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巴拉
一
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是執(zhí)政黨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是保持黨的青春活力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的關鍵。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全黨以蘇聯(lián)經(jīng)驗為鑒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對如何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從制度上解決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做過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急需各方面的領導干部,雖然意識到要從制度上解決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但是,并沒有把此問題真正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后來鄧小平對此有深刻的反思,他說,民主革命時期大家都比較年輕,建國初期大家年富力強不存在退休問題,然而沒有從制度上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的確是一個大的失誤。對此鄧小平感觸頗深,所以1975年他復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不久,就開始思考如何從制度上解決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并把它作為一個十分迫切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提了出來。1975年7月14日,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鄧小平在會上作了題為《軍隊整頓的任務》的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首次提到了在軍隊中設顧問組的設想。他說:“設顧問是一個新事物,是我們軍隊現(xiàn)在狀況下提出的一個好辦法。設顧問,第一關是誰當顧問;第二關是當了顧問怎么辦?!薄邦檰栆灿袡啵褪墙ㄗh權。顧問要會當,要超脫。不然,遇事都過問,同級黨委吃不消。設了顧問,究竟會有什么問題,等搞個年把再來總結(jié)經(jīng)驗?!保?]23-24這是鄧小平從軍隊入手設立顧問制到最終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最初設想?!拔幕蟾锩苯Y(jié)束后,鄧小平恢復工作,立即把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他深刻感到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對黨和國家及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是關系黨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旋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闹星嗄旮刹?,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老干部需要騰出位置是鄧小平著重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在《高級干部要帶頭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文中指出:“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認真選好接班人,這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問題?!保?]222不久,他再次強調(diào):選拔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是個戰(zhàn)略問題,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的問題?,F(xiàn)在,解決這個問題已經(jīng)十分迫切了,再過三五年,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要來一次災難。在這里鄧小平把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選拔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當作一項戰(zhàn)略任務,把它提高到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
第二,把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比喻為“一場革命”。粉碎“四人幫”后,由于大批老干部恢復了領導職務,老同志在各級領導班子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在當時,恢復老干部的領導職務是必要的,它既是撥亂反正的重要成果也是對老干部過去工作和貢獻的肯定。但是老干部也存在著年齡普遍偏高、精力不夠和專業(yè)知識欠缺等問題,這種狀況是不適應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的,必須改變。為此,鄧小平在一次高級干部會議上說:“現(xiàn)在我們搞四個現(xiàn)代化,急需培養(yǎng)、選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這是一個新課題。也是對老同志和高級干部提出的一個責任,就是要認真選好接班人。老干部現(xiàn)在大體上都是六十歲左右的人了……我們老同志的經(jīng)驗是豐富的,但是在精力這個問題上應該有自知之明。……這是自然規(guī)律,沒有辦法?!保?]221在這里鄧小平把當時干部領導隊伍的現(xiàn)狀和培養(yǎng)、選拔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性分析的十分透徹。
雖然鄧小平對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并做了大量的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大多數(shù)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但還是有部分老干部想不通,有情緒。此時,鄧小平已經(jīng)意識到了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艱巨性和所面臨的困難,1982年1月13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中央機構(gòu)精簡問題的會議上,把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喻為是“一場革命”,他強調(diào)指出:“這場革命不搞,讓老人、病人擋住比較有干勁、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個現(xiàn)代化沒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亡黨亡國的問題,可能要亡黨亡國?!保?]397他語重心長地對老同志講在交班、接班的問題上要向前看,要顧全大局,這是關系千秋萬代的事業(yè)。
二
鄧小平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對如何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和思路,凸顯了鄧小平高超的領導藝術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第一,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根本方法——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開始考慮從制度入手解決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在他看來,建立退休制度是第一步。他說:“廟只有那么大,菩薩只能要那么多,老的不退出來,新的進不去,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此,老同志要有意識地退讓。要從大處著眼,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不要一涉及自己的具體問題就不通了。我們將來要建立退休制度?!保?]193這是鄧小平建立干部領導退休制的最初設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鄧小平從制度層面分析了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產(chǎn)生的原因,在他看來,必須從制度上解決這個問題。1980年8月21日和23日,鄧小平兩次會見了意大利著名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在談到怎樣才能避免或防止再發(fā)生諸如“文化大革命”時,鄧小平說:“我們過去的一些制度,實際上受了封建主義的影響,包括個人迷信、家長制或家長作風,甚至包括干部職務終身制。我們現(xiàn)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復這種現(xiàn)象,準備從改革制度著手?!保?]348從此,鄧小平一直把最終建立退休制度作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重要思路,并多次談及,在“高級干部要帶頭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貫徹調(diào)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jié)”以及“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務是選拔中青年干部”等講話中,對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離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退休要有年齡限制等具體事宜做了詳細地闡述,打消了一些老干部的思想顧慮,開始積極支持建立干部退休制度。
在鄧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導和積極影響下,建立干部領導退休制進入實施階段。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決定高度評價了老干部對中國革命、建設所做出的貢獻,闡明了建立干部領導退休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干部領導的離、退年齡和待遇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1982年9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無論是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的,或是由領導機關任命的,他們的職務都不是終身的,都可以變動或解除。年齡或健康狀況不適宜于繼續(xù)擔任工作的干部,應當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或者離職休養(yǎng),或者退休。”[2]同年,通過的憲法,以國家大法的形式,規(guī)定了國家領導人的任職期限。這些措施和規(guī)定邁出了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最堅實的一步。此后,通過中央顧問委員會的過渡,到黨的十四大干部領導退休制度納入了正常軌道。
第二,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過渡辦法——設立顧問委員會。在鄧小平看來,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雖然十分迫切,但是也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有一種過渡辦法,這樣做既能使老干部有一個適應過程,不感到突然,又能使我們黨的工作順利交接。鄧小平創(chuàng)造性地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設立顧問委員會。鄧小平指出:“我們需要有一個顧問委員會來過渡。顧問委員會,應該說是我們干部領導職務從終身制走向退休制的一種過渡?!保?]414在鄧小平的積極推動下,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建立中央顧問委員會,全會選舉產(chǎn)生了中央顧問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由172名委員組成,鄧小平擔任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一大批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如陳云、李先念、鄧穎超等也主動從第一線退下來,他們以實際行動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央顧問委員會經(jīng)過近10年的出色工作,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到黨的十四大決定不再設中央顧問委員會。設立顧問委員會是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一種過渡形式,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改革黨的干部領導制度、增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它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在此,鄧小平功不可沒。
第三,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鄧小平以身作則。鄧小平不僅從理論上、制度上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在實踐上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早在1979年,他在一次高級干部會議上就說到:“我自己就有這個想法,如果允許我今天退休,我馬上就退休這是真話,不是假話。從整個事業(yè)看,我現(xiàn)在還不可能退休,我想大家也不會贊成。但是,就我個人心情來說,我們這個事業(yè)是千秋萬代的事業(yè)啊!”[1]227這是鄧小平的真心話,體現(xiàn)了鄧小平同志對國家、民族、黨的事業(yè)高度的責任感和一個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坦蕩胸懷。之后,他在各種不同場合多次談到希望在有生之年退休,實現(xiàn)他提出的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建立退休制度的夙愿。在鄧小平看來,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寄托在一兩個人身上是不健康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勢在必行,他要起表率作用。在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鄧小平同志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再次向黨中央提出退休的愿望,黨中央經(jīng)過深思熟慮、廣泛征求黨內(nèi)外意見,決定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退出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只留任黨和國家的軍委主席的職務。鄧小平實現(xiàn)了半退休,但他還是希望早日完全退下來。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在向幾位中央負責同志作政治交待時說:“我過去多次講,可能我最后的作用是帶頭建立退休制度?!麓吸h代表大會不搞顧問委員會了,還是搞退休制度?!保?]在鄧小平的再三請求下,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鄧小平辭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決定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對黨和國家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從此,鄧小平這位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奮斗了近70年的老黨員,開始過一個正常老人的退休生活。
鄧小平多次提出退休,并在十三屆五中全會上最終實現(xiàn)了夙愿,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為我們黨和國家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起了一個示范和帶頭作用。對此,胡錦濤同志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鄧小平同志早就主張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并身體力行地帶頭實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向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順利過渡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4]
三
鄧小平作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做出了巨大貢獻。晚年他倡導的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理論和實踐,不僅保證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而且也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因此,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第一,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在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在如何對待干部領導任期制問題上都沒有處理好,權力過分集中、老人當政現(xiàn)象十分普遍。從蘇聯(lián)社會主義開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都普遍存在著終身制問題,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是社會主義國家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到中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探索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雖然也意識到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弊端,設想過不搞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但由于對此問題的重視不夠,更沒有具體實施,再加上中國封建世襲制等思想的影響,事實上仍存在著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問題,這對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十分有害的。鄧小平敏銳地意識到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弊端,科學地總結(jié)了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經(jīng)驗教訓,提出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建立干部領導任期制和離退休制,并身體力行,這在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極大地豐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
第二,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提供了經(jīng)驗。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推進黨的制度建設,要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發(fā)展黨內(nèi)民主,積極穩(wěn)妥推進黨務公開,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nèi)選舉制度,完善黨內(nèi)民主決策機制,保障黨的團結(jié)統(tǒng)一,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活力,堅決克服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個人獨斷專行和軟弱渙散現(xiàn)象?!保?]在這里推進黨的制度建設,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是關鍵。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推進黨的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又要積極穩(wěn)妥,循序漸進,鄧小平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建立退休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提供了智慧和經(jīng)驗。
[1]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國共產(chǎn)黨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
[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6.
[4]胡錦濤.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4-08-23(1).
[5]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