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瑾,劉美鳳
(常熟理工學院 體育部,江蘇 常熟 215500)
極限運動最早興起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80年代末進入我國,在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管理和普及下,目前在全國已擁有一百多家俱樂部團體會員,近五百名注冊選手,十萬余名極限運動愛好者,每年有近10項國際賽事和國內賽事。2004年6月,經(jīng)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民政部、國務院的批準,中國極限運動協(xié)會(Chinese Extreme Sports Association,簡稱CESA)正式成立,是我國專業(yè)管理、組織、推廣極限運動的單項體育協(xié)會。2007年底,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將極限運動設立為我國“試行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標志著中國極限運動步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極限運動是指“Extreme Sports”,是在人與自然融合的過程中,通過實現(xiàn)自我,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人的生命潛能,從挑戰(zhàn)自我中獲得身心愉悅、成就和健康的運動項目,具有自然性、大眾化、個性化的特點。極限運動難度大、危險性高、挑戰(zhàn)性強,具有極強的觀賞性。極限運動按季節(jié)可分為夏季項目和冬季項目;按空間可分為陸地項目、水中項目、空中項目;按性質可分為競賽類項目和非競賽類項目(見表1)。
現(xiàn)代體育賽事已經(jīng)遠遠超出體育自身的范疇,對拉動經(jīng)濟發(fā)展、展示城市形象、體現(xiàn)城市精神、推動社會文明建設、增進國際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極限運動的部分項目已經(jīng)被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吸收,如1994年國際滑雪聯(lián)合會將滑板滑雪定為冬奧會正式項目,滑板滑雪首次出現(xiàn)在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賽場上;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將小輪車列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極限運動正式進入奧運“圣殿”;雙板滑雪障礙爭先賽進入了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雙板滑雪U型池賽進入2014年索契冬奧會。極限運動屬于“奧運新興項目”,發(fā)展歷程較短,進入奧運會時間較晚,整體競技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通過舉辦極限體育賽事,為我國選手提供了與國外選手同場競技的舞臺,為廣大極限運動愛好者提供了一睹世界頂尖高手風采的平臺,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全面了解世界極限運動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而且可以檢驗我國極限運動目前的競技水平,為我國選手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潛力的新人。極限運動賽事的舉辦,有利于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推動學校體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有利于極限運動在青少年中的推廣,加快極限運動進校園的進程。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等大城市的部分中小學的體育課上已經(jīng)開設了攀巖、輪滑等課程。通過舉辦極限運動賽事,還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和關注極限運動,激發(fā)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同時,為舉辦極限運動賽事所修建的極限運動場地、主題公園等設施,也為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社會氛圍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與保障。
極限運動賽事舉辦期間,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五湖四海的觀眾齊聚一堂,為舉辦城市展示和傳播自己的城市文化、歷史底蘊、民俗風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有著“絲綢之府、湖筆之都、書畫之郡”美譽的湖州,同時也是我國的“極限運動之都”,把“全國極限運動大賽”與“國際湖筆文化節(jié)”緊密聯(lián)系起來,向全世界展示和詮釋了湖州“筆墨江南、清麗湖州”的城市形象和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美稱的山水工業(yè)城市——柳州,在舉行“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期間,同時推出“柳州國際奇石節(jié)”和“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jié)”,結合柳州自身都市休閑文化旅游資源和獨特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資源,融入西方傳統(tǒng)狂歡節(jié)慶元素,成為柳州一年一度的體育盛會和文化盛會,是柳州打造“世界水上娛樂運動之都”城市品牌形象、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的重要舉措。2009第18屆世界障礙單車錦標賽在貴州平塘舉行,平塘向全世界展示了貴州獨特、濃厚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極限運動賽事的舉辦,也給舉辦城市帶來很多與極限運動相關的西方文化,如hip-h(huán)op音樂、個性前衛(wèi)的服飾、街舞、街頭涂鴉等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儒雅”、“謙和”與西方文化的“奔放”、“挑戰(zhàn)”在相互激蕩和碰撞中實現(xiàn)著互補,有利于同世界先進文化的相互融合,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舉辦城市在吸收了很多現(xiàn)代理念和時尚元素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城市的文化品位。通過舉辦極限體育賽事,極限運動所具備的精神內涵得以擴大和展現(xiàn),同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相融合,是對朝氣蓬勃、健康向上、創(chuàng)新進取、和諧開放的城市精神最好的詮釋,對于豐富城市精神的內涵、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xiàn)城市國際化的窗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和促進城市科學發(fā)展的助推器。
舉辦極限運動賽事所涉及的贊助、電視轉播權、賽事廣告、門票等各方面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同時還可以帶動體育產(chǎn)業(yè)、旅游業(yè)、服務業(yè)等相關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于刺激消費、擴大投資、推動經(jīng)濟增長、完善經(jīng)濟結構、促進產(chǎn)業(yè)升級、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很多世界知名公司涉足國際極限運動賽事,如百事可樂、吉列、索尼、豐田、起亞、LG等等。在美國,每年的極限運動總收益高達10億美元,1998年在美國加州的濱海旅游度假圣地——圣地亞哥舉行的第4屆世界極限運動會上,有30多萬人親臨現(xiàn)場觀看比賽,圣地亞哥從本屆賽事獲得的直接收入就達1.2億美元,占全年旅游收入的54%。每年夏季和冬季的世界極限運動會期間,極限運動的電視收視率就會暴增,??怂梗‵OX)公司在2002年的體育節(jié)目收益中,僅極限運動的廣告收益就高達900萬美元。2002年ESPN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了首屆拉丁美洲世界極限運動會資格賽,全球有3000萬人通過電視收看了本次賽事。1998年在泰國普吉島舉行的首屆亞洲極限運動會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收益,被處于金融危機中的泰國輿論界譽為“一劑激勵民心、鼓舞士氣的強心針”。2003年第5屆亞洲世界極限運動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超過15萬觀眾到吉隆坡雙子塔公園觀看了比賽。
3.1 通過極限運動賽事,在青少年中推廣和普及極限運動
青少年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接受較快,充滿個性和時尚的極限運動對青少年充滿了無限魅力。在華南理工大學和北京工業(yè)大學舉辦的“全球職業(yè)極限運動巡回賽”,引起了轟動效應,在校園里掀起了極限運動的熱潮。所以應利用舉辦極限運動賽事的有利條件,加大在校園中的推廣宣傳力度,盡快在青少年中普及極限運動,推動極限運動進校園的進程,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和關注極限運動,使極限運動在我國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3.2 中小城市應抓住機遇,積極申辦極限運動賽事
我國很多大城市根據(jù)城市的定位和特點積極申辦大型體育賽事,如2008北京奧運會、2010廣州亞運會、2011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4南京青奧會、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和F1大賽等等。相對于大型體育賽事,極限運動賽事的規(guī)模小、賽程短、投入少,場地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所以極限運動賽事為中小城市創(chuàng)造了機遇,我國各中小城市應抓住機遇積極申辦極限運動賽事。我國幅員遼闊、山川壯麗,為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條件,如東北地區(qū)城市可申辦冬季極限運動賽事;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可申辦水上極限運動賽事;高原地區(qū)城市可申辦空中極限運動賽事。
3.3 加快極限運動主題公園建設,為賽事舉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與保障
極限運動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非常盛行,全球范圍內極限運動主題公園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澳洲,美國有2800個左右,澳大利亞有1000個左右。我國各城市應加大投入,加快極限運動主題公園的建設,為極限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提供專業(yè)的場館設施,同時為極限運動賽事的舉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與保障。
[1]葉萌,鄭浩然.20世紀60年代美國誕生極限運動的社會背景[J].體育文化導刊,2006,(6):73-75.
[2]曹建民,張健.極限運動(一)[J].中國學校體育,2002,(1):48-49.
[3]姚頌平.關于上海舉辦國際體育大賽的戰(zhàn)略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