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鄖陽撫治歷史階段的劃分

      2013-04-07 16:45:12徐永安
      關(guān)鍵詞:湖廣流民鄖陽

      徐永安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人文社科系,湖北十堰 442002)

      一、鄖陽撫治暫設(shè)階段與“第一次治亂時期”(天順八年底至成化十五年)

      明廷于“天順八年十一月癸丑(1464年12月3日),升工部員外郎劉子鐘為湖廣布政司左參議,專撫治荊、襄、漢陽流民?!保?]85“成化元年三月癸丑(1465年4月1日),以河南布政司王恕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南陽、荊、襄三府流民?!保?]463不久,對流民進行的安撫因鎮(zhèn)壓起義而暫時中斷。成化元年,劉通、石龍領(lǐng)導的第一次荊襄流民起義,直至成化二年(1466)9月才被朝廷鎮(zhèn)壓。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這里又爆發(fā)了以李原(綽號李胡子)、小王洪、王彪等人為首領(lǐng)的第二次荊襄流民起義,其聲勢更加浩大。明政府采取了嚴厲的軍事鎮(zhèn)壓,并以項忠為主,執(zhí)行強行驅(qū)逐流民出山的高壓政策。第一次起義被鎮(zhèn)壓后,朝廷繼續(xù)委派高級官員處理流民事宜?!俺苫臧嗽赂?1467年9月5日)調(diào)浙江按察司副使嚴淦于湖廣撫荊襄流民?!保?]88“成化四年三月戊辰(1468年3月21日),改戶部左侍郎楊璿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荊襄等處流民?!保?]471據(jù)上分析,其一,這一時期,明廷希望沿襲以往因事而設(shè)“巡撫”的做法解決流民問題,不過該地不足一省之大,卻跨四省之地,且無獨立建制,故名義上不好以“巡撫”委派,權(quán)宜名為“撫治”(從任命劉子鐘、嚴淦時的原官職身份可見)。所轄區(qū)域有撫治“荊、襄、漢陽”,撫治“南陽、荊、襄”,撫治“荊襄”等,但終未明確界定而統(tǒng)以“荊襄”概稱之。這都體現(xiàn)了臨時而設(shè)的特點;其二,明廷還堅持封禁政策,沒有在此建一新的府州進行管理的設(shè)想,而是考慮在現(xiàn)存行政建制內(nèi),通過撫治官來協(xié)調(diào)地方官員,解決流民問題。甚至于“成化十二年三月丁卯(1476年 4月 17日),申荊襄等處流民入山之禁?!保?]478根據(jù)谷應(yīng)泰《明史記事本末》記載:“(成化七年)十一月,荊、襄、南陽流賊平,進總督軍務(wù)項忠右都御史,敕留撫治?!薄?成化八年)五月,都御史項忠乞致仕,慰留之,召還院?!保?]347此后約四年內(nèi),罷置撫治官。直到成化十二年五月(1476年6月),敕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原杰往荊襄等處撫治流民,并開設(shè)鄖陽府。安置“流民之數(shù),戶凡一十一萬三干三百一十七,口四十三萬八干六百四十四”[1]481。

      成化十三年六月丙申(1477年7月10日),原杰離鄖,卒于南陽驛舍[1]1370。其離任時薦“吳道宏自代”的建議朝廷并沒有實行,而是于成化十三年七月戊辰(1477年8月11日),敕巡撫湖廣左副都御史劉敷兼治鄖陽地方[1]96。同年十月癸卯(1477年11月14日),“敕巡撫河南右副都御史李衍兼理鄖陽地方,劉敷仍專巡撫湖廣。監(jiān)察御史王浚等言:‘近命巡撫湖廣都御史劉敷兼治鄖陽,地廣民多,恐難遍歷,請簡命大臣一員專理鄖陽?!孪聭舨?,議衍在河南,于鄖陽為近,可令兼理之。制可。”[1]97“成化十三年閏二月丁巳(1477年4月2日),命監(jiān)察御史吳道宏往鄖陽府撫安人民……”[1]96成化十五年三月丙子(1479年4月11日),吳道宏任滿二年將去,仍未被任命為撫治,因“官民累奏留之”,才命其繼續(xù)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仍舊巡按撫治地方?!保?]99

      遲遲不命吳道宏為撫治和以兩省巡撫兼理,說明朝廷認為既然在流民區(qū)新設(shè)立了鄖陽府,加上一省巡撫兼理,以現(xiàn)有各州府的力量應(yīng)該能處理好境內(nèi)流民、治安等事,因此沒有再設(shè)撫治的必要了。這樣的考慮雖不無道理,但是一省巡撫兼理難以發(fā)揮專職的撫治具有的整體協(xié)調(diào)功能。巡撫兼理暴露出的問題,使朝廷最終改變了搖擺態(tài)度,“成化十五年五月甲子(1479年5月29日),升監(jiān)察史吳道宏為大理寺右少卿,撫治鄖陽等處流民。時分守湖廣行都司太監(jiān)韋貴奏:‘乞量升道宏京職,付以便宜之命,撫治鄖陽等處。’吏部覆奏,以為‘荊襄流民為患日久,近命都御史原杰于此撫治,始郡縣其地,設(shè)行都司以控制之。杰卒,乃命巡撫湖廣、河南都御史劉敷、李衍同管,然地方隔遠,有事猝難會同。御史吳道宏巡按其地,軍民累次保留,但其歷任未及兩考,請為裁處?!显?‘河南、湖廣巡撫官既難兼管鄖陽等處流民,吳道宏升大理寺右少卿,令盡心提督撫治。’”[1]100故《鄖臺志·建置》言:“十五年,始升吳公大理寺少卿,代杰,尋遷右僉都御史,開府鄖陽,撫治遂為定制?!保?]13

      在鄖陽撫治的探索與暫設(shè)時期,朝廷的認識和舉措也經(jīng)過了三個階段:一是不取消封禁,不增設(shè)地方州府,而比照過去暫設(shè)巡撫官員;二是取消封禁,設(shè)立新府、行都司,取消撫治官由一省巡撫兼理;最后是繼續(xù)設(shè)置撫治官,與鄖陽府、湖廣行都司三位一體,實施各項管理職能,徹底解決流民和治安問題。暫設(shè)時期的15年中,先后有8位官員受命撫治荊襄等地。防范與鎮(zhèn)壓流民起義、如何安置流民在受命官員的職責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從吳道宏于原杰之后繼任“撫治鄖陽”起,是鄖陽撫治進入定設(shè)或制度化階段的一個開端,此后鄖陽撫治設(shè)于正德二年,隨劉瑾取消全國巡撫官而罷置,正德五年(1510年)復置;又于萬歷九年四月己未(1581年5月28日)罷置,但很快于萬歷十一年正月壬午(1583年2月20日)復置,進入清朝罷設(shè)一次——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罷,十五年(1676年)五月復設(shè),最終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裁撤,在逾兩百年的時間里,總體上保持了設(shè)置的連續(xù)性。這一階段根據(jù)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又可以細分為第二次治亂時期,和平發(fā)展時期,第三次治亂時期。

      經(jīng)測試,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箱內(nèi)環(huán)境監(jiān)測、定位、動態(tài)密碼電子鎖開關(guān)、非法侵入檢測和安全預警等各項功能,數(shù)據(jù)發(fā)送成功率達98%以上,誤碼率低于0.1%,各項功能實現(xiàn)穩(wěn)定,數(shù)據(jù)傳輸可靠。

      二、鄖陽撫治定設(shè)階段之“第二次治亂時期”(成化十五年至嘉靖九年)

      1.流民問題及其治理

      (1)整頓吏治,督促各級官員盡職盡責。“成化十五年十一月丙午(1480年1月6日),提督撫治鄖陽等處大理寺右少卿吳道宏等奏:‘荊襄雖稱流民淵藪,其來實自河南。今河南右參政蔡志、僉事董齡皆任撫民之寄,不親詣其地以盡職業(yè),致流民冒禁,成群潛入荊襄居住。宜治二人罪以為居官自圖安逸者之戒?!显?‘……其各令治罪如律。’”[1]481成化十八年四月,吳道宏等上奏:“自去冬以來,河南、陜西、山西、北直隸流民扶老攜幼入荊襄境內(nèi),潛奔入山。原其所自,皆由各該官司不能安養(yǎng)招撫使之安生樂業(yè),而所經(jīng)軍堡巡司又不加盤詰,以致日積月累,危害益滋,其貽禍又將有如前日者。乞加嚴禁,用戒不虞?!笔孪聭舨浚詾橐诵懈魇転?zāi)之省各級官員,并規(guī)定“若所招過千名者免問罪停薪,仍加之勸勞,五百者停其俸,三百以下者提問。必須盡數(shù)招回,方許支俸管事?!保?]481

      (2)積極應(yīng)對災(zāi)荒,安置流民。弘治年間的頭八年,是災(zāi)害頻發(fā)時期,撫治官員能夠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有關(guān)準備。如“弘治元年十二月甲午(1489年1月6日),撫治鄖陽都御史鄭時奏:‘鄖陽、荊、襄三府流民嘯聚,恐生他患,乞?qū)⒏鞲疬\南京糧米留五萬石,及布政司官庫銀撥支五萬兩備用?!瘧舨扛沧h。從之?!保?]483

      (3)強化社會管理職能,健全戶籍制度。弘治十八年到正德年間的災(zāi)荒,嚴重性比之以往更甚。弘治十八年四月戊寅(1505年5月26日),起復刑部侍郎何鑒兼都院左僉都御史處置荊襄等處流民[1]487。正德元年三月辛丑(1506年4月14日),何鑒“清查過荊、襄、南陽、漢中等處流民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余戶,七十三萬九干六百余口。其愿附籍者,請各給戶由,收入版籍;愿還鄉(xiāng)者,量寬賦役;……”奏議獲準[1]488。十一月,時任鄖陽撫治孫需奏:“續(xù)清出荊、襄、鄖陽、南陽、漢中、西安、商、洛等府州縣流民一十一萬八干九百七十一戶,愿附籍者九萬二干三百七十戶?!睌?shù)字顯示了這一次流民治理規(guī)模、數(shù)量和困難之大,都是以前不可比的。

      經(jīng)過持續(xù)的努力,鄖陽撫治對轄區(qū)“五府一州”的環(huán)境、人口、治安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與掌控。自成化年間開始的持續(xù)幾十年的大規(guī)模處置流民的工作基本結(jié)束,此后鄖陽撫治的工作集中體現(xiàn)在平動亂、保平安上。

      2.保證社會安定及其主要事件

      鑒于歷史教訓,鄖陽撫治對轄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十分重視?!俺苫晡逶录撼?1484年5月27日),兵部請……令撫治鄖陽都御史等官安輯流民,禁捕盜賊。上命移文諭之?!保?]482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孫應(yīng)鰲,曾于隆慶元年(1567)十月、萬歷元年(1573)六月兩度出任鄖陽撫治,他對此前轄區(qū)內(nèi)的較大的事件有如下概括:“唐、鄧盜起,流毒漢南,是以有成化乙巳(二十一年,1485)之變;竹山寇野王剛作亂于洪平,是以有弘治庚戌(三年,1490)之變;何淮作亂于宜城,是以有弘治庚申(十三年,1500)之變;藍、鄢盜起,襄、漢之賊皆云集響應(yīng),是以有正德庚午(五年,1510)之變;廖時貴、喻思俸作亂于褒斜,是以有正德癸酉(八年,1513)之變;徐學作亂于均州武當山后,是以有嘉靖癸未(二年,1523)之變;楊文正作亂于商南、南鄭,是以有嘉靖己丑(八年,1529)之變;郭仲才作亂于竹溪、平利,殺死主簿張文英,是以有嘉靖己亥(十八年,1539)之變;田世爵、張萬友等作亂于鳳縣,是以有嘉靖甲子(四十三年,1564)之變;河南礦賊桂佳等越境犯襄陽、棗陽、隨州,匡悟車、劉孟湖等作亂于西鄉(xiāng)、洋縣、石泉、漢陰,劉本川等作亂于紫陽,殺死典史高洪,是以有嘉靖丙寅(四十五年,1566)之變;常自良行劫雙溝、樊城,殺死巡檢穆文深,湯濟民突入??担瑲⑺乐h張士勛,是以有隆慶丁卯(元年,1567)之變?!保?]127

      正德五年(1510)至正德九年(1514)的藍鄢之亂,事件涉及人物眾多,持續(xù)時間之長、波及范圍之廣、社會影響之大都超過成化年兩次荊襄流民起義。由于事件發(fā)生于正德五年(1510)初的四川境內(nèi),全國的巡撫官(鄖陽撫治)尚未恢復,故朝廷命“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兼左都御史洪鐘總制湖廣鄖陽及陜西、河南、四川等處軍務(wù)?!保?]149正德五年八月巡撫官復置,十月,方有刑部右侍郎李士實以都察院右都御史身份任鄖陽撫治,加上藍鄢之亂的時間、地域主要在四川、陜西境內(nèi),故李士實及后來的劉琬、張淳、王憲等幾任鄖陽撫治在平息行動中處于輔助地位,直至正德九年(1514)二月,持續(xù)五年的動亂終于平息。此后至嘉靖九年的十多年間,轄區(qū)內(nèi)還有幾次社會動蕩,都很快平息。在這36年的跨度中,先后有35位官員擔任鄖陽撫治。

      三、鄖陽撫治定設(shè)階段之“和平發(fā)展時期”(嘉靖十年至崇禎六年)

      1.人民安居樂業(yè)與社會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嘉靖十年五月甲辰(1531年6月5日),戶部覆:‘鄖陽巡撫潘旦奏,請敕湖廣、河南、陜西布政司管冊官,及今大造黃冊之期,按行郡縣督率有司清查流逋之民,或應(yīng)附籍,或應(yīng)發(fā)遣。逃亡者,開除舊冊;添報者,補添虛戶。務(wù)嚴示曉諭,遵照律例施行。’報可?!保?]489應(yīng)該在此前后已經(jīng)建立健全了轄區(qū)的戶籍制度。伴隨著社會逐步走向穩(wěn)定,鄖陽撫治轄區(qū)進入一個和平發(fā)展的歷史時期。這里的“和平”是相對治亂時期的說法。輯錄《明實錄》、《鄖臺志·宦跡》記載的這一百年間出現(xiàn)的動亂事件,嘉靖十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出現(xiàn)六次,隆慶年間出現(xiàn)兩次,萬歷年間出現(xiàn)兩次(其中一次為萬歷十五年(1587)冬十月的鄖陽兵變)。平均每十年出現(xiàn)一次社會動蕩,從嘉靖以后,頻率逐漸降低。事件都是發(fā)生在較小范圍,很快得到解決,沒有造成大范圍的社會動蕩。萬歷朝四十八年之間,如果考慮鄖陽兵變的特殊性質(zhì),幾乎沒有發(fā)生來自社會底層的動亂事件。社會承平已久,導致萬歷九年(1581)四月撤銷鄖陽撫治[1]32。萬歷十一年(1583)正月,考慮到“鄖陽叛亂之區(qū)……巡撫必不可缺”,朝廷又同意復設(shè)鄖陽巡撫[1]34。

      2.經(jīng)濟與文化建設(shè)有長足發(fā)展

      以鄖陽府為例,在安置流民,保障地方平安的基礎(chǔ)上,鄖陽撫治重視農(nóng)業(yè)和水利建設(shè)、城市和水陸交通建設(shè),大力發(fā)展教育與文化事業(yè)等:

      據(jù)嘉靖《湖廣圖經(jīng)志書》數(shù)據(jù),嘉靖至萬歷年間,基本保持了正德七年十一萬多人口的水平),所開發(fā)的土地面積也增加了一倍多,達到了三十二萬多畝,而賦稅只提高了百分之十二。鄖陽撫治領(lǐng)導和推進鄖陽府的水利建設(shè)成就十分突出。修建、重修了多處蓄水灌溉工程,萬歷《湖廣總志卷三十二·水利志》記載湘鄂西山區(qū)陂塘堰水利灌溉工程共205處,鄂西北就有64處,占30%多。這佐證了一些學者的觀點:明朝時,對整個湘、鄂西山區(qū)的開發(fā),就是先由鄂西北開始的,自此至明末,鄂西北的經(jīng)濟水平在西部山區(qū)當屬最高。

      鄖陽府經(jīng)多次修建,至嘉靖末年已規(guī)制完備,城內(nèi)的街道、集市、祠堂、廟壇以及府縣各部門井然有序。堅固的外城與城防使其在明末戰(zhàn)亂中,成為唯一未被農(nóng)民軍攻破的府城;以鄖陽府為中心修筑了四條大道,分別通往漢中、西安、南陽、四川保寧、夔州。弘治年間,鄖陽撫治沈暉“于襄樊往來要津造浮梁八十艘,以便涉者,民甚德之。”[1]1379

      從原杰開始,鄖陽撫治十分注重教育與文化事業(yè)。如鄖陽府學建立后,進行了多次重修,其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撫治章煥又“改拓鄖學風水”,經(jīng)后任吳桂芳完工,“其區(qū)畫布置,悉出心計,更厘定其祭器、樂器”[3]597。此前于正德十年(1515),知府王震在府治北創(chuàng)立了五賢書院。嘉靖二十六年(1547),撫治于湛又建鄖山書院??滴酢逗V鄖陽府志補》所載清人汪闐《亟表先賢》記曰:萬歷三十五年(1607),撫治黃紀賢等人建龍門書院,“招鄖、荊、襄、漢中、南陽多士肄業(yè)其中,一時人才最盛?!薄啊湮慕套钪?,同于黃公者,得江南歙縣汪公道昆,字伯玉,隆慶庚午(四年,1570)撫治鄖陽,以獎勵人才為先,一時家傳戶誦,公實啟之。有太函集行世。江南太倉王公世貞,字元美,萬歷甲戌(1574)撫治鄖陽,購書數(shù)百卷,辟清美堂貯其中,以誘后進。有四部稿史料著書行世?!?徐學謨)有文集百余卷,見錢牧齋詩選小序?!薄班y志創(chuàng)于正德之初(1506年),甚荒略,公(徐學謨,萬歷四年至五年任鄖陽撫治)聘周紹稷纂修,因為改觀。”[3]673現(xiàn)存萬歷六年(1578)刻本。嘉靖二十六年(1547),鄖陽撫治葉照主持編修《鄖臺志略》。萬歷十五年(1587)十一月至萬歷十七年(1589)十月裴應(yīng)章?lián)嶂梧y陽,在《鄖臺志略》的基礎(chǔ)上,主持編修《鄖臺志》,萬歷十八年修成,留下了一部研究明朝督撫制度和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珍貴歷史文獻。

      在這103年的時間里,先后有63位鄖陽撫治官員在任,人數(shù)之多為各階段之最。由于他們的努力,使鄖陽府成為這一時期鄂豫川陜毗鄰地的區(qū)域性中心,帶動、促進了轄區(qū)內(nèi)其它府州的社會發(fā)展。

      四、鄖陽撫治定設(shè)階段之“第三次治亂時期”(崇禎六年至康熙十九年)

      自崇禎六年(1633)底起,明末農(nóng)民起義波及鄖陽,此后各路起義軍在鄖陽山區(qū)與川、陜、河南接壤地帶或進或出,與官軍戰(zhàn)事不斷。鄖陽撫治轄區(qū)延續(xù)一百多年的和平時代宣告終結(jié),鄖陽撫治進入以戰(zhàn)事頻繁更替的特殊階段。崇禎六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又自清順治二年(1645)至康熙十九年(1680),總共49年,20任撫治(蔣允儀屬重復計入1人次)。這一時期的社會動蕩由明朝內(nèi)部戰(zhàn)爭,變成內(nèi)外戰(zhàn)爭并存,并出現(xiàn)了朝代更迭,其戰(zhàn)事的多邊性、復雜性與時間的漫長都與前兩次的動亂不可同日而語。

      1.明末鄖陽撫治的更替概況

      《明史·蔣允儀傳》記:崇禎六年(1633)冬,張獻忠率農(nóng)民農(nóng)民軍進入鄂西北,攻占鄖西、上津、房縣、保康等。鄖撫蔣允儀“兵少不能御,上章乞援且請罪?!熢蕛x陳狀,已而并逮允儀下獄戍邊,而以盧象升代。”[6]660同時,明廷派兵部侍郎陳奇瑜總領(lǐng)湖廣、河南、陜西、山西、四川五省軍務(wù)。

      《明史·盧象升傳》記:“明年(崇禎七年),賊入楚,陷鄖陽六縣,命象升以右僉都御史代蔣允儀撫治鄖陽,時蜀寇返楚者駐鄖之黃龍灘,象升與總督陳奇瑜分道夾擊……八年(1635)五月,擢象升右副都御史代唐耳軍為湖廣巡撫。八月命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wù)兼湖廣巡撫總督洪承疇辦西北,象升辦東南,尋解巡撫任,進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陜西軍務(wù)……”[6]733,鄖陽撫治為宋祖舜(上任具體時間不詳)。

      《國榷》記:“(崇禎九年三月)甲戌(1636年5月4日),撫治鄖陽右僉都御史宋祖舜削籍,祖舜輕寇,追之失利,亡其符印。”[2]321《清史列傳·苗胙土》記:“崇禎九年四月,擢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時流賊出沒楚、豫……胙土遣使招降,為賊所紿。兵部尚書楊嗣昌劾論革職”[2]289。

      十一月,苗胙土被罷官,“(崇禎十年正月)己酉(1637年2月3日)……陳良訓為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2]321

      崇禎十年(1637)四月,御史余應(yīng)桂升為湖廣巡撫,粵督熊文燦總理軍務(wù),駐扎鄖陽,主張對農(nóng)民軍以招撫為主?!?崇禎十年十二月)乙巳(1638年1月25日),戴東旻為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初,兵部欲裁鄖撫,兵部給事中凌義渠爭之?!保?]322

      崇禎十一年(1638)至崇禎十二年(1639),十三家農(nóng)民軍先后接受招降。“(十二年四月)癸巳(1639年5月8日),撫治鄖陽右僉都御史戴東旻免?!薄凹孜?5.9)……王鰲永為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保?]322

      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舉義旗,各地義軍聞風再起。在川、楚之界流動作戰(zhàn)。崇禎皇帝下令逮捕督軍熊文燦,任命大學士楊嗣昌代之?!肚迨妨袀鳌ね貊椨纻鳌酚?“后嗣昌敗,授鰲永戶部右侍郎。”[2]290“(崇禎十三年四月)戊寅(1640 年 6 月 16日),袁繼咸為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保?]322《明史·袁繼咸傳》記:“十二年……督師楊嗣昌以其知兵,引參軍事。明年四月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未一年,襄陽陷,被逮,戍貴州?!保?]771

      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占領(lǐng)洛陽。二月,張獻忠部出川,智取襄陽。三月,袁繼咸被逮問,其后王永祚為鄖陽撫治。《明史·高斗樞傳》記:“十四年六月,(高斗樞)進按察使移守鄖陽?!瓝嶂瓮跤漓褚韵尻柤?,移師鎮(zhèn)之?!允迥甓?,撫治王永祚被逮,連命李乾德、郭景昌代之,路絕不能至。中朝謂鄖已陷,不復設(shè)撫治。十六年夏,斗樞上請兵疏,始知鄖存……乃擢啟元右僉都御史任之”[6]733。徐啟元原為鄖陽知府,其升任前后,與高斗樞、游擊王光恩保住了鄖陽府城未被農(nóng)民軍攻破。

      這一時期的鄖陽撫治不是獨立主事,而是在朝廷委派的軍政大員(如陳奇瑜、熊文燦、楊嗣昌等)統(tǒng)籌下,與湖廣巡撫(王夢尹、余應(yīng)桂、方孔炤等)、總兵官(如陳洪范)、左良玉等共同參與。在紛亂復雜的時局中,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由于戰(zhàn)事失利而被罷黜,這也是明朝鄖陽撫治最命運多舛的一段時期。

      2.清朝鄖陽撫治概況

      清順治元年(1644)4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清軍入關(guān),李自成率軍南撤。次年于湖北通山九宮山被害。李過、李來亨等率部先退至湖南澧州,后自黔東走入巴東、秭歸,在川東、鄂西屯田墾荒,據(jù)險而守。與劉體純、郝?lián)u旗、袁宗第組成了“夔東十三家”。他們襲鄖、襄,下荊州,取施州,攻巫山。順治十六年(1659),由長江水路,攻擊重慶,楚、蜀震動??滴踉晔辉麻_始,至康熙三年(1664)五月,清朝出重兵連續(xù)進攻農(nóng)民軍,“十三家”失敗,明末農(nóng)民軍在川陜鄂長達三十余年的斗爭亦全部結(jié)束。

      《清史列傳·徐起元》記:“順治二年(1645)二月……起(啟)元遣光恩戮襄陽賊眾,復均州、光華、谷城、南漳,備舟濟大兵,投誠。以王光恩署總兵官,起元仍以原官視事?!保?]289明清之交,徐啟元是一個承前啟后的特殊人物,他既是明朝最后一位鄖陽撫治,又是清朝第一位鄖陽撫治,并由于守鄖、歸順之功,終生得到清廷的優(yōu)待。

      清《世祖實錄》記:“順治二年(1645)七月,刑部右侍郎潘士良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等處,提督軍務(wù)?!薄绊樦稳甓乱椅?1646年4月3日)……鄖陽撫治潘士良以才力不及免官。”[2]452

      “順治四年(1647)三月,巡撫趙兆麟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官兵與在川鄂陜邊界堅持戰(zhàn)斗的農(nóng)民軍展開拉鋸戰(zhàn)。順治十年(1653)正月,鄖撫趙兆麟“以病乞歸,允之?!保?]453其在任 5 年 8 個月,為清朝撫治中最長者。

      “順治十年正月庚寅(1653年2月20日),補原任登萊巡撫朱國柱仍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提督軍務(wù)。”順治十一年正月甲午(1654年2月19日),朱國柱因“賊圍竹山蔣家寨,竟未遣兵援剿”,被劾。二月“解任回京調(diào)理”[2]453-454。

      “順治十一年正月乙酉(1654年2月10日),江西饒南九江道參議胡全才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提督軍務(wù)。”十三年(1656)冬十月,胡全才在任卒[2]453-454。其間“十三年明桂王所置總兵李企晟入鄖陽與郝?lián)u旗等合,全才遣諸將朱光祚等密捕之,執(zhí)企晟,旋擢湖廣總督,卒官。”[7]1055

      “順治十四年(1657),(張尚)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薄绊樦问吣?1660),(白秉貞)以都御史撫治鄖陽。”[3]598“康熙元年(1662)二月,升鄖陽撫治白秉貞為山西總督。己巳(1662年4月13日),以順天府尹王來任為鄖陽撫治?!辟鐤|十三家失敗后,“康熙三年四月戊申(1664年5月11日),裁鄖陽撫治缺?!?清《圣祖實錄》)[2]455

      康熙十二年(1673)冬,吳三桂叛清。十三年(1674)二月,襄陽總兵官楊來嘉、副將洪福等以城舉事響應(yīng)?!翱滴跏迥晡逶?1676),議政王大臣等議:逆賊楊來嘉等盤踞鄖陽,不時竊發(fā),請復設(shè)鄖陽撫治以資控制,命以原任河道總督楊懋勛為鄖陽撫治,設(shè)標營如巡撫例。”[2]456這也是明清兩朝的最后一任鄖陽撫治。

      楊來嘉、洪福被平息后,“康熙十八年四月丙寅(1679年5月11日),命鄖陽撫治楊懋勛升補四川總督,仍駐鄖陽,俟恢復四川之日赴任?!薄翱滴跏拍?1680)二月,以四川平定,裁鄖陽撫治缺?!保?]457至此,跨越明清兩個朝代,歷時217年的鄖陽撫治及其特殊區(qū)劃的歷史終于劃上了句號。

      [1]謝貴安.明實錄類纂(湖北史料卷)[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

      [2]王一軍,徐永安,等.明清鄖陽歷史文獻箋注稿(上下)[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

      [3]張培玉.鄖陽志匯編(上中下冊)[M].十堰市地方志辦,鄂十內(nèi)圖字2007年第001號.

      [4]張國雄.明清時期的兩湖移民[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76-177.

      [5]徐永安.明朝鄖陽撫治對鄖陽府區(qū)域文明的歷史貢獻與啟示[J].湖北社會科學,2011(12).

      [6]張廷玉.明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4.

      [7]趙爾巽.清史稿·胡全才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4.

      猜你喜歡
      湖廣流民鄖陽
      東晉士族與流民研究文獻綜述
      傾情水利作貢獻 深耕水保為民生
      ——記鄖陽區(qū)水土保持局局長鄭全新
      湖廣“苗疆”地區(qū)“改土歸流”進程考論
      社會科學(2019年3期)2019-03-29 05:05:06
      水源漢江 石聚鄖陽——2017中國·鄖陽南水北調(diào)奇石邀請展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明清湖廣魚鲊貢雜稅研究
      清代“湖廣總督”為何只管湖南湖北
      略論十九世紀中葉鴨綠江北岸早期朝鮮流民社會——以《江北日記》為中心
      2017中國·鄖陽南水北調(diào)奇石邀請展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04
      西晉流民問題淺探
      長江叢刊(2016年23期)2016-12-06 14:15:16
      十堰市鄖陽區(qū)中小學踐行“五和”精神
      南皮县| 英山县| 湖口县| 兴海县| 龙南县| 临城县| 阿拉善左旗| 循化| 永济市| 彰化县| 灵璧县| 屏南县| 佛学| 民勤县| 高安市| 山阴县| 新宁县| 分宜县| 贵德县| 韶山市| 襄汾县| 鄂托克前旗| 石泉县| 天峨县| 安宁市| 本溪| 盘山县| 方正县| 云和县| 本溪市| 济源市| 江永县| 长宁县| 江都市| 溆浦县| 香格里拉县| 宝山区| 普兰店市| 苗栗县| 辽中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