安撫患者,告知插管可以減少日后各項臨床癥狀,減低痛苦。
減壓管的選擇與患者實際情況有關(guān)。盡量選擇質(zhì)地較為柔軟的導管,過硬可能損傷胃粘膜,過軟在通過胃小彎或胃大彎時可能打折變形不利于胃液通暢流出[3]。囑咐患者半臥位,將軟枕或被褥至于其后,選擇較為舒適的位置。由于食管位置略靠左,頭部略向左傾斜,使胃管和鼻腔在一直線上,方便胃管進入。當胃管進入上鼻甲后部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不適,此時囑咐患者忍耐,迅速將胃管順勢上提通過鼻甲,待順利進入鼻后孔后囑咐患者做吞咽動作。此時患者有明顯惡心感,尤其當胃管通過會厭處時患者可能排異反應較為嚴重,此時囑患者哈氣[4],或待患者前一個呃逆完成后迅速借吞咽動作插管。直到胃管進入賁門位置。判定胃管插管是否成功,回抽見胃液說明胃腸減壓操作成功[5]。妥善固定即可。
影響胃腸減壓護理的因素很多,除了操作者的技術(shù)問題以外,患者的配合極為重要。注重對患者心理護理,明確操作的重要性和步驟,鼓勵患者消除緊張情緒,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患者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插管的成功具有極為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胃腸減壓技術(shù)在很多胃液潴留的疾病治療的中都需要使用,但不少患者對其極為抗拒,所以護理人員必須積極做好患者的勸導工作。
[1]舒永貞.胃腸減壓病人適量飲水的觀察與護理[J].職業(yè)與健康,2003,19(6):152.
[2]楊愛玲.留置胃管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1,13(3):120.
[3]林春麗,司夢.胃管胃腸減壓病人的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5):61.
[4]HuertaS,ArtengaJR,SawickiMP.Assessmentofroutineeliminationofpostoperat-ivenasogastricdecompressionafterRouxen-Ygastricbypass[J].Surgery,2002(5):442.
[5]NelsonR,TseB,EdwardsS.Systematicreviewofprophylacticnasogastricdecompressionafterabdominaloperations[J].BritishJournalofSurgery,2005(6):3232.
R47
A
1672-5654(2012)07(c)-0027-02
201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