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荊民 (荊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湖北 荊州 434000)
心臟驟停是臨床急診中最危急的一種急癥,常發(fā)病突然,若不及時搶救,患者可迅速死亡。現(xiàn)就2006年至2012年在我科搶救的心臟驟?;颊?1例臨床資料分析報道如下。
21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齡28~72歲,平均58.3歲。院外發(fā)現(xiàn)心臟驟停14例,院內7例。引起心臟驟停的病因包括:心肌梗塞7例,腦血管意外5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5例,藥物過敏2例,電擊傷1例,不明原因1例。判斷心臟驟停依據(jù):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心電圖表現(xiàn)為心室顫動、無脈性電活動、直線。
開始復蘇時間:發(fā)現(xiàn)當時~30min,平均4.45min。參考 《內科學》第7版心肺復蘇搶救流程,包括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電除顫、藥物治療:腎上腺素1mg靜推,3~5min重復1次,血管升壓素,嚴重低血壓著可給予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心臟驟?;驈吞K時間過長,適當補充碳酸氫鈉,經(jīng)2~3次除顫加心肺復蘇及腎上腺素仍然是室顫或無脈室速,可應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初步心肺復蘇成功后予維持有效循環(huán)、維持呼吸、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防止急性腎功衰、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等。整個心肺復蘇時間為30~55min。
21例中心跳恢復6例,搶救成功率28.6%。
心臟驟停是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導致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中斷,如救治不及時,患者死亡率高,筆者在搶救心臟驟?;颊哌^程中,總結以下幾點體會。
心臟驟停時,由于腦組織中氧和能量的儲備很少,對缺氧和酸中毒的耐受性差,循環(huán)停止后,腦組織所儲備的三磷酸腺苷和糖原在數(shù)分鐘內即耗盡。在體溫正常,在心臟驟停8~10min內,即可導致不可逆性損傷,血液循環(huán)停止時間越長、復蘇成功率越低,并發(fā)癥越多[1]。心臟驟停生存率低,根據(jù)不同情況,其生存率在5%~60%,搶救成功的關鍵是盡早進行復蘇治療。本組病例中,院前救護車到達現(xiàn)場時間多在4min以上,復蘇成功率僅為28.6%。
確定心臟驟停后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若條件不允許,可不進行人工呼吸,按壓幅度3~5cm,頻率100次/min,有效的心臟按壓能維持足夠的心臟充盈和搏出,為心、腦等重要臟器提供一定含氧血流。
室顫是非創(chuàng)傷心跳驟?;颊咦畛R姷男穆墒С#皶r的胸外按壓雖可部分維持心腦功能,但極少能將室顫轉為正常心律。許多學者認為,在心臟驟停1min行電除顫,復蘇的存活率約90%,每延遲1min,復蘇存活率下降7%~10%,延遲12~15min后電除顫很難奏效[2]。
腎上腺素是心肺復蘇的首選藥物,可應用于電擊無效的室顫及無脈室速、心臟停搏或無脈性電生理活動。常靜脈推注1mg,每3~5min重復一次,嚴重低血壓可應用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合理應用納絡酮,納絡酮為阿片肽受體競爭性拮抗劑,能拮抗β內啡呔對呼吸和循環(huán)的抑制,近來有專家建議將納絡酮列入心肺復蘇指南,作為急診搶救的必備藥物。
心肺復蘇成功后處理原則包括維持有效的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防治腦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和繼發(fā)感染等。總之,搶救心臟驟停應爭分奪秒,盡早胸外按壓及電除顫,合理應用復蘇藥物,以提高搶救成功率。
[1]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 [M].1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410-1411.
[2]方向韶,符岳澤.2005年國際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 [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6,11(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