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后主嗜好文學與亡國之關(guān)系——兼論陳后主亡國之因

      2013-04-02 02:42:37方學森
      池州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亡國后主賦詩

      方學森

      (池州學院 中文系 ,安徽 池州 247000)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保ā恫辞鼗础罚?,唐代詩人杜牧這兩句有名的詩,成為后人用以譏諷陳后主的典范之作。后主何以亡國?歷來人們都說是他沉湎于女色寄情于詩酒所致,其詩如《玉樹后庭花》甚至被視之為“亡國之音”,成為荒淫亡國的象征?!蛾悤ず笾骷o論》就說他:“不崇教義之本,偏尚淫麗之文,徒長澆偽之風,無救亂亡之禍”[1]80。其宴集群臣飲酒賦詩固然荒恤了國政,但吟詩作賦即使是寫作淫詞艷曲,至多只能是亡國的一個次要因素,并不是亡國的主因。詩酒誤國非必亡國,歷史上好詩好酒好色的帝王,大有人在,卻并不一定因此亡國。陳叔寶固然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但把陳亡的罪責全部歸之于其“偏尚淫麗之文”,這并不完全符合客觀事實。后主登基之時,南朝已是江河日下,在與北方的抗衡中漸漸失去優(yōu)勢,甚至落后于北方。后主治國又無多少手段和才能,其雖也曾謙恭問政卻因不是王霸之具,終究不敵北方浩浩蕩蕩勢如破竹的隋軍,注定要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后主亡國既是其不善治國的結(jié)果,更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這與其飲酒作詩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而作為文人和文壇領(lǐng)袖,后主嗜好文學獎勵藝文,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個時代文學的發(fā)展。

      1 獎勵藝文推動時代文學發(fā)展

      陳后主嗜好文學,這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蛾悤そ倐鳌氛f:“后主昔在東朝,留意文藝”[1]241。 《陳書·岳陽王叔慎傳》也說:“是時,后主尤愛文章”[1]258。后主身邊之人多為文學之士,《陳書·孔奐傳》載后主不以“世有懿德,識性敦敏”的王廓為太子詹事,而偏愛江總,原因就是江總乃“文華之人”,“有潘、陸之華”[1]197。 《陳書·江總傳》說:“(總)好學,能屬文,于五言七言尤善;然傷于浮艷,故為后主所愛幸”[1]241。后主自己在《與詹事江總書》一文中說:“吾生平愛好,卿等所悉,自以學涉儒雅,不逮古人,欽賢慕士,是情尤篤”[1]322。后主所欽慕的賢士大多是有文學才能之人,其任人幾乎唯以文學,由此可見其對文學是情有獨鐘。

      后主愛好文學,故其大力獎勵藝文,對文學之士多有獎掖,這在史書中多有記載?!蛾悤の膶W傳序》云:“后主嗣業(yè),雅尚文詞,傍求學藝,煥乎俱集。每臣下表疏及獻上賦頌者,躬自省覽,其有辭工,則神筆賞激,加其爵位,是以縉紳之徒,咸知自勵矣”[1]315。《后主本紀》亦云:“(后主)深弘六藝,廣辟四門,是以待詔之徒,爭趨金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1]81。《岳陽王叔慎傳》說:“叔慎與衡陽王伯信、新蔡王叔齊等日夕陪侍,每應詔賦詩,恒被嗟賞”[1]258?!兑Σ靷鳌?、《蕭允傳》、《文學傳·褚玠》、《文學傳·岑之敬》、《文學傳·陸玠》、《文學傳·陸琛》、《文學傳·徐伯陽》、《文學傳·陸琰》、《舊唐書·褚亮傳》[2]、《舊唐書·袁朗傳》等,分別記載了姚察、蕭允、褚玠、岑之敬、陸玠、陸琛、徐伯陽、陸琰、褚亮、袁朗等文學之士,因有文才而受到陳后主的賞識,他們或被嘉賞,或被賻贈,或被拔擢?!兑Σ靷鳌份d后主不僅嘉賞姚察的才學,對其生活也可謂關(guān)懷備致:“時察母韋氏喪制適除,后主以察羸瘠,慮加毀頓,乃密遣中書舍人司馬申就宅發(fā)哀,仍敕申專加譬抑”[1]243?!昂笾鲊L別召見,見察柴瘠過甚,為之動容,乃謂察曰:‘朝廷惜卿,卿宜自惜,即蔬菲歲久,可停持長齋?!智捕戎袝蹊バ?,重加慰喻,令從晚食”[1]244。 作為君王,如此禮遇文學之臣,實在難能可貴。

      陳后主愛好文學,又對文學人才予以獎挹,不管其主觀目的為何,但在客觀上推動了陳代文學的發(fā)展。陳后主的詩最為人所知的是以《玉樹后庭花》為代表的宮體詩,作為南朝宮體詩的殿軍,與其他詩人的宮體之作一樣,陳后主的詩固然有綺艷纖靡陰柔無力的弊病,但其中也有不少值得我們?nèi)テ肺兜男迈r動人的東西,其詩在清新明麗之中,蘊含著女性之美、自然之美、韻律之美。其實宮體之外,陳后主亦多有創(chuàng)造,諸如寫景、詠物、邊塞、公宴、思鄉(xiāng)、人生感悟等內(nèi)容,在其詩中并不鮮見。雖然大多是傳統(tǒng)題材,但在內(nèi)容上有一定程度的拓展。陳代詩歌尤其是宮體詩的中興,與后主的大力倡導密不可分。陳后主在太子東宮時,就經(jīng)常與文人聚會賦詩,在其周圍實際上形成了一個東宮文人集團。即位之后,文會依然進行著,只是其中的成員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又形成了一個皇宮文人集團。后主君臣日夜游宴鼓樂賦詩,直接促成了陳代宮體詩的高潮。后主偏愛那些側(cè)艷之作,江總之詩“傷于浮艷”,故為后主所愛幸;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后主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而歌之[1]89,后主的這種嗜好直接影響了其周圍的文人,因此宮體詩風成為當時詩壇的主旋律,很少有人不染指宮體詩的創(chuàng)作。

      2 寄情詩文酒色荒恤國政

      《南史·陳后主紀》曰:“(后主)后從至仁壽宮,常侍宴,及出,隋文帝目之曰:‘此敗豈不由酒?將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3]203。隋文帝說陳后主亡國是因為沉湎于詩酒,后世論者多持此論。詩酒豈能亡國?《陳書》作者姚思廉在《后主紀論》中以“史臣”身份予以評論,指出君臣“以文學相處”,“自魏正始、晉中朝以來”,“浸以成俗”,“后主因循”而已,但他錯就錯在“未遑改革”,乃至“朝經(jīng)墮廢,禍生鄰國”[1]81。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其飲酒賦詩與亡國沒有一點關(guān)系,至少寄情于詩文酒色荒恤了國政。早在當太子時后主就好酒好色好詩,《陳書·毛喜傳》說:“皇太子好酒德,每共幸人為長夜之宴”[1]270?!蛾悤そ倐鳌芬草d:“(江總)以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yǎng)良娣陳氏為女,太子微行總舍”[1]241。后主今存公宴之作一半以上是在東宮時期所作。即位以后,后主更是創(chuàng)造條件游宴賦詩。《南史·陳后主紀》載:“后主愈驕,不虞外難,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婦人美貌麗服巧態(tài)以從者千馀人。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范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君臣酣飲,從夕達旦,以此為常。而盛修宮室,無時休止。稅江稅市,征取百端。刑罰酷濫,牢獄常滿”[3]200。與后主游宴賦詩的主要是兩種人,一是男性寵臣,二是女性妃嬪。他們“一入后庭,數(shù)旬不出”[4]445,“從夕達旦,以此為?!薄:笾鳛榇诉€盛修宮室,“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1]89。其沉湎于詩酒,不恤國政,不虞外難,即使是大敵當前,后主仍然與眾人只顧飲酒賦詩?!赌鲜贰り惡笾骷o》載,當隋朝大軍兵臨長江時,后主還在那里說“虜今來者必自敗”,與孔范等人“奏伎縱酒,作詩不輟”[3]201。

      陳后主飲酒賦詩完全是為了娛樂的需要,于治國幾乎無涉。他之所以沉浸其中,一是因為他好詩,于是要發(fā)揮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二是因為他貪圖逸樂,詩酒女色就是其人生追求;三是他治國無方,惟有寄情詩酒。在別人看來,陳后主創(chuàng)作了一些與其身份不相稱的詩,然而只有這些詩篇或者是創(chuàng)作這些詩篇的過程,才能流露他的真性情。他也曾謙恭問政,但終究不是王霸之具。

      3 謙恭治國卻非王霸之具

      陳后主游宴賦詩確實荒恤了國政,然而即使他不作詩,也不一定能治理好朝政。詩酒是其誤國的一個原因,但絕不是其亡國的決定性因素,即使不寫詩,他照樣會亡國。為什么呢?因為他不是當皇帝的料,本性怯懦,政治上又很無能。

      3.1 本性善良卻治國無方

      后主即位之初,實際上也很想有所作為,因而還算比較勤政愛民,這從他頒布的那些詔令就可看出,這些詔書大多載錄于《陳書·后主本紀》。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日,也就是后主即位的當天,他就頒布詔書,說“思播遺德”、“咸與惟新”,他要依靠群臣的輔佐把先王的遺德惠及萬民,并要實行革新,而且他的態(tài)度是謙恭的,說“方賴群公,用匡寡薄”[1]71,這樣的姿態(tài)在后來的詔書中也時而可見,如至德元年春正月壬寅,他下詔說自己“訓俗少方,臨下靡算,懼甚踐冰,慄同馭朽”[1]73。即位的當年,他又先后下詔勸農(nóng)、求賢、納言、禁奢、安撫在陳朝的夷狄之民。如太建十四年三月辛亥頒布詔書免征租稅、獎勵耕種。農(nóng)業(yè)是根本,乃百姓的衣食之源,后主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要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來在至德二年冬十月又下詔免除望訂租調(diào),這當然也是英明的決策。太建十四年三月癸亥日,他又頒布詔書尋求治國之賢才,接著又下詔采納諫言,甚至說“若逢廷折,無憚批鱗?!奔词故桥纨堶[的言論,也要接受。象這樣納言的詔書,后來在至德四年又下了一次,其說:“王公已下,各薦所知,旁詢管庫,爰及輿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親加聽覽,佇于啟沃”[1]76。不僅要聽王公官吏的建議,甚至還要向那些管理倉庫之人,以至輿皂小吏征詢諫言。后主還經(jīng)常大赦天下,其在位七年先后有10次。登基即位大赦,是古之常制,但象后主這樣頻繁地大赦天下,卻并不多見,這說明他還是比較同情百姓體恤民情的。

      應該說后主也懂得一些治國道理,只是僅僅懂道理還遠遠不夠,關(guān)鍵是要能以強有力的手段將這些決策落到實處,而這恰恰是后主的弱點。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史書中幾乎沒有一處述及他是怎樣采取措施落實他的這些政策的,也沒有論及他所頒布的這些詔令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懷疑,后主也許只會紙上談兵,其想法是好的,卻拿不出有效的行動策略和手段。他也許只會說些大話空話和套話,卻干不了實事。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據(jù)《南史·陳后主紀》載,禎明三年春正月,隋兵已渡過長江,進入陳朝的腹地,后主乃下詔信誓旦旦地說:“朕當親御六師,廓清八表”[3]201。但他真的這樣做了嗎?沒有。后來隋軍攻入宮廷時,“后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颂佑诰盵3]202。當然,這個例子更能證明陳后主乃貪生怕死之輩,但也證明了其只是個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他所下的那些詔書也不必當真,其初衷是好的也是真誠的,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卻無濟世之能。

      3.2 昏而不暴然生性怯懦

      “后主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1]80,這樣的生活使得他缺乏政治上的鍛煉,因而顯得很無知。他不善選拔輔佐之才,因而登基之后所頒布那些同情百姓的詔令并未落到實處;他不辨賢愚是非,因此逆耳忠言置若罔聞?!蛾悤じ悼f傳》載傅縡“甚為后主所重。然性木強,不持檢操,負才使氣,陵侮人物,朝士多銜之?!笔┪膽c等人“共譖縡受高麗使金,后主收縡下獄”。傅縡在獄中上書罵其“酒色過度,不虔郊廟之神,專媚淫昏之鬼”,“視生民如草芥,……神怒民怨,眾叛親離。恐東南王氣,自斯而盡?!焙笾饕姇蟠笈扰瓪馍越夂?,派人對傅縡說:“我欲赦卿,卿能改過不?”傅縡卻說:“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可改?!焙笾饔谑且媾熨n死獄中[1]282?!蛾悤ふ氯A傳》載章華遭朝臣排詆,郁郁不得志,上書極諫,說后主“溺于嬖寵,惑于酒色,……隋軍壓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張,臣見麋鹿復游于姑蘇臺矣。”后主大怒,即日命斬之[1]283。傅縡、章華上書極諫,不僅諫言未被采納,反而被后主賜死或斬首,這時的陳后主與即位之初下詔要虛心納言的陳后主判若兩人。傅、章二人所言應是實情,但忠言逆耳,后主沒有英主明君的胸懷,當然聽不進去,甚至不能容忍。再加上后主身邊聚集的大多是不持政務的佞臣,好話說盡,后主聽多了,當然就聽不進逆耳之言,“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輒以罪斥之,君臣昏亂,以至于滅”[1]242。

      后主的昏庸不僅表現(xiàn)在他聽不進忠告諫言,更表現(xiàn)在他親幸奸佞庸臣,任由他們蒙騙和擺布。正如《陳書·后主紀論》所言:“謀謨所及,遂無骨鯁之臣,權(quán)要所在,莫匪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艷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眾叛親離,臨機不寤”[1]80。傅縡很有文才,本為后主所重,只因施文慶、沈客卿等佞臣說他受賄,后主就不明是非將其下獄。《陳書·后主本紀》又載禎明二年十一月,“隋遣晉王廣眾軍來伐,自巴、蜀、沔、漢下流至廣陵,數(shù)十道俱入,緣江鎮(zhèn)戍,相繼奏聞。時新除湘州刺史施文慶、中書舍人沈客卿掌機密用事,并抑而不言,故無備御”[1]78。這樣的軍機大事,后主竟然一無所知。后主不僅為奸佞之臣所蒙蔽,還聽由后宮妃嬪決定朝政?!蛾悤堎F妃傳論》說:“(張貴妃)善候人主顏色。是時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蔡脫兒、李善度進請,后主置張貴妃于膝上共決之?!蟪加胁粡恼?,亦因而譖之,所言無不聽。于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zhí)政,亦從風而靡。閹宦便佞之徒,內(nèi)外交結(jié),轉(zhuǎn)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1]90。象這樣佞臣與寵妃沆瀣一氣,把持著朝綱,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

      人們說陳后主是昏君,并沒有冤枉他。然而其固然昏庸無能,但又決非是一個暴君,與齊代的郁林王、東昏侯還有后來的隋煬帝相比,他實在是算不得什么!他并不時常亂殺無辜,相反,其還有心地善良重情重義的一面。傅縡上書極言相抗時,他還心存惻隱,只要傅縡能改,就赦免之。只是傅縡過于“負才使氣”,讓他下不了臺,不得不殺之。章華上書極諫,亦有因“郁郁不得志”而泄私憤之嫌,況且其用詞過于強烈,不要說陳后主,任何開明之君恐怕也難以容忍。再如后主即位之前曾遭始興王叔陵的暗算,被斫傷頸部,差點死于王室內(nèi)斗。后來長沙王叔堅又與其有怨,叔堅“刻木為偶人”,“祝詛于上”,就算是鑒于前事,后主也應殺叔堅,但他感其前功而赦之,甚至“以王還第”[1]255,由此可見后主還是很講仁義和手足之情的。而最令人感動的,還是隋軍攻入宮城時,他帶著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進景陽宮井一事。在自身安危難保之際,他還能想著兩個寵愛的女人,可見其真是個重感情之人,這與楚霸王項羽之于虞姬、唐明皇之于楊貴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象陳后主這樣重情在古代帝王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陳后主與妃嬪躲在井里逃命一事,之所以最招后人恥笑,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暴露了陳后主作為皇帝最大的弱點——膽小怯懦。陳后主為什么膽怯?因為他貪生怕死,為了茍活,他甚至不要氣節(jié)。亡國入隋后,他甚至向隋文帝索要官號,又賦詩為隋朝頌美,都體現(xiàn)出他的懦弱無能茍且偷生。他不能象歷史上許多的英雄人物那樣,昂起頭去迎接死亡,甚至不如南唐后主李煜,被囚后為故國悲歌不息。他其實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根本上不適合做皇帝。

      作為文人,陳后主才華橫溢;但作為皇帝,卻平庸無能。不是他不愿理政,實在是治國無方。他不具備政治家的資質(zhì),因此不知道怎樣舉賢授能;他沒有英主明君的眼力,所以不辨賢愚忠奸。他昏庸卻并不暴虐,反而很膽怯,沒有作為君王的勇武之氣。所以,陳叔寶實際上不適合做萬民之主,但他是宣帝的太子,不管他有無才能,都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他又不能不繼承祖先打下的天下。因而他只有姑且在這個位子上坐下來,而且要象過往的君王一樣,發(fā)布一些號召以圖振興國力,但做了一段時間后,他實在是力不從心,因此索性象當太子的時候一樣,宴集群臣且酒且詩?;实鄣耐L他展示不出來,而詩人的稟賦要呈現(xiàn)于世。他不是因為要吟詩作賦而不治國,而是因為治國無能干脆就去作詩。所以,陳的亡國與其政治上的無能和怯懦的性格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不在于他作不作詩。

      4 南朝江河日下無力與北抗衡

      陳的亡國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當時其內(nèi)部虛弱,而外又有強敵,因此滅亡只是早晚的事。

      陳朝歷時33年,前后共有五位國主。與每一個新的王朝一樣,陳朝的前幾位君主,也能勵精圖治致力于王朝的興盛。他們反復減免賦稅,多次大赦天下,以求修養(yǎng)生息重振國力,讓社會得以安寧。特別是文帝、宣帝在位期間,采取了一系列的強國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成效。正如《陳書·后主紀論》所載唐代史臣魏徵的總結(jié):“世祖天姿睿哲,清明在躬,早預經(jīng)綸,知民疾苦,思擇令典,庶幾至治。德刑并用,戡濟艱虞,群兇授首,強鄰震懾”。“高宗爰自在田,雅量宏廓,登庸御極,民歸其厚,惠以使下,寬以容眾?!偻燎Ю?,奄有淮、泗,戰(zhàn)勝攻取之勢,近古未之有也”[1]79。經(jīng)過幾代帝王的努力,陳王朝的國家元氣逐步得到恢復,至后主登基之時,社會比較安寧,經(jīng)濟稍有發(fā)展,國力有所起色。

      然而,陳朝畢竟是在經(jīng)濟文化破敗不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梁末侯景之亂和稍后西魏軍的南下,讓經(jīng)濟和文化曾經(jīng)極度繁榮的南朝元氣大傷。不僅社會財富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連人口也急劇減少。侯景之亂毀掉了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都城建業(yè),《魏書·島夷蕭衍傳》載:“初城中男女十余萬人,及陷,存者才二三千人?!季岸山料莩侵?,江南之民及衍王侯妃主、世胄子弟為景軍人所掠,或自相賣鬻,漂流入國者以數(shù)十萬口,加以饑饉死亡,所在涂地,江左遂為丘墟矣”[5]。西魏軍攻陷江陵后,南方的經(jīng)濟文化又遭重創(chuàng),雪上加霜。在這個過程中,士族幾近滅絕,據(jù)曹道衡先生的考察,謝、王、蕭、劉等大族幾乎衰落殆盡[6]。與前代相比,陳朝的疆域更為逼仄,《隋書·地理志上》載:“逮于陳氏,土宇彌蹙,西亡蜀漢,北喪淮肥,威力所加,不出荊、揚之域”[4]548?!蛾悤ず笾鞅炯o》載太建十四年夏四月后主下詔曰:“中歲克定淮、泗,爰涉青、徐,彼土酋豪,并輸罄誠款,分遣親戚,以為質(zhì)任。今舊土淪陷,復成異域”[1]73。由此可知,這種情形在陳后主即位之前就已出現(xiàn)。魏徵就說:“高宗始以寬大得人,終以驕侈致敗,文、武之業(yè),墜于茲矣”[1]80。這說明后主尚末即位的宣帝后期,陳王朝就已日漸衰弱。而此時北朝已基本完成北方的統(tǒng)一,日益強大起來。在太建十三年(581年),也就是后主即位的前一年,隋文帝就己經(jīng)在北方建國,并窺視著南方,開始其統(tǒng)一南方的計劃,以實現(xiàn)其帝國夢想。

      所以后主即位時的情勢是國內(nèi)的實力越來越弱,外部威脅又不斷增強,如果其不是一位能力挽狂瀾的英主明君,那么陳代的滅亡就為期不遠了,而后主偏偏是一位善作詩卻不善治國的皇帝,其結(jié)果當然就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陳后主游宴賦詩確實荒恤了國政,然而即使他不作詩也要亡國。政治上的昏庸無知和膽小怯懦的本性,決定了他成不了明主賢君,更沒有一匡天下的帝王氣概,他只有依靠飲酒賦詩來寄托人生。后主登基之時,南朝就大勢已去,而北朝勢力漸隆,以后主之資,亡國實乃必然,不在于他作不作詩。

      [1]姚思廉.陳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4]魏徵.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5]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187.

      [6]曹道衡.南朝文學史上的王謝二族[J].文史知識,2000(1):9-16.

      猜你喜歡
      亡國后主賦詩
      誰道本草不爛漫,賦詩填詞與君知
      新民周刊(2023年23期)2023-07-06 06:45:59
      又遇二月二
      青年文學家(2022年7期)2022-04-24 18:29:58
      初雪
      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南唐后主李煜 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醉菊
      當代人(2018年10期)2018-12-22 05:34:40
      陳后主亡國
      春從天上來·南唐后主
      李清照詞中“愁”的意和蘊
      甘肅教育(2017年10期)2017-07-04 14:48:34
      從譯介學角度試析玄采對《越南亡國史》的編譯
      涿州市| 嘉定区| 赣榆县| 沾化县| 大宁县| 南川市| 南投县| 吉林省| 汾阳市| 沾益县| 新建县| 昆明市| 淮阳县| 虞城县| 盐亭县| 巴中市| 卢湾区| 蕉岭县| 巢湖市| 蕲春县| 瑞安市| 和硕县| 西丰县| 昌平区| 祁门县| 察哈| 阳原县| 武定县| 容城县| 四会市| 土默特右旗| 玛沁县| 江山市| 宁海县| 建湖县| 九龙县| 米林县| 阳原县| 波密县| 湖州市|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