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今音變與近體詩格律

      2013-04-29 00:44:03馮博聞
      華夏文化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擬音仄聲廣韻

      馮博聞

      近體詩講格律,古今音變使得部分格律句在今天讀來好像“不合格律”。以楊億《淚二首》為例,有好像“不合格律”之處。從文獻來看,不存在問題,從音韻研究,發(fā)現(xiàn)“令”字在古代有平仄兩讀。以另外一些材料為旁證,也證實了結(jié)論的正確性。所以,我們在研究古代有格律的文章時,需要注意部分漢字的古今音變情況。

      本文對漢字的注音用了漢語拼音、國際音標。漢語拼音不加括號,國際音標加方括號,標調(diào)用四角標圈法。

      一、問題

      《西昆酬唱集》楊億《淚二首》其二曰:

      寒風易水已成悲,亡國何人見黍離。枉是荊王疑美璞,更令楊子怨多歧。胡笳暮應(yīng)三撾鼓,楚舞春臨百子池。未抵索居愁翠被,圓荷清曉霜淋漓。

      這是一首七律。頷聯(lián)的“更令楊子怨多歧”一句好像“不合格律”。按照近體詩的格律要求,頷聯(lián)格律應(yīng)該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頷聯(lián)的“更令楊子怨多歧”一句在不允許“活用”的第二字處出現(xiàn)了平仄的改變:此處應(yīng)為平聲字,而“令”今讀去聲ling,屬仄聲字。這句又不屬于“拗救”的情況。

      “西昆派”標榜學習唐代的李商隱,他們的作品“主要在近體詩方面,表現(xiàn)為音節(jié)鏗鏘,組織華麗”(楊億編,王仲犖注《西昆酬唱集注》,中華書局,1980年,第5頁)?!耙艄?jié)鏗鏘”是“西昆派”詩歌的一個特點,而嚴格遵守近體詩格律,則是形成“音節(jié)鏗鏘”的重要保證。通觀《西昆酬唱集》全書,其中的詩作都嚴格遵守近體詩格律,幾乎沒有“拗句”出現(xiàn),更不用說不合格律的詩了。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楊億《淚二首》“更令楊子怨多歧”一句犯了格律上的錯誤。那么,不合格律是什么原因呢?

      二、版本

      古代書籍在傳抄、刻印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訛誤,后來在逐漸流傳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是否是版本的問題?

      (一)考察“令”的近義詞“教”字在近體詩中的使用情況。

      楊億該句詩中的“令”字是“使、讓”的意思,古代詩歌在表達這個意思而又需要用平聲字時,往往用“教”字。就拿同樣是收錄在《西昆酬唱集》中的楊億的另一首詩《漢武》來說:

      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欲到難。光照竹宮勞夜拜,露金掌費朝餐。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待詔先生齒編貝,那教索米向長安。

      楊億在表達“使、讓”這個意思時,用的是“教”字。

      《西昆酬唱集》中一共有五處使用“教”字的地方,除上面的《漢武》外,其余的四處分別是:

      1.已教丞相開東,猶使將軍誤北戎。(刁衍《漢武》)

      2.肯教渠略知遐壽,會向神區(qū)更遠游。(任隨《鶴》)

      3.竺乾方演教,金粟豈忘言。(劉筠《譯經(jīng)光梵大師》)

      4.漫教青鳥傳消息,金簡長生得也么。(劉秉《戊申年七夕五絕》其四)

      根據(jù)格律詩“二四六分明”的要求,可以判斷出上面的五處“教”字,除劉筠的《譯經(jīng)光梵大師》在奇數(shù)句尾理應(yīng)為仄聲外,其余四處均為平聲。

      這說明,“教”字在古代詩歌中多作為平聲字使用。

      于是我們推測,該句詩是否應(yīng)為“更教楊子怨多歧”,后來在傳抄、刻印的過程中訛誤為“令”呢?

      (二)考察“令”字在近體詩中的使用情況。

      《西昆酬唱集》中出現(xiàn)“令”字的地方共有五處,分別是:

      1.潘妃寶釧光如晝,江令花箋落似飛。(錢惟演《南朝》)

      2.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熏爐冷自香。(錢惟演《無題三首》其一)

      3.枉是荊王疑美璞,更令楊子怨多歧。(楊億《淚》其二)

      4.屬車夜出迷云雨,峻令朝行劇虎狼。(劉筠《始皇》)

      5。蕊浮丞相酒,氣馥令君香。(李維《樞密王左丞宅新菊》)

      除楊億《淚二首》其二中的“令”字應(yīng)為平聲外,其余四處可以確定均為仄聲。錢惟演《南朝》、《無題三首》其一,劉筠《始皇》根據(jù)“二四六分明”的說法可以羚斷出“令”為仄聲;李維的《樞密王左丞宅新菊》中的“令”,雖然不在第二、四、六字的位置上,但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一般都是仄聲字,用平聲字的情況極為少見(王力《詩詞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年,第48頁)。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近體詩要避免“三平調(diào)”的原因。

      可見,“令”字在古代詩歌中多作為仄聲字使用。

      (三)不同版本的比較。

      查閱了幾種《西昆酬唱集》的版本:

      1.中華書局1980年版,王仲犖注《西昆酬唱集注》。

      2.齊魯書社1986年出版,鄭再時(爰居)注《西昆酬唱集箋注》。

      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署有“王儼齋先生鑒定,周楨(以寧)、王圖煒(彤文)同注”的《西昆集》。

      4.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馮武序、朱俊升序、譚瑩(玉生)覆校、伍崇曜跋《西昆酬唱集》。

      經(jīng)查閱,上述各版本中楊億的《淚二首》其二該字處均作“令”字,可見并不是版本的問題。

      三、音韻

      既然不是版本的問題,那么就要考慮是否是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

      查《廣韻》,在去聲“勁”[ieng]韻部分找到“令”字,其注曰:“善也,命也,律也,法也。力政切,又力盈切,又歷丁切?!保ㄖ茏嬷儭稄V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433頁)

      “力政切”,擬音[1ieng]。今讀hng。

      可以看出,《廣韻》中的“令”字除了去聲的讀音外,還有別的讀音。

      1.力盈切

      查“《廣韻》反切下字表”,“盈”屬平聲“清”韻。擬音[ieng]。(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力盈切”(即“呂貞切”)擬音[lieng]。今讀ling。

      查《廣韻》找到“令”,亦作“呂貞切”(說明“力盈切”與“呂貞切”等音)。此處“令”字注曰:“使也。又呂鄭、郎丁二切?!保ㄖ茏嬷儭稄V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194頁)

      此處的“令”又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新的反切。

      (1)呂鄭切

      查“《廣韻》反切下字表”,“鄭”屬去聲“勁”[ieng]韻。(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所以,“呂鄭切”與“力政切”等音。擬音[1ieng]。今讀hng。

      (2)郎丁切

      查“《廣韻》反切下字表”,“丁”屬平聲“青”韻。擬音[eng]。(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所以,“郎丁切”,擬音為[。leng]。今讀ling。

      在《廣韻》中找到“令”字,亦作“郎丁切”。(周祖謨《廣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198頁)

      2.歷丁切

      前文已述,“丁”屬“青”韻。

      所以“歷丁切”與“郎丁切”等音。擬音[。leng]。今讀ling。

      此處“令”字注曰:“漢復(fù)姓有令狐氏,本自畢萬之后,《國語》云:‘晉大夫令狐文子……至邁為王莽所誅,邁少子始居墩煌也?!保ㄖ茏嬷儭稄V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198頁)

      通過查找,“令”字在《廣韻》里還有兩個反切:

      平聲仙韻[ien],作“力延切”,(周祖謨《廣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141頁)所以,擬音[elien]。今音li6n。

      去聲徑韻[engh],作“郎定切”,(周祖謨《廣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第434頁)所以,擬音[lengh]。今音hng。

      綜上所述,《廣韻》里“令”字讀音如下表:

      綜上,我們找到并分析了“令”字在《廣韻》中的讀音情況。其關(guān)系圖:

      四、結(jié)論

      “令”字在古代有平仄兩讀。

      楊億的《淚二首》其二中的“更令楊子怨多歧”一句的“令”是“使、讓”的意思,根據(jù)《廣韻》中對“令”字的解釋,該句中的“令”為“清”韻之“令”。所以該句符合格律。

      五、旁證

      再舉其他一些材料,以證明“令”字在古代有平聲讀法。

      (一)“令”的同源字“命”在上古讀平聲。

      《周易》中乾卦的“彖”日:(王弼注,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周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2-33頁)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寧。

      這是一段押韻的文字。按照押韻的要求,此處“命”字應(yīng)為平聲。“命”與“令”為同源字,可知“令”字亦有平聲。

      (二)唐詩中“令”字作平聲字用的情況。

      查閱《唐詩三百首》中的律詩和絕句(卷五“五言律詩”至卷八“七言絕句”,每部分包括“樂府”),一共有四處使用“令”字:

      1.關(guān)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

      2.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李頎《送魏萬之京》)

      3.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

      4.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李商隱《籌筆驛》)

      以上四處,1無法判斷,2、4為平聲,3為仄聲。

      有七處使用“教”的地方:

      1.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2.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杜荀鶴《春宮怨》)

      3.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李商隱《無題》其二)

      4.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李頻《春怨》)

      5.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6.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楊州韓綽判官》)

      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以上七處,1、6為仄聲,2無法判斷,3、4、5、7為平聲。

      我們發(fā)現(xiàn),當“令”字表示“使、讓”的意思時,讀平聲,當“令”字表示其他意思時,讀仄聲。“教”字有平聲的讀法,也有仄聲的讀法,都表示“使、讓”的意思,但詩中多作平聲字使用。

      (三)上古音中的“令”有讀平聲的情況。

      清代蔣拭之八股文《狗吠》(啟功《漢語現(xiàn)象論叢》,中華書局,1997年,第113—116頁)中有一句:

      由是國風十五,而盧令志美,獨夸東海之強。甚而食客三千,而狗盜爭雄,嘗脫西秦之險。

      “盧令志美”用《詩經(jīng)·齊風·盧令》典故。原詩句為: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八股文講究音律,“盧令志美”(平平仄仄)應(yīng)該與下句的“狗盜爭雄”(仄仄平平)相對,所以這里的“令”應(yīng)為平聲。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引《傳》日:“令令,纓環(huán)聲?!痹娭械摹傲睢笔菙M聲詞。王力《詩經(jīng)韻讀》注音為[Iyen],韻部為“真部”。(王力《詩經(jīng)韻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0頁)這說明“令”在上古音中有平聲的讀音。

      六、結(jié)語

      許多漢字在古今有著不同的讀音。讀音包括聲、韻、調(diào)三個方面。

      調(diào)又分平仄。拿平仄標準來說,有今讀平聲而古讀仄聲的,有今讀平聲古平仄兩讀的,有今仄古平的,今仄古兩讀的,還有今兩讀古平的,今兩讀古仄的。

      所以,當我們遇到一些有格律的文字時,需要注意其字的古今音變情況,以便更加準確地理解和鑒賞古代文學作品。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郵編710127)

      猜你喜歡
      擬音仄聲廣韻
      《原本廣韻》引書訂誤*
      從知行合一探索中國擬音行業(yè)的發(fā)展之路
      戲劇之家(2019年25期)2019-10-06 02:18:25
      王國維《廣韻》批校與治學精神
      吟出古詩之美
      只為讓你“聲”臨其境
      擬音師魏俊華: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國內(nèi)首席擬音師魏俊華: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女子世界(2017年11期)2017-11-23 16:47:33
      向熹著《簡明漢語史》(修訂本)指誤
      《廣韻痱、疿及相關(guān)病名考釋*
      貞觀的“觀”讀平讀仄?
      文史雜志(2014年3期)2014-06-09 20:06:42
      钦州市| 塔河县| 郯城县| 游戏| 澄城县| 大姚县| 五大连池市| 茌平县| 绍兴市| 东至县| 文水县| 山阴县| 安西县| 澎湖县| 东乡族自治县| 隆回县| 浦江县| 江华| 平和县| 南涧| 明溪县| 洛川县| 南昌市| 无棣县| 平塘县| 清苑县| 孝昌县| 清镇市| 宁河县| 洛宁县| 商洛市| 阿拉善右旗| 都江堰市| 黑水县| 卢龙县| 伊通| 蓬溪县| 洱源县| 襄垣县| 宜宾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