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酸堿食物的傳說與真相

      2013-02-24 01:35:10云無心
      讀者·原創(chuàng)版 2013年3期
      關鍵詞:氫離子酸堿性偽科學

      文 _ 云無心

      酸堿食物的傳說與真相

      文 _ 云無心

      “堿性食物改變酸性體質(zhì)”“酸性食物不能多吃”是流傳甚廣的傳說。許多醫(yī)學專業(yè)人士表示“酸堿體質(zhì)完全是個偽科學概念”,而又有營養(yǎng)界人士說“食物代謝之后確實形成酸性或者堿性產(chǎn)物,所以食物酸堿性的概念是存在的”。于是,人們一頭霧水:食物到底有沒有“酸堿性”?如果有的話,對健康又有什么樣的影響?

      我們先從人體的酸堿性說起。人的新陳代謝由無數(shù)生化反應組成,每一個反應都需要特定的酸堿環(huán)境。在科學上,酸堿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在0到14之間,小的那頭是酸性,大的那頭是堿性。血液對生命活動的進行至關重要,其PH值非常精確地維持在7.35到7.45 之間,超出了這個范圍,不管是低還是高,生命活動都無法正常進行。這個PH值范圍屬于“弱堿性”,所以如果說要維持人體的“弱堿性”,也沒有什么不對。

      吃“堿性食物”來維持“堿性體質(zhì)”的說法由此而生。但醫(yī)學人士說“酸堿體質(zhì)是偽科學”又是怎么回事呢?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是一對冤家,一個多了另一個就少。溶液的酸堿性(或者專業(yè)點,用PH值來衡量)由其中的氫離子決定,氫離子越多,酸性越強,PH值越低。在溶液中加入酸,氫離子濃度就增加,PH值就降低;加入堿,氫氧根離子跟氫離子結(jié)合變成水,氫離子減少,PH值就升高。

      但是某些溶液對外加的酸堿有一定的“緩沖”能力。比如,如果水中同時含有蘇打和小蘇打,加入酸的時候,氫離子會跟蘇打的碳酸離子結(jié)合,因此不會增加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如果加入堿,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氫離子變成水,但是小蘇打的碳酸氫根離子會釋放出氫離子來補充。這樣,不管加入酸還是堿,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都不改變,PH值也就不會改變。這樣的溶液被稱為“緩沖溶液”。

      血液就是這樣一種緩沖溶液。它不停地循環(huán),在肺部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二氧化碳溶于血液中形成碳酸,碳酸又離解出碳酸氫根。如果碳酸氫根少了,就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溶于血中;如果多了,溶解的二氧化碳就會變少。這為血液提供了第二層緩沖能力。此外,腎臟會對血液進行過濾,不管是酸還是堿,含量高被腎濾去的就多。

      這三層“緩沖”構(gòu)成了強大的緩沖能力,把血液的PH值控制在了7.35到7.45這個精確的范圍。通常吃的食物,哪怕是連喝幾瓶酸性飲料,也會被“緩沖”掉而不至于把血液變成“酸性”。所以,醫(yī)學專業(yè)人士說“酸堿體質(zhì)是偽科學”也言之有理。

      如果把食物燒成灰,再把灰溶解到水中,會發(fā)現(xiàn)不同食物的灰的確有的是酸性,有的是堿性。這也是營養(yǎng)界人士區(qū)分“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基礎。這種理論認為,酸性的食物在體內(nèi)經(jīng)過代謝之后,產(chǎn)物會增加血液的酸性;而堿性的食物,它的代謝產(chǎn)物則會增加血液的堿性。

      從理論上說,這種說法也能站得住腳。一般而言,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謝之后會生成酸性物質(zhì);而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較多鉀、鈣等礦物質(zhì),代謝產(chǎn)物的堿性較強。一定要按照這種標準去把食物分為“酸性”和“堿性”,也可以自圓其說。而且,按照這種標準劃分出來的堿性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奶等,被推薦為“多吃”的健康食品;而“酸性食物”,比如肉、蛋、淀粉,被認為是應該“少吃”的食物種類?!八釅A食物說”的流行或許也與這一想象不無關系。

      但實際上,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在正常人的飲食范圍內(nèi)都不會改變血液的酸堿性。20世紀30年代就有學術論文探討過此事。橘子、牛奶、香蕉都是典型的“堿性食品”,一次性地分別喝下一升橘子汁或牛奶,或者吃下一斤香蕉,沒有觀察到血液PH值發(fā)生變化。而吃下近1斤肉,4位實驗者中有3位的血液PH值沒有發(fā)生變化,另一位發(fā)生的些許變化也很快就恢復了。

      簡而言之,如果非要根據(jù)代謝產(chǎn)物的酸堿性來區(qū)分,確實可以把食物分出“酸性”“堿性”來,不過這種區(qū)分沒有什么意義。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在正常飲食范圍內(nèi)都不會對人體血液的酸堿性產(chǎn)生影響。作為“堿性食物”的蔬菜水果固然應該多吃,但作為“酸性食物”的肉類和蛋也是均衡營養(yǎng)不可或缺的部分。

      云無心,清華大學生化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學博士,“科學松鼠會”作者。2009年出版了科普文集《吃的真相》。

      猜你喜歡
      氫離子酸堿性偽科學
      “半小時才燃脂”是偽科學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6:26
      判斷電解質(zhì)水溶液酸堿性的簡單模型
      中學化學(2019年2期)2019-07-08 03:19:59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對溶液導電性的顯著影響
      化學教學(2017年1期)2017-03-01 14:20:00
      華盛頓大學開“反胡說八道”課
      水電離產(chǎn)生的氫離子濃度的求法探討
      學苑教育(2015年13期)2015-08-15 00:53:16
      第十單元酸和堿
      偽科學的屬性、特征和判斷標準
      民主與科學(2014年2期)2014-02-28 11:22:41
      如何準確高效檢定實驗室pH酸度計
      堅決反對偽科學
      民主與科學(2011年4期)2011-12-24 10:15:18
      銨態(tài)氮營養(yǎng)下水稻根系分泌氫離子與細胞膜電位及質(zhì)子泵的關系
      虞城县| 乌拉特前旗| 上高县| 平和县| 岐山县| 清远市| 宁国市| 泰和县| 利津县| 罗城| 鹤壁市| 福泉市| 常德市| 阜康市| 湄潭县| 田东县| 维西| 宜春市| 井研县| 阿拉善左旗| 左贡县| 吕梁市| 肥东县| 富源县| 中方县| 马尔康县| 北海市| 卓资县| 应城市| 浑源县| 宁津县| 沾益县| 大埔区| 黎川县| 搜索| 庐江县| 孟津县| 来安县| 丁青县| 临湘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