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姜可生新聞文章特點及其意義

      2013-04-02 16:01:46高飛燕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南社

      高飛燕

      (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 丹陽師范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姜可生(1893-1959),名侖,字可生。江蘇丹陽人。年十三赴南京求學,接觸革命思想。后轉(zhuǎn)學上海,1912年加入南社,時年二十歲。同年,姜可生任《民國新聞》社編輯,先后在《太平洋報》、《民國新聞》、《民報》等刊物上撰詩作文,并發(fā)表時評百余篇,被柳亞子先生戲封為“天立星雙槍將”。[1]141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一種文體。作為一名南社成員,活躍于上海灘的報人,他目光敏銳,見解獨到。但迄今為止,尚未有人對此予以深入、全面的研究。筆者擬從姜氏新聞評論文章入手,探討姜氏新聞評論的特點及其重要意義,或有裨于姜氏和南社報人研究。

      一、姜可生新聞評論的內(nèi)容

      姜可生在1912年至1913年間,在《太平洋報》發(fā)表評論4篇,《民立報》1篇,《民國新聞》128篇,《大同周報》10篇。從姜氏的評論內(nèi)容來看,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嚴辭鞭笞當權(quán)專制。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國,袁世凱攫取了總統(tǒng)一職,動輒以兵力要挾解散參議院,內(nèi)閣成立一變再變;同時鏟除異己分子,對進步報刊殘酷鎮(zhèn)壓。副總統(tǒng)黎元洪更是怙惡不悛:查封《大江報》,殺報人何海鳴、張振武,拘捕冉劍虹、江亢虎、尹震寰等進步人士。執(zhí)法的理由竟是“奉大總統(tǒng)令,據(jù)副總統(tǒng)電,對不起君”。面對參議院的質(zhì)詢,答復竟是有待查實。面對如此專制跋扈、草菅人命,姜氏曾評論說:

      夫破壞約法者,可以謂之賊;擅殺無辜者,可以謂之賊;摧殘言論者,更可以謂之賊。有一于此,即可以謂之賊。而謂兼乎此者,寧非賊乎![2]138

      姜氏不僅以“賊“論之,更以“屠戶”諷之:“滿清末造之趙屠戶,尚未聞兩三日間殺人至七八百人之多也。今日之黎屠戶,其殺人手段竟過于趙屠戶遠甚!”[3]468。

      二是全面揭露社會亂象。武昌起義推翻了滿清統(tǒng)治,建立了共和政府,當權(quán)者的不作為致亂象叢生:議員被槍傷、議長被刺;內(nèi)閣大臣不是病假就是辭職,可有可無;立法機關被破壞,專制魔力更進一層;參議院就改革服裝開會十數(shù)次,議會有如服裝陳列所;陸軍部面對隨便殺人,各處兵變無正當辦法;內(nèi)憂外患相逼,政治顧問、軍事顧問卻成了安置閑散人員的虛職;軍警交訌;律師貪利忘恥,弄法舞弊;上海敲詐頻現(xiàn)、盜賊猖獗,治安堪憂。對此,他評論道:

      總統(tǒng)專橫,如約法何?總理多病,如國務何?兵士劫奪,如軍隊何?盜匪充斥,如地方何?外人謀我,如中國何?蒙藏日亟,如邊防何?報紙龐雜,如言論何?專事攻擊,如人心何?金融恐慌,如生計何?水災,旱災,兵災,疫災,如四萬萬生命何?[2]141

      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莊嚴璀璨”之民國竟呈如此之亂象,姜氏不禁“哀民生之多艱”,為之“泣下沾襟”。

      三是疾呼潛在疆域危機。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地位低下,甚至不被承認。而此時,法國到青島測繪,德國已經(jīng)侵占山東路礦權(quán),法國首相出訪俄國,日本桂太郎漫游歐美,俄國修筑遠東軍港,日俄協(xié)約。對此,姜氏作《楚歌四面之中國》:

      若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關系正?;蛩夭幌嘧R,則存在虛假陳述的可能性較小。但若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關系不睦或素有仇怨,則有捏造或夸大犯罪事實的可能性,則此時更應盡力查找是否存在與被害人陳述事實相矛盾的事實或證據(jù),對被害人陳述進行仔細的審查判斷。例如:若被害人陳述與被告人此時出示的證據(jù)存在矛盾時,不應輕信被害人陳述而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此時應運用證偽思維首先對被害人陳述進行審查,若能找出被害人陳述的一兩個矛盾之處,則此時應首先搜集關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罪輕的證據(jù)以免造成冤假錯案或輕罪重判的情況發(fā)生。

      日俄協(xié)約,分割滿蒙。英人野心,進逼片馬。藏衛(wèi)之風云日惡。川滇之惡耗頻來。茫茫中原,從此多事矣!……今日為國民視線所最注射者,非外交問題耶!然言乎國際,則未經(jīng)承認;言乎國防,則危象環(huán)生。處茲存亡危機之秋,于外交上既無對付之能力,……欺人歟?直自欺耳![2]113

      姜氏直言警醒當權(quán)者、警醒民眾:政府不要再這樣自欺欺人,否則“瓜分之禍”在所難免;同胞們該挺身奮起了,“偌大中原,其將任人宰割乎哉!我政府為亡國之政府,人民非亡國之人民。同胞,同胞,速起!速起!”[3]450-451。

      四是積極傳播西方思想。姜氏報道的域外新聞有:美國開鑿古巴運河、普魯士注重民生降低進口食品稅、俄羅斯革命風潮日益劇烈、英國女權(quán)運動者被捕絕食等。姜可生在英國婦女渴望參政并為此斗爭的新聞評論中,主張女子亦是人,要男女平等。對于愛爾蘭要求獨立,他認為是“進化之階,天演所許”,如果壓迫愈嚴,則反抗愈烈。他贊揚英國米開爾探險北極的精神,并以哥倫布作喻。他提倡人類大同和大同世界。他還對僑民的艱辛與無助、對亡國的朝鮮和越南民眾的悲慘與反抗給予了同情和關注。

      姜可生的新聞評論對當時的共和問題、國防問題、外交問題、民生問題,乃至戲劇表演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尖銳地批判了當權(quán)者違背共和、蹂躪人權(quán)、殘害有識之士的專制暴行,揭露了英、俄、日、德、法等資本主義國家藐視我國主權(quán)、妄圖侵占之野心;深切同情生活于水深火熱中的平民,積極宣傳西方的進步思想,并以極大的熱情褒揚了革命人士,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思想革命。

      二、姜可生新聞評論的特點

      姜可生感到政治斗爭的緊迫,深切擔憂中國的命運,通過評論探討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揭示社會的弱點與病態(tài)。他的評論以敘事為端,展開議論,融入了抒情,是敘事、議論和抒情的有機結(jié)合,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

      其一,短小精悍,言辭犀利。姜可生的新聞評論大都在一百字左右。如《蒙藏問題》僅用89字:借蒙藏形勢告急,批判政府對于疆域邊防的忽視,警醒政府這只是開始,萬萬不能等全局告急再作打算,呼吁政府不能再如做夢似的不作為。觀點正確切合實際,論述又恰如其分、合乎情理,而且一語中的,很具有說服力:

      今日之總統(tǒng)是否等于昔日之皇帝?昔日之皇帝可以殺人,今日之總統(tǒng)亦可以殺人??偨y(tǒng)不但可以殺人,并且可以便宜殺人。總統(tǒng)之魔力,勝于皇帝多矣!無怪乎袁世凱顛倒夢想,而樂于總統(tǒng)不疲也。[2]126

      同時我們看到作者對于當權(quán)者和執(zhí)法者的批判總是義正詞嚴。如《今日何多軍警交訌耶》一文,姜氏就此事件發(fā)問:軍人如果不服從法律,還有什么資格成為軍人?警察是保衛(wèi)地方的,怎么連秩序都維持不了?這樣意氣用事,公報私仇,真是連平民都不如。語言簡潔峭拔,不留情面。評論還多次大膽直接地抨擊黎元洪濫殺無辜、迫害革命者、欺世盜名的丑惡行徑:“爾之面目一變至于此極耶!”[2]122“其心可誅,其行亦可鄙矣!”[2]125“安有文明國而可任禽獸之官吏肆其磨牙吮血之毒者!”[2]127“何物妖奴,竟敢如是”[2]129。凝練的語言銳利如匕首投槍,三言兩語就刻畫出了當權(quán)者的可惡嘴臉,表明了自己的深惡痛絕。

      其二,融貫中西,旁征博引。姜可生的評論涉及域外新聞的,多達58篇。這種比較中西的論證方法可謂明了清晰,論述有力:由土耳其組閣引發(fā)對民國內(nèi)閣的擔憂;由加拿大海軍的擴張寄望中國艦隊的強大;由英首相討論疆防、日俄協(xié)約點明我國邊防懈弛,且已禍及噬臍,如俎上之肉;由同情朝鮮、越南的被凌虐之苦提醒不做亡國之民。他擅長把評論涉及的基本道理與中心論點分析透、論述透。如《英倫敦瓜分中國之會議》:

      以不承認為進逼之陰謀。以要求條件為侵略之地步,以不用兵為市惠我民之詭計,以限制借款及購買軍火為置我死命之毒魔,……中國,中國,其將入碧眼黃髯兒之囊橐也乎!……英吉利不過列強之一耳。環(huán)而伺者,正大有人也。事急矣,可奈何!如蹉跎復蹉跎,將何以對中國,將何以對國民![2]120

      這里,姜氏運用排比說理,著力分析各要挾條件的內(nèi)部聯(lián)系,透過現(xiàn)象揭示本質(zhì),一針見血地揭示了英國瓜分中國的野心;再用反復的手法突出強調(diào)兵患國危,還有很多國家妄圖來中國侵占領土,瓜分利益,急切呼吁政府不能再繼續(xù)敷衍下去了。姜氏在談古論今中古文、詩詞信手拈來:“國必自伐也,而后人伐之。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2]122“大廈將傾,燕雀猶樂”[2]133;“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2]146??芍^旨遠而詞約,言盡而意永,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學識和才情,使讀者在增長見聞的基礎上獲得知性的享受。

      其三,見解新穎,發(fā)人深省。姜氏多次在評論中提倡注重民生,以民為本,創(chuàng)辦實業(yè),認為這是治國最重要的政策:“欲求國立,必先民主。民不立,則等于無民,茍無民,何有國?”[3]455認為體育為強國之素,德智體三者兼賅,體用完備,方謂之完人。建議解決禁煙問題,首先要禁種,然后是禁運。提出對于餉項奇窘,嘩變堪虞的軍隊可以屯墾移殖加以安置。呼吁政府節(jié)省行政經(jīng)費,指出財政為國家命脈,不要肆意揮霍有限之民膏。強調(diào)滿蒙是中國北方的屏蔽,一旦丟失,則中國之疆土將被任意攫取。特別是對于日本的狼子野心,作了數(shù)次評論:

      以野心蓬勃之桂太郎,毅然為東道主人,有不協(xié)以謀我者乎?……東望瀛洲,杞憂靡切!……如能毋踐予言,則我國幸甚矣![2]130

      此評明確地指出了還在萌芽狀態(tài)的問題,及早地預報了事情的發(fā)展,精準可信。姜氏評論對政治問題的觀點和對民眾的號召,具有現(xiàn)實意義。讀者感到清新明目、振聾發(fā)聵,可讀性強。

      其四,言詞優(yōu)美,充滿愛國熱情。姜可生舊學功底深厚,善用比喻、排比、反復等藝術手法。他把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以貼切的比喻表現(xiàn)出來:“我參議院亦如駕漏舟于駭浪,存亡正未可知”[2]119;“至于無法律國,盡人可殘殺,等于禽獸之食人”[2]127;“黨猶水,國猶魚,魚賴水養(yǎng),國運盛衰,黨實主之?!盵2]148喻體漏舟、禽獸、水和魚,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讀者一看就明白一切了。又如:“亡國遺民之慘如是!如是!”[2]122“努力!努力!著著進行?!盵2]123“蒼天!蒼天!謂之何哉!”[2]129反復和呼號的運用,讓我們感到了作者內(nèi)心涌動的激情,賦予了評論一定的感染力。姜氏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以情行文,感情充沛。如“惟有仰天長嘆,向民國前途放聲一哭耳”[2]126;“我生不辰,胡竟遭此奇遇耶!環(huán)顧全局,泣下沾襟矣,”[2]141;“莽莽中原,風潮匝地,悵望祖國,其何以堪!”[2]141“是可忍,孰不可忍!”[2]118作者真實地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深切感受,擔憂、迷茫、惆悵、悲壯之情躍然紙上。評論中多用語氣詞“噫”、“嗚呼”、“嗟乎”、“壯哉”、“咄咄”,悲切之聲不絕于耳,賦予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這樣的評論節(jié)奏鮮明,富有煽動性,讓我們不僅能看到一個年輕報人的滿腔義憤,也聽到了一個熱血青年的大聲疾呼。

      三、姜可生新聞評論的意義

      姜可生作為一名報人,他的評論顯示了辛亥革命時期報界的實績,顯示了南社的戰(zhàn)斗精神,這在近現(xiàn)代新聞文章史上有不可忽略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作為世紀之交的文人,他的評論也顯示了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化進程。

      首先,凸顯南社報人的開拓作用。南社柳亞子提倡以文學鼓吹革命,“既非軍人,又非政客,更無直接參加革命的資格,只好弄弄筆頭,長歌當哭”[1]82。南社先后有近50位成員辦報30余份,《民國新聞》、《太平洋報》的主創(chuàng)或編輯大都是南社成員?!睹駠侣劇酚纫苑丛瑧B(tài)度堅決,政論文章言辭激烈、針鋒相對聞名海內(nèi)外。它與《中華民報》和《民權(quán)報》,被人們稱為“橫三民報”,是當時的“激進派”報紙。南社涌現(xiàn)了一批著名的新聞記者,如邵飄萍、林白水、楊杏佛、邵力子等,可謂是“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風靡云蒸,陣容整齊。姜可生還與同邑好友呂鳳子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大同周報》。不久,由于宋教仁被暗殺引發(fā)“二次革命”,袁世凱在鎮(zhèn)壓革命的同時對異己報刊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掃蕩,對進步報人殘酷迫害,姜氏被迫流亡到蘇北興化、鎮(zhèn)江焦山寺和浙江南岙海島。由姜氏新聞文章寫作經(jīng)歷可見南社諸子在新聞文章史上所起的開拓作用。

      其次,反映新聞記者的仁愛情懷。姜可生是當時中國激進派新聞評論文章的代表。他的新聞評論向我們清楚地展現(xiàn)了在動蕩不安的民國年代,一個新舊交替、中西融合的知識分子對國家的認識、理解和對策。姜可生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好的中西學問基礎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他在《民國新聞》任編輯時,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幾乎每日都有評論文章,且“觀點鮮明,詞鋒凌厲。深探袁氏之內(nèi)心”[3]481。他的評論雖然形式短小,但它似匕首,如投槍,進行直接地揭露和憤怒地抗議。這種近似于“釋憤抒情”的新聞評論可謂“論時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類型”[4]4。由此我們不難從這位出身于舊式家庭的熱血青年的犀利文字中想見那個時代的動蕩,看到國人的彷徨,聽到清醒者的吶喊。柳光遼先生認為:“它們不只是作者個人的見解,還代表著當時的民意,是時代的回響,有其不凡的歷史價值。從時評中讀到的歷史,是生動的歷史,迥異于歷史教科書里干巴巴的結(jié)語。”[2]5姜氏作為一名敏銳的新聞記者,對社會現(xiàn)象認識透徹,有強烈的現(xiàn)代民主啟蒙精神。直接反對袁世凱、鼓吹二次革命、提倡民族氣節(jié)、反抗資本主義的侵略是姜氏評論的核心。他的評論暴露了統(tǒng)治者的野心,揭示了社會的亂象,表達了廣泛的社會批評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他的評論表達了那個時代一介書生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對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思考,對普通民眾生活的關注,激起了不同層次讀者的共鳴。他的評論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達到了引起警醒的效果,為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輿論準備。

      再次,閃耀現(xiàn)代性和理性精神。世紀交替時期的中國文人,他們面對亂世,不再是舊式文人的悲觀感懷、隱逸山林,不再站在維護統(tǒng)治者的立場上述說悲歡寵辱,他們的思考更為理性,他們的眼光更為博大:社會、國家、民族乃至革新與西學,顯示了當時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化進程。姜氏自覺地以開放眼光和理性的精神觀察生活、思考歷史、把握時代,積極地尋找出路,并以“誘進國民之常識”、“融通萬有之學術”為理念。姜氏開始關注人格的變化,吸取西方文學的表達經(jīng)驗,嘗試新的說理語言,透過評論提出自己的政治觀點。姜氏以新的文人形象創(chuàng)造了極富個性色彩的新聞評論,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呈現(xiàn)出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理性精神?!半m然題材上顯得有些單調(diào),基本不離家國憂患與民族政治,但在那個歷史時期文學的社會效應遠重于審美效應?!盵5]16思想開放、活潑自由的新聞評論在逐漸散發(fā)理性色彩的過程中推動著中國新文學的進程。

      姜可生以他奔放的熱忱和充沛的才情創(chuàng)作了大量警醒、啟迪世人的新聞評論。其文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脫離古文的模式,半文半白的語言顯示變化得不徹底,但這些新聞評論不僅在民國新聞史上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對二三十年代的雜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1]柳亞子.我和南社的關系[M]//柳亞子自述續(xù)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

      [2]姜可生.姜可生詩文選[M].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9.

      [3]姜可生.姜可生小說選[M].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9.

      [4]魯迅.偽自由書·前記[M]//魯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莊漢新.中國二十世紀散文思潮史[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南社
      《南社先賢交往錄》
      紅巖春秋(2023年12期)2024-01-14 01:49:51
      南社的歷史與新生
      文化學刊(2022年3期)2022-12-07 09:55:41
      茶山鎮(zhèn)南社古村一隅
      嶺南音樂(2021年4期)2021-12-10 15:59:09
      近百件南社詩箋入藏復旦大學圖書館
      藏書報(2021年19期)2021-05-30 10:48:04
      嶺南多古韻 南社為翹楚
      旅游世界(2020年6期)2020-07-20 06:37:19
      南社
      檢察風云(2019年11期)2019-06-10 09:07:42
      慷慨論交廿七年——論南社領袖陳去病與蘇曼殊的交往
      東莞茶山鎮(zhèn)南社村
      嶺南文史(2016年4期)2017-01-07 09:12:00
      鄭逸梅吐槽《南社湘集》
      文存閱刊(2016年5期)2016-03-17 03:08:21
      胡懷琛與南社關系之考論
      含山县| 连南| 万宁市| 黔西| 米林县| 广州市| 雷州市| 金溪县| 厦门市| 沛县| 西乡县| 济南市| 海宁市| 景谷| 东莞市| 永福县| 彭州市| 二连浩特市| 区。| 西林县| 南宁市| 牟定县| 孝义市| 荥阳市| 策勒县| 赣州市| 旅游| 香港 | 高邮市| 建德市| 北碚区| 钟山县| 海盐县| 吉木萨尔县| 仁化县| 宁武县| 昭通市| 三都| 阜城县| 清水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