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子的宗教世界

      2013-03-23 11:27:51汪先平
      關鍵詞:谷神百谷諸神

      經(jīng) 綸,汪先平

      (1.安徽財經(jīng)大學 思政部,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大學 哲學系,合肥 230039)

      有關老子宗教思想,逐漸引起學界的關注,究竟什么是宗教?西方宗教學家也有不同的詮釋,因此,本文不囿于這方面的討論,而是立足文本,主要從老子宗教世界中的神靈組成對原始宗教概念的沿留,諸神的地位、生殖功能和靈性,以及道與諸神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加以探討,旨在梳理老子宗教世界的內(nèi)在脈絡體系及其主要特征,以希為進一步發(fā)掘老子的宗教世界提供可參考的思路。

      老子的宗教世界由象、帝、鬼等神靈所組成,“帝”在老子的宗教世界中處于至上地位。換言之,老子的宗教世界是由象、帝、鬼等一系列具有宗教信仰概念組成的,這些概念都指稱神,具有神性,且這些概念在內(nèi)涵上與傳統(tǒng)的原始宗教根本一致。老子沿襲、保留了這些原始宗教概念,從而構(gòu)成了獨特的宗教信仰體系,這是構(gòu)成老子宗教世界的主要特性之一。

      首先,老子之“象”概念,具有無形、恍惚而又神秘等特征。老子論“象”共計有5處: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 4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第21章》)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老子·第14章》)

      “大象無形。”(《老子·第41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第35章》)

      錢穆先生認為,老子之“象”有“特殊神秘之涵義”,“老子謂道生萬物,其間先經(jīng)象一級。在此時,已有成象,而尚未成形。有形為物。無形為象。象之為狀,恍惚無定形,故為未成物前一先行境界”。[1]55錢先生視“象”為道和物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這一階段萬物成象,但尚未成形和定形。“大象乃一種無形之物,在道與物有與無之間之一階段,一歷程,此猶所謂精與信,皆在未成物之先,而已有其存在,而特不可確認,故又謂之恍惚也?!保?]56按照錢先生的理解,“大象”為生命產(chǎn)生的一個歷程,在道與物、有與無之間,“大象”雖恍惚,不能確認其形狀,然而確實存在。

      實際上,“象”之無形、不可確認、恍惚等特征,其本身就體現(xiàn)了“象”之神性。另就“象帝”并用而言,老子凸顯了“象”的神圣與至上和“帝”的無形與存在,從而共同構(gòu)成了老子宗教世界的一個方面。

      老子言“帝”雖僅一處(“象帝之先”),然“帝”在老子的宗教世界中處于至上地位?!暗邸敝柑斓?,為原始宗教或神話中主宰萬物的最高的天神。在老子之前,就存有且流行對“帝”的崇拜,人們視上帝和天為宇宙萬物的主宰和本根。“帝字見于詩書左氏內(nèi)外傳者,皆指上帝言?!保?]27“帝字之確然涵有人格性,則似較天字為尤顯。”[1]28《詩經(jīng)》曰:“有皇上帝,伊誰云憎?”(《小雅·正月》)(朱熹《詩集傳》釋:“上帝,天之神也?!?“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大雅·大明》)是說誠奉上帝,就會帶來福祉。“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大雅·大明》)指上帝在天監(jiān)視你,意在告誡世人休懷二心,表明“帝”具有主宰人類之功能。在《老子》之后的《論語》《墨子》中,雖然對于“信重天帝之觀念有輕重,要為皆有古代素樸的上帝觀念之傳統(tǒng)存在”[1]28?!独献印肺迩а灾?,無疑沿襲、保留著天帝、上帝觀念這一傳統(tǒng)存在,老子之“天”概念“同時兼具宗教之天與自然之天兩種內(nèi)涵”[2],老子之“帝”更沒有游離上述“帝”之原始宗教概念內(nèi)涵,“帝”觀念作為傳統(tǒng)存在的烙印,或許老子覺得沒有必要再作深入的論述。

      除象帝之外,鬼神也是組成老子宗教世界的重要部分。傳說中,“鬼”由人死之后而化成,《禮記》有:“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祭義》)《說文》也曰:“鬼,人所歸為鬼。”“鬼”也是人格化的神靈:“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楚辭·屈原·國殤》)“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經(jīng)訓》)由于有鬼神存在,世人往往將世間發(fā)生的一切不幸、不順事件和遭遇,歸結(jié)于“鬼”的作祟、傷害所致。這一點,在老子那里確有體現(xiàn):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老子·第60章》)

      老子此論旨在強調(diào)無為而治,則天下太平,如是“鬼”就會在世間退場,不會作亂害人,“鬼”作亂害人,是因人沒能遵循“道”而隨意折騰的結(jié)果。這從另一方面表明,“鬼”作為一種宗教意識的反映,同樣出現(xiàn)在老子時代:“鬼”雖不是世間之人,然能作亂、傷害世間之人,影響、干預甚至左右人之世間。可見,鬼神也是構(gòu)成老子宗教世界的組成部分。

      總之,老子沿留了原始宗教概念,這是構(gòu)成老子宗教世界的主要特性之一。

      如前所述,象、帝、鬼等概念在內(nèi)涵上與傳統(tǒng)的原始宗教根本一致,都有神性,老子的宗教世界由這些神靈所組成,“帝”在老子的宗教世界中處于至上地位。進而言之,老子宗教世界中的諸神均有生殖功能,自然萬物均有靈性。

      上述“象”在物之先觀念也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除此之外,作為在宗教世界中處于至上地位的“帝”,具有創(chuàng)造萬物之功能,而“命”是“帝”創(chuàng)造、影響和干預世界萬物的方式之一,正如《說文》曰:“帝,王天下之號也?!薄疤枴奔刺柫?、命令之義。這啟示我們,在探究“帝”創(chuàng)造萬物之功能時,離不開對作為“帝”創(chuàng)造萬物方式之一的“命”的理解?!懊币彩菚庾?,《說文》曰:“命,使也。”朱駿聲按:“在事為令,在言為命,散文則通,對文則別。令當訓使也,命當訓發(fā)號也。”“命”之本義為指派、發(fā)號、命令等,從口從令,表示用口發(fā)布命令,與“言”有關,其中內(nèi)含“教”之維?!对娊?jīng)》有:“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薄吧系奂让?,侯于周服?!?《大雅·文王》)意指上帝命令不可阻擋?!坝忻蕴?,命此文王,于周于京?!?《大雅·大明》)周文王所受之命令乃從天而降?!氨S颐鼱?,夑伐大商?!?《大雅·大明》)上帝命令你保佑周武王,聯(lián)合諸侯伐殷商,等等??梢?,世界萬物均受“帝”之命令所主宰,“命令”之主體是“帝”,而非“帝”之外的萬物和人。

      老子言“命”有三處,沿留了上述“命”之內(nèi)涵,主要指命令之“命”,無疑也與“帝”有關聯(lián),然又有其獨特的宗教性。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16章》)

      萬物尊道貴德,因為道、德生養(yǎng)萬物,但道不命令、控制和干預萬物(“莫之命”),而是任萬物自然生長,若道“命令”萬物,也只是后來道家莊子所言意義上的“命令”,所謂“命物之化而守其宗”(《莊子·德充符》),此“命”不具征服、教唆等特征,此“化”是“自化”,不受任何控制和干預。在老子看來,“莫之命”中的“命”極具有征服、教唆萬物的特征,并以“我”的意志控制和干預萬物,完全走向了自然的反面,由此帶來的是浮華的詞“躁”世界,此“命令”主體之本源是“帝”。道“莫之命”而“常自然”,表明“道”剝奪了“帝”之“命令”萬物的至上權(quán)威而崇尚自然。

      若要究問“道”之“命令”是什么?權(quán)且說,“莫之命而常自然”可謂無為之道的“命令”,顯然,它與“帝”之“命令”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復命”之漢語義,是指執(zhí)行命令后回報,“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即執(zhí)行“道”之“命令”,由“躁”之世界回歸到本根“靜”之世界,“復命曰?!币馕吨捎行位氐綗o形、由有限融入無限、由短暫化為永恒。

      老子對諸神均有生殖功能以及自然萬物均有靈性又作了具體論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第39章》)

      “一”不僅是個哲學概念范疇,表混沌未分無物的整體狀態(tài),而且具有神秘特性,“一”本身就表現(xiàn)出具有神性,否則“神得一以靈”,即“神”因得到“一”而有靈性,也無法說起。從生命歷程來看,“一”和“神”的關系表現(xiàn)為時間的先后與空間的上下關系:先有“一”,后有“神”,“一”在上,“神”在下,但同時也象征著一種主從、尊卑、隸屬等關系,從而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出宗教特色。

      “神”得到“一”而具靈性,否則,神靈就會消失:“神無以靈,將恐歇?!?《老子·第39章》)“谷”得到“一”而繁殖生命,反之,“谷無以盈,將恐竭”(《老子·第39章》)。“谷”為虛空且深之象,“谷”因虛空且深而具有集蓄水之功,水能繁生萬物。若“谷”中之水不充盈,或死水一潭,或枯竭,就不能繁生萬物,那么其靈性也不會存在。

      從詞源,“‘申’乃‘神’之初文,為電之象形。電隨雷雨,有滋生萬物之功,故滋生萬物成為神的核心內(nèi)涵”[3]?!吧瘛庇凶躺f物之功能,相應地也賦予了天下萬物之靈性,正所謂“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老子·第29章》)。

      老子還將“谷”、“神”結(jié)合起來,進一步明確闡明這方面道理。“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谷神”,為玄妙的生養(yǎng)萬物之處(“玄牝之門”),老子在此將“谷神”比喻成母性,借以闡明“谷神”成為滋生天地萬物之根源,且生生不息,連綿不斷,無窮無盡,這就充分表明了“谷神”之生殖功能,相應地自然萬物也均有神靈。后來,道家莊子借孔子之口神化老子為“龍”(《莊子·天運》),評價老子“澹然獨與神明居”(《莊子·天下》)。塑造理想人格“神人”等,無疑是受到老子宗教信仰概念“神”的啟發(fā)和影響,反映出作為自然萬物之一的“人”,與神交往、相通、結(jié)合并融為一體。

      老子的宗教世界以及宗教世界中的諸神為道所主宰、為道所生,道是宗教世界以及宗教世界中諸神的本原,諸神對于道具有依附性。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幾方面:

      1.道似“萬物之宗”

      老子稱“道”似萬物之“宗”,這便直接涉及宗教世界,“宗”乃萬物之始祖,“道”與“宗”相似,表明“道”為萬物之本原。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

      從詞源學考察,“宗”,乃會意字,從宀示。宀,房屋,示,神祇。其本義指宗廟、祖廟,指對祖先或日月星辰進行祭祀,具有神性。而“教”指教化,與“言”、“命”有關。《說文》也曰:“宗,尊祖廟也?!庇衷?“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薄白凇迸c“教”的結(jié)合,交織著人類對神靈既敬畏、向往,又渴求、依賴的情感,同時也反映出神靈之于人類的至上地位和權(quán)威?!白诮獭币辉~,若求其語源,始于道家老子,錢穆先生指出:“后世喜用此宗字,如曰宗主,曰宗匠,曰宗門,曰宗風,曰宗師,曰宗級,曰宗派,曰宗教,求其語源,實始莊老?!保?]329

      老子言“宗”,除“萬物之宗”外,還有“言有宗”(《老子·第70章》)?!把浴敝秆哉f,有對世人實施“教”之傾向,若“言”離開了“宗”,此言便會因失去最后的根據(jù),而滋長主觀隨意性,多發(fā)生諸如言而無信、口出狂言、華而不實、言過其實等語言混亂現(xiàn)象,故人類應當遵循、信奉和持守“言”之“宗”。也正是在這層意義上,老子強調(diào)和倡導實行“不言之教,無為之益”(《老子·第43章》),“處無為之事,行無言之教”(《老子·第2章》),主張“貴言”(《老子·第17章》)、“希言”(《老子·第23章》)、“信言”(《老子·第81章》)等,以消解浮華的辭藻的世界。后來,道家莊子以《大宗師》為題,即宗大道為師,又提出“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德充符》)、“不離于宗,謂之天人”(《莊子·天下》)等重要命題,此“宗”即是被神化了的宗旨,這些都是對老子之“宗”的傳承和發(fā)展。

      2.道在“象帝之先”

      “道”在“象帝之先”,體現(xiàn)了“道”為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具有最高宗教地位。如前所析,從生命歷程來看,無形、恍惚之“象”,為介于道與物之間的一個階段,表明“道”在“象”之先、位于“象”之上,“道”是本原。

      有關道在“帝”之先,正如陸建華先生所說:“老子是利用人們對‘帝’的信仰、崇拜來設計的……帝不僅是神,而且還是至上神;帝不僅主宰世俗世界,而且還主宰信仰世界。同時,帝還扮演萬物始祖的角色。由于上下、先后象征尊卑主從,老子以道‘象帝之先’,直接置‘道’于‘帝’之前、之上,從而將帝之于萬物的至上性、主宰性以及帝的始祖特征賦予‘道’,使‘道’獲得帝的所有權(quán)威。不僅如此,由道在‘帝之先’,意味著道甚至還主管‘帝’。這樣,道不僅獲得帝的所有權(quán)威,同時還剝奪了帝的至上權(quán)威;道憑借帝而越過帝而成為宇宙中最源初始的存在、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便是理所當然的了。”[4]“道”獲得和剝奪了帝的權(quán)威,主要表現(xiàn)在:“道是造化者,萬物之母,愛養(yǎng)萬物。道是超越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道是生命者,眾妙之門,沒身不殆。道是啟示者,不言之教,以閱眾甫。道是公義者,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是拯救者,常善救人,有罪以免。”[5]“道”剝奪了帝的至上權(quán)威,還表現(xiàn)在“道”剝奪了“帝”之“命令”萬物的至上權(quán)威。

      3.“道生一”

      與上述同理,老子還將“道”置于“一”之前、之上,提出了“道生一”命題。如前所述,“一”不僅是個哲學概念范疇,表混沌未分的整體狀態(tài),而且具有神秘特征,其本身就表現(xiàn)出具有神性。若相對于多元而又有差異的諸神而言,“一”無疑具有指向“一致性”內(nèi)涵,表示諸神共有之神性且存在于諸神間,而老子又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42章》)說明“一”為道所生。在此,老子同樣將“道”直接置于“一”之前、之上,從而將“一”之于萬物的神性特征賦予“道”,使“道”獲得完全神性,神性貫通于道性之中。

      4.道為“百谷王”

      “百谷”意喻著神的多元和差異,老子以“百谷王”喻道,展示了道的宏闊、開廣和淵大,意味“道”能容納、統(tǒng)攝、超越諸谷神。老子對此作了具體的闡述,道存在于天下,猶如川流溪谷匯于江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老子·第32章》)“江?!庇髦傅溃敖!睘椤鞍俟韧酢?“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第66章》)道如同“百谷王”,意味道獲得了統(tǒng)領諸谷神的權(quán)威和地位,諸谷神對于道具有歸依性、依附性。另,“谷神”滋生萬物,是“母”,而道“不知誰之子”(《老子·第4章》),道只是“母”而非“子”,道為原創(chuàng)之“母”,這就進而表明“道”為宗教世界以及宗教世界中諸神的本原。

      總之,“道”似同萬物之“宗”、百谷之“王”,“道”超越了諸神,也就超越了宗教,“道”成為老子宗教世界中的最高宗教概念,居最高宗教地位。

      綜上所云,老子宗教世界主要是由“萬物→諸神(象、帝、鬼、谷神等)→道(宗)”等一系列宗教概念范疇構(gòu)成的,且以“道”為最高的存在,體現(xiàn)了老子宗教世界的獨特特征。在此體系中,老子將“道”置于“象”、“帝”之前、之上,剝奪并獲得了帝的至上權(quán)威,從而確定了“道”的最高宗教地位,由此將世人對諸神的敬畏和崇拜引向?qū)Α暗馈钡淖駨暮托欧?老子視多元而又有差異的“谷神”如同“百谷”之水,縱然會有大小、深淺、清濁、盈枯等殊性,甚至會發(fā)生“爭流”之象,然總歸于“江?!?“百谷王”)而達至“上善”,由此將生命個體的精神世界領到坦然、寬容、大度、平等、和諧等“善”之層面;老子以“江海”(“百谷王”)喻指道,展示了“道”具有容納、統(tǒng)攝和超越諸神之特征,這樣諸神在“道”的“懷抱”中各就其位,在對立中達到和諧,在差異中求得一致,由此而能避免各自超越之維的迷失,進而消解彼此不必要、不應該發(fā)生的所謂信仰之爭。最后,老子的宗教思想還體現(xiàn)著一種虛懷若谷、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而這種文化精神極具有世界宗教意義和價值,“一旦社會有了需要,它可以轉(zhuǎn)變?yōu)橐环N宗教的核心支柱”[6]。

      [1]錢 穆.莊老通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

      [2]侯艷芳.宗教之天與老莊之天[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95.

      [3]宋小克.神、谷神與神人——神字生命內(nèi)涵考論[J].河南社會科學,2010(2):165.

      [4]陸建華.建立新道家之嘗試——從老子出發(fā)[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6.

      [5]袁步佳.《老子》與基督[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83.

      [6]宮哲兵.老子與道教[J].宗教學研究,2004(3):79.

      猜你喜歡
      谷神百谷諸神
      曉途
      諸神的黃昏:震驚市場的八天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10
      實力開啟全國“爆單”模式雷沃谷神小麥收獲機紅火迎新春
      萬物清明 雨生百谷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9:04
      “雨生百谷”小魔術
      90后“老司機”任天冉鐘情雷沃谷神履帶機
      哈薩克族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淺析
      青年生活(2019年18期)2019-10-21 15:44:53
      谷雨節(jié)氣
      兒童繪本(2019年8期)2019-05-16 15:27:32
      《老子》
      “諸神”歡聚
      永川市| 嘉黎县| 台安县| 永胜县| 中西区| 淮滨县| 广汉市| 绩溪县| 桂平市| 屯昌县| 尉犁县| 屏山县| 柳河县| 上林县| 清远市| 汶上县| 阿荣旗| 嵩明县| 平湖市| 永善县| 和田县| 溧阳市| 清流县| 连云港市| 伊吾县| 辉南县| 丰县| 平顺县| 宝应县| 普洱| 潜山县| 积石山| 漾濞| 广南县| 南宁市| 湟源县| 福泉市| 农安县| 都昌县| 石台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