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外語學習焦慮與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相關性研究
——以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為例
楊博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本文主要是通過調查研究以外語學習焦慮為視閾,分析了外語學習焦慮對獨立學院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影響表現(xiàn)及成因,提出了緩解學生外語學習焦慮水平的對策,為改善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提供了依據(jù).
外語學習焦慮;大學英語;獨立學院
大學英語課程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學生最為重視的基礎課程之一.許多高校把掌握英語能力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的要求而使英語教學備受關注.目前各獨立學院都普遍開設了大學英語課程,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定位和成熟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是從本科第三批處理和分數(shù)下降來再次錄取的,所以學生的整體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英語基礎差,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忽略了獨立學院和普通高校的學生差異,背離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所以教學效果不理想.獨立學院的這種特殊性,使其大學英語教學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外語學習焦慮(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是一種外國語言學習過程的緊張和恐懼.不同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和狀態(tài)焦慮(state anxiety),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情境具體的焦慮(situation specific anxiety),是外語學習者在某一特定情況下主觀地不愉快的經(jīng)歷[1]霍維茨認為,外語學習焦慮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擔心溝通(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主要表現(xiàn)為個人和其他人在焦慮或恐懼產(chǎn)生的程度問題;其次,考試焦慮(test anxiety),由于恐懼傾向造成的考試成績差;三是害怕負面評價(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是擔心別人會負面評價自己.這次的調查,是以外語學習焦慮為研究,分析其對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和造成影響的原因,提出了措施來減少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提高獨立學院提供一個基礎的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2.1 研究對象
此次試驗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的是寧夏大學新華學院11、10級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研究的方法是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我們研究一共弄了200份問卷,有效的回收率達到100%.
2.2 研究方法
2.2.1 外語學習焦慮問卷
使用霍維茲建立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LCAS),規(guī)模有33個話題,所有33問題得分總分來判斷焦慮的指數(shù).指數(shù)從33年165,數(shù)值越高,表示焦慮的程度越嚴重.
2.2.2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在咨詢、調查、訪問、獲取有效數(shù)據(jù),使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各類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
3.1 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焦慮程度
OvervieWof English Anxiety LevelAnxiety Level Student Number Percentage of the whole class Mean MinimuMMaximumLoWAnxiety 26 13%73.68 57 89Average Anxiety 62 31%106.37 92 111 High Anxiety 112 56%139.81 122 161
從圖表可以看出: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經(jīng)歷更高水平的英語課堂焦慮,焦慮指數(shù)范圍是57到161,平均值為107.96,其中低焦慮學生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13%,平均值為73.68;且最中焦慮學生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31%,平均值為106.37;高焦慮學生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56%,平均值為139.81.中焦慮組和高焦慮組占到總調查人高分值達161.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在外語課堂上都存在焦慮感.
4.1 引起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
4.1.1 缺乏學習的自信心
獨立學院學生對學習喪失自信心,不僅表現(xiàn)在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上,這種現(xiàn)象也存在于他們其他課程的學習中.獨立學院屬三本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遠遠低于一、二本院校,這使得獨立學院學生表現(xiàn)出既自卑又自大的心理狀態(tài).研究表明,近80%的獨立學院學生對自己進入三本院校不滿意;50%不喜歡自己的學校;35%的人甚至認為自己因為就讀獨立學院而被人看不起.他們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們對自己普遍失去自信心而做出較低的自我評價.對于學習,他們尤其缺乏信心,他們過分在意別人的印象,對老師和同學的評價非常敏感,害怕因為做不好而丟面子.
4.1.2 英語語言底子薄,語言溝通能力差
在受測試的學生中,英語入學平均成績?yōu)?,其中最低成績?yōu)?薄弱的英語語言基礎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導致了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使得他們在課堂上不敢說話,尤其畏懼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
4.1.3 學習英語的興趣
大多數(shù)受試者承認他們對英語幾乎甚至是根本就沒有興趣.在課堂上,他們保持沉默,而課后,他們從不努力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認為學習英語毫無用處,無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可能是剛接觸英語時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打擊,認為自己學不好英語,就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就不學英語,對英語的抵觸情緒很大.這時,家長和老師應該從興趣著手,用表揚的方法使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并且在家中的一些家具或者房間門上貼上一些該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的短語和經(jīng)常出錯的單詞等,但是注意不能夠全部貼學生不會的,這可能會讓學生再次失掉信心.
4.1.4 教材建設滯后
目前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很少有適合三本院校及??圃盒W生學習的高質量教材.大部分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材的選用往往與母體院校一致,起點高,難度大,學生難以消化,教學效果不理想.
4.1.5 考核方式單一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最終導致了簡化評估方法.學生在考試前,大多數(shù)人都有“臨時抱佛腳”現(xiàn)象,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擔心自己死記硬背的知識在考試的時候空白記憶,或者是背的東西產(chǎn)生混淆.
4.1.6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壓力
大學生的壓力來源在于就業(yè)前景不確定.而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在于自己對于自己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的自信心不足.全面的知識能力不足,會導致就業(yè)窗口比較窄.假如是一個專業(yè)方面的領軍人物就不會具有許多壓力.甚至會在一定壓力下自己組團成立專業(yè)公司誕生新的企業(yè).排解壓力的方法是假如自知技不如人,盡可以放棄專業(yè)就業(yè)窗口,尋找大眾化工作渠道,比方超市收銀員,速遞上門服務等等.在工作過程中繼續(xù)尋找更能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工作.目前,用人單位在招賢納才時將四級證書作為招聘憑證,使得四級考試成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此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學生從進校開始,就在極大的壓力中學習英語,這也是導致學生產(chǎn)生外語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
4.2 緩解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外語學習焦慮的對策
4.2.1 構建和諧的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三本學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表現(xiàn)出自信心的缺失.因此,構建和諧的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至關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tài),那未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盡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lián)系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使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yǎng)情趣的樂園.此外,有針對性的心理鼓勵甚至是心理輔導對于消除焦慮也是極為必要的,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規(guī)劃大學4年的學習生活,用自信心去克服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困難.
4.2.2 轉變課堂角色,豐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新型教學模式的轉變.傳統(tǒng)的大英教學基本采用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往往把所學知識以填鴨式強加給學生.學生為被動的接受者,難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久而久之便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鑒于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借助教材所提供的多媒體光盤,多媒體教學課件和網(wǎng)絡課程,更新教學手段,利用各種圖片,音頻文件導入課堂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力與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明確學習目標,降低焦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課前匯報、小組討論、改編課本劇、聽歌學英語、社會熱點透視等都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克服焦慮心理,使之成為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人.
4.2.3 加快教材建設
在教材建設上,筆者認為應嚴格以三本院校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為基點編寫分級教材.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目標應與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相匹配,教學內容應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生動詳實,難度適中,練習的設計應緊扣課文,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切勿成為對課堂講解知識點的簡單羅列.
4.2.4 科學評定,改革單一的考試方式
大學英語課程應該改革單一評價方法,應該對所有學生進行全方面的綜合評價.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提前讓學生就課程安排的話題進行提前預習然后進行討論,因為學生再課前可以通過很多方式進行學習,比如查閱各種文獻資料,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然后就安排的課程就行完整的討論,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們在教室里,在課堂上,都會以多種形式如幻燈片、表演、小組討論等.學生的最終成績可由平時作業(yè)、課堂討論、論文撰寫、閉卷、開卷考試、參加各類英語活動、競賽等方式共同組成,其中適度參加各類英語活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在本學院參與指導的英語小品比賽反映強烈,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極大地鍛煉.
〔1〕MACINTYPE P D.GARDNER R C.The Subtl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J]. Language Learning,1994,44(2):283-305.
〔2〕歐陽益.外語學習焦慮的研究[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9).
〔3〕余莎麗.提高高校獨立學院教學質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5).
〔4〕于勝男.外語學習焦慮和個體行為類型相關性探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2).
G642
A
1673-260X(2013)07-02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