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描寫了現(xiàn)場電話連線新聞報道中的一種顯性話輪結束語,分析了這種顯性話輪結束語出現(xiàn)的位置和使用規(guī)律,筆者認為這種顯性標志具有非強制性,但它出現(xiàn)的規(guī)律主要是交際的需要。
關鍵詞:話輪 顯性 結束語 電話連線 交際需求
一、話輪轉換概述
話輪這一概念是由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olff和Gail Jefferson(1974)提出的。Sacks、Schegolff和Jefferson總結了以下3條話輪轉換規(guī)則:
1.如果當前說話人選定下一位說話人,那么所選的人就有權繼續(xù)話題,而其他人無此權利;
2.如果當前說話人沒有選定下一位說話人,會話人可以自選,但并非必須自選。如果已自選,第一位自選人就接續(xù)了話輪;
3.如果當前說話人既沒有選定下一位說話人,會話參與者又沒有自選,那么當前說話人可繼續(xù)(但并非必須)說下去。
在一個話輪結束的時候說話者對下一個說話輪次有三種不同的控制(何兆熊主編,2000:309~312):
第一,說話人可以通過提名選定下一個說話人,也就同時指定了下一個說話人的話語類型。
第二,說話人指定下一位說話人說話的類型,但不指定下一個說話人。
第三,說話者既不指定下一個會話者,也不指定話語類型,完全由參加會話的其他人自選并決定說什么。
在自選時,自選人如何辨識正在說話的說話人已經(jīng)講完,他可以開始說話了呢?正如Sacks所指的,自選的說話人無法真正辨認正在說話的人是否說完,因為不存在絕對的話語結束處,自選的說話人所尋找的是話語的可能結束之處。聽話人判斷說話人是否達到一個“可能結束之處”時,他所依靠的不只是句法標志,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從語義上來判斷對方的話是否到了可以告一段落的時候。除此之外,伴隨語言手段甚至“體動(kinesics)”在輪次更迭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在會話過程中,說話的一方向聽話的一方做出各種提示來表明“可能結束之處”是否出現(xiàn)。這種提示包括句法、語義、語音、伴隨語言和“體動”等諸多形式。
話輪是否能順利轉換,關鍵在于判斷話語的結束之處,一般情況下,都是由聽話人去尋找說話人的“可能結束之處”,也就是找到非明示的暗示話語結束的“隱性結束語”。
但有的時候也會采用顯性結束語重點提示大家注意。如某人做長篇的報告和講演后,說“我的講話完了”“我就說到這里”等等,并不意味著提示所有聽眾接過話頭,很有可能他是提示主持人接過話輪的。這種顯性結束語不能用得過多,否則就使得表達繁冗,不夠經(jīng)濟。但我們發(fā)現(xiàn)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會常用這種顯性結束語來提示話語的結束,提醒其他人接過話輪?,F(xiàn)場電話連線就常采用這種顯性結束語,甚至發(fā)展出一種比較形式化的結束語標記。
二、現(xiàn)場電話連線中的一種話輪結束語標記
下面是一則中央電視臺電話連線報道的實錄。
有關中國漁船被撞、被非法扣留的消息,我們還是現(xiàn)在馬上來連線一下本臺駐日本東京的記者李衛(wèi)兵。
1
水均益:衛(wèi)兵,您好。
李衛(wèi)兵(本臺駐東京站記者):你好,水均益。
2
水均益:有關這次被非法扣留的中國船長再拘留十天這樣一個消息,具體的一些情況給我們再介紹一下。
李衛(wèi)兵:好的。據(jù)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沖繩那霸地方檢察廳石垣支部今天向當?shù)胤ㄔ荷暾垼运^涉嫌妨礙執(zhí)行公務為由,拘留中國漁船的船長詹其雄。石垣地方簡易法院,當天也是批準了檢方拘留詹其雄10天至19天。
另外,日本海上保安廳石垣海上保安部,也同時在向漁船上的其他14名中國船員進行調查詢問。從目前媒體公開的照片來看,中國船員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還算良好,但他們目前只能留在船上,不能上岸活動,目前最新的情況就是這樣,水均益。
3
水均益:還有一個情況想請你再給介紹一下。因為剛才我們在照片上也看到,今天新華社的記者拍了一些咱們的船員在船上,處在被扣留這樣一個狀態(tài)。具體的情況,他們現(xiàn)在的狀況,包括身體健康,特別是我很關心的是,他們現(xiàn)在可以和外界交流嗎?
李衛(wèi)兵:由于我們使館探望船員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不在船上,目前我們對于船上具體的情況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但是從目前媒體公布的照片來看,船員的身體狀況看來還是不錯,他們可以走到甲板上去向外面張望,互相之間還有一些交流、聊天,精神狀態(tài)還是不錯的。但是唯一一點就是,他們現(xiàn)在由于只能是留在船上,如果一旦上岸以后就會被算作是非法入境,所以他們是不能上岸活動的。大概情況就是這樣,水均益。
4
水均益:好的,非常感謝李衛(wèi)兵。
我們演播室有兩位特約評論員,宋曉軍和葉海林先生。
關于這樣一個最新的消息,兩位怎么看?之前因為中國方面一直強烈要求,日本方面要立即、無條件地放人、放船。而且在此之前已經(jīng)有媒體在預測,根據(jù)日本的相關法律,所謂它的扣留理由,對于船長的羈押到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一點鐘必須要有一個說法。果不其然,也就在一個小時之前有了一個說法,但這個說法是再扣留十天。怎么看這個事,葉先生?
(《關注中國漁船被扣事件最新進展》,中央電視臺《環(huán)球連線》2010.9.11)
以上對話共有3組相鄰語對、一個結束語。第一組相鄰語對是互相打招呼。第二組相鄰語對第一部分的結束語“具體的一些情況給我們再介紹一下”是隱性的,但在語義上則是比較明顯提示話輪的結束,語法上也作了提示。第二組第二部分記者不但在語義上和語法上均有提示話語結束,還帶上了一個顯性的結束標記,即直接說出主持人的名字,這種直接說出主持人的名字與“提名選定下一位說話人”還不一樣,因為該對話中,只有兩個參與人。該顯性標志主要是提示話語的結束及提醒下一說話人接過話輪。第三組相鄰語對與第二組類似。
在結束語后,還有一段主持人與兩位特約評論員的對話。主持人以“怎么看這個事,葉先生?”結束,就屬于說話人對說話輪次的三種控制中的第一種,即“說話人可以通過提名選定下一個說話人,也就同時指定了下一個說話人的話語類型”。
這種在現(xiàn)場電話連線中采用顯性話語結束語來明示話輪轉換的形式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又如,鳳凰衛(wèi)視11月29日《鳳凰全球連線》關于朝鮮半島危機的報道中,一次新聞采訪了多路記者,但他們都有類似的結束語標記。主持人盧琛采訪了三路記者,一路是新華社駐平壤記者趙展,一路是在延坪島采訪的記者魏穎茵,還有一路是在駐日本記者宋看看。我們把三路記者報道的最后一句話抄錄如下:
趙展:評論表示,美韓企圖以舉行包括航母在內的聯(lián)合軍演對朝鮮施加壓力,嚇倒朝鮮,是打錯了算盤,朝鮮希望和平,但也絕不害怕戰(zhàn)爭,主持人。
魏穎茵:因為他們相信以朝鮮目前的經(jīng)濟情況以及國力,還有他們人民的意志,都不允許發(fā)生全面的戰(zhàn)爭,所以只是騷擾而已,以上就是在韓國采集到最新的情況,盧琛。
宋看看:但是在12月份的時候,美國、日本和韓國會有一次外長會議,在那個時候,有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出來,盧琛。
這種現(xiàn)場電話連線的場合使用顯性結束語標記是隨著“電話連線”這樣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增多而多起來的。這種結束語標記可以附加在顯性結束語后面,也可以和顯性結束語分開使用,有的時候只使用顯性結束語,有的時候只使用結束語標記。在一般場合的交談中,多使用隱性話語結束語,有的時候使用顯性結束語,但很少使用直呼其名的顯性結束語標記。但在電話連線的新聞報道中,比較多地使用顯性結束語,直呼記者或主持人姓名的顯性標記的使用更是不成比例的增加了。在這類場合,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顯性結束語標記,不使用結束語。由此可見顯性結束語標記更加程式化、形式化。
三、顯性話輪結束標記的使用規(guī)律
這種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的使用具有非強制性,并不是所有的電話連線都是必須要以這種方式結束話輪,比如國內電話連線某一專家關于某事件的看法時,一般都是跟平常的對話一樣進行話輪轉換。
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的使用還具有場合性。在比較嘈雜的場合進行電話連線時,一般會頻繁使用。如:在2008年奧運會現(xiàn)場采訪、洪水地震災害現(xiàn)場電話連線時使用較為頻繁,電話連線國際大事(如戰(zhàn)爭)時,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也很常見。
這種話輪結束語標記的使用還具有職業(yè)性的特點。一般來說,現(xiàn)場連線時,記者比一般的專家更習慣使用這種顯性結束語標記。由于電話連線這種新聞形式是由國外傳入,因而國外的電話連線使用這種形式更為常見,似乎成了一個定式。香港、臺灣進行電話連線新聞報道時使用也比大陸的媒體頻繁。
雖然這種顯性的話輪結束語標記不是強制的,但也不是隨意的,它具有明顯的傾向,即越是在嘈雜的場合進行現(xiàn)場電話連線報道越是需要使用顯性結束語標記,越是非常遠距離的電話連線越是需要顯性結束語標記,越是專業(yè)性人士越是傾向于使用顯性結束語標記。
總而言之,是否使用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主要由一個原則支配,那就是需要原則。在嘈雜的場合進行電話連線報道時,一般的隱性話輪結束語不容易聽清楚,不容易判斷,可能造成主持人和記者對話輪的“可能結束之處”判斷失誤而造成大量的搶說話的重疊現(xiàn)象或冷場。國際連線等長距離電話連線時,由于聲音傳遞慢,傳遞過程需要時間,即有個看似短暫的停頓時間,這樣主持人和記者都有可能判斷為“可能的結束之處”,為了避免對方的“誤判” ,話輪結束時采用更為顯性的話語結束語是可取的。因而,在這些特定的情境下,使用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是使交流得以順暢進行的有效手段。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每次話輪結束都要使用明示的詞匯手段提醒聽話人話輪結束是非常不經(jīng)濟的(經(jīng)濟原則和象似原則的互動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經(jīng)濟原則在語言發(fā)展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們的語言不是為了經(jīng)濟而經(jīng)濟,主要還是為了交際的可能和交流的順暢。因而為了更加順暢地交際,犧牲一點經(jīng)濟性是值得的。
這種顯性的話輪結束語標記的使用不僅僅限于現(xiàn)場電話連線,只要交際和交流需要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比如利用對講機進行對話的時候,為了交流順暢也會使用。我們注意到,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中,特種兵利用無線電進行交流時就使用了顯性話輪結束語標記。當然顯性的話輪結束語標記不一定只有直呼對方姓名作為結束語這一種方式,無線電交流還常使用簡潔的“完畢”等這樣的詞匯手段來明示話輪的結束。
顯性的話輪結束語標記的使用實質上是標志的疊加、疊置。在隱性話輪結束語效用有限的時候,可以在此基礎上疊加更明顯的標志。這類標記疊加和疊置顯性是語言中經(jīng)常使用的,比如“小稱變調”就是一種疊加標志。另外,詞匯表意時也會出現(xiàn)意符的疊加,如某些會意字、形聲字的表意部分和意符不明顯而添加一個意符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
參考文獻:
[1]Sacks,H.,Schegloff,E.A.& Jefferson,G.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4).
[2]何兆熊主編.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張麗萍 浙江杭州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