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
外科門診手術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
張凡
門診手術患者;手術前后;心里護理
手術的治療是以一定的創(chuàng)傷為前提,具有一定風險性的外科治療方法,外科門診手術多以清創(chuàng)縫合,癤,痛,粉瘤的切開為主。手術患者多是初經手術者,大多數(shù)患者存在緊張焦慮恐懼及對主治醫(yī)生的不了解,對預后的擔憂等心理,因此門診手術護士除做好術前物品準備外,還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做好心理護理,調動患者主動配合手術的積極性,提高手術治療效果[1]。
1.1焦慮恐懼 大多數(shù)患者害怕手術疼痛,有的擔心手術損傷組織器官及機體機能,有的患者害怕進手術室,還有的患者缺乏與手術相關的醫(yī)學知識,自己把手術想象的很神秘,不知道將要出現(xiàn)怎樣的后果,而產生恐懼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反應遲鈍,敏感,面色蒼白,全身顫抖,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出現(xiàn)雙腿酸軟等。
1.2對手術預后的擔心 大多數(shù)患者擔心術中發(fā)生意外,對主治醫(yī)生的不了解,擔心技術是否過硬,還有大部分患者暴露在外的部分擔心會留下疤痕。
1.3對手術環(huán)境的不適應 多數(shù)患者進入手術室會產生失落感,面對手術室的肅靜,顏色,房間的消毒氣味,醫(yī)務人員的服裝,手術器械的碰撞聲響等產生心理障礙,感到不適應,驚恐甚至出現(xiàn)心理障礙等癥狀。
1.4對手術方式產生害羞的心理 大多數(shù)手術需要暴露出乳腺外陰,接觸異性醫(yī)護人員時產生顧慮,多見于婦女和青少年。
1.5對手術的求助心理 接受手術本身就是一種求助行為,患者感受著痛苦又不得不進行手術,患者渴望了解手術的相關情況,如手術的過程,治療效果,手術中的配合等,希望自己得到特別的關注。
2.1護士必須學習護理心理學,有效的指導患者的心理問題。醫(yī)生護士在術前于患者進行詳細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病情,手術的必要性,手術的方案,幫助患者解除思想顧慮,詳細介紹手術方案,麻醉方式,手術效果,主治醫(yī)生本人及以往成功的病例,讓患者從根本上消除顧慮恐懼,對手術產生信心,積極配合手術,簽訂手術同意書。
2.2患者進入手術室的時候往往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醫(yī)生護士的言行舉止都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要和藹,關心體貼,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并有意識的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設備,讓患者了解當前醫(yī)療設備的先進性,重點介紹主治醫(yī)生的技術水平,手術成果等,讓患者對主治醫(yī)生產生信任感,同時介紹手術的時間和過程,避免產生焦慮。
2.3手術的過程中護士一定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保持手術室的整潔安靜,避免各種嘈雜,物品碰撞的聲音,手術中要忙而不亂,內緊外松,不討論與手術無關的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話題,贏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術中技巧的使用暗示性,安慰性,開導性的語言,鼓勵患者說“你能行”,“你真棒”等,并經常詢問患者有沒有什么不適,并告訴患者手術進展如何,說“很順利”,“效果很好:”等話語,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溫暖。
2.4術后患者最關心的是手術的效果如何,護士應掌握時機向患者傳遞手術成功的消息,并表示祝賀,這樣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同時還可以使患者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痛苦。詳細介紹術后飲食休息,運動等方面注意事項,復診及換藥時間,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術后康復訓練,并使他們意識到康復的重要性。
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要因人而異,才能達到最佳護理效果。門診手術室護士與患者接觸時間短暫,但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應做好患者心理護理,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主動配合手術治療。
[1] 高月紅.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7,4(19).
450007 鄭州市中醫(y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