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李永強,張長明,蔡曉玲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院附屬復大醫(yī)院,廣州 510665)
患者,女,57歲,印尼人,已婚。因“左乳腺癌綜合治療后1年”入我院治療。因“化療后四肢疼痛6個月”來整合治療中心接受熱敏灸治療?;颊咭虬l(fā)現左乳腫塊,2012年2月13日就診于印度當地醫(yī)院查左乳腺腫塊活檢提示“左乳腺浸潤性小葉癌”,PET/CT檢查提示“左乳腺原發(fā)癌腫中度代謝病灶,腋前淋巴結及全身其他部位未見轉移病灶”。患者拒絕手術治療。經醫(yī)院專家討論后決定給予血管介入化療(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完成第二階段化療后1星期,患者出現左上肢感覺異常、觸痛明顯,尤以腕部、肘部、左腋窩、左乳腺、左上肢內側皮膚為甚,伴左上肢無力,予以對癥止痛、營養(yǎng)神經等治療,繼續(xù)完成第三階段介入化療。之后患者左上肢感覺異常、觸痛逐漸加重,并逐漸波及整個前胸部、右上肢、上腹部。考慮多西他賽介入化療并發(fā)外周神經毒性副反應。神經內科會診后給予甲鈷胺、鹽酸苯海拉明和維生素 B1肌肉注射,以及口服卡馬西平和地塞米松等治療,3 d后患者癥狀有所減輕。遂繼續(xù)完成第四、五階段介入化療,痛覺過敏現象進一步加重。辨證分型考慮氣虛(滯)血瘀?;颊咴浻谄渌胤浇邮苓^3次針刺治療,覺疼痛、肢體無力等加重。在我科亦給予過一次針刺治療,采用管針進針,不予手法,不強求得氣,患者仍不能接受。遂予艾灸治療,結合疼痛部位輕按摩。治療取肚臍周圍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闕、氣海、關元穴,腰部腎俞、氣海俞、關元俞、志室、命門穴,四肢尺澤、曲澤、內關、合谷、足三里、地機、委中、涌泉穴。在這些穴位附近尋找敏化反應點,腹部及腰部穴位如神闕、氣海、命門、腎俞部位等有透熱或者擴熱,委中、合谷等穴有傳熱現象,對產生敏化現象的穴位進行重點艾灸。每日1次,每次40 min。在治療第3~5次后,患者覺疼痛減輕25%,愿意下床活動及步行至我科。前后共13次治療后,按壓患者肌膚,不如之前的疼痛明顯。由于需回國休養(yǎng),故暫中斷治療。隨訪至今,患者依從性良好,在印度尼西繼續(xù)接受艾灸治療,疼痛控制良好。
按 周圍神經損傷是導致痛覺過敏的常見原因之一。本例患者考慮是由于多西他賽化療導致了周圍神經損傷,從而引起痛覺過敏的現象。我們選用艾灸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尋找熱敏點,以提高療效。選穴方面尤其重視局部取穴。艾灸這些穴位,常常產生熱敏現象,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結合患者表現出氣虛、氣滯的體征,選擇關元、氣海、神闕、中脘、腎俞等強壯要穴進行補氣益精,起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