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麗
摘要:
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可以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提高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情感體驗;教學方法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教學是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音樂欣賞課的學習,可以開發(fā)孩子智力、陶冶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yǎng)他們良好氣質修養(yǎng)等;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音樂是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 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體驗所聽到的音樂感知??墒切睦韺W研究表明, 小學生尚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又一大難題。
做好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不僅要豐富小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更要加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隨著時間流逝而流動,那么,在音樂欣賞課中,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抓住這瞬息即逝去的音樂,激發(fā)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呢?針對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音樂欣賞興趣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1 豐富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感知音樂的基礎。這對音樂美的感受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初始階段的情感內容比較單薄。小學低年級學生只適宜演唱一些輕快活潑、悠揚優(yōu)美的歌曲。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情感不斷豐富.可以逐步演唱雄壯的、優(yōu)美的、抒情的歌曲。以后擴展到欣賞情感有變化、較復雜的樂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把自身的生活體驗與情感表達結合起來,使他們能逐漸從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中,儲存各種情感.豐富音樂心理的“內在圖式”。例如知道上行音調多表現(xiàn)興奮昂揚的情緒,而下行的音調則常與悲哀、痛苦相聯(lián)系等。這些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的把握,必須依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1 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
一些教師認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選的經典作品。學生沒有理由不喜歡。但事實上“100%的學生喜歡音樂,而80%的學生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絕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唱歌,但很少喜歡唱教材中的歌”。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要困勢利導,積極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他們喜歡的音樂。如果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把一些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的通俗音樂引進課堂,并且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步豐富他們的欣賞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賞習慣。
1.2 選擇學生喜歡的教法
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大致分為以下四步:(1)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及思想內容;(2)初聽作品,有整體印象;(3)曲式結構分析.講解作品;(4)復聽作品。逐步欣賞音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及進行德育滲透時.忽視了音樂的藝術性、審美性。雷默指出:“當藝術被看作是藝術,而不是社會或政治評說,不是一樁買賣。不是為任何非藝術的目的時。那么它就首先是作為一種審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雖然藝術也為非藝術目的服務。但審美教育首先關心的應當是藝術的審美作用?!蔽覀兣c其向學生肢解示范歌曲,不如渲染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氛圍中自己詮釋作品。教師要以自身熾熱、強烈的感情點燃學生情感的火焰。
1.3 尊重學生的理解
閱讀一本科學著作、學習一個科學原理,人們絕對不能隨意加以發(fā)揮,但欣賞音樂恰恰相反.“欣賞者必須調動自己整個心靈通過審美再創(chuàng)作達到對藝術作品的超越.使藝術欣賞活動成為個人欣賞活動”。這也就是說欣賞音樂時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定的歷史性。比如在欣賞《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時。有的學生提出異議:歌詞沒有時代氣息。面對這樣的觀點.我們是顧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還是鼓勵他們繼續(xù)和自己“作對”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2 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唱。學生跟著一句句學唱,現(xiàn)在需要我們小學音樂教師和學生達成一片,共同的學習新的知識,體現(xiàn)一種綜合課型。在課堂上,學生以身體作為一種“樂器”,隨著音樂自由的運動。每個學生都會對所聽到的音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樣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得“優(yōu)”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快樂!在欣賞《采茶舞曲擴時,通過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用歌舞、晃身,點頭,拍手等各種形式參與進來。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老師可以問一些較難的問題;對于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老師要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的語言。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體驗音樂的情緒,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領會和感悟音樂作品的內容,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濃厚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是音樂欣賞的首要目標。
結語:
欣賞教學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鑒賞力的重要途徑與手段。欣賞就是為了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發(fā)展的實踐過程?!眰鹘y(tǒng)的欣賞教學一般為先介紹作品基本情況、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情況,然后進行欣賞,而這種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造成的結果是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面不知所云.使學生不喜歡音樂欣賞課.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祖萍萍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視聽結合[期刊論文]-商情2009(29)
[2] 張瑞 論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期刊論文]-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2)
[3] 蔡淼 從"審美"著眼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期刊論文]-科技咨詢導報2007(19)
[4] 李林.鄭文珍自制教具對落實科學新課標的價值分析[期刊論文]-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4,14(6)
[5] 朱志紅 淺談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期刊論文]-科技信息2010(19)
[6] 周媛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4)
[7] 戴建芳 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探索[期刊論文]-音樂天地2008(10)
8. 譚玉鳳 我校自制教具的實踐與探索[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
9. 席賀 淺談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模糊教學法[期刊論文]-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4)
10. 沙艷 摭談音樂欣賞中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期刊論文]-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