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明蓮
有效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下小學教學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我們看到目前有效之風還多吹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要學科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某種程度上講還處在被人遺忘的角落。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tǒng)學科的教學有哪些區(qū)別?面對不同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又該如何實施信息技術教育?要回答這些問題都離不開對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分析。鑒于此,筆者拙作試對小學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作一探究。
一、當下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及對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認識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我們注意到這樣兩種情況,一方面由于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課程中必上的一課;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認識度不夠,受評價機制的影響,這些課堂上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再加上不同學生的計算機基礎不同,有的學生能夠相對熟練地操作計算機,而有的學生對于電腦操作則基本上是一無所知,基礎的差異影響了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實施。
二、針對軟硬件等各方面的條件,對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
我們不能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即我們的小學生的興趣一般還只是集中在以游戲為主的感官刺激上,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教師尋找契機,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種嘗試:
首先,依托學生的天然興趣,通過有效引導,為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這里所說的天然興趣就是上面所說的學生對電腦操作的興趣;這里所說的有效引導,是指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相關的問題或教學要求,將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引向信息技術教學的必然要求。
其次,依托學生的天性,通過有效的活動體驗來實現(xiàn)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上文我們提到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喜歡新奇的刺激。既如此,我們就要好好地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通過設計有效的探究活動,讓他們有強烈的親身體驗,有了體驗就會產(chǎn)生直接的經(jīng)驗,而有了經(jīng)驗的支撐,他們的學習就有了走向有效和高效的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低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而言,可以采用更為簡單的游戲。例如可以讓學生在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工具中去畫畫,看誰畫得好看。由于畫圖工具能夠提供粗細不同、顏色不同的線條,噴桶能夠在一個封閉區(qū)域內涂上同一顏色,而學生能夠在線條選擇、顏色選擇及繪畫、噴涂的不同結果比較中獲得極大的樂趣,能夠在“ctrl+z”中體驗到撤銷動作的神奇。有興趣的老師不妨一試。
再次,本著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思想,靈活選擇小組合作學習,實現(xiàn)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升的均衡發(fā)展。很多時候,我們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相差是比較大的,有時我們甚至感覺到一個暑假過去之后,同一個班的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都會變得很大,這說明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我們學生的電腦操作基礎變化是相當快的。在日常教學中如何規(guī)避這種差異,甚至如何利用這差異成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筆者采用的方法是:在分析某一課時所要教授哪些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主要學科上課時劃分的合作小組。通過調查,選擇組內對所要學習知識比較熟悉的學生充當組長(如果學生不熟練,可以在一節(jié)課的前十分鐘左右做一個簡單的小培訓,而其他學生在組長培訓的時間里布置他們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內容)。當組長熟練后,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小組實施“兵教兵”,這一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小組之內合作的氛圍也是十分熱烈的,學習效果當然也不錯。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上選擇的組長并不一定是文化成績十分好的學生,而這些學生一旦在課堂上有了成功的體驗,可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回過頭來影響傳統(tǒng)意義上主要學科的學習,可謂一舉多得。
例如在powerpoint簡單知識的教學中,有一個插入藝術字的教學內容。筆者首先讓幾個小組長學會了怎樣插入藝術字,怎樣選擇藝術字。然后讓他們用自己的名字進行嘗試。當他們熟練之后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小組去組織學習,結果表明他們對自己的任務非常負責,教其他學生時也非常認真,而在組長教組內學生的過程中,他們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然后及時進行彌補,有時還跑到講臺上來問我。要知道其中有些組長可能是其他老師眼中的調皮學生,平時可是很少問問題的?。∥矣X得這樣的措施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品質,挺好的!這也算是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一個意外收獲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zhèn)磨頭小學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