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鋒,李正紅,徐學榮
(1.福建農(nóng)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農(nóng)林大學經(jīng)濟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
學科建設與教學研究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課堂案例教學效果評價
——以經(jīng)濟法課程為例
楊月鋒1,李正紅1,徐學榮2
(1.福建農(nóng)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農(nóng)林大學經(jīng)濟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
以結構方程模型為分析工具,從教師、案例、學生三個方面入手,對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構建案例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以此來了解學生對于案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案例教學效果受教師水平、案例選取、學生反應三方面的共同影響,其中教師方面的因素對案例教學效果影響最大,其次是案例方面的影響因素,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最小。
案例教學;結構方程模型;效果評價;經(jīng)濟法課程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尋找理論與實踐恰當結合點的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具有目的明確、客觀真實、綜合性強、啟發(fā)深刻、突出實踐、以學生為主體、過程動態(tài)性和結果多元化等特點。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引進我國以來,案例教學法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且在教學實踐中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學方法[1]。課堂案例教學過程的參與主體包括教師和學生,教學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而且許多因素無法直接測量,這就增加了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的難度。在關于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的已有文獻中,學者們往往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的指標體系,然后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案例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模型,分析影響其效果評價的各種因素[2-4]。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通過對可測變量的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到可測變量之間所隱藏的潛變量以及各潛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系統(tǒng)性統(tǒng)計方法,它可以解決課程評價中影響因素多樣化且無法直接測量的問題[5]。利用結構方程模型能夠發(fā)現(xiàn)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因素及各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從而為改進課堂案例教學效果提供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教學效果是一個較為抽象和難以明確界定的概念,衡量指標較多,其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評價,而案例教學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感知感受和能力培養(yǎng),故本文針對案例教學效果設計了學生興趣度、學生能力提高和學生滿意度等衡量指標。同時,案例教學又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運用適宜的案例材料,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與集體協(xié)作,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和討論,大膽質(zhì)疑,探討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方案,并做出相應的決策,以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6]。因此,案例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從教師、案例和學生三方面入手,分析它們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以及最終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本文主要結合教學過程來評價教學效果,而不單單從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一教學結果進行評價,通過教學效果評價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之目的。
在教師方面,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案例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對案例的控制能力影響著案例的選取和案例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的教學過程設計、語言感染力以及案例教學的比重安排也決定了學生的反應情況,即參與度和配合度。因此,本文利用教學過程設計、專業(yè)知識水平、對案例的控制力、語言感染力和案例學時比重來測量教師水平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诖?,我們提出了假設H1~H3。
H1:教師水平對案例選取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教師水平對學生反應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3:教師水平對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在案例方面,選擇合適的案例是進行案例教學的關鍵。案例質(zhì)量的好壞、案例數(shù)量的多少以及案例的來源途徑等都直接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最終效果。同時,教師所選取的案例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度和參與度。因此,本文利用案例質(zhì)量、案例數(shù)量和案例來源來測量案例選取對教學效果的影響?;诖?,我們提出了假設H4、H5。
H4:案例選取對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案例選取對學生反應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在學生方面,學生是案例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學生是否具備案例分析的基本技能、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學生對案例的理解能力和與相關知識點的聯(lián)系程度,以及學生是否會進一步關注案例等都會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最終效果。因此,本文利用基本分析技能、學生參與度、學生理解力和學生努力度來測量學生反應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基于此,我們提出了假設H6。
H6:學生反應對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了案例教學效果與其影響因素的概念模型,見圖1。
圖1 案例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的概念模型
(一)問卷設計與調(diào)查
本文以福建農(nóng)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yè)的經(jīng)濟法課程為例,開展課堂案例教學。經(jīng)濟法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枯燥的法律條文等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相應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門非常適合開展案例教學的課程。問卷一共設計了15個問題,涵蓋了上述教師水平、案例選取、學生反應和教學效果四個方面。為了深刻全面地了解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具體感受,問題項全部采用李克特(Likert)十級量表(1代表“非常低”或“非常差”,10代表“非常高”或“非常好”)進行測量,要求學生根據(jù)個人感受客觀如實回答。調(diào)查對象為物流管理專業(yè)2010級(65人)、2011級(77人)參加經(jīng)濟法課程學習的全體學生,在課程結束后通過發(fā)放問卷,指導學生填寫并回收,總計形成有效樣本142個。模型的潛變量、可測變量及其涵義見表1。
表1 潛變量、可測變量及其涵義對應表
(二)問卷信度與效度檢驗
信度與效度是評價問卷質(zhì)量的兩項主要指標。信度(reliability)指測量結果(數(shù)據(jù))一致性或穩(wěn)定性的程度[7]。克隆巴哈系數(shù)(Cronbach’α)是較常用的檢驗方法,α系數(shù)越大,表示各題項的相關性越大,即內(nèi)部一致性程度越高。一般認為理想的α在0.7以上。本文采用SPSS16.0對數(shù)據(jù)的內(nèi)部一致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總量表的α系數(shù)達到了0.952,各分量表的α系數(shù)如表2所示??梢钥闯?,本問卷設計合理,案例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具有較高的信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測量工具能夠正確測量出所要測量的特質(zhì)的程度[7],一般包括內(nèi)容效度和結構效度。本文所選取的可測變量參考了大量相關文獻,并在對學生訪談的基礎上進行了反復斟酌和修改,因此具有較好的內(nèi)容效度。結構效度反映的是評估所得結果同期望評估內(nèi)容的同構程度。利用SPSS進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Bartlett’s Test),結果見表2。Kaiser給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標準,即KMO的值在0.7以上。由此可知,問卷通過了結構效度檢驗,量表的數(shù)據(jù)適合做因子分析。
表2 信度與效度檢驗
(三)結構方程模型擬合
結構方程模型是帶有潛變量的一種驗證性因子分析方法(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7]。本文采用AMOS7.0對模型進行擬合,輸出路徑標準化系數(shù)及模型見圖2。
圖2 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結構方程模型及路徑系數(shù)
從圖2可以看出,測量指標的因子負載都大于0.5,表明模型擬合較好。為了更準確地驗證模型的擬合度,選取較常用的擬合指數(shù)進行說明,如表3所示。結果表明,該模型的指標都達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整體來說模型的擬合度較好。
表3 模型擬合指標對比
根據(jù)前面提出的6個研究假設,給出驗證結果(見表4),可以看出,前述研究假設都得到了支持。
表4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各潛變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程度是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總影響系數(shù)可通過計算直接影響系數(shù)和間接影響系數(shù)之和來確定,見表5。
表5 各潛變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四)結果分析
根據(jù)表5的結果可以看出,教師、案例和學生三方面因素均對案例教學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其中,教師水平這一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最大(0.705),除了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0.251)外,更主要地通過對案例選取和學生反應的影響(0.454)而間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案例選取這一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次之(0.438),這種影響主要是直接影響(0.277),也會通過對學生的影響(0.161)而間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學生反應這一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最?。?.382),僅表現(xiàn)為直接影響。這表明,教師水平、案例選取、學生反應的影響每提高1個單位,案例的教學效果將分別提高0.705、0.438和0.382個單位。
本文選取了與課堂案例教學效果密切相關的教師、案例和學生等因素,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案例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探討了三方面因素對案例教學效果的直接和間接影響,驗證了本文所提出的六個研究假設?;诖耍疚膹陌咐虒W效果三方面的影響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案例教學質(zhì)量和改進案例教學效果的建議。
(1)教師在課堂案例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課堂駕馭能力、對案例的選取和把握能力以及案例分析過程中的語言感染力等都會對學生以及最終的教學效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對教師而言,“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要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能夠辨別和篩選有價值、有意義的案例;其次,要合理設計案例教學過程,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學時比重要恰當。只注重理論知識點,會讓學生感覺枯燥;只注重案例分析,會讓學生感覺無所適從,都無法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授課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要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參與案例分析與討論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碰撞,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案例是案例教學的載體,選取合適的教學案例非常關鍵。目前經(jīng)濟法領域的案例多而繁雜,質(zhì)量參差不齊。在案例選取上要注重質(zhì)量,案例在精不在多,要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或社會熱點案例,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憑借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實踐見聞等選取案例,避免選取大而空或陳舊的案例。案例的選取和案例分析過程要在教師的掌控之下,教師對案例所涉及的環(huán)境背景、領域以及相關問題和知識點都要了解和熟悉,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案例介紹完就草草收場的尷尬局面。此外,案例要以本土化甚至本地案例為主,避免盲目跟風選擇學生不熟悉的國際化案例。同時要以栩栩如生的“立體”案例為主,盡量減少呆板乏味的“平面”案例。如果案例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參與分析和發(fā)言的積極性會比較高,可避免陷入冷場或爭執(zhí)的局面。
(3)學生是案例教學的主要參與者。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養(yǎng)成了課堂上依賴教師的習慣,而案例教學是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案例分析涉及到的知識跨度較大,要求學生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同時也要具備基本的案例分析技能,能夠較容易地理解案例所提出的問題,并能正確地與案例所要考察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課堂案例教學受限于時間問題,有些內(nèi)容無法具體展開分析,這就要求學生課后能夠及時對案例進行追蹤思考,如通過網(wǎng)絡或圖書資料查閱與案例有關的信息和知識點,以及時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知識。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側重從案例教學過程出發(fā)評價案例教學效果,未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樣本也僅限于物流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因此,相關結論的適宜性、有效性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總體來說,建立系統(tǒng)的、高質(zhì)量的案例庫資源,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正確引導學生,改變學習習慣,將是未來開展案例教學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1]張麗華.管理案例教學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劉與愿,李曉青.基于AHP的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0,26(3):35-38.
[3]劉彥文,管玲芳.案例教學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1(4):69-75.
[4]范榮華.基于教學效果評價的物流管理課程案例教學實證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1):113-115.
[5]劉曉東,唐亞暉.結構方程模型在課程評價中的應用[J].統(tǒng)計與決策,2009(13):160-162.
[6]張德航.案例教學的特征與應用[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6):78-80.
[7]易丹輝.結構方程模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李莉]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Case-based Teaching Based on Structural Wquation Model ----A Case Study of“Economic Law”
YANG Yue-feng1,LI Zheng-hong1,XU Xue-rong2
(1.School ofTransporta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Fuzhou 350002;2.School ofEconomics,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economic law,and built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case-based teachi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ree aspects:teacher,case and students,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to the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an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thre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Among which,teacher is the bigges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followed by case,and the last factor is student.Based on the above,this paper has presente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the effect ofcase-based teaching.
case-based teaching;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effectiveness evaluation;economic law
G642
A
2095-106X(2013)03-0061-05
2013-07-25
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2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案例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y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面向海西的應用型物流2010年度校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項目(011P10005)
楊月鋒(1982-),女,河南禹州人,福建農(nóng)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教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李正紅(1964-),女,福建浦城人,福建農(nóng)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是物流技術與裝備;徐學榮(1963-),男,福建龍巖人,福建農(nóng)林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經(jīng)濟管理數(shù)量分析、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