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中小學的財務工作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模式很明顯的制約了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現就我多年的財務工作提出一點相應的建議。
財務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財務部門是獲得、支配、管理學校資金的關鍵部門,也是學校各項財務活動的主要依據,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校的產業(yè)化運營逐漸提高,國家財政對學校的撥款卻越來越少,導致學校出現資金緊缺、無法滿足建設和發(fā)展需要的現象,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從自身的財務管理著手,及時發(fā)現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并采取各種手段進行彌補和調整,以提高學校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保證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
一、當前中小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財務管理機制
中小學財務管理存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嚴格、完善的管理體制,常常出現財政、行政混在一起的現象,行政人員根本不具備財務管理知識,但是能對資金進行支配和管理,因而,常常導致學校的資金被私自挪用和占用。還有的學校未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私自在銀行開設賬戶,將學校的經費存入其中,然后個人收取存款利息,甚至形成個人小金庫,將學校經費納入自己的錢包。這些惡劣的行為在沒有嚴格制度的約束下,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財經秩序,干擾了國家的財經紀律,更制約了黨風廉政建設的步伐。
2、財務人員素質低下
學校的很多領導者都是由教師提升的,他們過度重視教學,而忽視財務管理工作,更想不到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很多學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yè)知識水平低下,對工作業(yè)務流程不熟悉,針對很多財務科目都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影響了學校財務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有的財務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和職業(yè)道德,利用自己的職權竊取學校的利益,貪贓枉法,造成學校內部財務結構混亂,阻礙了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
3、預算管理制度松散
中小學屬于義務教育的階段,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每年會給學校撥一定的教育經費,所以,學校的管理者和財務部門應該制定一個預算編制,合理的支配這筆經費,包括學校的建設、職工的工資、待客費等各項費用。然而很多學校缺乏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常常沒有計劃的支配教育經費,造成了嚴重的鋪張浪費現象,甚至有些崗位工作者鉆財務的空子,虛列開支、多報賬、報假賬等現象屢見不鮮,學校的財務預算工作變成了紙上談兵,政府撥款很快用盡,造成學校的經費緊張。
4、固定資產過度浪費
學校的教室、桌椅、教學設備、辦公設備等固定資產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些物資,學校就不能稱為學校。但是很多學校沒有明確的負責人對這些資產進行管理,導致這些固定資產沒有受到良好的保護,該處理的未及時處理、該建設的未及時建設,學校的清查工作力度不夠,種種因素造成學校資產的無謂消耗和浪費。
二、完善中小學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路與建議
1、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學校的財務管理觀念一直比較落后,實際工作中只強調資金的管理而忽視物品的管理,因此,首先要更新理念、轉變思想,加強學校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來保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穩(wěn)健、持續(xù)的進行。各中小學應該按照《中小學財務管理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或“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管理體制,同時還應建立嚴格的預算、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余管理等各項制度。另外,學校還必須堅持權錢分割的政策,財政與行政互不干擾,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職權,決策者、執(zhí)行者、管理者和檢查者之間多權分立,以確保學校財務管理工作高效的開展。
2、加強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
任何工作的順利完成都離不開人力的保證,因此,學校應該注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盡量選擇科班出身且必須持有會計資格證的專業(yè)人員,經常為他們提供專業(yè)知識及工作業(yè)務的培訓,實行老員工帶新員工的政策,以提高財務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學校還應該強化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經常為他們講法、普法,使他們自覺形成廉潔奉公、實事求是、遵紀守法的工作風氣。另外,還要建立明確的工作責任制,使財務人員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作為中小學的財務人員要樹立全心全意為學校服務的思想,盡量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時刻堅持自己的原則,敢于與那些歪風邪氣做抗爭,保證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3、完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
學校應該加強預算管理工作,要從學校發(fā)展的宏觀角度,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工作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
總之,財務工作是一項精細而又復雜的工作,財務人員必須從學校的大局著眼,為決策者管理好學校的每一分錢,讓它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