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90年代,F(xiàn)auconnier 和 Turner 創(chuàng)建了概念合成理論,揭示了自然語言中的意義實時構建和連接各心理空間的映射過程。新詞的概念合成主要包括:N+N合成、Adj.+N組合以及一個單詞的合成。其中,N+N合成是最主要的形式,其語義關系可歸結為五類:聯(lián)合型、關系型、特征映射型、混合型和合成型。本文以這五種語義關系為切入點,以概念合成理論為支撐,以漢語新詞為例,對N+N概念合成名詞進行認知上的解讀。
關鍵詞:概念合成 新詞 語義分析
一、引言
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漢語新詞涌現(xiàn)出來。新詞的概念合成主要包括:N+N合成、Adj.+N組合和一個單詞的合成。其中,N+N合成是構成新詞的最主要的形式。以往研究大都將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關系概括為四類:聯(lián)合型、關系型、特征映射型、混合型。劉正光(2004)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合成型的語義關系。
過往對新詞的研究多聚焦于其構成方式和意義來源。本文基于概念合成理論來探討新詞意義的認知機制。概念合成理論是由Fauconnier 和 Turner (2002) 創(chuàng)建的。該理論的主旨就是揭示自然語言中的意義在線構建及連接各心理空間的映射過程(王文斌,2004:7)。Fauconnier(1994)認為意義的構建過程就是概念的復合過程,認知者通過概念在各心理空間中的相互映射和投射來建立各心理空間中的網(wǎng)絡關系,最后在復合空間中通過概念合成而產(chǎn)生派生結構。本文以五種語義關系為基點,從概念合成的角度闡釋新詞的語義認知機制。
二、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關系
新詞大多數(shù)以組合方式構成,以合成詞、縮略語、外來詞等為主(王文斌,2011:233)。N1+N2概念合成是構成新詞最主要的形式,表面上看似簡單,實則其內(nèi)部意義的建構過程極其復雜。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關系主要分為五類:聯(lián)合型、關系型、特征映射型、混合型以及合成型。
(一)聯(lián)合型
聯(lián)合型語義關系是指N1和N2兩個成分合并到一起,產(chǎn)生新的概念。合成概念既包括N1的意義又包括N2的意義。兩個名詞之間無明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如:
(1)寵物狗(a dog that is also a pet)
(2)志愿者爸爸(a man who servers as both a volunteer and a father, especially for some orphans)
(3)手機保姆(a smart phone that servers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 nanny who accompanies children when their parents are off)
(二)關系型
關系型語義關系是指前一名詞修飾后一名詞,合成詞的中心意義由后一名詞表達。Gagne & Shoben (1997,2000)提出的關系競爭理論認為概念合成涉及到選擇一種主題關系說明修飾名詞和中心名詞的聯(lián)接途徑。該理論列舉了16種主題關系(轉引自劉正光,2003:2),其中包括:
1.中心詞N“致使”(CAUSE)修飾N,如:房奴、節(jié)奴
2.中心詞N“位于”(LOCATED)修飾N,如:地板衣櫥(將衣服堆放在地板上)、江南Style(韓國江南地區(qū)的風格)
3.中心詞N“制造”(MAKE)修飾N,如:玻璃門、塑料衣
(三)特征映射型
特征映射型語義關系指修飾詞N的特征映射到中心詞N上產(chǎn)生新的合成概念。如:
(4)馬桶文章:沒有閱讀價值的文章。“馬桶”糟糕的特征映射到中心詞“文章”上,從而產(chǎn)生新的意義。
(5)孔雀女:衣食無憂、單純、愛撒嬌發(fā)嗲的富家女。她們愛慕虛榮、目中無人、做作且眼高手低??兹概矚g顯擺,正如孔雀喜歡開屏?!翱兹浮彬湴恋奶卣饔成涞街行脑~“女”上,產(chǎn)生了新的意義。
(6)三明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叫做“三明治一代(sandwich generation)”,指他們被夾在中間的困境。詞語將“三明治”的特征映射到“一代人”上,從而形象地傳達了中年人所處的困境。
在特征映射型語義關系中,中心詞大都由N2充當,N1起修飾作用。然而,有些合成名詞的中心詞由N1充當,N2將其特征映射到N1上。例如:
(7)民工潮:農(nóng)民紛紛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潮”將其奔涌的特征映射到了“民工”上。
(8)考霸:指頻繁參加某種或多種考試且成績優(yōu)異的人?!鞍浴弊謶?zhàn)無不勝的特征映射到了“考生”上。
(四)混合型
混合型語義關系是指合成概念的意義是組合成分的意義的混合體。
(9)a zebra horse ( an animal that is a cross between a zebra and a horse)
(10) 法商(即法律意識、法律知識等,仿造智商和情商而生成)
新詞“zebra horse”雖同時包含“zebra”和“horse”的特征,但仍屬于“horse”的范疇。例(10)中的“法商”和“智商”一樣,仍屬于“人的能力”范疇,只是將人的能力聚焦于“法律”層面。由此可見,混合型語義關系只是詞義的混合,合成后的新詞還屬于原有的范疇。
(五)合成型
合成型語義關系指合成的概念在原概念表征中都不存在,其概念意義是合成后臨時新生成的。如:
(11) 草根(普通的人)
(12) 山寨(指盜版、仿制等)
合成型語義關系不同于混合型語義關系。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于:在混合型語義關系中,新合成的概念仍屬于原來的范疇。如例(10)所述,法商、情商和智商都屬于同一范疇。而在合成型語義關系中,合成的概念則屬于一種新的范疇:如例(11)的新層意義既不屬于草的范疇,也不屬于根的范疇,而是屬于人的范疇;例(12)的新層意義既不指山,也不指寨,而是指仿造的東西。
三、N+N 概念合成名詞的認知語義分析
Fauconnier(1994)提出概念合成應包含四個基本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屬空間和一個復合空間。兩個輸入心理空間的信息通過跨空間的部分映現(xiàn)匹配起來,有選擇地投射到類屬空間,再經(jīng)組合、完善和發(fā)展形成復合空間,產(chǎn)生新創(chuàng)意義。四個心理空間通過投射彼此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概念合成網(wǎng)絡。一般來說,概念合成網(wǎng)絡(Fauconnier 1994)有四種類型:單一框架網(wǎng)絡、框架網(wǎng)絡、單向網(wǎng)絡和雙向網(wǎng)絡。概念合成網(wǎng)絡能夠有力地解釋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認知機制。
(一)單一框架網(wǎng)絡(Single framing network)
在概念合成網(wǎng)絡中,單一框架網(wǎng)絡的形式最為簡單,包含兩個輸入空間和一個復合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中,一個空間包含具有角色的框架,另一個空間里沒有框架,只有用來填充的成分。如“志愿者爸爸”,該概念的一個輸入空間里包含家庭的框架,激活了家庭的內(nèi)部角色:“父親”“母親”和“孩子”。另一空間包含要整合的成分“志愿者”以及與之有關的背景信息,如“志愿者服務的對象(多指孤兒)”“志愿者服務的內(nèi)容”等。一個輸入空間的家庭框架投射到另一輸入空間的具體場景中,生成復合空間:志愿者是“孤兒”的父親。復合空間中包含“志愿者爸爸”的新創(chuàng)意義:對孤兒們來說,志愿者不僅承擔著志愿者的義務,還扮演著父親的角色,給他們帶去溫暖和父愛。單一框架網(wǎng)絡雖然簡單,卻能有效地解釋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像“節(jié)奴”“房奴”“卡奴”一類的詞,也是一個輸入空間包含框架,另一個包含價值。輸入空間里的信息經(jīng)組合、發(fā)展和完善形成復合空間,產(chǎn)生新層意義。
(二)框架網(wǎng)絡(frame networks)
框架網(wǎng)絡包含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一個復合空間,一個包含輸入空間里共有的抽象信息的共有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之間存在部分地對應連接,這樣就形成概念合成網(wǎng)絡(Turner 1996)。四空間論可以用來解釋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建構過程。如:“手機保姆”,該詞語的背景信息是忙碌的父母贈給孩子智能手機打發(fā)時間,孩子便不再過分在意父母是否伴其左右了。手機成了孩子的“保姆”,在孩子父母外出時陪著他們。在這一詞中,兩個輸入空間分別是孩子和大眾。在大眾這一輸入空間里,手機的用途主要是聯(lián)絡和娛樂,并突出聯(lián)絡。在孩子這一輸入空間里,手機的主要用途也是聯(lián)絡和娛樂。但由背景知識可知,手機在孩子身邊扮演著“保姆”(隱喻)的角色。對大眾來說,手機作為聯(lián)絡工具的作用舉足輕重。而對孩子來說,手機就像“保姆”一樣陪著他們,這就是復合空間中的新創(chuàng)結構所要表達的意義。
(三)單向網(wǎng)絡(one-side networks)
單向網(wǎng)絡涉及兩個不同的組織框架,只有一個組織框架投射到復合空間成為復合空間里的框架。這種網(wǎng)絡多用于解釋簡單的隱喻,為隱喻的表達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在N+N概念合成名詞中,很多詞(尤其是特征映射型名詞)的意義都是以隱喻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因此,筆者試以隱喻為基礎,借助單向網(wǎng)絡分析概念合成名詞的意義。如:“馬桶文章”指“沒有意義的文章”。在這一結構中,兩個輸入框架分別是“馬桶”和“文章”,但到復合空間里只剩“馬桶”一個框架了。該詞又是一個典型的隱喻表達,因此,我們可以將源域“馬桶”看做輸入空間1,將目標域“文章”看做輸入空間2,將包含源域和目標域相似結構的空間看做類屬空間。朱永生、蔣勇(2003:28)認為,人們在理解隱喻時首先需從隱喻的源域中抽出反應事物規(guī)律性的、高一級的概念結構。因此在理解“馬桶文章”時,需要從輸入空間1里提取“臭、惹人厭”這一概念結構,將其投射到輸入空間2中。輸入空間2里包含兩大類元素:有意義的文章和無意義的文章。而在將“馬桶”和“文章”兩個輸入空間進行整合時,文章“乏味”“無意義”等消極特征被提取出來,和“馬桶”的概念結構一并映射到類屬空間,再經(jīng)完善形成復合空間,產(chǎn)生新層意義。多數(shù)特征映射型名詞都可用單向網(wǎng)絡來解釋。如“三明治一代”“口袋技能”(指人們應當具備的一些能力,這些能力就像放在口袋里一樣,隨時都可拿來用)等。
(四)雙向網(wǎng)絡(two-sided networks)
雙向網(wǎng)絡里有兩個不同甚至相沖突的組織框架,它們都部分地投射到復合空間,形成新創(chuàng)結構。雖然在復合空間里仍是兩個組織框架,但原有空間一經(jīng)整合就可被用于朝任一方向的推理遷移(王紅孝,2004:9)。以“鳳凰男孔雀女”這一組合詞為例,“鳳凰男”是指寒窗苦讀,靠自己奮斗跳出山窩的農(nóng)村男孩;而“孔雀女”則指在大城市長大的女孩,往往是獨生女,且家境不錯?!傍P凰男”和“孔雀女”各自的意義是建立在單向網(wǎng)絡之上的。在“鳳凰男”一詞中,“鳳凰”的特征映射到“男”的概念上,用于指出生貧寒、通過努力而成功的農(nóng)村男孩。在“孔雀女”一詞中,“孔雀”的特征映射到“女”的概念上,用于指嬌生慣養(yǎng)的城市獨生女孩。“鳳凰男”和“孔雀女”各有其特殊意義,而二者的組合則有其新的意義。如圖所示:
“鳳凰男”和“孔雀女”兩個概念在合成前都有自身的組織框架,映射到復合空間里還是兩個組織框架。復合空間里的新層意義是兩個輸入空間整合的結果:輸入空間1里沒有“難相處“的意義;輸入空間2里也沒有這層意義。
四、結語
N+N概念合成名詞是構成漢語新詞的主要形式,其語義關系主要通過聯(lián)合型、關系型、特征映射型、混合型以及合成型五種形式呈現(xiàn)。這五種語義關系詳細地說明了N+N概念合成名詞中N1和N2的關系及合成機制。概念合成網(wǎng)絡中的四種基本網(wǎng)絡(單一框架網(wǎng)絡、框架網(wǎng)絡、單向網(wǎng)絡和雙向網(wǎng)絡)各有特色,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解釋概念合成名詞的意義構建。概念合成理論對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語義認知機制進行了有力地解釋:N+N概念合成名詞的意義并非N1和N2兩個名詞意義的簡單組合,而是其概念合成的結果。概念合成的過程通過熟悉材料的并置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黃華,2002:96)。毋庸置疑,概念合成理論不僅有效揭示了漢語新詞的語義關系,也為研究新詞語義的合成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 G.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nconnier,G.&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
[3]Turner, M.The Literary Mind —The Original of Thought and Language[M].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黃華.試比較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1).
[5]劉正光.關于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認知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1).
[6]劉正光.N+N概念合成名詞的認知發(fā)生機制[J].外國語,2004,(1).
[7]王紅孝.隱喻的空間映射與概念整合[J].外語教學,2004,(6).
[8]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與應用的回顧與思考[J].外語研究,2004,(1).
[9]王文斌,毛智慧.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233.
[10]朱永生,蔣勇.空間映射論與常規(guī)含義的推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1).
(鞏飛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