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素
為了解幼兒教師的現(xiàn)狀以及幼兒園保教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找出師資培養(yǎng)培訓方面的問題,筆者選擇了濰坊市市區(qū)及縣市部分條件較好的幼兒園的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幼兒教師現(xiàn)狀調查問卷》的問卷形式,于2012年4月分別對市里4所幼兒園和縣里3所幼兒園的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試圖為縮小差距、培養(yǎng)培訓現(xiàn)代合格優(yōu)質的師資提供實踐和理論支持。共收到有效問卷316份。
(一)教師回答問卷的結果
1.教育理念與師德調查結果
(1)如果有機會讓你再選擇一次職業(yè),是否還選擇做幼兒教師。
在316份試卷中有17.08%的被調查者(54人)回答“肯定做”,18.35%的被調查者(58人)回答“可能做”,有49.36%的被調查者(156人)回答的“不做”,有15.21%的被調查者(48人)回答“說不準”。
(2)你能做到尊重兒童,平等對待每一個兒童嗎。
在316份試卷中有31.96%的被調查者(101人)回答“肯定能”,有50.31%的被調查者(159人)回答“基本能”,有8.22%的被調查者(26人) 回答 “不能”,有9.51%的被調查者(30人)回答“說不清”。
(3)你是否同意“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實踐活動”這一說法。
在316份試卷中有44.30%的被調查者(140人)回答“同意”,有31.32%的被調查者(99人)回答“非常同意”,有16.77%的被調查者(53人)回答“不同意”,有7.61%的被調查者(24人)回答“說不準”。
2.教師專業(yè)知識情況調查結果
(1)是否對幼兒成長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有所了解,并能采取適宜的保教措施。
在316份試卷中有29.11%的被調查者(92人)回答“有把握”,有18.67%的被調查者(59人)回答“非常有把握”,有35.12%的被調查者(111人)回答“沒有把握”,有17.08%的被調查者(54人)回答“說不準”。
(2)觀察、記錄是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你會使用此方法嗎。
在316份試卷中有19.62%的被調查者(62人)回答“會使用”,有11.70%的被調查者(37人)回答“非常熟練”,有40.82%的被調查者(129人)回答“了解此方法”,有27.86%的被調查者(88人)回答“不會使用”。
(3)能否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1]
在316份試卷中有56.96%的被調查者(180人)回答“基本能”,有16.13%的被調查者(51人)回答“肯定能”,有22.15%的被調查者(70人)回答“不一定”,有4.76%的被調查者(15人)“不能”。
3.教師專業(yè)能力調查結果
(1)在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是否能根據出現(xiàn)的新情況,對兒童進行隨機教育。
在316份試卷中有30.06%的被調查者(95人)回答“可以”,有14.24%的被調查者(45人)回答“一定能”,有18.03%的被調查者(57人) 回答“不能”,有37.67%的被調查者(197人)回答“沒有把握”。
(2)對制訂某一階段內的教育活動計劃或某一教育活動的具體方案,你會感到有困難嗎。
在316份試卷中有27.21%的被調查者(86人)回答“可能有”,有13.29%的被調查者(42人)回答“肯定有” 有42.08%的被調查者(133人) 回答“沒有”,有17.41%的被調查者(55人)回答“說不準”。
(3)在與同事的共同工作中能否愉快、順利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在316份試卷中有33.22%的被調查者(105人)回答“能”,有37.02%的被調查者(117人)回答“基本能”,有8.86%的被調查者(28人)回答 “不能”,有20.88%的被調查者(66人)回答“說不清”。
(二)問卷分析
l.專業(yè)理念相對落后,部分教師專業(yè)理念跟不上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甚至出現(xiàn)理念落后的現(xiàn)象,如在回答“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實踐活動”這個問題時選擇“非常同意”的只有31.32%,僅占被調查者的1/3,而回答 “不同意”和 “說不準” 兩項的有24.38%。
2.專業(yè)思想不牢固,師德現(xiàn)狀不容樂觀,如在回答“如果有機會讓你再選擇一次職業(yè),是否還選擇幼兒教師” 這一問題時,有49.36%的被調查者選擇了“不做”,占被調查者的近1/2,說明職業(yè)道德在幼兒教師們心目中的缺失現(xiàn)象。
3.專業(yè)知識不扎實,專業(yè)知識的貯備和應用有滯后于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要求現(xiàn)象,與實際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的狀況明顯。如在回答“能否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這一問題時,僅有16.13%的被調查者選擇“肯定能”,不到被調查者的1/5,而在回答“觀察、記錄是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你會使用此方法嗎”時,有27.86%被調查者選擇了“不會使用”,占被調查者的近1/3。
4.專業(yè)能力較欠缺,基本功不扎實。在解決問題時表現(xiàn)出能力不夠,如在回答“在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是否能根據出現(xiàn)的新情況,對兒童進行隨機教育”這一問題時,僅有14.24%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定能”,而在回答“對制訂某一階段內的教育活動計劃或某一教育活動的具體方案,你感到有困難嗎”這一問題時,被調查者選擇“可能有”和“肯定有”這兩項的和高達40.5%,占被調查者的2/5。
(一)幼兒教師隊伍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亟待加強。當下,幼兒教師職業(yè)的準入門檻低、待遇低、心理壓力大是造成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大部分教師第一學歷為中專或高中,近年來入職的教師有一部分為大專學歷,個別的為大學本科學歷,在調查的人員中有80%的教師為非在編人員,與中小學教師相比,幼兒教師的工資及待遇低的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此導致的幼兒教師流動性強甚至優(yōu)秀教師流失現(xiàn)象非常廣泛?,F(xiàn)在社會環(huán)境下,幼兒教師心理壓力也很大,學前期的每一個孩子(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掌上明珠”,四個甚至六個成人關注一個孩子的現(xiàn)象司空見慣,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這些問題都對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除了體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外,學習培訓時間不足、力度不到位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二)專業(yè)理念有待于提升。幼教師資的專業(yè)理念應跟上社會、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幼兒教師對幼兒園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工作過程、內容、對象、工作方式都應具有應有的專業(yè)性或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專業(yè)性存在異議,錯誤地認為幼兒教師的工作不需要很高的理性認識,也沒什么專業(yè)性,所以幼兒教師專業(yè)理念的發(fā)展與提升也沒有引起人們應有的、足夠的重視,這是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問題,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質量。
(三)專業(yè)能力的提高不容忽視,理論知識要與實際工作要緊密結合在一起,許多教師入職前對學前教育了解不夠,對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他們在進入幼兒園之前根本不知道幼兒教師工作的實質是什么,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認為幼兒教師不需要廣博的知識與相應的專業(yè)能力,只是簡單的看看孩子、與孩子玩玩即可,工作中才發(fā)現(xiàn)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知識不足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專業(yè)能力問題,雖然感覺手忙腳亂,非常辛苦,但工作起來仍很吃力,很難完成高質量的保教任務。
(一)幼教師資培養(yǎng)的建議
1.確定合適的內容體系。職業(yè)道德和理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知識和理論做基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對相關的知識的認識、了解、理解、掌握,內化成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在工作中用語言、態(tài)度、行為表現(xiàn)出來。正確、科學、豐富、合適的知識,是建立和形成良好師德與先進理念的基礎,這些知識應包括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幼兒生理衛(wèi)生、安全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與個人修養(yǎng)有關的歷史、文學、愛國主義思想、自然科學、心理健康等知識,合理組織相關教學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最終形成一個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喜歡自己的工作崗位,敬業(yè)樂業(yè),熱愛、尊重幼兒,為人師表,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的人。
2.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應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盡量使學習過程生動有趣,可以把理論學習與到幼兒園實際考察、案例分析等實踐活動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以及專題報告會、優(yōu)秀幼兒教師經驗介紹等,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yè)實踐結合起來。如,對“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學習許多人不太感興趣,對沒有實際工作感受的在校學生來說更像聽“天書”,如果簡單地從理論到理論,相當一部分學習者只是應付過程,形式重于實質是最后的結果,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可能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如,從實踐活動中選取與國家學前教育法律法規(guī)知識相關的實際“案例”讓學習者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興趣入手,他們會自覺地將與之相關的知識反復閱讀與學習,直至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通過這個過程自然獲得了應有的知識。
(二)加強教師專業(yè)化學習,提高幼教師資的專業(yè)能力
l.設置科學有效的課程。職前培養(yǎng)要注意從課程設置入手,以某學?!拔迥曛拼髮W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課程表”為例,其課程體系主要有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教育實踐課四個板塊構成,其中必修課程(文化基礎課、專業(yè)理論課、專業(yè)技能課)占教學活動總量的76%,選修課程(文化基礎類、專業(yè)理論類、專業(yè)技能類)占教學活動總量的7.14%,活動課程(社團、興趣小組等)占教學活動總量的4.16%,教育實踐(教育見習、軍訓及其他)占教學活動總量的12.69%。從中可以看出相關課程也主要采取認知為主導的模式,缺乏以實踐為主導的模式,[2]所以課程比例存在一定問題,需要調整、擴大實踐課的比例,使見習實習課有效的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將理論學習和專業(yè)技能、能力培養(yǎng)有效結合,提高職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能力。
2.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從以上各類課程的比例看,實踐課的比重(12.9%)明顯低于理論課的比重,幼兒教師的工作又特別強調實踐活動作用,所以增加實踐的機會,將動手操作、保教結合等實際的、可行的做法通過見習和實習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實戰(zhàn)本領,應該是教學中的必備、重要環(huán)節(jié)??梢詫W生與幼兒園高素質的教師展開“一帶一”或“一帶二或帶三的”的傳幫帶活動,手把手的教,實踐過程會讓學生在教育現(xiàn)場獲得真切的、實實在在、鮮活的感悟或經驗,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由單純掌握理論知識向在實踐中產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向發(fā)展,以學習研究制定周計劃為例,根據主題教學的要求和目標,結合在幼兒園獲得的經驗,跟隨指導教師通過研究制定周計劃,不僅提高了學習者對主題活動內容的認識與理解,而且對選擇、編排一周的課程內容及調控課程進度的能力都有促進,特別能提高學習者對課程的理解、反思、研究等駕馭課程的能力。
3.對職后培訓的建議
(1)形成長效培訓機制,保持培訓學習的連續(xù)性。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需要終生學習,建立有效地學習保障機制,是保證在職教師知識不斷更新、能力進一步提高的重要措施,所以從各級業(yè)務主管部門到幼兒園都應制定長期、中期、短期培訓計劃和方案以及落實措施,保證每個教師都能在自己現(xiàn)有的基礎上,每學年、每學期都有學習培訓的機會,并能從中得到提高。同時要注意學習的方法的傳授,教師教育要把關注的焦點集中于教學方法的學習以及實習生的實地經驗的豐富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3]因為在知識更新的能力提高的過程中,離不開個人的學習能力,“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分層培訓,注重效率。有針對性的培訓,就幼兒園老師而言,因工作崗位不同,對每個人的發(fā)展要求也不同,同時個體之間基本素質有一定的差別,園長、業(yè)務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師、配班教師、新教師、保育員在工作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問題認識的角度、深度都有所不同,根據工作性質和工作需要分別進行培訓,以提高培訓效果??梢苑謩e設置園長培訓班、骨干教師培訓班、新入職教師培訓班、保育員培訓班等,如針對“園長培訓班”就可以多安排一些法律、法規(guī)、理念、團隊建設及幼兒園管理方面的知識的學習,為做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園長提供幫助。而針對“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培訓,應該多側重于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以及靈活把握教育教學的能力的培訓,這樣才能因材施教,學習者各取所需,使所有參訓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全面提高,專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增強。
[1]教育部.幼兒園教師標準專業(yè),(EB/OL).2012,2.
[2]劉香東.美國高校推動公民教育發(fā)展的策略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1,(7).
[3]李廣平.20世紀末以來土耳其教師教育的重構與課程改革[J].外國教育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