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燦
(湖南大學 建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秦朝,在工程方面有重要成就,應有完備的管理制度。近年發(fā)現(xiàn)、公布的各批次秦簡中有很多資料能證實秦制度文化之發(fā)達,而傳世文獻的史文記載卻那樣粗略,難怪學者感嘆:“此又尤為不可解者”。[1](P3)可惜出土文獻提供的資料雖不少,卻仍難據(jù)以厘清秦制全貌,只能就已有證據(jù)入其隅隩、窺見一斑。本文試就岳麓書院藏秦簡已公布的內容對秦工程管理制度論說一二。
秦實行“以吏為師”的“學吏”制度。張金光先生在《秦制研究》中指出,秦漢吏分文武,文吏的業(yè)務主要是:能書;能辦理官、民事務;曉知律令。居延漢簡吏員登記冊上都注明某吏“能書、會記、治官民,頗知律令?!贝四烁爬藢τ谖睦魳I(yè)務上的總要求。[1](P715)工程,當是官、民事務的重要項目,“學吏”的學徒們就此事項需要學習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和律令。岳麓書院藏秦簡中保存的一部數(shù)學書,名為《數(shù)》,整理者判斷為秦時數(shù)學教本,[2]更準確的說,應是“學吏”的數(shù)學教本,屬“文吏之學”。以往學者總結秦時“學吏”教本,多列三類:識字和學書教本、吏德教本、法律教本,未提及還應有數(shù)學教本,若無此,就做不到“會記”,難以勝任測量田地、收取租稅、管理倉儲、修筑工程、征發(fā)徭役等事務。岳麓秦簡《數(shù)》中有很多工程計算內容,如:城、堤、方亭、圓亭、除(墓道)等算題,“土木石工程的興發(fā),應屬于‘戍漕轉作’四大徭役中的‘作’一類。”[1](P227)而在睡虎地秦簡《徭律》里我們見到,秦的縣級政府要負責轄境內禁苑、公馬牛苑、垣籬、官府公舍等的修繕,專門的官吏和技術人員就必須懂得如何計算工程量,并據(jù)此征發(fā)分派徭役,如《徭律》:“度攻(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毋獨令匠?!保?](P47)《數(shù)》中有幾例關于“城”的算題,特別能體現(xiàn)工程計算與徭役征發(fā)之間的關系,釋文引錄如下:
城止深四尺,廣三丈三尺,袤二丈五尺,積尺三千三百。術曰:以廣乘袤有(又)乘深即成。唯筑城止與此等。(1747-179)①本文所引《岳麓書院藏秦簡》的簡號標注為“(原始號-整理號)”,《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簡號標注為“(整理號)”。簡文原有勾識號、重文號均省略。
城下后(厚)三丈,上后(厚)二丈,高三丈,袤丈,為積尺七千五百尺。(0996-181)[3](P25,128,129)
依簡文所述,“城止”(城的地基)的長度只有“二丈五尺”,“城”的長度只有“丈”,似不合常理,且這“二丈五尺”、“丈”又是如何定出的呢?《數(shù)》的算題數(shù)據(jù),有的雖顯出為計算而設計的跡象,但也可看出與實際情況相去不遠,有的則與其他文獻所載信息完全符合,諸如農作物產量、租稅、粟米谷物等算題?,F(xiàn)以一道關于“布”的算題為例:
布八尺十一錢,今有布三尺,得錢幾可(何)?得曰:四錢八分錢一。其述(術)曰:八尺為灋(法),即以三尺乘十一錢以為(實),(實)(0773-145)如灋(法)得一錢。(0985-146)[3](P21,110)
將此算題數(shù)據(jù)與睡虎地秦簡《金布律》條目對比:
布袤八尺,福(幅)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_金布(66)
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_金布(67)[4](P36)
在《金布律》里,1布當11錢,1布的標準尺寸是8尺長,2尺5寸寬,而在《數(shù)》算題里也是8尺長的布當11錢,兩者一致。這說明《數(shù)》的算題內容是比較可靠的,確實可作研究秦史的參考。
那么如何解釋在計算修筑“城”和“城止”的工程量時,長度僅以幾丈幾尺計呢?我的想法,這是在計算“單位工程量定額”(以當時的語言就是“程功”),有可能是整個工程中一人應完成的工程量定額,或者也可能是參與工程的所有勞力一天應完成的工程量定額。如果已知工程總量,又定出一人能完成的工程量,就可算出此項工程共需要征調多少人了;或者是已知工程總量并定出一天能完成的工程量,則可估算工期。又見《數(shù)》的另一殘缺算題:
丈,上袤四丈,高九尺,為積尺八千六百卌尺·大凡三萬五千九百卌尺。(0980- 199)[3](P27,143)
此竹簡基本完好,前面應還有一簡,當是遺損了。從現(xiàn)有簡文看,除了有計算結果8640立方尺,還有個總量35940立方尺,這兩個數(shù)據(jù)之間可能是“單位工程量定額”與“總工程量”之間的關系。
關于這種“工程量定額”(或稱“程功”、“程人功”),應該是受到一些條件限制的。首先,“工程量定額”與“月更之役”有關。張金光先生在《秦制研究》里,依據(jù)《睡虎地秦墓竹簡》等出土文獻論述了秦之徭役的種類、期限等問題,確證“‘更’是以月為單位的,而且是每年服一個月?!保?](P220)“月更之役可以一次服完,也可累積足月為止?!保?](P227)“漢惠帝二次城長安都是一月而罷,嚴格控制月更之役限額?!保?](P260)因此,《數(shù)》算題里的工程量定額很可能受一月之限,長度為“二丈五尺”的“城止”和長度為“丈”的城,可能是依據(jù)1人在30天能完成的工程量預算的數(shù)據(jù),若仿照《九章算術》“商功”章里“冬程人功”等說法,則是“月程人功”?;蛘咭部刹蛔?0天,依工期而定,例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亡自出”條:“三月中逋筑宮廿日”。[4](P163)有趣的是,兩例算題答案得出的工程量3300立方尺和7500立方尺都能被30整除。假設此工程量真是按1人勞作30天估算的“程人功”,那么對于修筑“城止”,1人1天的工程量是110立方尺,以秦尺23.1厘米換算,約合現(xiàn)在的1.356立方米;而對于修筑“城”,1人1天的工程量是250立方尺,約合現(xiàn)在的3.082立方米。推想依秦代的徭役管理和技術條件,預計一個成年勞力于一天內完成這樣的工程量,應是可行的預算方案。之二,“工程量定額”與勞作種類有關。就“城止”和“城”算題而言,因筑“城止”是要挖地基的,勞作強度大于筑“城”,所以“城止”的預算工程量定額少于“城”的定額?!俺侵埂彼泐}末句也言明:“唯筑城止與此等”,言下之意,其他工程類型不按此法計算。之三,“工程量定額”與人的勞動能力有關。岳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就要求官吏“審智(知)民能”,“善度黔首力”[6](P27,109)。睡虎地秦簡《倉律》規(guī)定:“隸臣妾其從事公,隸臣月禾二石,隸妾一石半;其不從事,勿稟。小城旦、隸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9)妾、舂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保?](P32)雖是針對刑徒而言,也可看出對于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男子與女子、不同勞作種類,其勞役強度是不同的,口糧供給也隨之變化。之四,“工程量定額”與“時”相應。睡虎地秦簡的律令《工人程》有規(guī)定:“隸臣、下吏、城旦與工從事者冬作,為矢程,賦之三日而當夏二日。_工人程(108)”[4](P45)冬季勞作,三天的工程量定額相當于夏季二天的工程量定額,冬季晝短夜長,白天的工時比夏季短,若天色已暗仍依靠人工照明工作,既增加成本又影響工程質量,秦律可是規(guī)定了工程質檢和保險期的,例如睡虎地秦簡《徭律》規(guī)定:“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復垣之(116),勿計為(徭)?!保?](P47)既如此,還是降低冬季工程量定額為上。在《九章算術》“商功”章也記載有“冬程人功”、“春程人功”、“夏程人功”、“秋程人功”,指一人在冬、春、夏、秋的標準工作量,如:“冬程人功四百四十四尺。”“春程人功七百六十六尺?!薄跋某倘斯Π税倨呤怀摺!?,“秋程人功三百尺?!保?](P170-173)因季節(jié)不同而改變對工作量的要求,符合實際情況,倒也有點人性化管理的意思。只不過,口糧標準也是與勞動強度相應的,例如睡虎地秦簡《倉律》:“隸臣田者,以二月月稟二石半石,到九月盡而止其半石?!保?](P32)
岳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與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為吏之道》內容十分相似,都是秦代“學吏”的吏德教本,教導如何作為才能在考核中合格以至優(yōu)秀,避免成績最差及獲罪,正如《為吏治官及黔首》所說:
此治官、黔首及身之要也與(歟)?它官課有式,令能最。欲毋殿,欲毋罪,皆不可得。欲最之道把此。(1531-87)[6](P37,149)
秦時工程頻繁,馳道、長城、阿房宮、驪山陵,今人仍能從遺跡知其宏偉,工程事務必然是當時官吏的重要職責和考課項目,吏德教本《為吏治官及黔首》于此多番提醒,例如:
審智(知)民能(0313-2,三)
善度黔首力(1491-3,三)
臧(藏)蓋聯(lián)屚(漏)(1557-12,一)
郭道不治(1578-19,三)
涂溉(墍)陀(阤)隋(墮)(1561-21,一)
亭障不治(1561-21,三)
室屋聯(lián)屚(漏)(1564-24,二)
謝室毋廡(0927-26,三)
水瀆不通_船隧毋廡(2176+1501-59,一,二)
治奴苑如縣官苑(1529-62,二)
興繇勿擅(1584-65,二)
橋陷弗為(1590-74,二)
工用必審(1583-81,三)[6](P27-37,109-149)
告誡官吏注意對院垣、橋、臧(藏)蓋、郭道、亭障、塗溉(墍)、室屋、謝室、船隧、苑、橋的修繕維護。其中尤其引起我們關注的是以下幾點:
1.審知民能,善度黔首力。
這點前文已述及,官吏在預算工程量、興發(fā)徭役時,先得定出一人的工程量,也就需要準確測度人的勞作能力,男、女,大(成年)、小(未成年),壯、癃,都要有所考慮。秦之徭役的始役標準以年齡和身高論。秦人年當十七歲、身高六尺六寸始傅,于次年十八歲始受役,刑徒男自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即為成年。[1](P221)以身高論始役,即是依據(jù)實際情況來斷定人的勞動能力,例如《倉律》:“隸臣、城旦高不盈六尺五寸,隸妾、舂高不盈(51)六尺二寸,皆爲??;高五尺二寸,皆作之。_倉(52)小隸臣妾以八月傅爲大隸臣妾,以十月益食。_倉(53)”[4](P32)
2.興繇勿擅。
漢代人多攻擊秦之徭役繁重,《漢書·食貨志上》引董仲舒言:“至秦則不然,……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于古?!睂嶋H情況并非如此。睡虎地秦簡《徭律》規(guī)定:“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壞更?。ㄒ玻?,必(121)之。”秦徭役的興發(fā)權限最低控制在縣級,縣下則無興役之權。除了發(fā)送更卒,修繕境內苑囿墻垣、宮室、府衙等“恒事”外,若需興發(fā)徭役,必須報請上級批準,役使民力,不得超出法定范圍。至于秦末濫征,則是另一回事了。[1](P262)
3.治奴苑如縣官苑。
“奴苑”,可能是使用刑徒集中勞作的苑,“縣官苑”可能是歸屬于縣級政府的官營苑。“治奴苑如縣官苑”,對“奴苑”的修繕和管理,比照“縣官苑”是一樣的。秦之苑囿為政府圈占并直接管理經營,既是統(tǒng)治者田獵游樂之處,也有農田作業(yè)及其 他 作 務。[1](P78)睡 虎 地 秦 簡 里 記 有 “禁 苑”、“公 馬 牛苑”、“廄苑”,由“苑嗇夫”、“苑吏”管理,這里又見“奴苑”、“縣官苑”,可見秦的苑囿之多,官營經濟體系發(fā)達,實為國家財政的重要源泉。
岳麓書院藏秦簡《數(shù)》所記載的工程量計算與徭役的征發(fā)分派有關,其中的“城”和“城止”算題計算的是一人的標準工程量,藉以預算興發(fā)徭役的人數(shù)。而一人的標準工程量的確定又與“月更之役”、勞作種類與強度、個人勞作能力、時節(jié)等因素有關。秦代為修筑工程征發(fā)徭役之前,必先作預算,即“度攻(功)”,并不是擅興徭役、罔顧民力。正因為官吏需知工程預算,也就更加確證《數(shù)》是秦代“學吏”教本,屬“文吏之學”。而《為吏治官及黔首》中則記載了官吏于工程事務的多種考課內容。
[1]張金光.秦制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肖燦,朱漢民.岳麓書院藏秦簡《數(shù)》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價值[J].中國史研究,2009,(3):39-50.
[3]朱漢民,陳松長.岳麓書院藏秦簡(貳)[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5]郭書春.九章算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朱漢民,陳松長.岳麓書院藏秦簡(壹)[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