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洪琨
(綏化學院 文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從《灰姑娘》和《葉限》比較中看“灰姑娘”型故事的東西方文化差異
郜洪琨
(綏化學院 文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61)
“灰姑娘”的故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童話故事之一。最早記錄于我國唐代《酉陽雜俎》卷一《葉限》中,后經(jīng)阿拉伯人傳至歐洲。在漫長的發(fā)展中,此類故事形成了相似的母題,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母題下的故事也會存在一些細節(jié)上的差異。主要以魏以新譯的《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與《酉陽雜俎》中的葉限為代表,從女主人公的態(tài)度、神力相助、男主人公行動以及惡勢力結局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探討這一母題故事中所蘊含的文化差異。
“灰姑娘”型故事;文化差異;灰姑娘;葉限
“灰姑娘”故事是婦孺皆知的童話之一,迄今為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當被問起“灰姑娘”的來源時,我們總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兒時在《格林童話》中讀到的《灰姑娘》的故事,便理所當然的認為灰姑娘來源于歐洲。其實,最早的“灰姑娘”故事記載于公元九世紀中國唐代《酉陽雜俎·續(xù)集》葉限中。目前,對于故事的起源仍存在著巨大爭議。不過,學術界大體認為故事起源于亞洲,然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阿拉伯地區(qū),后經(jīng)游學于阿拉伯地區(qū)的法國學者擴散到了歐洲并傳播到整個世界。
“古今中外的童話作者在創(chuàng)作童話的過程中,都會在無意識之中使用、激活了原型意象,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典型情境加工制作成為文學作品,表現(xiàn)人類共有的恐怖和愿望?;夜媚锕适碌氖澜缧粤鱾?,與作品本身所蘊含的人類精神與心理的共同性相關聯(lián),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盵1]比較發(fā)現(xiàn)“灰姑娘”型故事所包含的故事母題大體上是一致的:主人公受到后母的虐待,在超自然輔助者的幫助下,獲得了圓滿結局。隨著社會的不斷演進,再加上不同的地理、文化、生活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這些故事在細節(jié)上多少存有一些差異。因此,本文將采取對比的手法研究“灰姑娘”這一母題中所蘊含的文化差異。
縱觀“灰姑娘”型的故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灰姑娘”都遭受過后母的虐待,而“灰姑娘”本人沒有因此自暴自棄,最終通過神力的幫助改變命運。很多人會疑問:“灰姑娘”到底是怎樣改變自己命運的?讓我們來對比分析女主人公改變現(xiàn)狀的態(tài)度有何異同。
1.灰姑娘的主動。
在西方,只有上層人士才能夠參加社交宴會,灰姑娘為了能夠像兩個姐姐一樣去參加宴會,請求榛樹賜予她漂亮的衣服和鞋子,讓她可以順利地參加宴會。當她如愿地進入到宴會后,憑借出眾的長相和華麗的打扮吸引到了王子。后來王子拿著她遺落下的鞋子找到她時,她早已梳妝打扮好,王子將她帶回王國,從此過上幸??鞓返厣?。我們發(fā)現(xiàn)西方灰姑娘的主動,正好迎合了西方人的性格特點?!霸趯Υ匀坏膽B(tài)度上,西方人主張?zhí)烊讼喾?,把自然放在與人對立的位置上,自然是人征服的對象……西方人喜歡冒險刺激,勇于征服自然,敢于開創(chuàng)新的領土和市場,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盵2]
2.葉限的被動。
“我國南方許多民族存在的節(jié)日擇配習俗,選擇某一固定的日期,讓不同村寨和姓氏的青年男女自由選擇配偶?!盵3]葉限正是參加這樣一個集會社交活動,雖然在集會上并沒有見到峒主,陰差陽錯地因遺落下的一只鞋子,引起峒主好奇而尋找鞋子的主人,最終峒主找到葉限將其帶走。葉限的故事似乎符合中國人“在對自然的認識上,中國人主張?zhí)烊撕弦唬⒅厝伺c自然關系的和諧,順應天命和自然。如非得已,中國人一般不會去改造自然;而一旦自然或人事方面有所改變,又會抱有一種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4]
通讀“灰姑娘“型故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之處:每當“灰姑娘”遇到困境時,總會有一種超自然的輔助者進行幫助,這種輔助者或是大樹,或是仙女,或是動物,這種神話了的輔助者,也都蘊含著不同的文化。
1.榛樹和白鴿。
魏以新所譯的《灰姑娘》故事中的神物為榛樹和白鴿。榛樹在歐洲是智慧之樹,一直被賦予神奇的力量,“而灰姑娘得到的神力相助源于多種因素:有父親的默許,有生母的保佑,還有自己的辛勤勞動。”[5]我們都知道,一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不僅與作者本人的閱歷有關,還與當時社會大背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陡窳滞挕穭?chuàng)作前期,德國處于分裂狀態(tài),一些有識之士呼吁德國人能夠團結爭取早日統(tǒng)一。因而,在《灰姑娘》的故事中作家增加了這些社會聲音,在故事中使我們能感受到宣揚的一種思想: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擺脫困境。
2.魚骨。
《葉限》的故事流傳于我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在古代,這一地區(qū)居住著越人,“南方稻作文化隨古代百越人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并隨古百越人的遷徙而擴散。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考古發(fā)掘、各地民間傳說及稻作分布等線索來考察,它已擴散到東亞的日本和朝鮮、東南亞各國以及南亞等地。稻作民族有史以來,都是食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的民族,故古史稱之為‘魚蝦’文化或‘水稻’文化的民族?!盵6]魚類是古代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葉限》中魚成為一種寶物也不足為奇,不僅表現(xiàn)了百越人對魚類的崇拜,另一個側(cè)面也反映出民族的進步演進:從采集、狩獵到農(nóng)業(yè)社會的巨大變化。
“灰姑娘故事仍是講述在以男性為主宰的社會中男性與女性之間關系的故事。它首先反映出男性是人世間的主宰,處于支配和決定的地位,而女性只不過是被主宰的對象,處于從屬和被支配的地位。”[7]在中西方,同樣是男權主宰的社會,卻有著巨大的差別。
1.王子的奮斗。
舞會上,王子對穿著水晶鞋的灰姑娘情有獨鐘,可是每次跳到半夜十二點之前,灰姑娘就要回家。一次王子施計得到灰姑娘的一只鞋后,開始了漫長的尋人之旅,幾經(jīng)波折,終于找到了灰姑娘。在找尋的過程中,王子通過個人不斷努力,最終找到了自己心愛的人,體現(xiàn)了西方文化“以個人為社會本位,以自我為中心”的特征。強調(diào)了人若想成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方可達到成功。在故事中,我們并沒有看到王子運用手中的權力找尋灰姑娘,強搶灰姑娘,也突出地表現(xiàn)了西方人人平等的觀念。
2.峒主強行占有。
葉限在峒節(jié)上遺失的金鞋被峒主得到,峒主“乃令一國婦人履之,竟無一稱者”。并且這奇鞋“其輕如毛,履石無聲”,更加引起峒主的好奇,讓手下四處搜捕,搜到葉限家時“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峒主被葉限的美色所迷,將她和魚骨強行帶回了國。與西方王子相比,我們并沒有看到峒主個人的努力,而是運用手中的強權,壓制人們的意志,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皇權至上的思想。
“無論是一夫多妻制還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私有制所造成的社會經(jīng)濟結構與家庭關系,使親母與繼母、繼母與非血親子女之間的矛盾具有相當?shù)纳鐣毡樾?,財產(chǎn)與地位的繼承,往往是血親子女占據(jù)主導地位,排斥非血親的他生子女?!盵8]因而,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灰姑娘”會遭受到后母虐待的原因了。我們都聽過一句老話“因果循環(huán)”,在故事中這種因果循環(huán)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
1.削足適履。
《灰姑娘》中的兩個姐姐削去腳趾和腳后跟,又被神物啄瞎了眼睛,這樣的結局對于惡人來說再合適不過了,正是她們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了這樣的結局,這也是她們應得的懲罰。這樣的結局“一方面赤裸裸地展示了作者對美丑善惡立場鮮明的一種態(tài)度,這也是童話的特點,在通話的世界里,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它們之間的界限非常清楚,對于惡人的懲罰是絲毫不留情面?!盵9]
2.飛石擊人。
“《葉限》中葉限的異母姐妹和后母所受到的懲罰是即為飛石擊死。峒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比起灰姑娘的兩個姐姐,她們受的懲罰可謂嚴重得多?!盵10]表現(xiàn)了中國佛教因果報應的思想,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輪回思想。異母姐妹和后母被石擊死后一同被埋于石坑,也體現(xiàn)了中國“沉淀了一種大團圓的文化心態(tài)和民族心理。”[11]這也正是佛教精神的體現(xiàn)。
通過以上四方面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灰姑娘”型故事正是由于文化之間的異同,才導致故事在細節(jié)上會有如此多的差異。同樣地,也正是這樣的差異,才使得這一類故事無論是在情節(jié)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充滿色彩。相信,在各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滲透下,灰姑娘這樣一部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將流傳得更遠。
[1]孫云鳳,韋小明.論“灰姑娘”故事類型的性別秩序[J].電影文學文本研究,2007,8(上半月):110-111.
[2][4]張巧歡.《灰姑娘》與《葉限》文化差異之比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11月第31卷第10期:108-109.
[3][8]劉曉春.灰姑娘故事的中國原型及其世界性意義[J].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97-103.
[5][9][11]黎琪珍,李志紅.從“灰姑娘”原型看中西方文化內(nèi)涵的差異——以《灰姑娘》與《葉限》為例[J].大眾文藝(理論),2009(6):114-115.
[6]雷廣正.中國稻作民族與東南亞各國的民族關系[A]. 彭適凡,主編.百越民族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7]何肖.“灰姑娘”故事中人類共同的社會價值觀[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1月第10卷第6期:58-61.
[10]張巧歡.從《灰姑娘》與《葉限》的比較看兩者宗教元素的差異[N].南昌教育學院學報(文學藝術),2012年第27卷第1期:30-31.
ClassNo.:I106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On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theWestandtheEastManifestedThroughtheCinderella-typedStoriesintheCinderellaandYeXian
Gao Hongku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China)
“Cinderell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airy tales in the world. It was earliest recorded in Youyang Miscellany Volume I .and Ye Xian , which are writte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books are introduced into Europe by the Arabs with which some similar motif has been developed . However , some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among those stories . The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Green ‘s Cinderella and the YeXian in the Youyang Miscellany which were translated by WeiYixin as the representative,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is motif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ttitude, divine help, the herd sanction and the forces of evil.
Cinderella-typed stories; cultural differences;Cinderella;YeXian
郜洪琨,本科,學生,綏化學院文學院。
1672-6758(2013)11-0098-3
I10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