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少偉
在對老年單肺通氣患者進行麻醉處理時,應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對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單肺通氣患者中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老年單肺通氣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況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所選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之前其肺功能完全正常,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需要進行單肺通氣,并且患者均沒有腎臟疾病史、冠心病史以及心臟病史等。
對照組中有30例老年單肺通氣患者,患者的年齡段在40~71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5.6±1.3)歲,其中男性老年單肺通氣患者為16例,占53.33%,女性老年單肺通氣患者有14例,占46.67%。實驗組中有30例老年單肺通氣患者,患者的年齡段在39~71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5.8±1.7)歲,其中男性老年單肺通氣患者為18例,占60.00%,女性老年單肺通氣患者有12例,占40.00%。兩組老年單肺通氣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情況以及身體情況等各方面情況均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選患者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之前均進行0.3 mg東莨菪堿的肌肉注射處理,對對照組中的老年單肺通氣患者進行吸入全麻(即GI),而對實驗組中的患者進行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即GIE)。對兩組老年單肺通氣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即對患者不同時間段的中心靜脈壓(即CVP)、腦電雙頻指數(即BIS)以及心輸出量指數(即CI)進行測定,同時通過使用心電監(jiān)測儀對患者的心率(即HR)、平均動脈壓(MAP)以及心電圖(即ECG)等進行檢測。另一方面,以患者的自主呼吸時的通氣量為其基礎值,對患者的側臥時的單肺15 min(即OLV 15)、30 min(即OLV 30)、60 min(即OLV 60)以及雙肺30 min(TLV 30)等通氣量進行檢測,并且進行比較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據輸入SPSS 18.0軟件包分析,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例數(n、%)表示,組間對比為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所得數據可知,相對于對照組,實驗組中患者的MAP以及SVRI水平均較低,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情況()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情況()
組別例數時間PaO2(mmHg)CaO2(g/L)VO2(mL/min)MAP(mmHg)DO2(mL/min)對照組 30基礎值 85±9 15.2±2.1 90±11 88±16 505±119 OLV 15 174±63 18.1±2.4 67±23 94±9 659±155 OLV 30 182±81 16.5±2.3 78±24 91±14 636±100 OLV 60 186±60 16.9±2.1 71±40 94±10 671±39 TLV 30 408±56 15.0±2.2 81±14 94±20 535±63實驗組 30基礎值 81±10 17.1±1.6 113±16 90±9 498±127 OLV 15 172±79 15.3±1.5 97±67 73±5 516±152 OLV 30 145±55 14.9±1.5 115±22 69±6 529±145 OLV 60 170±59 14.1±2.8 115±15 78±11 502±116 TLV 30 419±70 17.6±1.2 104±21 78±10 510±173
單肺通氣(即OLV)是指胸科手術患者經支氣管導管時只利用一非手術側進行通氣處理的方式。單肺通氣的主要目的是隔離患者的患側肺,從而有效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患者的健側[1]。而現今支氣管內麻醉除用于肺內分泌物多的患者之外,亦常用于肺葉、全肺、食管以及胸腔鏡等手術,從而方便患者的手術操作,有效的減輕患者的手術側肺損傷以及兩肺間的交叉感染情況發(fā)生[2]。而由于胸科手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要求越來越高,麻醉手術時易對患者的肺部產生損傷,尤其是單肺通氣時由于灌注無通氣肺的血液而未得到氧合而導致患者出現靜脈血摻雜情況,從而導致一系列肺部并發(fā)癥情況。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相關麻醉工作時應給予一定的重視[3]。
由本次試驗所得數據可知,相對于對老年單肺通氣患者進行單純的吸入全麻,采取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使得有效的減少了患者的術前麻醉藥用量,有效的減少了患者的應激反應,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并且更為安全有效,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吸入性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作為開胸手術中較為常用的麻醉方式,能夠獲得較理想的手術效果,有更好的臨床麻醉效果[4]。由相關研究可知,硬膜外麻醉以及相關的陣痛治療能夠較好的促進患者改善預后情況,同時通告患者的肺功能恢復情況。而在對患者進行側臥位的單肺通氣時,由于患者易出現肺內分流的急劇增加,使得患者的低氧血癥的發(fā)生率較高[5]。而在對老年單肺通氣患者進行麻醉時,由于老年患者對于全麻藥物以及藥物積聚過量使得患者的復蘇困難,采取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減少麻醉藥的用量,更為安全有效[6-7]。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單肺通氣患者進行麻醉處理時,相對于對患者進行單純的吸入性全麻,對患者進行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處理,使得手術更為安全有效,有效減少麻醉藥用量以及患者的應激反應,提高患者的早期單肺通氣量,使得患者術后有較好的鎮(zhèn)痛情況,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
[1]袁紅.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壓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4(3):299-300.
[2]呂紅明,全麻.硬膜外復合麻醉在老年上腹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11(6):844-847.
[3]余潔.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J].中國藥師,2011,2(3):412-413.
[4]封曉明,王煥榮.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單肺通氣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21(34):79-80.
[5]朱建君,王文明.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6(20):4259-4260.
[6]熊國強,謝小玲,甘敏.靜吸復合全麻聯合胸段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胸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05,15(6):808-809.
[7]宮建國,遲磊,陳慧妍,等.硬膜外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單肺通氣期間氣體交換影響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17(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