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國KerenOr咨詢公司 Karen Fierst 譯/本刊記者 張淑珍
美國舊車市場的發(fā)展及重要性(一)
◆文/美國KerenOr咨詢公司 Karen Fierst 譯/本刊記者 張淑珍
Karen女士是美國事故車維修領域的知名人物,曾任職于美國汽車零部件認證協(xié)會(CAPA)。1998年Karen女士成立KerenOr Consultants咨詢公司以來,她為美國及其海外客戶提供了廣泛的汽車后市場咨詢服務,為客戶建立行業(yè)關系提供指導和幫助。目前,她擔任了美國車身理事會(NABC)理事,是美國汽車服務協(xié)會(ASA)、美國汽車后市場行業(yè)協(xié)會(AAIA)、美國事故車維修專家學會(SCRS)、行業(yè)婦女組織(WIN)成員,是美國事故車行業(yè)會議(CIC)的積極參與者、聯(lián)席會委員。
Karen女士在其職業(yè)生涯中獲得過各種榮譽和獎勵,其中阿克蘇諾貝爾公司授予的“行業(yè)最具影響力女士”尤為珍貴。她編著、撰寫的文章發(fā)表于行業(yè)內眾多知名出版物。作為研究咨詢顧問,她為2012年國際事故車高峰論壇撰寫《中國事故車維修及后市場的發(fā)展機會》一文,已發(fā)表在我刊2012年第10、11期上。她也是知名的演講者,在全球多個行業(yè)會議及高峰論壇,包括國際事故車行業(yè)高峰論壇(IBIS)、法蘭克福展覽等場合,發(fā)表演說。
KerenOr Consultants咨詢公司為事故車維修行業(yè)的相關領域及政府機構、律師事務所、軟件公司、及行業(yè)出版物提供各類咨詢服務,致力于為美國本土與外資企業(yè)間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市場研究分析、公共關系、公開政策、結盟合作、項目管理以及跨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其客戶資源來自于美國、英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以色列等。
最近在《華盛頓郵報》頭版文章上,我看到一篇關于2013上海車展的報道,它讓我回憶起2003年第一次到中國的簡短之旅。當時我去參觀一個類似展會,由于人流擁擠,進入展覽大廳后,我基本看不到展臺上的車輛,更未見過這么擁擠的人群。去之前我閱讀了一些文章及報道,預想到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增長勢頭,但是,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消費者對新車的強烈興趣和需求——它太強勁了!
2005年第二次去中國,我與幾位美國事故車專家受邀參加中國首個由《汽車維修與保養(yǎng)》雜志與中國汽車維修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國際性事故車維修論壇”。行程中我們有幸參觀了一些事故車維修廠。在經過一個被我稱為“出租車墳墓”的地方,看到很大一片場地上滿滿地堆放著的待解體的出租車。隨行人員解釋說,中國法律規(guī)定,出租車在行駛一定里程或達到使用年限后必須報廢,不能作為舊車重新交易。另外,汽車零部件循環(huán)使用在當時也是被禁止的。
我不知道,為什么那些舊出租車不能再次銷售。但是隨后的幾次中國之行,甚至直到最近我才漸漸明白,在中國擁有一輛舊車似乎是一件不體面的事情,而擁有新車則給車主身份帶來了榮耀,彰顯了車主的財富實力。擁有舊車,人們或多或少會產生一種蔑視,對車主會產生負面印象。這一觀點目前似乎沒有什么改變,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目前,二、三線城市車輛需求更為旺盛,但收入水平尚支撐不了一輛新車的花費。
中國新車市場的繁榮起源于大約10年前。正因如此,它預示著舊車交易市場潛力巨大。如果政府沒有強制報廢的要求,那么當人們決定淘汰舊車、購買新車時,除了將舊車報廢處理外,還可以將它送往交易市場。因此,隨著對舊車看法的改變、舊車貨源的增加,中國舊車市場必將迎來巨大的發(fā)展契機。中國市場與西方國家市場有明顯不同。但我認為,通過了解美國舊車市場,或許能學到一些有益的市場思路和經驗。本文將從美國舊車市場的演變過程、美國租車及車輛租售的歷史、二手車認證體系、汽車歷史報告、消費者保護——次品補償法(Lemon Laws)等幾個方面介紹美國興旺繁榮的舊車市場。
HarperCollins發(fā)表的《1988~1989美國舊車市場報告》表明,1987年美國舊車市場上汽車數(shù)量約1800萬,市值在當時已超過1000億美元。另據(jù)2013年2月華盛頓郵報報道,2012年美國舊車市場銷售上升5%,達到4050萬輛。以此推算,美國目前2.5億在用車量中,舊車數(shù)量已占到16.2%。
經過這些年演變,美國舊車市場如何發(fā)展壯大?美國舊車市場有什么特殊性?了解美國舊車市場的演變,對中國仍然年輕的私家車市場有什么意義和價值?我希望本文對上述疑問做出一一解析。
1909~1927年亨利福特實現(xiàn)汽車流水線生產,福特T型車產量達到1500萬輛。亨利的經營理念是,為需求巨大的市場制造價格低廉的汽車。這一理念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革命化意義,因此,很多美國家庭在二戰(zhàn)前就已擁有汽車,二戰(zhàn)后隨著經濟的繁榮,私車銷售迅速增長。
1960~1969年間,16歲的青少年在其嬰兒時期家庭已有汽車,開始夢想取得駕照后自己擁有第一輛車,哪怕是舊車也好。那個年代多數(shù)父母都是第一次擁有家庭汽車,青少年問家里“要鑰匙、借車開”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在當時擁有車主身份的青少年數(shù)量逐漸提高。擁有一輛看似不錯、能開動的汽車,即使是舊車,便立即會在朋友中廣為傳播。
那時候每年都有新車型上市,車輛耐用性及安全性不及現(xiàn)在;新車的質保期通常只有12個月,每隔三四年購買一輛新車的家庭極為普遍。在人們嘲諷、議論舊車交易的可靠性及真實性階段,1946~1964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童慢慢長大,并開始接受使用舊車的理念和事實。當然,擁有新車通常代表著車主較高的身份,但是,開著一輛保養(yǎng)很好的舊車也不會被人小瞧。
美國汽車租賃的商業(yè)模式大概是福特生產T型車后不久便開始發(fā)展的,租賃市場最早起步的時候,有兩個企業(yè)家——桑德斯和沃爾特購買了大量T型車,他們通過記錄里程,開始向客戶按行駛里程收費。1923年沃爾特已賺到100萬美金,到1925年桑德斯的汽車租賃已遍布美國21個州。黃色出租公司的赫茲(Hertz)先生后來購買了桑德斯租賃公司,目前赫茲租賃已演變成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租車企業(yè)。
本文講到汽車租賃業(yè),是因為在美國,購買大量汽車的租賃公司和租售大量汽車的制造商們都意識到,在購買或租售車輛之后,他們仍有機會開發(fā)再次盈利的二手車市場。在中國,大家對傳統(tǒng)的汽車租賃概念已非常熟悉,但私車租售業(yè)務并不常見、甚至尚未形成。美國汽車租售始于1940年前后,從那以后越來越普及和成熟。
不同于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從租賃公司租車使用,租售業(yè)務是從汽車經銷商處租車使用,但租用時間相對較長,一般為2~3年。租售合同中,雙方事先約定了租期內的行駛里程、租期結束時車輛的車況條件等。另外,租售條款還限定了車輛發(fā)生碰撞必須到指定事故車維修廠修復(在美國沒有類似中國4S店的概念)等。租售合同中通常包括客戶提供的分期付款額度以及按月收取的租費,分期付款額度通常比實際購買新車的分期額度低很多。從理論上講,租售車輛的所有權仍屬于汽車經銷商。為減少資金花費,很多企業(yè)為其雇員租售而非購買車輛使用。
據(jù)美國動力信息網(wǎng)絡(Power Information Network,PIN)報道,2000年前后美國新車銷售達到每年1600萬輛,而租售業(yè)務量在某些月份已達到新車銷售量的30%。在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危機到來之前,美國汽車租售業(yè)務也占到新車市場的22%。據(jù)動力信息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顯示,租售業(yè)務在2009年第三季度降至較低水平,僅占美國當時汽車零售量的10%。
在租售2~3年到期后,這些舊車去哪兒呢?當然是進入舊車市場進行再次銷售。
1999年美國汽車市場平均每月車輛租售數(shù)占到新車銷售的24.4%,創(chuàng)造了歷史最高記錄。租售也可以理解為:基本全新的車輛剛到保修期,就又回到汽車制造商手中。因此,那個時候制造商認證二手車制度被消費者熱議和追捧。
隨著租售業(yè)務在市場上逐步普及和被認可,汽車經銷商和制造商意識到,應該創(chuàng)建一種新模式以增大利潤空間,而不是把租售到期車輛送往租車公司或舊車市場。1980~1990年“二手車認證”標識最早應用于一些豪華車型上,如奔馳、雷克薩斯等?,F(xiàn)在不論品牌,很多新車經銷商同時也在推廣、銷售制造商認證的二手汽車。一些人認為,認證的二手車擁有新車部分優(yōu)點、舊車的溢價,是繼新車、舊車之后第三種合法銷售車輛的方式。
認證的二手車通常是租售后的舊車型(上市2~5年后車型),經銷商需要將舊車“整新”后,給予一定保修期再重新銷售。通常是,經銷商經過嚴格檢驗程序發(fā)現(xiàn)并修正車輛出現(xiàn)的大小問題,為潛在客戶提供一份詳細的系統(tǒng)檢測清單。另外,經銷商還會提供一份“車輛歷史記錄”,內容包括州政府匯集的車輛標題性信息以及通過警方報告獲取的車輛事故公開信息。有關車輛歷史記錄的內容將在隨后章節(jié)進行深入闡述。
與常規(guī)舊車市場購買的舊車相比,從經銷商處購買認證二手車,消費者通常要支付更高的費用(或者保險金)。這是因為車輛通過系統(tǒng)檢查、提供車輛歷史記錄、延長質保期等措施,讓消費者感到更為安全。另一個原因是,一些消費者承擔不起全新豪華車的花費,但更容易接受“花非豪華車型的價錢、享受基本全新豪華車”的觀點和理念。
另外,認證二手車的銷售為汽車制造商、經銷商、保險公司提供了額外的附加收入;二手車的認證程序也為汽車制造商提高舊車價格、擴大品牌影響、加速舊車庫存周轉提供了便利條件。
在1990~1999年期間,因為工作關系,我與美國汽車安全中心(CAS,網(wǎng)址http://www.autosafety.org/aboutus)有過緊密聯(lián)系,同時也負責一部分美國消費者聯(lián)合會(CFA,網(wǎng)址http://www. consumerfed.org/about-cfa/overview)方面的公共事務。美國汽車安全中心成立于1970年,是一個專注于汽車安全與次品補償法(即對于消費者購買汽車,因各種因素導致車輛存在的內在不安全隱患而尋求法律解決方案)事務的游說組織。消費者聯(lián)合會創(chuàng)建于1968年,通過研究、倡導及教育等方式推進消費者利益,它是美國最大的非盈利性消費者游說機構。目前,有近300個集團組織參與了消費者聯(lián)合會,并通過集團代表控制、管理聯(lián)合會董事局。這兩個機構每年預算很少,但是影響力非常大。
毋庸置疑,美國汽車安全中心及消費者聯(lián)合會組織在引導消費者關注國家公共政策討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與這兩個組織的工作關系,我多次參加了有關創(chuàng)立國家舊車信息數(shù)據(jù)庫方面的會議。建立信息數(shù)據(jù)庫就是,利用車輛獨有的車輛身份號碼(VIN)為消費者提供舊車交易相關的數(shù)據(jù)信息。
那個時候人們不常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國家收集的信息尚不能完全電子化,使數(shù)據(jù)庫收集、整理工作的開銷極為高昂且不易操作。1992年生效的一項聯(lián)邦法律要求美國司法部(DOJ)將負責創(chuàng)建“國家機動車標示信息系統(tǒng)(NMVTIS)”,司法部創(chuàng)建的這套系統(tǒng)目前由美國機動車行政管理協(xié)會(AAMVA)經營,該協(xié)會代表著美國各州機動車管理方面的利益和立場。國家機動車標示信息系統(tǒng)是一套電子信息系統(tǒng),用戶可以查閱并核實車輛的關鍵標示信息以及品牌歷史等。它的創(chuàng)立能夠阻止被盜車輛在州與州貿易之間的第二次流通;防止國家與消費者(個人及商業(yè)用途)受到欺詐;減少了被盜車輛用于違法用途,包括用于犯罪集團集資;保護消費者遠離不安全車輛(尤其是雨水浸泡車輛)等。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