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鵬
[摘要]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痹缱x課,尤其是小學生的早讀課更重要。為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精讀、理解課文之目的,教師引導學生讀書讓他們要目光專注,用心銘記;要反復朗讀,貫穿全文 ;要咬文嚼字,通覽全篇;讀書的形式要千變萬化,富有新意;同時教師要注意評價和鼓勵學生。
[關鍵詞]早讀課;輔導;體會
一、讀書時要目光專注,用心銘記
早讀課上總有些學生讀書時心不在焉,看其捧著書本認真在讀,但如果抽背,或點出字詞讓他讀,他卻茫然不知,更談不上了解其意,甚至連剛學過的字、詞都讀不出來。發(fā)現這樣的學生時,教師可在早讀課抽時間輔導,不但要緊靠他座位聽讀,還應不時注意其讀書的節(jié)奏。指導學生讀課文時,讓他們一定要目光專注、用心銘記,才能收到記詞、釋義的效果。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與他共同朗讀,學生在對比中可發(fā)現提高記憶的辦法,對朗讀的興趣大增。
二、讀書時要反復朗讀,貫穿全文
有些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書聲朗朗,語速流利,讀書姿態(tài)也端正。抽出段落讓其背誦,也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但指出其中一詞,學生卻不認識,且寫不出來。教師究其原因,他又默然處之,讓他再讀三遍,還是沒有效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讀書時蜻蜓點水,沒有深入理解,心靈深處沒有扎根。讀書應像蜜蜂采蜜那樣,點滴都采,讀一句記一句,讀一詞記一詞,生字、新詞要用筆做上符號,通過查字典了解其義,反復朗讀進行掌握,就不會出現會讀卻記不下字、詞的弊端。通過現身說教,這類學生很快能掌握要領,一改過去蜻蜓點水的讀書法,能完整系統(tǒng)地將一篇課文熟記下來。
三、讀書時要咬文嚼字,通覽全篇
讀書要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筆者認為:在這四到的基礎上,讀書時的咬文嚼字,通覽全篇尤為重要。如,有的學生早讀時閉著眼睛唱山歌,有的學生把一篇文章的小節(jié)或小段落讀來背去,有的學生看似讀書,身在課堂而心不在課本,不能進入朗讀角色,磨磨蹭蹭,浪費時間,收不到立竿見影之效果,不善記字、詞。當教師報讀生字時,由于平時沒有把握好字音,就會出現錯別字,特別是同音字更容易混淆,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字、詞咬不準就會造成段落間語意反差,不能連貫釋義的錯誤。字、詞、句的運用在一篇課文中有它的內涵,連貫性不強會導致段與段的連續(xù)性中斷;段與段意思的連續(xù)性強,會使文章變得生動感人,沁人心脾。一篇文章若字、詞讀得準確,語句流利,朗朗上口,就會使聽者感到舒服,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傊慕雷?,通覽全篇的讀書法是小學生讀書的上策。
四、讀書的形式要千變萬化,富有新意
有聲有色的朗讀,可以變無形為有形,變平面為立體,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朗讀教學的形式本身就千變萬化,如齊讀、領讀、對讀、評讀、泛讀、輪讀、搶讀、比賽讀、吟誦讀、體驗讀、自由讀、接力讀、分角色、表情朗讀等。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早讀活動,可增強學生的合作以及師生間的互動,這也是大語文教育觀的目標與要求。比如:情景再現大比拼——對課文場景描寫等片段內容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小組背誦(朗讀)接力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個接一個地背(讀),每當背(讀)錯就換人,一定時間內看哪一組背(讀)得多。還有基礎常識擂臺賽、課本劇表演、朗誦個人秀、閱讀交流會等都是中學生熱衷參與的,如果配合時令、節(jié)日、新聞大事等還會創(chuàng)造出更為異彩紛呈的語文早讀活動。
五、讀書時要注意評價和鼓勵學生
早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抽查部分學生,讓其他學生緊張起來。在早讀課結束前,一定要檢驗全班早讀的效果,可以將教師檢驗和學生互相檢驗相結合。對那些表現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恰當的鼓勵,對未通過檢驗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的時間督促其完成,做到“ 人人過關”。檢驗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口頭提問,可以讓學生默寫,分組檢查,進行小組競賽等,以求達到早讀高效的目的。
責任編輯 晴 天