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脫逃罪應當存在追訴時效

      2013-01-30 06:16:39鐘文華
      中國檢察官 2013年2期
      關鍵詞:分則總則犯罪行為

      文◎鐘文華

      本文案例啟示:我國刑法中的脫逃罪不屬于連續(xù)犯和繼續(xù)犯,且行為人的脫逃行為發(fā)生在司法機關采取專門調查工作和強制性措施之前,因此不能適用刑法追訴時效延長的規(guī)定?;谛谭倓t與分則的關系以及刑事政策之考量,脫逃罪應當適用追訴時效的一般規(guī)定,即該罪存在訴訟時效的限制。

      [案例一]袁某于1976年11月因反革命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同年12月送監(jiān)執(zhí)行。袁某于1979年3月在勞動時從監(jiān)獄脫逃。2003年11月被抓回,2004年2月當?shù)胤ㄔ阂悦撎幼锱刑幵?年有期徒刑。袁某脫逃在外24年8個月。

      [案例二]嚴某于1992年10月8日因故意傷害罪被某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同年11月23日交付監(jiān)獄執(zhí)行刑罰。1993年4月16日17時許,罪犯嚴某從外役勞動點乘隙脫逃。2007年1月2日,嚴某竄回老家躲藏被抓獲,法院以脫逃罪判處嚴某2年有期徒刑。嚴某脫逃在外13年9個月。

      [案例三]陶某某于1966年8月30日因畏罪潛逃罪 (反革命罪),被某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1967年7月25日在服刑期間脫逃,2012年2月21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現(xiàn)收監(jiān)于重慶市某監(jiān)獄。陶某某脫逃在外44年7個月。

      一、問題的提出

      《刑法》第316條規(guī)定:“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脫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按照我國《刑法》第87條追訴時效的有關規(guī)定,脫逃人脫逃時間只要經過10年,就不應再受到追訴。然而在司法實踐中,脫逃罪卻似乎沒有追訴時效的限制,無論脫逃人脫逃時間多長,只要被抓到,都要追訴其脫逃犯罪。上述三起典型脫逃罪的案例,脫逃時間均在10年以上,前兩起均已追訴,第三起案例監(jiān)獄等相關部門也傾向于以脫逃罪追訴,因此基本能夠代表當前司法機關對脫逃罪的一種處置態(tài)度。司法機關之所以對嚴某、袁某予以追訴,筆者認為不外乎基于兩種情形:一是根據《刑法》第89條“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的規(guī)定,認為嚴某、袁某的脫逃罪是呈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犯罪,繼而推論,無論脫逃人脫逃時間多長,只有當脫逃人到案 (被抓到或自首)后,脫逃行為才算終了,才開始計算追訴時效。因此,只要脫逃人到案,就不存在超過追訴時效的問題,均應當追訴;二是依據《刑法》第88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之規(guī)定,對脫逃罪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二、理論分析

      脫逃罪到底有無追訴時效的限制呢?遍尋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均不見有關脫逃罪無追訴時效限制的規(guī)定。筆者認為,既然法律對脫逃罪沒有追訴時效的特別性規(guī)定,脫逃罪就應當有訴訟時效的限制。

      (一)脫逃罪不屬于連續(xù)犯

      連續(xù)犯是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xù)數(shù)次實施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情形。[1]連續(xù)犯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數(shù)個具有獨立意義的連續(xù)的犯罪行為。其數(shù)次實施的犯罪行為,分開來看,是數(shù)個獨立的犯罪行為,每一次行為都可以單獨構成犯罪,且數(shù)次行為所觸犯的是同一罪名。這里的數(shù)個獨立的犯罪行為,顯然有別于數(shù)個犯罪動作,因為獨立的犯罪行為是充足犯罪構成要件意義上的行為,而犯罪動作則只是犯罪行為的構成要素,數(shù)個動作才合成一個行為,每個動作不具有獨立構罪的意義。反觀脫逃犯罪,脫逃行為人脫離監(jiān)管羈押、改造場所,其目的在于逃避羈押與刑罰的處罰,故脫逃行為人一旦脫離了監(jiān)管羈押、改造場所的實際控制,實現(xiàn)其逃避羈押與刑罰處罰的目的之后,其主觀上不會,客觀上也不可能在其主觀動因的驅使下,再次基于脫逃之目的而重新回到監(jiān)管羈押場所,又再次或多次去實施脫逃的犯罪行為。因此,脫逃犯罪只有一個犯罪行為,故不是連續(xù)犯。脫逃行為只要在被關押人非法脫離了監(jiān)管場所時行為已經完成,脫逃犯罪已經結束,應當自此開始計算追訴時效。

      (二)脫逃罪不屬于繼續(xù)犯

      繼續(xù)犯,又稱持續(xù)犯,是指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于繼續(xù)犯罪的狀態(tài)。繼續(xù)犯的主要特征是:實行行為與不法狀態(tài)同時繼續(xù);實行行為在一定時間內(成立繼續(xù)犯所需的時間內)持續(xù);一個行為侵犯了同一具體的法益。根據《刑法》第316條規(guī)定,脫逃罪是指依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從羈押和改造場所逃走的行為。由此可知,脫逃行為在行為人從羈押場所逃離且擺脫了看守人員的監(jiān)管控制時,脫逃行為就已經完成。該脫逃行為與行為人脫逃以后歸案之前逃避追究的行為,是兩個相互獨立的行為。脫逃罪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監(jiān)管秩序,脫逃人在歸案之前從表面上看一直侵犯這種客體,但實質上這只是脫逃行為危害結果這一不法狀態(tài)的持續(xù),而不是脫逃行為的繼續(xù)。對于脫逃罪,“脫逃”應當理解為“為逃而脫”,側重于“脫”?!懊摗笔敲撾x、擺脫,即指行為人脫離監(jiān)管羈押、改造場所;“逃”則是逃避、逃脫的意思,這里不應理解為逃走,它指的是行為人逃避羈押與刑罰的處罰,故其不具有逃走及逃走過程的意思表達。其中,“脫”是手段、方式,“逃”是目的、結果,即“逃”是以“脫”為其實現(xiàn)目的的最終方式。前者屬于犯罪構成要件的客觀范疇,后者屬于主觀范疇。因此,脫逃罪不完全具備“實施持續(xù)犯罪行為的故意”的特征。另外,對于繼續(xù)犯而言,是否結束不法狀態(tài),行為人可進行主觀選擇。對脫逃罪而言,逃離特定場所之后所在的場所是當然的非特定場所,行為人處在非特定場所是客觀必然的、無法選擇的。如果將脫逃罪行為人脫離特定場所看作是持續(xù)的主觀故意行為,那么行為人所能選擇的終止行為只有自殺和自行回到原特定場所。自行回到特定場所的行為與自首必然產生競合。但是繼續(xù)犯都可以通過恢復犯罪以前的狀況而達到終止犯罪的法律效果。因此,忽略行為人對持續(xù)狀態(tài)的主觀故意因素,顯然有失公正和公平,唯有把判斷脫逃行為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放在犯罪人實施的脫逃行為是否達到逃避羈押和關押的程度上,才更為貼切。[2]再者,我們從脫逃罪的定義和犯罪構成不難判斷出,脫逃罪應當以“是否達到逃避羈押和關押的程度”作為區(qū)分該罪未遂和既遂的標準,只要脫逃犯罪人所實施的脫逃行為客觀上達到了逃避羈押和關押的程度、擺脫了監(jiān)管機關的實際控制時,就應當視為脫逃罪既遂,至于脫離監(jiān)管場所后最終逃往何處,潛逃時間長短僅宜作為脫逃罪的量刑情節(jié)。故脫逃不具有繼續(xù)犯罪的特征,不屬于繼續(xù)犯。

      (三)脫逃罪屬于狀態(tài)犯

      狀態(tài)犯是指一旦發(fā)生法益侵害的結果,犯罪便同時終了,但法益受侵害的狀態(tài)仍然在持續(xù)的情況。[3]由前述可知,在司法實踐中,連續(xù)犯與狀態(tài)犯容易區(qū)分界定,但是繼續(xù)犯與狀態(tài)犯的辨別容易混淆,兩者主要區(qū)別是繼續(xù)犯的實行行為與不法狀態(tài)同時繼續(xù),而不僅僅是不法狀態(tài)的繼續(xù)。繼續(xù)犯是實行行為本身的持續(xù),行為的持續(xù)導致不法狀態(tài)也在持續(xù)。也就是說,繼續(xù)犯是行為對法益的侵犯在持續(xù),行為的構成要件符合性在持續(xù),而且在行為持續(xù)期間,法益受侵害的程度沒有減輕。狀態(tài)犯是生侵害后果后,行為的構成要件符合性沒有持續(xù)。如盜竊罪,行為人竊取他人財物后,犯罪便終了,但行為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狀態(tài)仍然在持續(xù)。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說該行為人一直在從事盜竊行為。在刑法理論上盜竊罪采取“失控說”,脫逃罪也是如此,在行為人非法脫離看守人監(jiān)管時,犯罪便終了了,但行為人之后所處的非法脫離看守人監(jiān)管狀態(tài)一直在持續(xù)。因此,基于上述分析,脫逃罪既不屬于連續(xù)犯,也不屬于繼續(xù)犯,而屬于典型的狀態(tài)犯。根據《刑法》第89條“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的規(guī)定,脫逃罪只要行為人非法脫離了監(jiān)管場所監(jiān)管時就應該計算追訴時效。

      (四)脫逃罪不屬于刑法第88條追訴期限延長的情形

      我國《刑法》第88條規(guī)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要理清有無追訴時效的問題,首先,要正確理解和把握“立案偵查”的涵義?!缎淌略V訟法》第107條規(guī)定,立案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按照管轄范圍,對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進行審查后,認為確有犯罪事實并應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作為刑事訴訟案件予以受理的訴訟活動;第106條第1項規(guī)定,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對此,陳興良教授認為,如果只是立案但還沒有開始偵查的,就不存在時效延長的問題。[4]因此,本條中的“立案偵查”可以理解為是司法機關在對各種材料進行審查、決定作為刑事訴訟案件予以受理后,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的履職活動,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等專門調查工作和取保候審、拘留、逮捕等有關強制性措施為基本特點的。其次,從立法本意上不難看出,“立案偵查”的落腳點應在偵查,而不是立案上,否則,作為措辭要求極為嚴謹?shù)姆捎谜Z,根本不必再將其表述為“在……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而只需表述為“在……立案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第三,既然“立案偵查”的落腳點在偵查上,那么,其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前提就只能是在偵查機關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開始之后,即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鑒定、通緝等活動的專門調查工作,及在必要時采取的如搜查、扣押等強制性方法,以及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毀滅罪證、串供等而采取的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如取保候審、拘留、逮捕等有關的強制性措施之后。就脫逃罪而言,行為人的脫逃行為,顯然發(fā)生在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之前,因此不符合該條規(guī)定之情形。當然,如果脫逃行為人脫逃歸案、在偵查機關依法開展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開始之后,再次逃跑的則符合其規(guī)定情形,適用無限期追訴。

      (五)脫逃罪應適用刑法總則追訴時效的規(guī)定

      在我國刑法中,總則與分則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總則是分則內容的抽象和概括,分則是總則的具體化,是總則原理、原則的具體運用。沒有分則的具體化,總則規(guī)定的原理、原則就無從實現(xiàn);但要正確地運用分則還必須以總則的規(guī)定為指導和依據。[5]即除非分則有特別規(guī)定,都要適用總則。根據上述總則與分則的一般原理,《刑法》第87條關于追訴時效的總則性規(guī)定,無疑應當適用于脫逃罪的分則規(guī)定。除非脫逃罪中有例外性規(guī)定,可以不適用總則的一般追訴時效規(guī)定。但從司法實踐看,至今對脫逃罪之無追訴時效問題尚未有立法上的修正規(guī)定,也沒有發(fā)現(xiàn)關于對脫逃罪作出無追訴時效的特別規(guī)定,更沒有看到關于脫逃罪沒有追訴時效限制的其他法律規(guī)定和“兩高”作出的具有司法效力的專項司法解釋。因此,我們絕不能在沒有明確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就推定脫逃罪沒有追訴時效,也不應該對條款的字詞含義作任意擴大解釋,由此,脫逃罪理應適用追訴時效的一般規(guī)定。

      三、余論

      從刑事政策的角度看,脫逃罪也應適用時效制度。首先,刑法設置追訴時效,不是故意放縱犯罪,而是要體現(xiàn)在一定條件下放棄對犯罪追究處罰的意旨。其次,追訴時效制度體現(xiàn)了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刑法規(guī)定在追訴時效以內又犯新罪的,前罪的追訴時效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這里不是分別對各個犯罪初始追訴時效的簡單累計,該規(guī)定一方面反映了刑法對犯罪人犯罪習性的懲罰態(tài)度,另一方面意在鼓勵在追訴時效內沒有重新犯罪的行為。第三,從刑罰目的出發(fā),由于犯罪人經過長時間后沒有再犯新罪,說明沒有再犯罪的危險性,已經沒有特殊預防的必要。第四,認為脫逃罪沒有追訴時效限制是對行刑時效與追訴時效概念的混淆。在現(xiàn)今我國《刑法》沒有對行刑時效作出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行刑時間不受限制的做法是恰當?shù)模瑢τ诿撎拥淖锓?,無論其脫逃多久,均應對其執(zhí)行未執(zhí)行完的判決,從這個意義上說,追逃是無期限的。但是脫逃罪是受追訴時效規(guī)定的限制,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綜上,脫逃罪應當適用《刑法》總則第87條關于追訴時效的一般性規(guī)定,即有訴訟時效的限制。

      注釋:

      [1]陳興良:《刑法適用總論》,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第688頁。

      [2]吳大華、謝玉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刑法實用全書》,紅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647頁。

      [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第417頁。

      [4]陳興良:《刑法疏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頁。

      [5]高銘暄:《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第245頁。

      猜你喜歡
      分則總則犯罪行為
      妙引古詩文,使語言典雅
      利用“短信嗅探”技術實施網絡侵財犯罪行為的定性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金橋(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0
      外商投資法(一) 第一章 總則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4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1:24
      論故意傷害罪入罪標準
      法制博覽(2018年31期)2018-01-22 16:21:03
      房屋租賃新型擔?!盁o法可依”困境之破解——兼論民法典擔保分則體系設計構想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6:42
      論我國侵權責任法分則的體系及其完善
      論刑法總則
      論我國侵權責任法分則的體系及其完善
      中國檢察官(2016年7期)2016-02-11 14:04:47
      静乐县| 探索| 定日县| 沙河市| 天等县| 邵武市| 安平县| 沾化县| 突泉县| 钟山县| 二连浩特市| 留坝县| 临沭县| 鹿泉市| 南华县| 罗源县| 凉山| 中宁县| 河北区| 桦川县| 湖南省| 思茅市| 车险| 明溪县| 通许县| 大竹县| 张掖市| 饶阳县| 固阳县| 长汀县| 济南市| 颍上县| 兴化市| 晋州市| 攀枝花市| 兴海县| 石林| 读书| 黔江区| 嘉定区|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