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芳
(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保障研究所,上海 200062)
見義勇為行為補償與激勵的經(jīng)濟分析
張雪芳
(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保障研究所,上海 200062)
補償和激勵見義勇為有多種方式,目前,我國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補償和激勵并無統(tǒng)一觀點。通過界定見義勇為行為,在分析其產(chǎn)生生理資本性成本、人力資本性成本、社會資本性成本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了補償和激勵兩個計量模型。運用貨幣手段對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補償和激勵,以期更好地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鼓勵人們見義勇為。
成本;補償;激勵
見義勇為體現(xiàn)了社會風險,個人的見義勇為行為是社會風險在個人身上的體現(xiàn),個人承擔了社會風險,因而社會必須對見義勇為者進行補償和激勵。
對見義勇為,漢語大辭典解釋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比藗兊男袨槭欠穹蠚v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斷是否符合正義的客觀標準。較辭典而言,我國地方政府在政策層面界定的見義勇為行為更具體,對實踐更具指導意義??傮w而言,界定見義勇為行為的必要因素主要有“約定義務(wù)之外”、“不顧個人安?!?,“為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以及“與違法犯罪或災害事故作斗爭”。但是各個地方在法律意義上對見義勇為行為的界定觀點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地區(qū)界定的見義勇為必須是在約定義務(wù)之外的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與違法犯罪行為或災害事故作斗爭的行為;有的地區(qū)界定時還要求必須是與“正在發(fā)生”的違法犯罪或災害事故作斗爭的行為;還有的地區(qū)規(guī)定須同時滿足“約定義務(wù)之外”和“不顧個人安?!辈拍鼙唤缍橐娏x勇為。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各地區(qū)界定的見義勇為,表1對我國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現(xiàn)行法規(guī)界定的見義勇為進行了比較。
通過比較可知,各地區(qū)界定見義勇為行為的共同之處在于,絕大部分認同見義勇為的目的是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表現(xiàn)形式是與違法犯罪或災害事故作斗爭。各地方政府在界定見義勇為行為中的分歧主要表現(xiàn)為是否要求“不顧個人安?!被颉凹s定義務(wù)之外”。其中,浙江、吉林、四川和云南等四省一致將“約定義務(wù)之外”和“不顧個人安危”都作為界定見義勇為的必要限制條件。北京和湖北兩地要求“見義勇為”必須符合“不顧個人安?!钡臈l件,對“約定義務(wù)”不做要求。江西、陜西以及廣東等地的界定要求“約定義務(wù)之外”,無“不顧個人安?!币?。同時,廣東省的規(guī)定中未要求見義勇為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這與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界定差異較大。另外,安徽、云南、吉林三地要求滿足違法犯罪或災害事故“正在發(fā)生”才能被界定為見義勇為。與各地區(qū)相比,上海市的界定范圍最廣,根據(jù)條例,個人為了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而進行的與違法犯罪活動以及災害事故作斗爭的行為都可界定為見義勇為行為??梢?,見義勇為是在約定義務(wù)之外,為了保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不顧個人安危與正在發(fā)生的違法犯罪或災害事故作斗爭的行為。
表1 我國部分省市地方性法規(guī)界定見義勇為行為的比較
見義勇為必然導致一定成本的支出[1],概括而言,見義勇為者支出的成本,包括生理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三類成本。
(一)生理資本性成本
生理資本性成本,是一個人生理上受到傷害所形成的成本。它表現(xiàn)為身體受到傷害,既可導致傷殘,又造成肉體的傷痛,還會增加個人的金錢損失。嚴重者甚至犧牲生命,付出全部的生理資本。這些傷害給人的生活帶來不便,甚至使人的生存難以維持。在治療以及恢復健康的過程中,還需要支付治療以及藥物費用,這些費用包括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等,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成本。
(二)人力資本性成本
人力資本性成本,是個人所具有的知識和能力受到損失所形成的成本。知識與能力體現(xiàn)在腦力和體力上,形成個人的勞動能力從而為個人帶來收益。由于身體受到創(chuàng)傷,人的腦力和體力極有可能遭受損失甚至完全喪失。個人的人力資本性成本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勞動能力損失和潛在勞動能力損失兩方面。一方面,由于身體受傷,治療后個人的人力資本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直接導致勞動能力受損。目前,我國將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劃分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兩個程度檔次[2]。另一方面,受到傷害之后人力資本并未受到嚴重影響或經(jīng)治療暫時恢復了正常狀態(tài),但是個人的生理機能卻急劇下降,致使未來的人力資本較快降低和嚴重受損,形成潛在勞動能力喪失。
(三)社會資本性成本
社會資本性成本,是個人失去一定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而導致喪失原本可以獲得的利益由此形成的成本[3]。它表現(xiàn)為由于身份地位、擁有資源的不良轉(zhuǎn)變導致個人喪失了原有的社會關(guān)系,進而依靠其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獲取利益的大小或幾率也隨之減少或降低。社會資本性成本其實質(zhì)為機會成本,它可以使個人獲取資金、勞動力、信息等資源的機會喪失或減少。體現(xiàn)在:個人受到傷害導致其所擁有的財富、社會地位發(fā)生轉(zhuǎn)變,在面臨困難需要向他人尋求資金援助時能獲得他人伸出援手的概率降低。同時,由于人力資本的受損,個人也難以通過借貸機構(gòu)獲取所需。獲取勞動力資源機會喪失或減少體現(xiàn)在:個人受到傷害導致喪失了在傷害發(fā)生之前能以較小或零成本獲取的勞動力資源。最后,信息資源與個人生活聯(lián)系緊密,其中,求職信息關(guān)乎社會大多數(shù)人利益。受到傷害或排斥,個人會喪失原本通過自己的社會關(guān)系即可取得的工作機會,甚至需要重新尋找工作。
見義勇為實際上分擔了社會的風險,整個社會需要鼓勵個人的這種勇于分擔的意識。以下從兩個模型分別探討對見義勇為者的補償與激勵。
(一)補償模型
對見義勇為者成本損失的補償,遵循等價原則,社會給予相應補償[4]。
生理資本性成本的補償
生理資本補償由常規(guī)性體檢費用、治療費用以及康復費用組成。
其中,P1代表補償水平,T代表常規(guī)性體檢費用,L代表治療費用,J代表康復費用。
人力資本性成本的補償
人力資本性成本補償由全國人均純收入組成。
假設(shè)p代表全國人均年收入增長率,那么,
其中,P2代表補償水平,k代表損傷系數(shù),且0≤k≤1;m代表法定退休年齡 ;n代表見義勇者的實際年齡;Xi代表第i年的全國人均純收入。
社會資本性成本的補償
社會資本性成本補償由獲取資金、勞動力、信息等資源的平均市場成本組成。
其中,P3代表補償水平,C1代表全國人均年借貸金額,l代表同期銀行一年貸款利率,C2代表全國平均每戶家庭雇傭臨時工的費用,v代表雇傭臨時工的家庭比例,C3代表全國人均年求職成本。
假設(shè)我國勞動人口年人均進入人才市場尋找工作的次數(shù)為h,人才市場的門票費用為S,全國人均每日食品支出為M,全國人均每日交通費用為N,全國人均每日勞動收入為G,那么,
將(5)代入(4)式,
將以上(1)(3)(6)式結(jié)合,補償水平P計為
(二)激勵模型
激勵見義勇為,采取有差別的待遇獎勵辦法,激勵的貨幣計量方式如下,
其中U代表激勵水平,g代表生理受傷的概率,0≤g≤1,e表示生理受傷程度,按照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無勞動能力喪失、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的發(fā)生時,e分別附值1、1.5、3、4.5、6,即遭受不同傷殘程度的見義勇為者可以得到不同的獎勵。
在補償模型中,生理資本性成本的補償依據(jù)診斷、治療身體創(chuàng)傷的費用形成。人力資本性成本的補償依據(jù)個人在未來可能創(chuàng)造的收入進行補償。對社會資本性成本的補償,依據(jù)個人由于喪失獲取資金、勞動力、信息等資源的機會所形成的成本進行計量。其中,人力資本的補償水平較高,而社會資本補償操作較難以量化可能導致部分低收入群體為了獲取補償收益進行見義勇為,使補償見義勇為的設(shè)想有違初衷。在激勵模型中,為不同等級傷殘程度的見義勇為者給予有差別的獎勵。假設(shè)未被評定為傷殘,見義勇為者將得到各種成本的最低補償額度之和的獎勵。同時,獎勵水平不能過高,不能高于當年全國人均年收入水平,否則會帶來騙取獎金和增加社會財力負擔的較大風險。
本文提出的補償和激勵模型,補償和激勵水平的計量不考慮個人不同的年齡、性別,收入差別等因素。在實踐中,由于各地區(qū)差異較大,會導致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激勵效果不如相對落后地區(qū)。
補償模型是對應見義勇為者遭受生理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三項成本損失,遵循等價補償原則提出的計量辦法;通過見義勇為發(fā)生之后產(chǎn)生的實際成本計算相應的補償水平進行補償。在激勵模型中,通過制定獎勵的標準,事后的兌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激勵效果。補償模型和激勵模型在實踐中的結(jié)合應用,能保證無論見義勇為帶來成本大小,都能較好地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激勵人們見義勇為。
[3] 尉建文,趙延東.權(quán)力還是聲望——社會資本測量的爭論與驗證[J].社會學研究,2011,(3):66-68.
[2] 徐桂鵬,鄭傳芳.勞動力遷移、人力資本與農(nóng)業(yè)技術(shù)進步分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1-33.
[4] 湛 念.房屋征收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quán)補償問題探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40-42.
[1] 鄒 玲.關(guān)于見義勇為行為的經(jīng)濟學解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24):70-71.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ZHANG Xue-fa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There is a variety of ways to compensate and incentive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no unif i ed view for that. Through to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behavior def i nition, analysis its produce cost can we build two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 models, using monetary means to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conduct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in order to better address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person any menace from the “rear”, encouraging people to 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cost; compensation; excitation
F279
A
1673-9272(2012)05-0065-03
2012-07-20
張雪芳(1988-),女,廣西融安人,華東師范大學社會保障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保障政策。
[本文編校:楊 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