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英
“集合整隊”是每堂體育課開始要做的工作,也是體育課開始后的第一個課堂常規(guī),集合整隊時做到 “快、靜、齊”是對學生集合提出的要求,也是維護適當?shù)膸熒P系,保障體育課正常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但是,如何達到 “快、靜、齊”卻成了令老師 “頭痛”的問題。對此,筆者有一些做法很奏效,談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也請批評指正。
問題1:第一次集合整隊如何做到 “快、靜、齊”
方法:先讓所有學生面向體育老師右高左底站成一列橫隊,再根據(jù)人數(shù)的多少按 “12、12”或者 “123、123”或者“1234、1234”報數(shù),報相同數(shù)的同學上前一步或者退后一步組成各自的列,再向右看齊即可;也可以,全部報數(shù)后再根據(jù)人數(shù)的多少需要分多少列,按報數(shù)的順序上前一步或者退后一步的方法組成隊伍,例如:按1-15最后一列,16-30第二列,31-45第三列,46-60第一列,一般一列10到15人為宜。
問題2:一年級的孩子如何做到 “快、靜、齊”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方向感差但又活潑好動。第一次上體育課集合整隊時,四列橫隊一站,教師是忙了這頭,那頭又出了問題,搞得教師是焦頭爛額,嗓門再大也不管用,更讓老師頭痛的問題是第一次課讓學生站好位置,第二次課時,很多學生又給忘了。
方法:給學生編號,讓學生按自己的號數(shù)找到自己的集合位子。第一次課,老師按照要求給學生分好隊伍后,先讓學生分清楚自己站在哪一排,再讓學生報數(shù),然后讓學生記住自己是幾排幾號,老師再隨機抽查、鞏固,并讓學生把自己的排、號記記住,這樣下一次課學生就不會忘了。
問題3:八九十人的大班如何做到 “快、靜、齊”
由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短缺和吸納作用,很多城市中的學校班額已經(jīng)突破國家的規(guī)定,達到八九十人的大班。
方法:給每列橫排選一名小組長負責該列的紀律,教師先培訓體育委員和小組長,再由小組長對各自的組進行 “集合整隊”練習,教師再開展看誰做得好、做得 “快、靜、齊”的比賽,老師指導評比,以后集合整隊學生們一般都能做到 “快、靜、齊”。
問題4:學生埋怨: “天天集合整隊,真煩人!”如何做到“快、靜、齊”
體育課上部分同學覺得每節(jié)課都整隊,很單調也很枯燥,還會占用課堂上寶貴的學習和練習時間。另外,在整隊過程中同學們的行為往往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一些同學在體育課上不愿整隊,抵觸集合整隊。有些教師迫于同學們的壓力和省事的考慮,上體育課時一般也不嚴格整隊,如此下去,體育課上集合整隊時往往會出現(xiàn)自由、散漫,甚至十分混亂的局面。
方法:教師在開學初的體育課上,對學生(特別是對新生)就明確說明 “快、靜、齊”的具體要求: “快”:老師宣布 “集合”并與學生一起數(shù)秒 “1秒、2秒、3秒……10秒”后,學生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站在隊伍里; “靜”:進入隊伍后不得說話; “齊”:每位同學站在各自指定的集合位置上。再專門按 “快、靜、齊”的要求訓練整隊。
“快、靜、齊” 的 “集合整隊”還應做到:
1、教師課前準備充分,包括備課、備學生、備教學方法、備場地器材、備突發(fā)事件、備安全等等,做到胸有成竹。
2、教師形象大方、精神飽滿、有親和力,運動服裝得體與適時。
3、教師集合整隊的口令、口哨運用正確,聲音宏亮,教態(tài)大方,精神飽滿,肢體語言簡捷有力,如:指某一位同學用四指并攏成掌指向同學,而避免用單食指等消極手勢。
4、集合整隊地點選擇合適,選好后一般應固定,學生應背向太陽、風沙、干擾源,面向開闊的運動場并把優(yōu)待的地方給學生,以便 “快、靜、齊” 地 “集合整隊”與組織教學。
5、集合整隊隊形應便于組織教學,一般矮個在前,高個在后,右高左底,每一列橫隊10到15人為宜,教師站位保持在隊形的中間,眼神從隊伍的右到左跟隨學生的報數(shù)聲多與學生進行目光交流。
6、集合整隊應簡捷,一般不宜超過兩分鐘。
7、教師自律,持之以恒地按 “快、靜、齊”的要求集合整隊,使 “快、靜、齊”的集合整隊成為一種常態(tài),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