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培 張莉
【摘要】“跳房子”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時至今日,它卻因現(xiàn)代電子產(chǎn)品的沖擊、家庭和幼兒園的忽視等與孩子們漸行漸遠。社會各界尤其是幼教工作者應合理開發(fā)民間游戲,充分發(fā)揮“跳房子”游戲?qū)τ變簜€體和群體成長的價值。
【關鍵詞】民間游戲;“跳房子”;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3)09-0045-03
【作者簡介】張小培(1989-),女,河南焦作人,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張莉(1963-),女,四川資陽人,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存在方式,對他們來說,游戲所帶來的對自由的體驗超過一切其他目的。幼兒在游戲中享受的程度越高,對自由的體驗就越強烈和豐富,由游戲所帶來的發(fā)展收益也就越大?!疤孔印弊鳛閭鹘y(tǒng)的民間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有利于幼兒主體性在活動中的實現(xiàn),因此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是幼兒樂此不疲、百玩不厭的活動形式,對幼兒個體和群體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價值。
一、“跳房子”游戲
“跳房子”(Hopsctoch),也稱“跳間”“跳年”“跳方陣”“跳方格”“跳飛機”“瘸房房”等,在各個地區(qū)的玩法大同小異,所畫房子的形狀和數(shù)量也有差異,有六格房、十格房、寬大房、圓頂房、飛機房、梅花房等?!疤孔印庇螒蜃钤缙鹪从诹_馬帝國時期,最初的游戲規(guī)模有100英尺長,主要用于羅馬步兵的軍事訓練。后來,羅馬的孩子們開始模仿軍隊的這種訓練,在他們自己的球場劃線扔石,并且添加了一個評分系統(tǒng)。之后,“跳房子”游戲蔓延至整個歐洲,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在中國,“跳房子”游戲始于清代,它不僅能提高兒童跳躍、奔跑和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團結(jié)、協(xié)作和鍛煉身體的意識。
(一)游戲特點
“跳房子”游戲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特殊的游戲材料,是一種比較簡單和廉價的游戲。玩的時候,只需要一塊相對平整的地面,一個粉筆頭或者比較硬一點的能在地面上畫出痕跡的東西,還有小瓦片或石塊、磚塊等。游戲開始前,先在地面上畫出大小適中的方格狀或飛機狀等形狀的房子,區(qū)分出方格和半圓之間的輪廓。游戲的規(guī)則簡單易懂、具有可變性;游戲開展的隨機性較大;游戲的設計也較科學,如單腳跳幾格之后雙腳跳,能夠避免幼兒因連續(xù)用單腳跳而失去平衡摔倒,且有助于促進雙腿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二)游戲方法
“跳房子”游戲有單人跳、雙人輪換跳、多人輪換跳和多人分組跳等多種形式,沒有參加人數(shù)的限制。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方法因地區(qū)差異而不同,一般的游戲方法是:先在地上畫一個飛機狀的房子,每個方格內(nèi)寫一個數(shù)字,按由下往上的順序,最下面三排分別是1、2、3各一格,第四排由左而右4、5兩格并列,第五排是6為單獨一格,再往上由7、8左右兩格并列,最上面的頂端,書寫“天”字,意味著“天空”,以半弧線包在“天”字外(如圖)。
游戲開始后,參加者先通過猜拳決出游戲次序,第一個人將瓦片扔在第1格內(nèi),隨即開始單腳跳,在兩格橫排并列處用雙腳跳,跳至第7、8格時,雙腳同時躍起向后轉(zhuǎn)身再往回跳,跳至第2格時彎腰撿起在第1格的瓦片,再由第2格躍到第1格外。然后。將瓦片扔在第2格,最后站在第3格里拾起瓦片并跳躍至第1格再跳出。以此類推,跳完第8格后,可將瓦片扔向“天空”,再從第1格依次跳,當跳到7、8格時向后跳轉(zhuǎn)雙腳落地,然后用手向后摸瓦片,摸到后跳出“天”字外;接著,背對房子扔瓦片,瓦片落到的那個格子就成為“跳房子”人的房子,并在該格子寫上他的名字,當他再從第1格跳起至自己的房子時便可雙腳落地。在玩的過程中,瓦片扔不進格子內(nèi)或扔過線、腳踩線、在自己房子之外的格內(nèi)雙腳落地或在房間內(nèi)逗留很長時間都屬于違規(guī),一旦違規(guī)就改由下一個人開始跳。游戲最后,誰占的房子最多誰就獲勝。
二、“跳房子”游戲的教育價值
(一)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跳房子”游戲具有多種玩法和跳法,生動活潑、趣味性強,這一方面符合幼兒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有助于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動作,不但鍛煉了幼兒投擲、跳躍、平衡、手眼和手腳協(xié)調(diào)等能力,還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游戲氛圍中得到發(fā)展。有研究表明,幼兒在游戲時情緒愉快,有助于提高肌體的免疫力,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停地跳躍,可以推遲軟骨鈣化的年齡,使骨頭的生長期變長,人長得更高;骨的密度更大、強度更堅硬,使骨骼發(fā)育更加勻稱和靈活;增強幼兒的彈跳能力。
(二)啟迪幼兒的認知發(fā)展
兒童早期是奠定智力發(fā)展基礎的有效時期。游戲的過程正是智力發(fā)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的過程?!疤孔印庇螒?qū)τ變壕哂兄橇⒚勺饔谩T谟螒驎r,幼兒會唱一些簡單的童謠或歌曲,如“天空海闊任鳥飛,小小天地跳飛機,大眾一齊唱首歌,開開心心真有趣”。這些童謠不但押韻、易于記憶且富有美感,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童謠中的“面包吃牛奶”“火車上天空”等可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游戲中變換的游戲規(guī)則、自由組合的房間、變換的圖形等有助于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此外,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把房子畫成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不規(guī)則圖形等各種形狀,這有助于鞏固和提高幼兒對各種形狀的認知和分辨能力;房子中的數(shù)字有利于幼兒對抽象數(shù)字的認識和理解;向不同距離扔瓦片,則加深了幼兒對空間位置的感知。
(三)促進幼兒的社會性成長
皮亞杰認為,對于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來說,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超過兒童與成人的交往。同伴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影響因素?!疤孔印庇螒蛐枰獌和宄扇阂黄鹩螒颍ㄟ^相互協(xié)商合作,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在快樂的氣氛中解決沖突。游戲前,孩子們由猜拳決定玩游戲的順序.這需要幼兒服從共同的行為準則,掌握和學習輪流、協(xié)商、合作等社會技能。游戲中,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幼兒需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除此之外,游戲的順利開展還離不開有效的監(jiān)督,而對幼兒來說,自我監(jiān)督很難做到,即便做到也很難保證公正、持久。真正的監(jiān)督是對立面的監(jiān)督,即同伴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這在幼兒社會化進程中也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跳房子”游戲的集體性,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歸屬感。在游戲中,幼兒的情緒都比較放松,使得他們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迎接挑戰(zhàn),形成積極進取、樂觀、自信的意志品質(zhì)和心理品質(zhì),并增強自我成就感和效能感。游戲往往與規(guī)則相連,如果幼兒想要參與游戲,就必須學會遵守公認的游戲規(guī)則,這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遵守紀律的意識。游戲一定會有成功和失敗,幼兒在游戲中難免會遭遇挫折和失敗,如瓦片總是不能成功地扔進第6格、雙腳總是不能按規(guī)則跳躍等,這會使他們產(chǎn)生挫敗感,但為了繼續(xù)游戲,幼兒必須克服這些負面情緒,這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他們承受失敗、堅強面對的勇氣,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正確評價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三、“跣房子”游戲的現(xiàn)狀分析
“跳房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游戲,簡單且有趣,幼兒會情不自禁地被其吸引,從中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體驗。然而,這樣一個充滿魅力的游戲為何逐漸淡出了孩子們的視野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電子娛樂產(chǎn)品對民間游戲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人與人”的互動模式逐漸被“人與機”的互動模式所取代?,F(xiàn)代媒體元素充斥了孩子們的世界,那些樸實無華的民間游戲早已被擠出了“主干道”。如今,電視、網(wǎng)絡、各種電動玩具充斥著家長和教師的視線,幼兒經(jīng)常接觸的也是電子游戲,如會說話的Tom貓、切水果、釣魚、憤怒的小鳥等,接觸的玩具是變形金剛、芭比娃娃、電動小汽車等,自制玩具也越來越少。
第二,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也沒有精力將“跳房子”這種優(yōu)秀的民間游戲傳遞給孩子。另外,孩子在“跳房子”過程中,可能會摔倒或摔傷,父母出于孩子安全考慮,更傾向于為他們選擇安全系數(shù)高的游戲,如室內(nèi)游戲和靜態(tài)游戲。
第三,“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成為許多家長追求的目標。家長更多關注幼兒的知識教育,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削弱了游戲的地位,更不要說那些帶給我們童年美好回憶的民間游戲了。
第四,在幼兒園的活動材料中,也很少能看見專門的民間游戲活動材料,大量的現(xiàn)代玩具充斥著整個活動室乃至整個幼兒園。孩子們操作更多的是各種積木和雪花片,再加上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限,像“跳房子”這種需要在戶外開展的傳統(tǒng)游戲受到較大的限制。
四、幼兒園開展“跳房子”游戲的有效策略
“跳房子”游戲?qū)τ變簛碚f,有重要的發(fā)展價值;對幼兒園來說,更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教育財富,值得幼兒園去挖掘、開發(fā)和利用。為了有效開展“跳房子”游戲,幼兒園在組織“跳房子”游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注意年齡差異,孩子是“腳”,房子是“鞋”
“跳房子”游戲適合小、中、大班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教師在開展這個活動時,應考慮孩子在身體、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如小班孩子身體平衡性發(fā)展不足,如果僅用單腳跳,那么摔倒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教師可以讓小班孩子先用雙腳跳,在他們熟悉了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玩法之后,再嘗試用單腳跳。小班和中班孩子的彈跳能力還不強,房子之間的距離也要適中,如果距離太大,幼兒就不能順利跳進第二間房子。距離太小,則又容易踩線犯規(guī)。大班的孩子在身體靈活性、手眼協(xié)調(diào)和彈跳能力等方面都已經(jīng)有所發(fā)展,教師則可以為他們介紹多種跳法。
此外,小、中班幼兒對游戲的故事情節(jié)依賴性比較強,教師可以利用小白兔、小青蛙等頭飾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而對于大班的孩子,教師則可以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并為他們提供多種材料,如木棒、繩子、塑料墊子、廢舊報紙等,讓他們自己去搭建房子。
(二)難度適中,層層遞進,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但游戲的難易程度也是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游戲太簡單,幼兒會覺得枯燥無味;難度太大,幼兒則很難理解,兩者都不利于幼兒的參與。教師在最初向幼兒介紹“跳房子”游戲時,可以在地面上畫一個簡單的4格房或6格房,但也要注意游戲過程中的觀察和指導。當發(fā)現(xiàn)幼兒的游戲熱情下降時,就需要為游戲添加新的元素,如,可以由空手跳變成攜帶沙包或毽子跳;將房子由4格房或6格房變成梅花房或飛機房;還可以在房子的頂端放一些“紅蘿卜”,讓幼兒扮演小白兔,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趣味競賽,獲得蘿卜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可以決定下一次的游戲的規(guī)則和房子的數(shù)量、形狀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在跳房子之前設置一些小障礙以增加游戲的難度,要求幼兒必須成功跨越障礙,才能獲得跳房子的權(quán)利。
(三)巧用游戲,創(chuàng)新玩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還可以利用“大帶小”活動和親子活動的形式組織“跳房子”游戲?!按髱 奔创蟀嗪⒆右粚σ换蛞粚Χ鄮ьI小班和中班孩子跳。從而培養(yǎng)大班孩子照顧、體貼他人的意識,提高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園所的具體情況,如有的幼兒園建在小學附近,教師就可以邀請小學生來幼兒園,讓小學生帶領大班孩子跳,這不但可以增進孩子之間的友誼,還有助于幼小銜接。
“跳房子”一直被視為經(jīng)典的戶外游戲,主要發(fā)生在幼兒之間,但它也能夠喚起家長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改善和促進親子關系的一條有效途徑,積極開展“跳房子”親子活動,增進家長對孩子、教師、幼兒園和其他孩子與家長的了解,激發(fā)他們參與親子活動的熱情,進而提高家園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總之,民間游戲“跳房子”貼近幼兒生活,有著獨特的教育魅力,幼兒園應該善加利用這種優(yōu)秀的民間文化,發(fā)揮其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和優(yōu)勢。
(責任編輯 羅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