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鋼 姜文靜 張 麗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科,山東 青島 266071)
腭蓋粘接法做上頜中空式贗復體的體會
牟建鋼 姜文靜 張 麗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口腔科,山東 青島 266071)
目的 減輕贗復體重量,降低制作難度,提高修復效果。方法 對56例上頜骨缺損的患者采用腭蓋粘接法制作贗復體,并評價治療效果。結(jié)果 所有患者修復后,對面容的恢復,咀嚼效果,發(fā)音等表示滿意。技師感覺制作過程簡便。結(jié)論 腭蓋粘接法制作贗復體會減輕它的重量,降低制作難度,得到很好的修復效果。
頜骨缺損;贗復體;中空式阻塞器
頜面部腫瘤患者手術后,通常會造成頜骨缺損,這種缺損會極大影響患者的面容、呼吸、發(fā)音、咀嚼、吞咽功能,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患者對解決這一問題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用人工制作的贗復體來修復缺損,阻隔口鼻腔,恢復咀嚼功能仍然是目前主要的解決手段[1]。由于頜骨的缺損,修復體往往比較大,可用于固位的牙又太少,因此,贗復體大多要做成中空式,以減輕重量,以利于固位[2,3]。贗復體的制作方法有很多,最經(jīng)典的做法是中空區(qū)先用砂子填塞,塑料硬固后開孔將砂子倒出,后將開孔堵上,這種做法在技工操作上比較復雜。我科通過采用腭蓋粘結(jié)法制作贗復體,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在技工操作上會更容易,同時中空區(qū)的壁厚會很精確,贗復體會做的很輕。臨床上經(jīng)患者修復后,患者感覺很好,滿意度很高。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3年至2011年于我院就診的上頜骨腫瘤術后患者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齡42~68歲,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單側(cè)上頜骨缺損患者。
1.2 材料
熱凝牙托粉,熱凝牙托水,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石膏,藻酸鹽印模材等。
1.3 制取模型
首先在余留牙上設計卡環(huán)固位體,預備隙卡溝。采用個別托盤法制取印模[1],即先用紅色打樣膏取頜骨缺損區(qū)的初印模,在其凝固前取出口腔,用小刀刮除一層以預留出印模材空間,然后調(diào)拌藻酸鹽印模材,放入托盤并覆蓋打樣膏表面,快速放入口內(nèi)取終印模,灌注石膏模型。用蠟堤取好咬合關系,待石膏硬固后,剝出模型,消毒,送技工室。
1.4 技工室制作
根據(jù)取好的咬合關系上頜架,然后設計好基托的大小,用色筆畫出基托的伸展范圍,調(diào)拌適量石膏填缺損區(qū)倒凹,彎制卡環(huán),用蠟固定,然后用一層蠟片烤軟后鋪在基托的范圍內(nèi),這層蠟片要同時鋪在頜骨缺損區(qū)的整個表面上,頜骨缺損區(qū)的基托呈壇狀[4]或盆狀,口是敞開的。然后在牙槽嵴部位排上人工牙,常規(guī)修整基托,然后在頜骨缺損區(qū)盆狀或壇狀基托的口部用一層蠟片做一蓋板,蓋板要與腭部和牙槽嵴移行,但不要與蠟基托粘上,然后取下腭蓋板,與贗復體一起裝盒,按常規(guī)煮盒完成。待其冷卻至室溫后開盒,去石膏,初步打磨贗復體與腭蓋板,表面打磨光整,將腭蓋板放在贗復體缺損區(qū)口部,檢查邊緣是否密合,然后調(diào)拌自凝塑料,待其至拔絲后期將自凝塑料涂在腭蓋板腭面周緣,將其準確放在贗復體缺損區(qū)口部,不要用力加壓,在室溫下待其自然凝固。等凝固后打磨腭蓋板與贗復體接縫處表面,并使之與腭部基托與牙槽嵴自然移行。然后對整個贗復體進行細打磨、拋光。消毒后交門診給患者戴用。
1.5 給患者戴入贗復體,并評價其修復效果,定期復查。
用該方法制作的贗復體給患者戴用后,患者自我感覺重量輕,戴用舒適,固位良好,很好的阻隔了口鼻腔之間的貫通,不同程度的恢復了咀嚼功能。3~6個月后復查,修復體未見異常,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臨床上的頜骨缺損,最常見的是由于頜骨腫瘤手術切除后所造成的,其中,尤以上頜骨缺損最多見。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頜骨缺損,都會造成面部外形的嚴重破壞,語言功能的基本喪失,咀嚼吞咽功能的降低,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易使患者產(chǎn)生悲觀失望和厭世情緒。修復這種缺損,克服患者面臨的困難是口腔修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制作贗復體修復缺損,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段。這種修復要求在創(chuàng)口愈合后2~3個月進行,應盡可能恢復咀嚼、語言、吞咽、吮吸等生理功能。由于口腔支持組織的缺失,形成了特殊的解剖結(jié)構(gòu),贗復體體積大,固位困難,使修復的設計與制作難度遠大于常規(guī)的義齒修復。如果贗復體做的輕巧,固位會更好,并提高修復效果,因此,一般要求修復體的總重量不超過20g[1]。采用腭蓋粘結(jié)法制作贗復體,可精確控制缺損區(qū)基托厚度,可使基托更薄,贗復體更輕,并且操作更簡便,唯一不足是腭蓋與贗復體粘接處有少量自凝塑料,但對其整體質(zhì)量影響不大?;颊叽饔檬孢m,固位良好,取得了很好的修復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 趙銥民.口腔修復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14-465.
[2] Aramany MA.Basic principle of obturator design for partiallyedentulous patients.Part I: Classification[J].J Prosthet Dent,2001, 40(6):559.
[3] Sumita YI,Ozawa S,Mukohyama H,et al.Digital acoustic analysis of five vowels in maxillectomy patients[J].J Oral Rehabil,2002, 29(7): 649.
[4] 趙銥民.頜面贗復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123-138.
R783.9
B
1671-8194(2013)20-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