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華 沈炳耘 王蘇琛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燃煤過程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控制電力行業(yè)二氧化硫排放是實現全國二氧化硫削減目標的關鍵。近兩年,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在眾多的脫硫工藝中,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發(fā)展較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也是我國火電廠脫硫應用的主流工藝。
煙氣從吸收塔下側進入,與吸收漿液逆流接觸,洗滌煙氣中的SO2、HCl和HF等,在塔內進行吸收反應,對落入吸收塔漿池的反應物再進行氧化反應,得到脫硫副產品二水石膏。
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的反應機理[3]為:
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技術成熟,設備運行可靠性高,脫硫效率高達95%以上,單塔處理煙氣量大,適應不同含硫量的煤種,吸收劑資源豐富,脫硫副產物便于利用,目前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此工藝的缺點是:投資費用高,設備占地面積大,運行費用較高,且設備易腐蝕。
本論文數據采集于內蒙古某電廠#4機組300MW脫硫裝置,在脫硫系統設備良好、運行正常,通過控制其負荷及煙氣量在一定范圍條件下,對脫硫系統運行參數:pH值、液氣比、入口SO2濃度、入口煙塵含量、含氧量,運用單因素分析方法,作圖觀察其對脫硫效率的影響趨勢。
機組負荷控制在270-300MW附近,煙氣量為983710~1036113(Nm3/h),入口煙氣溫度為 125-128,pH 值為 5.5,含氧量 6.36-6.5%,運行基本穩(wěn)定,作圖觀察SO2與脫硫效率的影響趨勢如下:
圖1 脫硫效率與入口煙氣SO2濃度的關系曲線
當煙氣SO2濃度較低,由于吸收塔出口的煙氣SO2濃度不會低于其平衡濃度,脫硫效率不會很高。當煙氣SO2濃度逐漸升高,SO2通過漿液表面向液滴內部擴散,反應速度加快,脫硫效率提高。若煙氣SO2濃度繼續(xù)增大,受漿液吸收能力的限制,脫硫效率將會下降。
從圖1可以看出,在3350-3950mg/Nm3范圍內,隨著SO2濃度增大,受漿液吸收能力的限制,機組脫硫效率反而降低。當入口SO2濃度低于3400mg/Nm3,脫硫效率為97%以上,當入口SO2濃度達到3900mg/Nm3,脫硫效率降低到95%以下。
機組負荷 250MW-300MW, 煙氣量 983710~1036113(Nm3/h),pH值為 5.5,含氧量 6.36-6.5%,入口 SO2濃度 3650-3850mg/Nm3,觀察脫硫效率與煙氣含塵量的關系曲線(圖2):
圖2 脫硫效率與煙塵含量的關系曲線
原煙氣中的飛灰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SO2與脫硫劑的接觸,降低了石灰石中Ca+的溶解速率,同時飛灰中不斷溶出的一些重金屬會抑制Ca+與HSO3-的反應。圖2可以看出脫硫效率隨著粉塵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一般要求FGD入口粉塵含量小于100mg/Nm3。
機組負荷 250MW~300MW, 煙氣量 983710-1036113(Nm3/h),pH值為 5.5,含氧量 6.36-6.5%,入口 SO2濃度 3650-3850mg/Nm3,觀察液氣比與脫硫效率的關系如圖3:
圖3 脫硫效率與液氣比的關系曲線
如圖3所示,隨著液氣比的增加,脫硫效率也隨之增大,當液氣比達到7,脫硫效率達到95%以上,當液氣比達到8.5,脫硫效率達到97%,且隨著液氣比的繼續(xù)增加,脫硫效率增加減緩。石灰石一石膏法中二氧化硫的吸收過程是氣膜控制過程,相應的,液氣比的增大,代表了氣液接觸的機率增加,脫硫率相應增大。但二氧化硫與吸收液有一個氣液平衡,液氣比超過一定值后,脫硫率將不在增加。而較高的液氣比會造成系統運行電耗增加,運行成本增大,建議采用液氣比7-9之間。
機組負荷 250MW~300MW,煙氣量 983710-1036113(Nm3/h),含氧量 6.36-6.5%,入口 SO2濃度 3650-3850mg/Nm3,觀察 pH 值與脫硫效率的關系如圖4。
圖4 脫硫效率與漿液pH值的關系曲線
圖5 脫硫效率與煙氣含氧量的關系曲線
由圖4可知,pH值低于5.6時,隨著pH值的升高脫硫效率增加明顯,當pH值超過5.7,隨著pH值的增加脫硫效率增加減緩。從二氧化硫的吸收來講,高的pH值有利于二氧化硫的吸收,但pH值過高會抑制亞硫酸鈣的氧化和石灰石的溶解。低的pH值有利于亞硫酸鈣的氧化,石灰石溶解度增加,但pH值過低會抑制二氧化硫的吸收,使脫硫效率大大降低。一般建議pH在5.5左右合適。
機組負荷 250MW-300MW, 煙氣量 983710~1036113(Nm3/h),pH值為5.5,入口SO2濃度3650-3850mg/Nm3,觀察含氧量與脫硫效率的關系如圖5。
由圖5可以看出,氧含量低于6%,脫硫效率隨煙氣含氧量增加明顯升高,當煙氣含氧量高于6,隨煙氣氧含量增加,脫硫效率升高不明顯。氧化空氣提供將SO2氧化成硫酸鹽所必須的氧氣。氧化風量必須能夠滿足系統要求,分布均勻并達到一定的利用率。否則,石膏漿液中亞硫酸鹽會超標,無法形成合格的石膏晶體。因此,應當保證充分的氧化風量。
本文通過對pH值、液氣比、入口SO2濃度、入口煙塵含量、含氧量,運用單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各因素對脫硫效率產生的影響趨勢,在3350-3950mg/Nm3范圍內脫硫效率隨著SO2濃度增大而降低,煙氣飛灰濃度的增加也會降低系統的脫硫效率,建議pH值取5.5左右,在保證一定的脫硫效率的前提下可以盡量采用較小的液氣比。通過上述分析結果,對今后脫硫裝置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和提高脫硫效率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閻維平,劉忠,王春波.電站燃煤鍋爐石灰石濕法煙氣脫硫裝置運行與控制[J].2005.
[2]鐘毅,林永明,高翔.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石灰石活性影響因素研究[J].電站系統工程,2005(09).
[3]李守信,紀立國,于軍玲.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原理[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2,29(4):91-94.
[4]陳素珍,石英桂.老廠濕法脫硫改造工程GGH的設置與煙囪防腐[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