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蘭
【摘要】閱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包括讀、寫和鑒賞能力,也能豐富學生的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語文閱讀訓練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大重點和難點。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對于以打基礎的小學生來說,應該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通過學生能通過每一次的閱讀訓練,來夯實自己的基礎。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在語文課堂上我側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一、精心設計課前導語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雨”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就象我們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赡銈冎老掠陼r天氣怎樣?風怎樣?雨水是怎樣的?莊稼又是怎樣等這些情景嗎?你們想了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二、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
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容。
三、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四、加強誦讀指導
古今詩文的名句名篇,都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記憶的重點,這些語言材料,學生掌握以后對提高語文水平,增強語言修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熟讀、背誦,使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養(yǎng)成一有時間就讀、一有時間就背、一有時間就記的良好習慣。誦讀的方法也應當多種多樣、形式新穎,以增強學生誦讀的興趣。可以利用上課時間讓學生集中時間誦讀。也可以利用上課前三五分鐘讓每個學生說出一個成語、一個警句、一段名言等來促使學生多讀多背,加強記憶。古今詩文名篇名段等大段內容??梢岳谜n上課下相結合的方法來促進學生加強誦讀。達到能夠背誦的目的有時間還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誦讀比賽、選拔誦讀能手,評比誦讀冠軍等趣味活動吸引學生積極誦讀,這樣日積月累,同學們掌握的語言材料就會越來越豐富,語言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再去提筆作文,就會文思泉涌,許多與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十分貼切,十分合宜的字、詞、句和結構形式,便都會呼之欲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應手。正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魯迅先生說過:“只有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學生閱讀學習也是如此。閱讀的過程就是采花的過程,采花的過程也就是要廣泛地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的過程。采蜜的過程就是做讀書筆記的過程,把讀過的書里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東西記錄下來。實際就是博采眾家之長、補己之短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求熟讀和背誦。更應當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想方設法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這樣在寫作上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卡片是學生對學過的語言材料加工整理的有效方法,要求學生將學到的、看到的語言材料分門別類,加以整理。制成的卡片,或拿在手中,或貼在床頭,或貼在書桌旁邊,每天必看,隨時記誦。這樣增加了學生誦讀的機會,使學生反復誦讀,印象深刻。
總之,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作文水平,就必須想方設法有效地指導學生去積累語言材料。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有效積累的良好習慣學生詞匯豐富了。語文修養(yǎng)提高了。自然語言應用能力也就加強了。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學科基礎性、工具性的作用。為將來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