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紅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是中老年常見病之一,患病率高,是腦卒中、冠心病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由于部分高血壓患者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因此高血壓的干預與控制治療尤為重要。本社區(qū)對80例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了為期2年的社區(qū)綜合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診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160例,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58~79歲,平均65.9歲。在患者自愿的基礎上將160例分為兩組,對實驗組進行綜合干預。兩組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 在干預前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生活方式、正規(guī)服藥率和血壓控制率的測評,隨后進行社區(qū)綜合干預,2年后再進行血壓控制率的測評,進行比較。首次對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處方逐條進行宣講,然后讓患者復述一遍以后患者每次來測量血壓時,均讓患者說出干預措施,對不能說出干預措施患者再次進行相關知識的宣講。同時監(jiān)督患者按健康教育處方的要求去做。對照組不進行干預,服藥治療和治療組相同。
1.2.1 生活干預措施 (①1)采用合理膳食,人類飲食應以素食為主,適當肉量最理想,低糖,低鹽(不超過6 g/d),減少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及魚類。應增加含鉀多含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菜,鮮奶,豆類制品等。戒煙限酒,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肥胖患者要控制體重,一方面是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強調少脂肪并限制過多碳水化合物的攝人,另一方面則需增加體育鍛煉。②適當運動。根據患者自身狀況,決定運動的種類、強度、頻率和時間。一般情況下1次/d,每次30~40分鐘為宜。③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平衡心理指導患者掌握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不良的情緒能引起血壓的升高。避免情緒激動,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2.2 用藥指導 反復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長期服藥及按時服藥的重要性。詳細介紹常用藥物的劑量、用法及不良反應,告知服藥期間的各項注意事項,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定時測量血壓,不能擅自停藥、減量和隨意更換藥物。
對照組血壓控制率是86.3%,治療組血壓控制率是100%,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照組和治療組2年后的生活方式和血壓控制情況
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但很多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病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憑感覺服藥,無癥狀時便停藥,不重視非藥物治療,我們對高血壓患者通過社區(qū)綜合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明顯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從而控制高血壓病的高危因素。同時通過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的指導,使其正規(guī)服藥血壓得到控制,防止和延緩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綜上所述,我們應重視高血壓綜合干預,開展對高血壓患者群進行社區(qū)綜合干預的方法簡便易行,值得推廣應用。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136.
[2]袁媛英,曾園英,李桂梅,等.高血壓病的預防及健康教育,中國健康月刊,201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