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彩,楊 柳,賈永恒,歐 靜,盧伊澗,陳建軍
(廣西省貴港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骨科醫(yī)院,廣西 貴港537100)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在手部活動較多的人群中多見。但是手部狹窄性腱鞘炎的診斷,既往輔助檢查較少,X線檢查不能顯示軟組織病變,MRI費用過高,不利于臨床開展,憑借醫(yī)師的臨床診斷,缺乏客觀指標。近20年來,超聲尤其是高頻超聲技術迅速發(fā)展,更高的分辨力和有效性使其在表淺組織器官,如淺表血管、關節(jié)和肌腱等疾病診斷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1]。而應用高頻超聲診斷手部狹窄性腱鞘炎鮮有文獻報道?,F(xiàn)將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經(jīng)高頻超聲診斷并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23例手部狹窄性腱鞘炎患者的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例,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齡27~67歲,平均(40.1±11.5)歲。23例中拇指11例,中指2例,環(huán)指2例,食指1例,小指1例,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6例。病程1個月~2年。臨床表現(xiàn):患指活動不靈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勞累后癥狀明顯,局部壓痛,可觸及結(jié)節(jié)。將納入同時期的無手指腫痛病史的受試者20例作為對照,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齡25~49歲,平均(36.2±8.1)歲。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日立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6~13 MHz。取手指伸直位,用直接掃查法在病變的相應部位,行橫切和縱切掃查。觀察腱鞘厚度、肌腱厚度及活動情況,用CDFI觀察病灶內(nèi)及周邊血流情況,測量RI。
2.1 受試者的高頻超聲表現(xiàn) 正常對照組:手部肌腱及腱鞘聲像圖表現(xiàn):縱切掃查示肌腱呈連續(xù)的細纖維狀稍強回聲帶,邊緣呈連續(xù)的2條光滑的強回聲帶,緊貼于肌腱的低回聲裂隙為腱滑膜層,其外側(cè)結(jié)構(gòu)致密的強回聲帶為腱纖維鞘(見圖1),在病變的好發(fā)部位測量腱鞘的厚度,約為0.3~1.0 mm。動態(tài)觀察可見肌腱在腱鞘內(nèi)無阻力滑動;彩色多普勒未檢測到明顯血流信號。橫切掃查示肌腱呈圓形或橢圓形均勻強回聲,邊界清楚,緊貼于肌腱的細線層環(huán)繞狀低回聲為腱滑膜層。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組:手部肌腱及腱鞘聲像圖表現(xiàn):縱切掃查示23例病變處腱鞘均有不同程度增厚(見圖2),厚約1.3~4.1 mm,呈低回聲或稍強回聲(低回聲15例,稍強回聲6例,強回聲2例);7例(7/23)局部見薄層液性暗區(qū),暗區(qū)厚度 0.8~4.5 mm(見圖3),5例(5/23)腱鞘及周圍見強回聲光點、光斑,14例(14/23)可見局部血流信號增多(見圖4),RI 0.63~0.89。23例增厚腱鞘內(nèi)的肌腱變細,遠近兩端增厚,呈“葫蘆狀”改變,動態(tài)觀察可見肌腱在腱鞘內(nèi)滑動受限。橫切掃查示腱鞘增厚,呈低回聲或稍強回聲,肌腱為強回聲。
2.2 狹窄性腱鞘炎的病理表現(xiàn) 大體病理:術中見病變處腱鞘增厚,腱鞘增厚對應處的肌腱變細,兩端稍膨大。鏡下見滑膜細胞及纖維組織不同程度增生,毛細血管增生,不同程度基質(zhì)黏液樣變性,部分可見鈣鹽沉著。術后及病理診斷為狹窄性腱鞘炎。
2.3 高頻超聲診斷狹窄性腱鞘炎的效能 本組23例,行腱鞘切開術,均經(jīng)病理證實(大體及鏡下)。根據(jù)高頻超聲顯示的腱鞘不同程度增厚、肌腱在腱鞘內(nèi)滑動受限、局部血流信號增多等特征,均符合狹窄性腱鞘炎診斷,其準確性為100%,靈敏度為100%,特異性為100%。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的臨床特點:手部常見的狹窄性腱鞘炎是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一般認為,其病因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慢性勞損[2]。掌指關節(jié)長期反復過度屈伸活動,使深淺屈肌腱之間相互摩擦,或長期手持工具,纖維鞘管受硬物與掌骨頭擠壓,導致肌腱及腱鞘的無菌性炎癥。②解剖因素[3]。病變易發(fā)生于掌骨頭相對應的屈指肌腱纖維鞘管的起始部。③性別與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加,手部活動也逐漸減少,而突然出現(xiàn)的一些反復的手指屈伸活動,導致局部腱鞘內(nèi)充血水腫而引起該病。更年期女性多見,張橫滔等[4]認為雌激素水平的生理變化影響了腱鞘支持韌帶的血運供應,使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女性更易發(fā)生腱鞘支持韌帶的變性攣縮,進而造成骨纖維管腔的狹窄。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聲像圖與病理變化的聯(lián)系:①腱鞘不同程度增厚,回聲減低。頻繁或過度地活動,使病變處纖維鞘管局部充血水腫,纖維細胞明顯增生。腱鞘厚度由原來的小于1 mm增加到2~3 mm,從而導致疾病發(fā)生[5]。②局部見薄層液性暗區(qū)。考慮與滑膜面滑膜細胞增生,滑液滲出有關。③腱鞘及周圍見強回聲光點、光斑,考慮為不同程度鈣鹽沉著。④肌腱在腱鞘內(nèi)滑動受限。局部腱鞘增厚,管腔形成環(huán)行狹窄,病變處肌腱長期受壓后呈葫蘆形或梭形膨大,導致肌腱與腱鞘滑車之間的摩擦加重,若膨大部分肌腱強行通過,當管內(nèi)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肌腱無力通過管腔,出現(xiàn)絞鎖。⑤血流信號增多,由于滑膜面滑膜細胞增生,毛細血管增生[6];部分患者出現(xiàn)強回聲光點、光斑、積液及血流信號增多等改變,是否與病程或病情嚴重程度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手部狹窄性腱鞘炎的鑒別診斷及檢查注意事項:①應與腱鞘結(jié)核相鑒別,腱鞘結(jié)核超聲檢查可見低回聲結(jié)構(gòu)沿肌腱的走向蔓延,當累及多條腱鞘時,病變可侵及整個手背及腕掌側(cè)[7]。②應與腱鞘腫瘤,如腱鞘囊腫、腱鞘巨細胞瘤相鑒別,腱鞘囊腫為緊鄰肌腱處囊壁光滑的無回聲腫塊;腱鞘巨細胞瘤聲像圖顯示腫瘤無包膜回聲,以實性低回聲為主,出現(xiàn)壞死液化及鈣化時,可見液性暗區(qū)及點團狀強回聲[8]。③對于病灶表淺或不平整者,探頭接觸不良可影響聲像圖質(zhì)量,可在病灶上涂以較厚的耦合劑,探頭輕輕接觸耦合劑,以更好接觸病灶及克服近場的混響效應,改善圖像質(zhì)量。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能清晰顯示狹窄性腱鞘炎中肌腱、腱鞘的病變形態(tài)及范圍,實時動態(tài)顯示肌腱在腱鞘內(nèi)運動情況,可為臨床提供客觀的診斷依據(jù),并具有操作簡便、經(jīng)濟、無創(chuàng)、可重復應用等優(yōu)點,是狹窄性腱鞘炎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圖1 正常手指縱切面:肌腱呈連續(xù)的稍強回聲細纖維狀結(jié)構(gòu),D1、D2為腱鞘厚度 圖2 腱鞘炎手指縱切面:肌腱腱鞘局部增厚,回聲減低圖3,4 同一患者 圖3 縱切面:腱鞘增厚、回聲減低,局部見少量積液 圖4 橫切面:拇短伸肌腱腱鞘增厚,局部血流信號豐富
[1]Martinoli C,Bianchi S,Dah mane M,et al.Ultrasound of tendons and ner ves[J].Eur Radiol,2002,12:44-55.
[2]朱國文,金杰,呂一,等 .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診治研究進展[J].中國正骨,2008,20(11):70-71.
[3]汪學松,邱貴興,翁習生,等 .籽骨與拇長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相關解剖學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20):3 959-3 961.
[4]張橫滔,章明學,王金葉 .狹窄性腱鞘炎的成因分析及閉合性刃針減壓治療效果[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9,18(31):3 824-3 825.
[5]Buch man MT,Whitney Gibson T.Trans mission electron micr oscopic pat hoanat o my of congenital trigger t hu mb[J].Jour nal of Pediatric Ort hopaedics,1999,19:411-412.
[6]耿虹,董樂樂,朱文毅 .狹窄性腱鞘炎病理改變及病理分型研究[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1,27(1):1-2.
[7]楊柳,陳彩 .高頻超聲診斷手腕部腱鞘結(jié)核12例報告[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2):136-137.
[8]劉照宏,梁峭嶸,石星,等 .腱鞘巨細胞瘤的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xiàn)特征[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