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琳 趙煥君 李學濤 張文潔 劉 威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大連110066)
開展制藥工藝學設計性實驗課的探索※
趙 琳 趙煥君 李學濤 張文潔 劉 威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大連110066)
制藥工藝學;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
《制藥工藝學》課程是研究藥物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將制藥理論知識與具體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新興前沿學科。這門課程綜合應用了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設計藥劑生產的工藝過程,提供符合大生產要求的工藝路線??梢钥闯?,制藥工藝學主要是學習如何進行生產路線設計、選擇、優(yōu)化(小試),如何對小試的工藝路線進行檢驗、放大研究(中試),通過合理的小試與中試環(huán)節(jié),使設計出的工藝路線過程適用于大生產。學習制藥工藝學實驗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制藥工藝學作為新課程,對其實驗課的建設就不能遵循傳統(tǒng),結合實際工作需要,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單純的模仿學習到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培養(yǎng)其科研思維能力、尋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近年來很多學校紛紛進行了實驗課改革,適當減少驗證性試驗的比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試驗。我們通過制藥工藝學這門設計性極強的課程入手,開展了設計性試驗課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果。
1.1 設計性實驗開設的思路 實驗課程分為驗證性試驗和設計性試驗。設計性試驗基本沒有給學生規(guī)定固定的套路,只給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由學生依靠基礎知識及文獻檢索,自行設計實驗并解決所提出的問題[1]。鍛煉學生獨立自主解決本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
1.2 設計性實驗內容的選擇 安排設計性試驗,必須考慮實驗室條件及經費情況,實驗項目過大,會失去可操作性[2]。我們選擇了中藥提取工藝設計的實驗內容,為簡化實驗,選擇單味中藥——菊花的提取工藝優(yōu)化研究。
1.3 實驗具體操作安排
1.3.1 學生進行試驗初步設計 向學生明確實驗目標,要求按照正交試驗法設計提取菊花中有效成分的技術路線。學生獨立進行設計,利用文獻檢索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相關檢索,通過對文獻內容的匯總,設計出影響因素、擬選用的水平值,以及評價指標。繪制因素水平表。
1.3.2 教師組織修改設計、完成實驗 教師根據(jù)學生設計可以發(fā)現(xiàn),因素選擇基本相同,乙醇濃度、加醇量、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shù)四個因素,對于水平值的確定稍有差異,也都在有意義的范圍內。問題在于指標選擇,分別有總黃酮、蒙花苷和出膏量(率)。結合思路的異同,將學生按照適當人數(shù)分配為若干小組進行實驗。再根據(jù)總學時,將實驗課學時進行分配安排為兩次,完成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安排在理論課進行。
1.3.3 數(shù)據(jù)處理 教師提供數(shù)據(jù)分析正交助手軟件,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然后經過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藝。
結合同學分別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藝進行分析,主要側重于如下幾點:
2.1 不同設計方案得到不同實驗結果 設計時分別以總黃酮提取量和蒙花苷提取量為考察指標造成結果不同。借此向同學講解,以有效成分(蒙花苷)和有效部位(總黃酮)為指標,代表了中藥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過程中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不同學術主張。有效成分測定準確,但是不一定能夠代表菊花的主要臨床作用;有效部位測定的準確性差,但是臨床作用更接近于中藥菊花,建議同學多閱讀相關書籍,為自己的思路尋找理論支持。
2.2 相同設計方案 出現(xiàn)不同結果 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誤差,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解決辦法可以重復實驗,或進行驗證性試驗加以解決[3]。
2.3 結合設計 進行擴展講解 同學們沒有考慮過采用雙指標進行試驗設計。所以進一步介紹,中藥成分復雜,采用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為提取設計的考察指標,均可能造成藥效與原中藥的差異,借此提出,可以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加出膏率的雙指標評判方法,進行權重分析。這樣設計的提取工藝可能更加全面。然后由學生重新進行雙指標權重分析,確定最佳工藝。
通過以上問題解釋和講述,學生對中藥提取工藝的設計產生了全面而明確的思路。
設計性試驗的開展,確實對學生掌握實驗內容,培養(yǎng)設計思路起到了難以想象的作用,學生不是記住了應該怎么做,而是學會了應該怎么想,成效是很明顯的。但是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存在。
3.1 實驗條件要求較高 需要足夠的硬件支持 比如本次試驗,已經盡量簡化實驗內容,但是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等設備,必須增強實驗室資源共享的建設,才能滿足實驗要求(因我校已有實驗室資源共享的制度,實驗得以順利進行。)如果由于實驗內容選擇原因,或學生設計過程中思路過于開闊,無法進行,還需要指導教師加以控制,可操作的安排進行,不可操作的作為理論課延伸內容加以介紹[4]。
3.2 實驗內容繁雜 增加了實驗準備人員的工作量 因為設計性試驗的特點,更由于本課程的特點“工藝多樣性”,實驗內容就比較驗證性試驗復雜得多,需要用到的試劑和儀器增加,相同學時實驗課,準備工作上,設計性試驗比驗證性試驗工作量要成倍增加,而課時酬金并不改變,這個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
3.3 學生實驗課成績的考核 因為沒有了固定格式和內容的實驗報告,學生實驗報告的書寫就容易出現(xiàn)混亂[5]。我們安排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簡單的實驗性學術論文書寫,結果比較滿意。但是也存在有學生抄襲,不主動思考,不能積極參與等情況出現(xiàn),所以對設計性試驗的考核方法還需要進行深入而有意義的研究,提出量化的考核方法。
[1]聞俊,郭凱欣,蘇玉懷,等.創(chuàng)新型設計性實驗的設置與實施探索[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1,11(6):466-468.
[2]袁帶秀,鐘飛.對醫(yī)學生物化學開設設計性實驗幾點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29(5):95-96.
[3]許小洋,許繼德.機能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效果反饋及對策[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10,12(2):186-188.
[4]孔麗君,胡金霞.設計性實驗在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效果[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1):70-71.
[5]徐力生,張霞.設計性實驗在藥物定性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2011,(7):4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37
1672-2779(2013)-06-0052-02
??張文娟
2013-03-08)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教學研究資助項目[No:2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