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玲
(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廣東 新興 527400)
一體化教學是近年來中職教育較多采用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任務(或項目)的實施一氣呵成?!吨兴庤b定技術》是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中藥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學生們通過學習,要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對臨床常用的300多種中藥材及飲片進行真?zhèn)舞b別和品質評價,為從事中藥調劑、中藥購銷、中藥制劑等職業(yè)打下基礎。筆者近幾年來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在教學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中藥鑒定技術》教學是理論教師在課堂上先把藥材的鑒定特征及鑒定方法講一遍,然后在實訓室中由教師指導進行藥材觀察鑒定。由于《中藥鑒定技術》課程的特殊性,每一個藥材都是講授來源、采收加工、鑒別特征及質量評價,內容單一、枯燥。再加上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差,缺乏學習積極性,要他們在教室里面集中精神聽教師講授抽象的理論課程難度很大,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實施一體化教學后,授課的地點已不再局限于教室,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綜合利用校內外資源:包括中藥鑒定實訓室、藥用植物園、中藥標本室、校企合作單位、教學醫(yī)院等場所進行一體化教學。
選擇在教室結合多媒體課件講授中藥鑒定技術的基本概念、學習任務、發(fā)展史及中藥鑒定的基本方法及程序等,使學生先對本學科的基本內容及特點形成大概的認識。
各藥材的鑒定全部實施一體化教學。大部分藥材的鑒定學習,選擇在中鑒實訓室內進行,部分貴重藥材如冬蟲夏草、鹿茸、阿膠、沉香等,沒辦法提供每個學生一份藥材觀察的,則選擇在中藥標本廳結合藥材標本進行講授、觀察、鑒定。而象葉類及草類藥材由于干燥后,常常卷縮甚至破碎,較難觀察出藥材具體特征,可選擇在藥用植物園與新鮮植物對比觀察鑒定。
通過不同教學場所的遷移,既有利于一體化教學的實施,也有利于學生對學科保持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符合行業(yè)需要的知識型技能人才,是中職教育的“本職任務”,是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一體化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理論知識的講授以夠用為度,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中藥材及飲片的鑒定能力。而中藥鑒定常用的方法包括:基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其中性狀鑒定也稱為傳統(tǒng)經驗鑒定,是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等十分簡便的方法來鑒別中藥材的外觀性狀,具有簡便、易行及迅速的特點。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中藥專業(yè)學生是從事藥學行業(yè)一線的業(yè)務人員,就業(yè)的崗位群主要是藥店的營銷員、藥企的購銷員、醫(yī)院藥房的調劑師等,掌握常用中藥材及飲片的性狀鑒定技術是必備的職業(yè)技能。所以在一體化教學的實訓部分,應重點強化學生的性狀鑒定技能訓練,同時兼顧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技術的基本技能培訓。
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均準備本次課程要講授的中藥材標本(盡可能包括不同品種、產地、規(guī)格的完整樣品、飲片、炮制品,甚至偽品樣品),可以由教師先結合實物投影儀講授鑒定特征,后讓學生觀察鑒定。也可由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該組藥材的名稱,學生邊看藥材,邊對照書本邊討論,歸納出鑒別要點,最后由教師提問、歸納總結鑒定結果。
考慮到部分學生畢業(yè)后會從事中藥的檢驗工作,因此在顯微鑒定教學方面選擇以后實際工作中能用到的粉末裝片技術為主。每次上課時準備2~3種藥材粉末,讓學生自己制片觀察,教師通過視頻數字顯微鏡演示、講解點拔,加強個別輔導,然后再由小組討論、判斷分別是什么藥材。這樣的教學過程設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能提高學生動手的興趣,同時也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理化鑒定技術的學習則選擇常用的藥材顯色反應、熒光分析、顯微化學反應等常用、簡便、易操作的鑒別方法。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顯微鏡和理化鑒別常用的儀器設備,同時能書寫正規(guī)的檢驗記錄和鑒定報告。
由于中藥材的特殊性、市場的復雜性,即便是同一種藥材也會有不同的產地、規(guī)格,再加上層出不窮的偽劣藥材,往往會增加鑒定的難度。因此到生產、經營一線去學習中藥材的鑒定知識,也是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會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到教學醫(yī)院、校企合作單位的藥房、中藥材飲片加工廠了解中藥市場的現狀,并現場指導學生辨認不同產地、不同規(guī)格等級、不同來源的藥材,同時也聘請上述合作單位的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參與中藥鑒定技能訓練指導與考核,從而彌補校內教學的不足,并適應學生未來崗位的需求。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yōu)越性和局限性。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能,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目的[2]。
對事物產生好奇心并因此去尋找答案的過程,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鑒定果實類蕓香科藥材時,教師可以設定這樣的問題:“本組藥材中來源于蕓香科的有哪幾個,有什么共同特征?”接著學生就會在書中尋找答案,得出有:陳皮、青皮、化橘紅、香櫞、枳殼與枳實六種藥材,然后又通過觀察鑒定,發(fā)現它們共同的特征體現在:“外果皮上有明顯的油點,中果皮黃白色;有香氣,味苦、辛苦”。這種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實施一體化教學時,學生可扮演教師的角色,在講臺上講授藥材的鑒定,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將實訓室模擬成藥材市場或藥房,學生扮演成買賣雙方,將情境式教學與快樂教學法相融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效果[1]。
對比教學法在《中藥鑒定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將相似,易混淆的藥材安排在一起鑒定。如:牛膝與川牛膝對比;徐長卿、細辛與白薇對比;苦楝皮、合歡皮與秦皮對比;玫瑰花與月季花對比等。通過對比講授、觀察、鑒定,找出異同點,學生能很快掌握中藥材的鑒定特征。
有競爭才有進步,在《中藥鑒定技術》教學中適當地開展小組藥材鑒定競賽,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具體的做法可以安排在每類藥材學習完畢之后,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參加或全組參與鑒定藥材競賽,成績列入平時的考核成績當中。
一體化教學的實施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既要講授理論知識,又要指導學生技能操作,因此教師要對學科知識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結合教學實踐,刻苦鉆研相關的理論知識,磨練操作技能,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通過一體化教學模式得到有機結合,起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3]。
《中藥鑒定技術》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效果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的提高,不光學生學的有興趣,還形成了教學、教研互長的良好氛圍。但一體化教學的實施也使教學成本隨之增加,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導教師,另一方面也需要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驗觀察藥材,再加上一些學生不懂得愛護藥材,甚至隨意地破壞藥材,以及中藥材養(yǎng)護的難度較大,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學校必須加大對教學資源包括師資及實訓設備的投資,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德育教育,從而保證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1]時艷,馮維希,胡玉濤.《中藥鑒定技術》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教導刊,2010(18):26-27.
[2]鄧寧.基于德國職業(yè)教育教學觀的教學設計實例分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10):132-134.
[3]李立嶺,郝雷.高等職業(yè)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yè),2011(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